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西宁地区燕麦品种-Lena最佳播种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引入西宁地区的燕麦品种-Lena进行了不同播种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播种量对Lena的产草量、株高及籽实产量均产生明显的影响进行人工草地和饲草料种植时,最佳播种量195kg/m^2,进行种子田生产时,最佳播种量为135kg/m^2。  相似文献   

2.
在临夏川塬灌区饲用甜菜以种植密度4000株/667 m^2最好,块根产量达9438.3kg/667 m^2,较种植密度5800株/667 m^2处理增产2.6%,较种植密度2500株/667 m^2处理增产7.3%,块根产值943.8元/667 m^2,叶丛高度60.4 cm,平均单根重2.8 kg,其块根大小适中,群体分布结构合理,块根均匀,光滑,商品性好,效益显著,在临夏州地区大面积种植饲用甜菜时,应选择该种植密度进行种植。  相似文献   

3.
在不同基肥条件下,测定一年生黑麦草的产草量、根系长度和深度,结果表明:有机肥每667m^2 1200kg+复合肥每667m^2 100kg作基肥,一年生黑麦草的产草量最高,达到53226.6kg/hm^2,根系最发达。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种植密度对夏季复播光敏型高丹草的影响,在陇东旱塬地区麦茬后,采用6.75万株/hm~2、9.75万株/hm~2和12.75万株/hm~2三个密度种植了"海牛"、"BJM"和"大卡"3个光敏型高丹草品种,观察并比较了各品种的物候期、农艺性状和不同茬次的产草量。结果表明:在刈割1茬时,品种对株高、茎粗、叶片数、单株鲜重和分蘖数影响极显著(P0.01);种植密度对各品种分蘖数影响显著(P0.05),对株高影响极显著(P0.01)。3品种刈割1茬的产草量均高于刈割2茬之和的产量,前者平均是后者的3.30倍;品种仅对刈割1茬和刈割2茬第2次产草量有影响,种植密度对各茬次产量均有影响。在刈割1茬时,3品种的产草量12.75万株/hm~2组较6.75万株/hm~2组平均增产17.43%、较9.75万株/hm~2组平均增产4.15%。综合分析认为,在陇东旱塬地区麦茬后夏播复种光敏型高丹草时,以12.75万株/hm~2、刈割1茬和"大卡"品种相组合的生产模式为最优。  相似文献   

5.
种植方式与种植密度对大力士高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用裂区设计,研究了大力士高粱在16种不同种植密度、3种种植方式下,产草量、生产速度、茎叶比、茎粗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撒播密度为18 kg/hm2、条播为22.5 kg/hm2、穴播为28.5 kg/hm2时达到最高产量;生长速度在第53-55 d时最高,达5.7 cm/d;茎叶比随着产量的增加逐渐减少;茎粗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而有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用裂区设计,研究了大力士高粱在16种不同种植密度、3种种植方式下,产草量、生产速度、茎叶比、茎粗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撒播密度为 18 kg/hm2、条播为22.5 kg/hm2、穴播为28.5 kg/hm2时达到最高产量;生长速度在第53~55 d时最高,达5.7 cm/d;茎叶比随着产量的增加逐渐减少;茎粗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而有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皇草不同种植密度对植被恢复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种植密度对皇草植被恢复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栽植密度的加大,皇草植被恢复速度加快。处理2500株/667m2恢复植被盖度达90%以上只需2个月,产草量达134331.0kg/hm2。从经济角度出发,采用皇草进行植被恢复和刈割利用,以栽植22500~30000株/hm2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8.
红豆草与紫花苜蓿的培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对比研究了种植豆科牧草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和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的产草量和对土壤肥力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种植当年红豆草产草量大于紫花苜蓿,分别为3 273.0和860.5 kg/hm2,种植次年产草量均有增加,但紫花苜蓿增加明显,分别为3 548.0和1 454.5 kg/hm2,种植第3年红豆草的产草量开始减少,为2 908.0 kg/hm2,紫花苜蓿继续增加至3 535.0 kg/hm2.种植2种豆科牧草均有培肥地力的作用,种植年限越长,有机质和氮素的积累越多,且红豆草培肥作用强于紫花苜蓿.种植2年后.红豆草和紫花苜蓿的耕层有机质含量分别比试验初增加0.74和0.54 g/kg.全氮增加0.466和0.317g/kg,水解氮增加7.9和5.6 mg/kg.2种豆科牧草种植年限越长,土壤中的磷素越低,种植2年后,红豆草和紫花苜蓿的耕层速效磷分别减小4.1和4.6 mg/kg,因此建议每次刈割后结合中耕适当增施磷肥.  相似文献   

9.
《农业新技术》2004,(2):27-27
技术要点:(1)适宜5月上旬播种。(2)种植密度每667^2播种量4k左右,保苗I.5万-1.7万株/667m2。(3)肥水管理施种肥磷酸二铵10kg/667^2、尿素3kg/667m^2、钾肥1.5kg/667m^2适宜地区:该品种属高油高产型大豆品种,适宜在黑龙江省第l、2积温带土壤较肥沃地区、吉林东部延边和北山市、新疆昌吉和石河子及其周边地区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10.
通过种植密度对皇草植被恢复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栽植密度的加大,皇草植被恢复速度加快.处理2 500株/667m2恢复植被盖度达90%以上只需2个月,产草量达134 331.0 kg/hm2.从经济角度出发,采用皇草进行植被恢复和刈割利用,以栽植22 500~30 000株/hm2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海河平原区播期和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Zea mays L.)生产性能和饲用品质的影响,2017-2019年以‘北农青贮368’、‘冀青贮1号’和‘郑单958’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播期、5个种植密度,测定了不同处理下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农艺性状、饲用品质,并利用Milk2006对不同处理下青贮玉米的生物产量和饲用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播期和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吨干物质产奶量和公顷产奶量均影响显著。6月5日播种时,3个青贮玉米品种平均生物产量和公顷产奶量均最高,分别达到19.29 t·hm-2和27.57 t·hm-2。不同种植密度下青贮玉米吨干物质奶产量在7.50万株·hm-2时最高,饲用品质最优。综合评价认为:海河平原区青贮玉米适宜播种期在6月5日左右,种植密度为7.50~8.25万株·hm-2,为降低成本,减少倒伏风险,建议适宜种植密度7.50万株·hm-2。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出适用于西南地区"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饲用玉米(Zea mays)"轮作系统最佳种植组合,本研究采用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因素为饲用玉米不同种植密度,副因素为不同多花黑麦草+燕麦前作混播组合,测定饲草生产性能和品质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多花黑麦草+燕麦"前作混播组合及后作青贮玉米种...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不同密度和施氮量对玉米(Zea mays)×墨西哥大刍草(Z.mexicana)饲草产量及其构成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和施氮量对玉米×墨西哥大刍草杂种的饲草产量和产量性状影响显著。随着密度和施氮量的增加,饲草产量发生变化。饲草产量与绿叶片数、叶长、叶面积呈负相关,与密度、施氮量、主茎粗、分蘖数、叶宽、单株鲜质量呈正相关,与草长呈显著正相关(P<0.05);单株鲜质量与密度、草长、主茎粗、分蘖数、叶宽、叶面积相关显著。密度、单株鲜质量、草长对饲草产量直接作用分别在0.05、0.05、0.1水平差异显著,是影响饲草产量的重要因素。种植密度40 000株·hm-2、施氮量450 kg·hm-2时,鲜草产量达到最高,为59 444.74 kg·hm-2;干草产量达到最高时(12 374.39 kg·hm-2)的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分别为40 000株·hm-2、600 kg·hm-2。说明,玉米×墨西哥大刍草杂种种植密度在40 000株·hm-2的基础上施氮450 kg·hm-2左右是饲草高产、优质的合理组合。  相似文献   

14.
施肥和刈割对混播草地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通过测定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和羊茅Festuca ovina混播草地生物量,研究施肥和刈割对草地生物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随混播密度的增加,牧草生物量虽有所上升,但差异不显著;2)施肥显著提高了草地的生物量,而刈割降低了混播草地的产量,施肥和刈割间存在交互效应;3)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尽管垂穗披碱草在牧草中仍占绝大部分,但羊茅所占比例呈增加趋势,有利于群落的稳定;4)从获得最大牧草产量和保持群落稳定角度考虑,混播垂穗披碱草和羊茅草地应选择3 200粒/m2的密度,采取施肥的农艺措施,这样牧草产量可达3.8 t/hm2,杂草可控制在20%以内.  相似文献   

15.
不同类型青贮玉米饲用产量及营养价值对密度调控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青贮玉米(Zea mays L.)产量及品质对密度调控的响应机制,本试验以粮饲兼用型品种冀承单3号及青贮专用型品种真金青贮31号为供试材料,设5个密度梯度,采用裂区设计,对青贮玉米饲用产量及饲用营养价值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种植密度下,冀承单3号籽粒产量高于真金青贮31号的籽粒产量,而冀承单3号的秸秆产量及全株产量低于真金青贮31号,冀承单3号及真金青贮31号获得最高籽粒产量的密度均低于其获得最高全株产量的密度;冀承单3号获得最高全株产量的密度为8.25×104株·hm-2,全株青贮产量达21 364.69 kg·hm-2;冀承单3号获得最高粗饲料分级指数的密度为7.11×104株·hm-2,粗饲料分级指数达35.13 MJ·d-1;真金青贮31号获得最高全株产量的密度为7.31×104株·hm-2,产量达25 254.82 kg·hm-2;真金青贮31号获得最高粗饲料分级指数的密度为7.01×104株·hm-2,粗饲料分级指数达24.12 MJ·d-1。综合青贮玉米饲用产量及饲用营养价值,推荐冀承单3号高产优质种植密度为7.11×104株·hm-2~8.25×104株·hm-2,推荐真金青贮31号高产优质种植密度为7.01×104株·hm-2~7.31×104株·hm-2。  相似文献   

16.
高密度草本化栽培对饲料桑全株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密度对饲料桑‘特优2号’(Morus alba‘teyou No.2’)全株产量及饲用价值的影响,探讨最适栽培密度。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连续3年对不同密度下的饲料桑产量进行测定,并就进入丰产期的饲料桑农艺性状及营养品质进行评定。结果显示,密度对饲料桑产量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栽植年限的增加,饲料桑产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同一年份内均以105000 plant·hm^-2密度下产量最高。饲料桑的总产量变化趋势与其产叶量的变化一致;密度对饲料桑的茎叶比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总分枝数呈现先升高后略降低的趋势,株高变幅为75.33~78.33 cm,分枝数变幅为11.67~12.33;主茎粗、单枝叶片数随着密度增加而降低,茎粗变幅为0.64~0.75 cm,叶片数变幅为11.67~12.67。密度对饲料桑饲用品质影响显著。随着密度的增加,饲料桑全株粗蛋白(crude protein,CP)、粗脂肪(ether extract,EE)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在105000 plant·hm^-2密度下全株CP和EE含量最高,分别为16.60%和3.67%;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在75000 plant·hm^-2密度下最低,均值为42.84%和30.18%;灰分(crude ash,CA)含量随着密度的增加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最高为8.69%;所有密度下的相对饲用价值(relative feed value,RFV)范围为128.19~141.93。综合考虑,适宜川东北地区推广的高产、优质饲料桑栽培密度为105000 plant·hm^-2。  相似文献   

17.
栽培管理对荻生长特性及生物质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黄杰  黄平  左海涛 《草地学报》2008,16(6):646-651
为了草本能源植物荻(Triarrhena sacchariflora)在华北地区的科学种植,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施肥量和灌溉处理对其生长特性、生物质成分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第一个生长季,种植密度对分蘖、生物量和茎叶比影响显著(P<0.05);灌溉对茎叶比、干鲜比和生物量影响显著;施氮肥对所有生长指标和生物量影响显著。在第二个生长季,种植密度对茎叶比影响显著;灌溉对分蘖影响显著;施氮肥对各生长指标及生物量影响不显著;种植密度对荻生物质N、H含量的影响不显著,但种植密度4.0 plant·m-2降低了C含量;灌溉显著增加其生物质C含量,降低N含量;施氮肥增加了其生物质的N含量;灌溉与施氮肥的交互作用对荻生物质纤维素含量的影响显著,在灌溉条件下施氮肥降低了纤维素含量。栽培管理的关键是在合理种植密度基础上,通过适当灌溉补水和施肥优化其生长特性并提高生物质产量。  相似文献   

18.
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密度和施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的不同密度和施肥量对其鲜草产量和牧草高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密度和施肥量条件下,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的产量和生长高度有显著差异,当施基肥为有机肥1000kg/667m2+尿素10kg/667m2,行距为20cm时,贵草1号生长速度最快,平均高度最高,达到64.2cm,鲜草产量最高,达到3164kg/667m2。  相似文献   

19.
不同留株密度对圆叶决明生产性能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明确圆叶决明丰产栽培中的最佳留株密度,开展了6种留株密度(5,10,20,30,40,50株/m2)圆叶决明的产草量、农艺性状、粗蛋白产量、叶片光合特性的观测评价。结果表明,随着留株密度的增加,产草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其中鲜草、干草产量分别在40和30株/m2条件下达到峰值;圆叶决明粗蛋白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粗蛋白产量呈先增加而后减少的趋势,在30株/m2条件下达到峰值;光合特性研究的结果表明,非气孔因素的限制作用是不同留株密度条件下圆叶决明净光合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综合评价认为,在本试验条件下,圆叶决明丰产栽培的最佳留株密度为30株/m2,干草产量可达3 454.83 kg/hm2,蛋白产量达625.83 kg/hm2。  相似文献   

20.
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鹏  温定英  孙启忠 《草业科学》2011,28(12):2203-2208
以科多8号青贮专用型玉米(Zea mays)为试验材料,设低(6.80万株/hm2)、中(8.00万株/hm2)、高(9.55万株/hm2)3个种植密度处理,分析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发酵品质、营养成分、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种植密度植株高度、单株叶质量、茎质量均最高,但鲜草产量和粗蛋白产量却低于其他处理;青贮饲料营养成分随密度变化不一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均随密度的增加而提高,粗蛋白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青贮降低了原料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种植密度对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影响不显著。比较产量、发酵品质、营养成分、硝酸盐类物质含量,中种植密度玉米产量和青贮质量较高,为适宜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