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采用湿法在实验室的条件下提取18种普通玉米杂交种淀粉,并采用不同浓度的柠檬酸对淀粉进行处理。采用快速粘度测定仪(RVA)分析了淀粉的糊化性质参数。结果表明:柠檬酸对普通玉米杂交种淀粉的糊化性质有显著影响,它降低了所有普通玉米杂交种淀粉的回生值、破损值、峰值和终粘度,提高了谷值和出峰时间;但对不同普通玉米杂交种淀粉的糊化性质影响程度有显著差别,对不同糊化性质参数的影响程度也有明显区别。随着柠檬酸浓度的增加,普通玉米杂交种淀粉的谷值、终粘度、回生值都明显降低;破损值则明显增加;峰值、出峰时间和成糊温度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
基于近红外与中红外光谱技术的淀粉回生度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淀粉食品在加工、运输及储藏过程中会逐渐出现回生,其回生程度是影响淀粉食品品质的重要因素。利用近红外和中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无损检测淀粉回生度。首先采集了储存不同时间淀粉的近红外和中红外光谱,分别利用近红外、中红外以及两者融合的光谱数据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偏最小二乘法(PLS、iPLS、biPLS、siPLS))建立淀粉回生度检测模型。结果显示,近红外和中红外融合光谱技术的biPLS检测模型最佳,校正集和预测集相关系数分别为0.965 5和0.931 3。研究结果表明,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快速、无损检测玉米淀粉回生度,保障了富含淀粉食品的质量与安全。  相似文献   

3.
柠檬酸对淀粉糊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湿法在实验室的条件下提取18种普通玉米杂交种淀粉,并采用不同浓度的柠檬酸对淀粉进行处理.采用快速粘度测定仪(RVA)分析了淀粉的糊化性质参数.结果表明:柠檬酸对普通玉米杂交种淀粉的糊化性质有显著影响,它降低了所有普通玉米杂交种淀粉的回生值、破损值、峰值和终粘度,提高了谷值和出峰时间;但对不同普通玉米杂交种淀粉的糊化性质影响程度有显著差别,对不同糊化性质参数的影响程度也有明显区别.随着柠檬酸浓度的增加,普通玉米杂交种淀粉的谷值、终粘度、回生值都明显降低;破损值则明显增加;峰值、出峰时间和成糊温度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4.
向磷酸酯红薯淀粉中添加不同种类及添加量的低聚糖,测定淀粉粘度与碘蓝值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不同种类、不同量的低聚糖对磷酸酯红薯淀粉的粘度与碘蓝值有较大影响。当低聚果糖添加量为0.3 g/2 g淀粉时,淀粉的稳定性最好,不易老化;随着低聚糖添加量的增加,淀粉碘蓝值降低,当麦芽糖添加量为0.5 g/2 g淀粉时淀粉碘蓝值最小。  相似文献   

5.
扁豆淀粉理化特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扁豆淀粉颗粒特性和糊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扁豆淀粉颗粒多为蚕豆形,表面光滑,大小不一,粒径为8~22μm,平均为15μm。大颗粒淀粉的轮纹和偏光十字十分明显,十字多为"X"形。与玉米淀粉、红薯淀粉和绿豆淀粉相比,扁豆淀粉糊透明度高,具有较差的冻融稳定性,易凝沉。扁豆淀粉的起糊温度较低,糊的热稳定性好,但易老化。添加食盐、碱面和明矾,提高了扁豆淀粉的起糊温度、降低热稳定性、减弱老化程度。食盐对糊化特性的影响较小,碱面和明矾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向小麦粉中添加马铃薯淀粉、绿豆淀粉和玉米淀粉,研究淀粉种类及添加比例对面团流变学特性及馒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马铃薯淀粉和绿豆淀粉,面团吸水率随添加量增大呈下降趋势,添加玉米淀粉则吸水率呈上升趋势;面团拉伸能量随淀粉添加量增大而减弱,延伸度先增大后减小。综合来看,添加淀粉使得面团面筋网络结构不同程度弱化,小麦粉中淀粉添加量不宜超过20%。  相似文献   

7.
分析不同浓度海藻糖对生菜根系生长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海藻糖浓度的增加,根活力、根系表面积、体积、根尖数、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根总长和赤霉素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海藻糖促进生菜根系生长的最适浓度为15 mmol/L。  相似文献   

8.
采用中温α-淀粉酶水解玉米淀粉,制备低DE值玉米淀粉基质的脂肪模拟物。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底物浓度、酶添加量、反应温度及酶解时间等对玉米淀粉水解程度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玉米淀粉脂肪模拟物制备工艺的最佳条件为:酶添加量5U/g,底物浓度8%,酶解时间15min,反应温度70℃,此条件下制备的产品的DE值为3.18。在此条件下制备的脂肪模拟物可以形成类似脂肪的弱凝胶,而且具有20%浓度的凝胶最佳的感官指标。本研究为玉米淀粉类脂肪模拟物在低脂食品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3种淀粉黏度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淀粉样品配制成浓度为8%的淀粉乳,然后测定各淀粉糊的黏度曲线,并计算出冷稳定性、热稳定性、老化性等指标。结果表明:玉米淀粉糊化温度高于红薯及马铃薯淀粉,但玉米淀粉糊随着温度的降低极易老化。这3种淀粉相比较,马铃薯淀粉糊化温度低,容易糊化,黏度上升快,在较短的时间内即达到峰值,且峰值黏度最大,具有明显的黏度优势,但马铃薯淀粉糊的热稳定性较差。红薯淀粉在很多性质上与马铃薯淀粉相似。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作为与食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其安全性也备受瞩目。研制了一种以马铃薯(质量比>60%)为主要原料生产的食品包装纸,通过对马铃薯淀粉进行物理改性,添加可食用纤维以及抗菌、防腐功能的食品添加剂等材料,经过配方筛选和工艺优化,增加其稳定性和成膜性,制备出新型马铃薯食品包装纸。结果表明:新型马铃薯食品包装纸克服了淀粉基类包装纸容易变脆,柔韧性不够的特点,且使用过程无有害物质迁移,使用后环保易降解,适合于即食食品的外包装。  相似文献   

11.
以大米淀粉为原料,以十二烯基琥珀酸酐为酯化剂,采用湿法制备十二烯基琥珀酸淀粉酯(SSDS)。研究淀粉乳浓度、反应温度、时间、体系pH值及DDSA添加量对十二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取代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淀粉乳浓度35%、反应温度40℃、pH值9.0、反应时间6 h及DDSA用量7.5%的条件下,十二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取代度最高、达0.029 700。  相似文献   

12.
赵文亚 《农业机械》2011,(26):85-87
本文对荸荠淀粉的透明度、溶解度、膨胀度、直链和支链淀粉含量、老化值及冻融稳定性等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并与玉米淀粉和马铃薯淀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荸荠淀粉直链淀粉含量为22.15%,透明度、膨胀度、溶解度、老化值及冻融稳定性均介于玉米淀粉和马铃薯淀粉之间,是一种品质优良的食用淀粉。  相似文献   

13.
苏俊烽  程建军 《农业工程》2010,(12):367-372
为了提高可降解性玉米淀粉膜的力学性能,并获得玉米挤压淀粉酶法改性制膜的最适工艺参数,该研究以普鲁兰酶为酶制剂来改善玉米挤压淀粉膜,以酶作用温度、pH值、酶添加量、酶解时间及玉米挤压淀粉浓度为试验因子,膜的抗拉强度为响应值,采用中心旋转组合试验设计进行试验。结果表明:5个因素对酶改性挤压淀粉膜抗拉强度的影响大小依次为玉米挤压淀粉浓度>酶添加量>酶解时间>pH值>酶作用温度;最佳酶解制膜工艺条件为:酶作用温度46.57℃,pH值4.44,酶添加量6.63 u/g,酶解时间9.31 h,玉米挤压淀粉浓度7.00%,在此条件下,膜抗拉强度的预测值为24.3654 MPa,验证试验所得膜抗拉强度为24.2539 MPa,比未改性膜的抗拉强度提高了338.01%。回归方程的预测值和试验值差异不显著,所得回归模型拟合情况良好,达到设计要求。膜的抗拉强度与酶解挤压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63。  相似文献   

14.
采用剔肉、滚揉、腌制、煮制、收汁、锤肉、压碾等过程研究苁蓉肉燕皮的制作工艺,并对影响苁蓉肉燕皮质量的因素进行探讨。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得出即食苁蓉肉燕皮的最佳工艺参数和添加量为:初加工肉苁蓉的温度40℃,肉苁蓉添加量20%,腌制食盐的浓度1.4%,煮制温度80℃,亚硝酸钠的添加量150mg/kg,滚揉的时间11h、腌制时间48h。  相似文献   

15.
以莲藕淀粉为原料,以抗性淀粉制备率为评价标准,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的方法确定了莲藕抗性淀粉酶法的最佳工艺参数:淀粉乳浓度为35%、耐热α-淀粉酶添加量2U/g干淀粉和普鲁兰酶添加量2.4U/g干淀粉,抗性淀粉得率为13.90%。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6种变性淀粉对面粉糊化特性及速冻饺子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变性淀粉的添加对速冻饺子面皮的糊化特性有明显的影响;添加5%玉米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和马铃薯羟丙基淀粉时,速冻饺子冻裂率和饺子皮烹煮损失率低,感官品质最佳;速冻饺子皮烹煮损失率与配粉的峰值黏度、95℃时的黏度(热糊黏度)、在95℃保持30min后的黏度和降落值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小麦A、B型淀粉比例与面粉糊化特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玮  薛文通  刘楚怡 《农业机械》2011,(14):115-117
以小麦面粉分离出的A、B型淀粉为材料,研究了A、B型淀粉的理化指标及重组面粉的RVA糊化特性。表明A型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直支比显著高于B型淀粉,且二者之间的RVA糊化特性存在显著差别;B型淀粉与A型淀粉质量比与重组面粉的峰谷黏度、最终黏度和回生值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63*、-0.612*、-0.605*。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单甘酯、黄原胶和磷酸单酯淀粉对馒头抗老化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适量改良剂后对馒头有一定的抗老化作用,有效地解决了目前馒头在贮存过程中出现变硬、口感不佳、失水等问题。通过正交试验得到馒头抗老化效果较好的配方为:单甘酯添加量0.30%、黄原胶添加量0.05%和磷酸单酯淀粉添加量0.70%。  相似文献   

19.
淀粉老化动力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对淀粉的老化机理、晶体的成核与成长过程和Avrami模型的分析,阐述了淀粉老化的动力学特性,分析了淀粉分子特性、流动性、理化特性、晶体结构等与淀粉老化动力学特性的关系,并讨论了物态转变、有序和无序结构的形成及发展对淀粉质系统硬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采用复合酶水解马铃薯淀粉得到低DE值麦芽糊精来制备脂肪模拟物产品。研究酶配比、复合酶添加量、底物浓度、水解时间、水解温度对产品DE值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制备工艺(100 mL反应体系):复合酶配比为中温α-淀粉酶︰普鲁兰酶=4︰6、复合酶添加量1 125 U、底物浓度20%、反应温度60℃、水解时间10 min,此条件下水解产物的DE值为2.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