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以舟山庆丰采石场为研究对象,对人工恢复坡体2010年及2015年2个时间节点植被以及周边自然坡体原生植被展开调查,分析各个阶段植被资源的差异,结果表明:与自然坡体植被资源相比,恢复10 a的人工坡体物种丰富度更高。比较不同时期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时期群落结构均与最初设计群落有很大差别,与自然坡体群落结构相比,恢复5 a的人工坡体群落结构层次单一,可视为先锋群落,恢复10 a的群落结构层次更为复杂,稳定性高。总结10 a修复经验,提出植物群落构建策略,为今后矿山生态恢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恢复区昆虫群落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不同季节对金沙江干热河谷鹤庆段4种类型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中昆虫群落采用样带调查法进行了调查.共采集昆虫标本7351号,158种.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地和灌草丛昆虫多样性较低,灌木林和针阔混交次生林昆虫多样性较高.4种类型退化生态系统雨季昆虫群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高于干季,优势度指数低于干季.不同类型退化生态系统在不同季节昆虫群落优势类群和优势种存在差异.退化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昆虫物种多样性受到群落植被组成与受干扰程度影响.某些优势昆虫类群可能对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有一定阻碍作用.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营造灌木林,对于保护昆虫物种多样性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4.
重庆璧山县铁围寨马尾松人工造林生态恢复中的群落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群落种类组成、结构特征和物种多样性角度对重庆市璧山县铁围寨马尾松人工造林生态恢复过程中的群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工造林并未形成马尾松纯林,而是马尾松与乡土阔叶树种构成的多种类型针阔混交林;种类繁多的乡土物种使群落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范围为2.305~3.145,生态优势度为0.063~0.151,均匀度为0.600~0.749;建群种马尾松种群的天然更新不良.有逐渐被本地阔叶树种取代的趋势。说明在亚热带地区马尾松不应作为唯一的造林树种,人工造林时要注重树种选择.乡土树种应在生态恢复过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建立矿山生态环境损害补偿性恢复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利用遥感和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选取内蒙古某钢铁企业的尾矿库边坡绿化、人工湿地、植树造林等3种类型的生态修复区,调查评估了不同类型铁矿生态修复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表明:2016-2018年3种生态修复区面积呈不同程度增加趋势,边坡绿化区草地面积所占比例相比2016年提高了85.4个百分点;人工湿地区湿地面积占比相比2016年提高了33.3个百分点;植树造林区森林面积占比相比2016年提高了38.4个百分点;边坡绿化区与人工湿地区生态修复面积逐步由东向西增加,植树造林区生态修复面积由东西两侧向中部增加。2016-2018年3种生态修复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不同程度增加趋势,其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相比2016年增加了520.68万元,3种生态修复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增加了218.03万、258.96万元和43.69万元;边坡绿化区调节服务生态服务价值量相比2016年增加了141.60万元;人工湿地区调节服务生态服务价值量相比2016年增加了165.54万元,植树造林区调节服务价值量相比2016年增加了27.75万元。研究结果可为矿山企业落实生态环境治理主体责任、积极开展矿山生态修复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6.
由于城镇化发展迅猛,在城乡区域内出现了很多工业用地,昔日工业用地的盲目开采
给当地带来潜在地或明显地生态破坏问题。在近二十年来,我国矿山的场地环境急剧恶化,矿
山的开采也对周围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新时代下,我们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国
家更是重视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因此对矿山的生态修复工作也刻不容缓。本文将从废弃矿山
的问题入手,以太原西山国家矿山公园的建设实例对矿山环境问题的分析,进而提出用于生态
修复的植物配置,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新形式旅游资源。为废弃矿山的环境治理和开发提供新思
路与方法。最终达到矿区生态治理与旅游开发的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7.
矿产资源的过度开发,是铜陵当前环境质量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矿山环境治理和保护已成为铜陵人新世纪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以铜陵矿山治理为研究对象,分析铜陵矿区生态破坏现状,提出生态修复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针对黄土高原退耕区域不同植被恢复类型中植被群落特征及多样性的问题,以农地(F)为对照,对天然侧柏(B)次生林、不同林龄(5、20 a)刺槐人工林(C5,C20)、荆条灌丛(H5)和苜蓿草地(M)6种不同植被恢复类型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植被恢复,物种丰富度均比农地增加,乔木>灌木>草本;群落丰富度指数撂荒地最高,农地最低,顺序为:H5>C20>C5>B>J>M>F;Simpon优势度指数,B>C5>C20>J>M>H5>F。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C20>C5>B>H5>J>M>F;Sheldon均匀度指数:B>C20>C5>J>M>F>H5。通过植被恢复,物种数量提高,群落多样性改善,有利于植被生态效应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对退化草原自然恢复演替过程植被变化的研究是认识其恢复过程、机理、探讨恢复的限制因子和进一步制定快速、低投入生态恢复措施的基础。通过对内蒙古荒漠草原地带退化草原的恢复过程研究可知,在退化草原群落自然恢复过程中,植物高度上升;植被盖度和生物量增加;物种数先增加后降低逐渐趋于稳定。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先明显增长后趋于平缓稍微有所下降,物种丰富度和优势度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再减少,这一变化与该区草原植被特征及人为干扰活动有关。即在禁牧初期,一些一、二年生植物的侵入,以及退化群落中建群种、优势种得以优先恢复,所以植物群落各特征都呈增长趋势;而随着禁牧年限的增长,草原群落结构趋于稳定,各植被生态特征变化都呈平稳波动。 相似文献
10.
11.
我国土地退化严重,且大部分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恢复为何种生态系统类型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课题.采用生态功能区划,根据各个生态功能区主体生态系统功能,推导发挥此功能的生态系统类型的方法,识别关键生态系统类型.以内蒙古自治区和林县为例,采用文献调研、实地调查、3S技术等方法,在评价该县生态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的基础上,将该县划分为3个一级生态区,11个二级生态功能区.根据各个生态功能区的主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析发挥该功能的可能生态系统类型.再根据全国自然植被区划、气候变化趋势模型以及现状植被类型,识别各个生态功能区的关键生态系统类型. 相似文献
12.
大兴安岭火烧迹地植被恢复中植物多样性与生物量分配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火烧迹地植被恢复中植物多样性和生物量及二者关系,采用时空互代法,以大兴安岭重度火烧迹地不同恢复年限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天然白桦林作为对照样地,对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及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植被恢复过程中,草本层丰富度指数(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均匀度指数(Pielou指数)高于乔木层和灌木层,群落物种多样性呈波动式变化,恢复21年群落Margalef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最高,恢复13年群落Pielou指数最高。植被恢复过程中群落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天然白桦林。2)植被恢复过程中群落生物量为10.80~123.96 t/hm2,随恢复年限的增加逐渐增大,恢复21和24年群落生物量高于天然白桦林。草本层生物量占群落生物量比例最低,恢复3年群落枯落物层蓄积量占群落生物量比例最高,其余恢复年限乔木层生物量占群落生物量比例最高。3)乔木层Margalef指数与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灌木层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与生物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ielou指数与生物量相关系数最高。草本层多样性与生物量相关性不显著。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与地表生物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由此可知,人工更新灌木层和草本层多样性恢复效果优于天然更新,人工更新恢复21和24年的生物量恢复效果优于天然更新,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多样性和生物量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福建青冈林恢复过程中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变化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2
对福建黄楮林自然保护区的福建青冈Cyclobalanopsis chungii林5个不同恢复阶段的群落采用时空互代的方法,研究其恢复过程中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福建青冈林恢复过程中乔木层、灌木层的物种更替较剧烈;阳性树种在群落中的地位较弱;随恢复期增长,物种α多样性指数增大,群落的稳定性也增大,且群落间的共有种数增多.福建青冈林的恢复各阶段是朝着稳定性增强的方向演替的,提高其物种多样性有利于其恢复和重建.表5参11 相似文献
14.
关于宁夏沙产业发展及沙区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综述了我国荒漠化和沙化现状,结合宁夏荒漠化和沙化治理状况,论述了宁夏沙产业发展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依靠科技和重大工程推进防沙治沙,重点介绍了中卫和盐池在沙产业上取得的成就.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宁夏防沙治沙的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在沙区药用、饲料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业原料林培育和加工利用、沙区太阳能光伏发电等领域实现了突破,指出不科学的人为扰动是造成沙区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加大生态移民和水利设施的完善是宁夏沙区生态恢复和沙产业持续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植被恢复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壤微生物对土壤植物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起着决定作用,在土壤养分转化循环、系统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以及土壤可持续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其指标通常被用来评价退化生态系统中生物群系与恢复功能之间的关系.土壤微生物的研究是近年来恢复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阐述不同区域、不同植被恢复措施(不同植被类型、不同恢复年限)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从微生物结构、微生物生物化学特性、微生物功能多样性3个方面分析植被恢复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随着植被恢复对土壤微生物影响的研究不断完善和改进,综合利用多种方法研究植被恢复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应进一步加强,为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2007年8月16日与2010年8月3~5日,对泊湖4 000 hm2生态修复区的水生生物资源变化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时隔3年,泊湖生态修复区的的浮游植物增加了3属6种,细胞数和生物量分别增加了52.24×104L-1、0.370 8 mg.L-1;浮游动物增加了11属22种、生物量增加了11.031 mg.L-1;底栖动物虽然增加了4科11属13种、密度增加了21.2个.m-2,但因螺类等软体动物的平均密度与生物量分别降低了89.5%和90.5%,导致底栖动物总生物量下降了94.8%。沉水植物平均生物量仅断面Ⅰ略有增加,断面Ⅱ与Ⅲ呈下降趋势。综合分析认为,泊湖生态修复区水位升高持续数月不降,是导致该区域的水生生物种群结构和资源明显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银合欢引种栽培可能存在的化感作用及其对银合欢林管理的意义,以狗牙根和紫花苜蓿为受体植物,测试了银合欢鲜根和叶片凋落物的水浸提液对受体植物种子萌发、幼苗存活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银合欢鲜根和叶片凋落物水浸提液对2种受体植物的种子萌发和幼苗存活都表现为抑制作用,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增强。其中鲜根水浸提液对紫花苜蓿的影响显著,但对狗牙根的作用不显著。当鲜根水浸提液浓度为0.125 g·m L-1时,紫花苜蓿的种子发芽率和幼苗存活率分别比对照低21.06%和28.59%。叶片凋落物水浸提液对2种植物种子萌发及对紫花苜蓿幼苗存活的影响都达到显著水平,而对狗牙根幼苗存活的影响不显著。当叶片凋落物水浸提液浓度为0.125 g·m L-1时,紫花苜蓿的发芽率和幼苗存活率分别比对照低30.14%和15.71%,狗牙根的发芽率比对照低49.08%。银合欢鲜根和叶片凋落物水浸提液对2种受体植物的幼苗生长都有促进作用,促进作用随浓度升高而降低。银合欢叶片凋落物水浸提液的化感效应明显强于鲜根水浸提液,紫花苜蓿对化感作用的响应强度大于狗牙根。 相似文献
18.
利用CiteSpace软件梳理当前国内外采煤塌陷研究热点,对国外侧重于矿区环境评价、回填材料更新和地表形态变化等研究,并对我国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技术进行分类与评价。现有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技术包括:1)土壤重构与地貌重塑技术。该技术从充填材料、土壤重构方式和修复理念上不断创新,未来技术研究向更为高效、绿色和经济转变。2)土壤修复技术。未来应不断扩展复合菌种的筛选与匹配、微生物修复生态风险评价、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技术等研究。3)景观重建技术。该技术模式多样,亟需体系化、全域化和模式化的景观重建技术研究与推广。针对当前研究不足,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应在理论研究、创新联合修复手段和修复后监测技术等方面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