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薛强 《兽医导刊》2007,(1):16-17
狂犬病是当前严重危害我国公共卫生的重大疫病.野生动物是本病原的自然宿主,带毒犬是人狂犬病的主要传播来源.带毒动物咬伤和破损皮肤被带毒动物舔舐是狂犬病传播的最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狂犬病(Rabies)又名恐水症,是由弹状病毒科的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发病后,病死率几乎为100%。野生动物是RABV的主要储存宿主,犬在携带和传播RABV中起主要作用。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95%以上的人狂犬病由带毒犬传染。带毒动物咬伤或破损皮肤被带毒动物舔舐是狂犬病传播的最主要途径。据报道,全世界每年估计因狂犬病导致死亡的人数为4万~7万,  相似文献   

3.
狂犬病(Rabies)又名恐水症,是由弹状病毒科的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发病后,病死率几乎为100%。野生动物是RABV的主要储存宿主,犬在携带和传播RABV中起主要作用。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95%以上的人狂犬病由带毒犬传染。带毒动物咬伤或破损皮肤被带毒动物舔舐是狂犬病传播的最主要途径。据报道,全世界每年估计因狂犬病导致死亡的人数为4万~7万,  相似文献   

4.
<正>狂犬病,俗称疯狗病,又称恐水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侵害大脑中枢神经的犬、猫和人及其他温血动物共患的急性传染病,死亡率几乎100%。野生动物是本病原的自然宿主,带毒犬是人狂犬病的主要传播来源。带毒动物咬伤和破损皮肤被带毒动物舔舐是狂犬病传播的最主要途径。我国在世界上属狂犬病  相似文献   

5.
正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侵害大脑中枢神经的重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病死率几乎为100%。狂犬病病毒的自然储存宿主是野生动物,带毒犬、猫是人狂犬病的主要传播来源,主要的传播途径是带毒动物咬伤或破损的皮肤被带毒动物舔舐。根据WHO报道,全世界每年死于狂犬病的人数为5~6万,绝大多数出现在发展中国家,主要在亚洲和非洲,我国也属于狂犬病的高发地区。虽然我国在预防狂犬病方面采取了对家养犬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6.
我国狂犬病流行现状及原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侵害大脑中枢神经的重要人畜共患传染病,死亡率几乎100%。野生动物是本病原的自然储存宿主,带毒犬是人狂犬病的主要传播来源。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95%以上的人狂犬病由带毒犬传染。带毒动物咬伤或破损皮肤被带毒动物舔舐是狂犬病传播的最主要途径。人与人之间通常不能传播该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世界每年因狂犬病导致的死亡人数为约5万~6万人,而绝大多数疫情出现在发展中国家,其中主要在亚洲和非洲(二大洲每年约55000人死于狂犬病)。我国在世界上属狂犬病高发地区,其发病和死亡人数仅次于印度,…  相似文献   

7.
狂犬病是当前严重危害我国公共卫生的重大疫病。野生动物是本病原的自然宿主,带毒犬是人狂犬病的主要传播来源。带毒动物咬伤和破损皮肤被带毒动物舔舐是狂犬病传播的最主要途径。我国在世界上属狂犬病高发地区,据卫生部公布的全国重点传染病疫情监测数据显示,近几年来,狂犬病病死数居我国37种法定报告传染病首位,每年有千人以上因感染狂犬病而死亡,且死亡率达100%,发病和死亡人数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现将当前我国狂犬病的流行原因及防制策略简单介绍如下:一、流行原因(一)犬免疫覆盖率低是中国人狂犬病流行的主要原因。(二)缺乏管理,…  相似文献   

8.
狂犬病是南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狂犬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烈性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人和温血动物对狂犬病毒都有易感性,犬科、猫科动物最易感。发病动物和带毒动物是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这些动物的唾液中含有大量病毒。本病主要通过患病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  相似文献   

9.
1流行病学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病死率可达100%,常见于犬、狼、猫等肉食动物。患病动物临床症状表现为神经兴奋和意识障碍,继之局部或全身麻痹而死,因恐水症状比较突出。病畜、潜伏期带毒的动物以带毒的畜产品都是危险的传染源,特别是犬科动物常常成为人畜狂犬病的传染源和贮存宿主。据统计,95%以上的人狂犬病由带毒犬传染,传播途径主要是动物咬伤,皮肤黏膜有损伤时接触病畜唾液也可感染,也可经气  相似文献   

10.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古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除犬和人外,它还可以感染猫、牛、马、羊、猪、狐、狼、蝙蝠等动物,人类常由带毒犬咬伤而感染。人一旦感染狂犬病,死亡率几乎达100%。近年来,我国狂犬病发病数逐年上升。据卫生部2003年7月份发布的消息称,狂犬病已成为我国传染病中  相似文献   

11.
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OIE将其列为B类疫病。我国的狂犬病发病人数仅次于印度,为世界第二。据国家卫生部统计表明,包括2003年发生的非典疫情在内,狂犬病的死亡人数在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中始终占据首位,因此如何利用有效的诊断方法对攻击咬伤人的动物以及隐形带毒动物进行狂犬病病毒快速、准确的诊断及如何对狂犬病疫苗免疫后的动物进  相似文献   

12.
奶牛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人和各种畜禽都可通过狂犬病病犬或带毒动物咬伤而传染。  相似文献   

13.
近日,农业部下发了《狂犬病防治技术规范》,现将该技术规范的要点摘登如下: 狂犬病(Rabies)是由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狂犬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烈性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本病主要通过患病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动物亦可通过皮肤或粘膜损伤处接触发病或带毒动物的唾液感染。潜伏期一般为6个月,短的为10天,长的可达一年以上。[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奶牛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人和各种畜禽均可感染,是由狂犬病病犬中带毒动物咬伤而传染的。  相似文献   

15.
奶牛狂犬病是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人和各种畜禽都可感染,是由狂犬病病犬或带毒动物咬伤而传染。 病畜或带毒动物的唾液中有大量病毒,通过咬伤使病毒沿奶牛感觉神经纤维进入中枢神经;或由血液侵入脑组织,神经细胞受刺激后引起兴奋反应,神志扰乱,兴奋性增强,随着神经细胞变性,引起麻痹症状,导致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相似文献   

16.
《警犬》2013,(6):67-68
狂犬病发病与否与致伤动物带毒情况、咬伤部位、创伤程度、局部处理情况、衣着厚薄以及疫苗注射情况等因素有关。狂犬病潜伏期为i0日至12个月以上,一般为20~90日,有个别甚至可长达几十年。发展中国家的狂犬病主要传染源是病犬,  相似文献   

17.
狂犬病及其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温血动物都易感的人兽共患病,一旦发病死亡率100%,该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防控狂犬病,对动物强制免疫是唯一出路,为做好动物狂犬病的免疫,政府部门应加强合作,同时加强对动物的管理和检测,加强宣传使人们认识到狂犬病的巨大危害,正确选择狂犬病疫苗,另外,加强对野生动物的狂犬病以及野生动物带毒状况的研究,寻找对野生动物更好的免疫方法。  相似文献   

18.
伪狂犬病在我国许多猪场发病十分普遍,且呈上升的态势。在猪群中伪狂犬病的带毒现象非常常见。母猪常呈隐性感染和带毒,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征的一大疫病。近来该病在福清市也时常发生,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狂犬病及其临床症状狂犬病又称疯狗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一旦被带毒的狗(或其他动物咬伤),便可造成感染,该病毒主要侵害神经系统。临  相似文献   

20.
狂犬病,又称疯狗病、恐水症。是由狂犬病病毒侵害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一种人和所有温血动物(人、犬、猫等)的一种直接接触性传染病。它多由染病的动物咬人而得,狂犬病从一个人传到另外一个人极为少见,狂犬病的人类患者多数会发病身亡。据统计,2003年金阳县犬只存栏数为15000多条,随机抽检了30条,带毒率为6.7﹪,2005年犬只存栏数为20000多条,随机抽检带毒率为12.25﹪,截至2007年犬只存栏数已达22000多头,发生狂犬病的可能性大,直接威协着人们的生命安全。本文就养狗以防狂犬病的发生应该注意的一些知识作了相应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