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文章针对丛枝菌根真菌物种多样性情况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几种主要的生态系统中 影响丛枝菌根真菌物种多样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丛枝菌根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人们对菌根认识的逐渐深入,菌根研究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尤其是最近20年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不仅发达国家积极开展研究,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加强了对菌根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发展起来的菌根生物技术,在解决山区干旱瘠薄地区缺肥少水、改良盐碱土壤、恢复矿区植被、减少土传病害、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以及荒山造林等方面,将成为今后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项生物技术,并逐步走向科学化、制度化和商品化.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贵阳市东山何首乌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的种类及多样性,为优势AM真菌在何首乌人工栽培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酸性品红染色法和湿筛法测定何首乌丛枝菌根真菌的侵染率,分离何首乌根际土壤中的AM真菌孢子并进行形态学鉴定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何首乌根系的菌根侵染率为7.5%;从根际土壤中分离到AM真菌4个属55种和一个未鉴定种,其中:球囊霉属(Glomus)31种,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22种,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1种,多孢囊霉属(Diversis-pora)1种,优势种主要为枫香球囊霉(G.liquidambaris)、褐色球囊霉(G.badium)、孢果无梗囊霉(A.sporocarpia)。东山何首乌AM真菌资源丰富,球囊霉属和无梗囊霉属的适应性强、分布广泛。  相似文献   

5.
不同丛枝菌根真菌对玉米生长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云瑞47"为研究材料,通过盆栽试验揭示了接种Glomus mosseae(Gm)、Glomus versiform(Gv)、Glomus etunicatum(Ge)、Glomus intraradices(Gi)以及混合菌剂(G4)对玉米生长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5个接种处理的菌根侵染率呈现G4Gm、GvGeGi的趋势;从各菌剂效应结果来看,混合菌剂对玉米的促生效应优于单种菌剂;对比单种菌剂,Gm和Gv对玉米的促生效果较好,而Ge和Gi对玉米则无明显影响。本研究初步证实了混合菌剂在玉米生长方面的良好表现,同时筛选出Gm和Gv是适合玉米接种的优良菌种。  相似文献   

6.
为获得侵染性强、质轻的丛枝菌根菌剂,以紫花苜蓿和高粱为宿主,以摩西斗管囊霉和根内根孢囊霉两种AM 真菌为供试菌种,在以沸石、河砂、珍珠岩、蛭石、草炭土5 种原料组成不同配比的3 种基质中进行培养,通过检测侵染 率和产孢量评价菌剂质量,从而获得最佳扩繁条件。结果表明,G.m、G.i 两种AM 真菌最佳宿主植物均为为紫花苜蓿; P1 基质适合培养G.m 真菌,P2 基质适合培养G.i 真菌。  相似文献   

7.
丛枝菌根真菌有恢复植被、维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改良土壤及促进根际养分循环等生态作用。综述了丛枝菌根真菌生态分布并分析了寄主植物、土壤、气候等各种因素对丛枝菌根真菌的影响,提出了未来研究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丛枝菌根真菌提高植物抗逆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是土壤中广泛存在的一类真菌,可以降低水分、干旱、低温、盐碱、重金属胁迫和病虫害等逆境条件对植物造成的伤害,提高植物在逆境中的抗性。首先介绍了 AM 真菌的形态特征,之后对各种逆境条件下 AM 真菌的作用进行论述,为 AM 真菌在逆境条件下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对果树菌根真菌资源及其在果树上的应用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作物与土壤生态系统环境要素紧密相关。土壤微生物作为土壤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转基因作物大面积种植是否会给土壤微生物带来影响已成为其生态风险评价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繁多,因此在研究时有必要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微生物进行分析。丛枝菌根真菌作为一类重要的土壤环境指示微生物,在改善土壤质量与健康状况、提高生物多样性、促进植物生长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就主要转基因作物对丛枝菌根真菌的影响和作用机制进行综述,认为可将丛枝菌根真菌作为评价转基因作物对土壤生态系统影响的指示生物。  相似文献   

11.
丛枝菌根真菌和细菌肥料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丛枝菌根真菌能与多数旱地植物共生 ,形成菌根。菌根的形成能促进植物对营养元素 ,特别是磷素的吸收 ,并增强植物的多种抗逆性 ,从而达到促进植物生长 ,提高产量的目的。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 ,需要在淹水条件下生长 ,而菌根真菌是好氧性微生物 ,在淹水条件下不能形成菌根 ,因而至今还未见到将菌根真菌应用于水稻栽培的报导。但是在旱育条件下 ,能否通过接种菌根真菌 ,帮助秧苗形成菌根 ,培育出健壮的秧苗 ,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 ?这是本试验的目的。在测试菌根真菌效果的同时 ,为了探讨菌根真菌与细菌肥料的协同关系 ,在试验中加入了细菌…  相似文献   

12.
茶树丛枝菌根真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丛枝菌根真菌是广泛存在于林地土壤中、与植物共生的重要的真菌类群,具有多种重要的有益功能。笔者综述了茶树丛枝菌根真菌的种类、形态结构、侵染率,及其对茶树在营养吸收、生长发育、矿质元素吸收、品质和抗逆性等方面的影响,并对其应用前景作了初步展望,以期为开展茶树AMF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丛枝菌根真菌在植物生态系统中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是一类能与大多数陆地植物形成共生体的根际微生物,在自然界分布广泛。该文从4个方面介绍丛枝菌根真菌相关研究进展,即(1)在植物个体水平上,AM真菌主要提高宿主植物的养分吸收能力,并对植物生育期及生殖能力产生影响;(2)在种群水平上,AM真菌通过庞大的地下菌...  相似文献   

14.
以田间栽培的6个葡萄(Vitis vinifera L.)品种(矢福罗莎、维多利亚、红宝石无核、红霞、藤稔、早熟红无核)为试材,观察根系丛枝菌根的形态结构和菌根侵染率.结果清晰地观察到泡囊、丛枝、根外菌丝、根内菌丝、侵入点等结构,说明葡萄属于典型的丛枝菌根类植物,且主要被Glomus属真菌侵染.6个葡萄品种中以藤稔的菌根侵染率最高,维多利亚的最差.葡萄丛枝菌根侵染率的范围在20.52%~47.89%之间,尤以在0.8~1.2mm粗度的根系上菌根的侵染率最高.  相似文献   

15.
磷素形态对AM真菌生长及接种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玻璃珠介质分室培养装置,研究了磷酸二氢钾、植酸钠和卵磷脂 3种磷源形态对 BEG167和 G.v的接种效应及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施用植酸钠相比,施用磷酸二氢钾、卵磷脂显著提高了玉米的生长和植株的含磷量,但施用磷酸二氢钾处理与施用卵磷脂处理在宿主生长上无显著差异. BEG167与 G.v对植酸钠反应不同, G.v更能有效地利用植酸钠形态的磷,使宿主的生物量显著高于 BEG167处理.对同一真菌接种处理而言,不同形态磷素处理,植物室有效磷的含量大小顺序为磷酸二氢钾 >卵磷脂 >植酸钠;同一磷素形态处理,接种 G.v的玉米对植物室磷素的消耗量显著大于接种 BEG167的,表明 G.v在提高宿主利用根际磷能力上显著高于 BEG167.磷素形态对两种真菌的侵染率没有显著影响,但接种 G.v的侵染率显著高于接种 BEG167的侵染率. 3种磷源对根外菌丝的生长量没有显著的影响,但 BEG167的菌物量显著小于 G.v.结果表明 ,在 50 mg· kg-1的用量下,共生 8周时,两种真菌菌物量表现出显著的菌间差异,但磷素形态差异未能改变两种真菌的生长量.  相似文献   

16.
不同锌污染水平下丛枝菌根对三叶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三室隔网培养方法,研究4种锌水平条件下接种菌根菌(Glomusmosseae)对三叶草生长的影响表明,施锌量对菌根侵染率、植株生长无显著影响;接种菌根菌可使植株地上部磷含量比相应的对照增加近1倍,地下部增加2倍多;随施锌量提高,接种使地上部锌含量呈下降的趋势,而地下部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7.
现代农业生产中由于长期连作、高复种指数和大量化肥投入导致土壤酸化、次生盐渍化、土壤健康状况恶化、土壤质量和土壤肥力下降,制约着作物可持续安全生产.为此,探索改善土壤质量与肥力的途径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重点分析了AM真菌+间作、AM真菌+轮作、AM真菌+连作、AM真菌+生草、AM真菌+施肥等土壤肥力的影响;讨论了AM真菌与农业技术联合改善土壤肥力的作用机制.认为AM真菌接种技术配合适当的农业技术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林牧业生产,达到巧夺天工、事半功倍的效果.建议当前和今后可加强AM真菌与轮作、AM真菌与灌溉等方面的研究,以期为完善AM真菌与农业技术协同改善土壤综合生态服务功能,保持农林牧生态系统可持续生产力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半夏丛枝菌根真菌侵染模式及侵染率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染色镜检法观察栽培及野生半夏丛枝茵根,研究其类型、结构,阐述栽培及野生半夏丛枝茵根真茵的侵染模式及全年中侵染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半夏根内存在茵丝、丛枝、泡囊等典型丛枝茵根结构,茵根结构类型包括Arum型、Paris型及其交叉型等.丛枝茵根真茵对半夏的侵染率随季节变化而变化,从早春开始上升.夏秋季达到顶峰.而后开始下降;且同一季节中丛枝茵根真茵侵染率野生半夏高于栽培半夏.表明,野生半夏生长环境更适宜丛枝茵根真菌生长,栽培半夏退化可能与半夏共生真菌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丛枝菌根是土壤中的菌根真菌与植物形成的一种真菌-植物联合共生体,目前研究较为成熟的是在种群和群落水平上,主要应用在园艺、土地复垦、森林及环境修复等方面.近年来,在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上对菌根真菌-植物共生体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综述了国内外在菌根真菌侵染根系过程和相关机理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今后仍需在分子水平上继续对丛枝菌根真菌侵染根系的机理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丛枝菌根真菌对黄瓜立枯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versiform)对黄瓜立枯病及抗病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瓜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可显著促进黄瓜生长,并能显著抑制立枯病的发生,相对防治效果达67.1%,并可诱导黄瓜根系苯丙氨酸解氨酶、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3种抗病相关酶的活性,激活植物早期防御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