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国际     
<正>几比获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资助几比经济和财政部长马尔丁斯在达喀尔与国际农业发展基金(IFAD)近日签署一项农业资助协议,国际农业发展基金(IFAD)将向几比提供1900美元发展几比部分地区的农业项目。总理新闻办公室发表声明称,该资金将主要支持几比基纳拉、通巴利和博拉马比热戈斯群岛地区的水稻种植、牲畜养殖。项目将从今年6月开始实施,期限为6年。几比农业与农村发展部长佩雷拉参加了协议签署仪式。国际农业发展基金属联合国  相似文献   

2.
中国对非洲援助始于1959年,向非洲派遣农业技术人员的工作也有53年的历史,然而多年来的农业援助普遍存在"人在项目在,人走项目黄"的现象。为了进一步加强中非农业合作,2007年中国开始实施"援非百名高级农业专家项目",那么具备什么特征的高级农业专家是中国援非所需的人才呢?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利用百名高级农业专家项目评价的横截面数据,来分析专家的个人特征对其援非业绩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援外专家的专业技术能力、性别、年龄和自信心对于专家团队合作能力有显著的影响,且拥有较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语言能力的专家更容易得到外方的青睐。该结果对于中国未来的农业援非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援助几比农业项目中,需要对不同的水稻品种特性以及生长条件等进行分析判断,从而确保应用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提高海湾滩涂盐碱地的水稻产量。本文对几比海湾滩涂盐碱地水稻的增产途径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正>在全国农业援非大军中,有一位专家援非3年撰写了20篇农业论文,写了3本厚厚的援非日记,拍了40个有价值的视频,荣获津巴布韦农业部颁发的“特殊贡献奖”及中国驻津巴布韦大使馆的书信表扬。他就是浏阳市集里街道办事处农业农村办的高级工程师苏正明,中国援津巴布韦高级农业专家组第三期技术援助项目中唯一的湖南专家。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高度重视对口援疆工作,坚决贯彻中央决定部署,秉承"用心援疆、用情援疆、用智援疆、用党的好政策援疆"的理念,坚持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的实际出发,发挥优势,帮其所需,紧密结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的农牧业生产的实际需要,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的科技援助措施,解其所难,取得了一批有特色的科技援疆成果。本文阐述了黑龙江省第三批科技援疆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冬小麦收获后复种饲用油菜技术示范性推广》在第十师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援助非洲(以下简称援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为后续援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WFP中国3893项目"是中国政府与世界粮食计划署在云南省曲靖市(原曲靖地区)合作实施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第一个农业引进利用无偿外援数额最大的项目.该项目由世界粮食计划署无偿提供援粮(小麦)82 710吨,折合人民币约7 306万元(1992年汇率),中国政府配套投资7 566万元.项目区涉及宣威、罗平、寻甸(1998年12月划入昆明市)3县、5个乡、57个村.  相似文献   

8.
根据中蒙两国1956年8月29日在乌兰巴托签订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给予蒙古人民共和国经济和技术援助的协定"的规定,中国将帮助蒙古在乌兰巴托建立蔬菜农场一处。为执行这一协定,1956年农业、农垦等部门组成"农业勘测组",前往乌兰巴托进行勘测。同年12月,又组成了"援蒙蔬菜农场工作组",由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蔬菜室主任张纪增任组长,进行筹备工作。这一工作组已于今年3月底启程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7月28-30日,"2016设施农业产业大会"在辽宁沈阳召开。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隋斌,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会长刘宪,沈阳农业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天来,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朱明,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新疆农垦科学院副院长(援疆)齐飞,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  相似文献   

10.
农业产能合作与农业人才相互作用,特别是"造血式"农业人才培育是中非农业产能合作实现的关键.基于湖南对乌干达视角,研究中非农业产能合作下怎样培育农业人才.结果表明,目前乌干达主要对农产品加工、现代农业机械、种植业推广、水产养殖等方面人才存在内生诉求,但湖南对乌干达农业人才培育的过程中却面临着供需不符、职业教育不足、农业专业留学生合作培育水平较低以及孔子学院未充分发挥农业办学范式等诸多短板.鉴于此,提出了"援-职-留-孔"四位一体的农业人才培育模式,以促中非双方农业产能合作更好发展.所提建议也能够为我国其他省份对非洲农业人才培育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1.
援非高级农业专家派遣项目作为中国援助非洲农业的新形式,近年来在传递中国先进技术和推动非洲农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在回顾中国援非农业专家派遣项目的历史及对非洲A国农业专家的实地调查基础上,研究了专家参加项目的动机和工作现状,并发现当前农业专家派遣项目存在以下问题:人员派遣缺乏连续性,受援国对接专家具有不确定性,评价与奖惩机制不健全,工作条件存在局限,专家待遇低和社会网络封闭等。最后,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政策建议,以期增强中国援非农业专家派遣项目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2.
在对首批14个援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可持续发展研究基础上,阐述援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探索可持续发展的现状,指出利用好各种资源,可促进示范中心持续发展,并提出“示范中心+合作社+农户”等4种适宜示范中心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为例,分析了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援疆的历程与特征,总结了科技援疆典型做法,并深入剖析了科技援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化援疆目标、精准援疆项目、筑牢援疆保障、拓展援疆领域、完善运作机制、增加援疆资金、加强项目管理等进一步强化科技援疆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援埃塞俄比亚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项目(以下简称援埃塞农业职教项目)至2015年已执行15年。15年来,援埃塞农业职教项目组的中方教师扎根埃塞俄比亚,通过开展示范实验、培训、教学等各项工作,为当地培养了一支具备扎实技能的农业职教队伍,帮助埃塞俄比亚建立了适用于本国的农业职教体系并逐步完善,获中埃双方农业部高度赞赏和国内外主流媒体广泛报道,成为援非品牌项目之一。随着援埃塞农业职教项目不断发展,项目执行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根据多年项目管理经验,本文对解决存在问题、提升项目成效提出了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业发展近年来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农业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关键步骤,是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的核心力量。本文梳理了2011—2018年科技援疆中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发展现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当前科技援疆中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当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得分为81.1分,表明科技援疆中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效果较好。同时,提出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建议,以期提高新疆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广南县优质米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质稻种植在广南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尤其是八宝独特灵秀的山水、土壤及气候条件,孕育了八宝米的优良品质,明清两朝曾作为贡米上贡朝廷,故享有"贡米"之称.2001年广南县被国家农业部中国特产之乡暨推荐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援予"中国八宝米之乡"称号.  相似文献   

17.
<正>第二轮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高度重视援疆工作,坚持产业援疆为重点,打造龙头产业,把现代科技设施农业建设做为突破口,规划外援建福海县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计划建设温室150栋,援助资金2000万元。2015年3月9日福海援疆指挥部在返疆上班第一天即召开了项目推进会议,听取了2014年建设的两栋实验性  相似文献   

18.
2010年12月以来,响应湖北省委对口援疆号召,湖北省农业科学院选派棉花专家开展科技援疆工作。棉花专家依托援疆平台,发挥自身优势,推动受援单位在平台建设、科研立项及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针对践行科技援疆实践中发现的新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50多年来中国和非洲开展农业合作与最新进展进行了分析,找出了中国和非洲在农业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中国和非洲进一步开展农业合作的工作思路和政策建议,建议将种质资源引进和交换工作纳入援非农业合作的范畴,把从非洲引进的农作物品种有选择地在我国直接推广利用或用亲本培育新的品种,促使我国农作物产量不断提高,给我国农业生产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从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到技术合作阶段再到可持续发展阶段,中国援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的工作内容差别很大。作为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负责人,示范中心项目专家组组长必须在不同阶段适应自己的岗位职责,才能使示范中心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