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豆蛋白胶因其可再生、可降解和环保性而受到广泛关注。豆胶的热反应特性和胶合特性研究结果显示:以20℃/min速率升温时,豆胶胶液在157℃时完全固化,在173℃开始降解;胶合板的胶合强度与涂胶量呈线性正相关。按热压温度160℃、热压时间80s/mm、压力1.6MPa、双面涂胶量450g/m2的工艺制备豆胶胶合板,其湿态胶合强度为0.78 MPa,满足GB/T 9846.3-2004《胶合板第3部分:普通胶合板通用技术条件》中Ⅱ类胶合板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改性豆基蛋白胶黏剂的胶合工艺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杨木单板为试材研究了改性豆基蛋白胶黏剂的胶合性能,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探讨了改性豆基蛋白胶黏剂压制胶合板的胶合工艺。分析了热压温度、热压时间和涂胶量对三层杨木胶合板胶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改性后的豆基蛋白胶黏剂,在压力为1.4MPa,温度为165℃左右,热压时间为1.4~1.6 min/mm,涂胶量为220g/m~2,压制的杨木胶合板胶合性能较佳且达到Ⅰ类胶合板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豆胶染色杨木胶合板的工艺及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豆胶染色杨木胶合板的工艺,并且对其胶合强度和x射线衍射图谱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较佳的热压工艺条件为:热压温度160℃,热压压力1.5 MPa,热压时间80 s/mm;用此工艺压制胶合板的胶合强度达到1.50 MPa,表面颜色较好;X射线衍射结果证明了热压后豆胶染色杨木单板的相对结晶度有所提高,达到76.27%.  相似文献   

4.
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改性豆基改性蛋白胶的热反应特性,确定热压温度参数;并采用正交试验法,探讨用改性豆基蛋白胶压制杨木胶合板的热压工艺.结果表明:在压力1.4 MPa,温度165 ℃,时间1.4 min/mm,双面涂胶量220 g/m2的条件下,试板的胶合性能可达到GB/T 9846-2004中普通Ⅰ类胶合板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胶合工艺对桉/杨Ⅰ类胶合板胶合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树和杨树是种植广泛的人工林树种之一,利用其制造结构胶合板意义大重.通过测定不同热压温度、时间、压力和涂胶量条件下,桉杨混合组坯结构胶合板的胶合强度,发现4个因子对胶合板的胶合强度均影响显著.本试验范围内,较优胶合工艺参数为:热压温度145℃、时间1.5 min/mm、压力0.8 MPa、涂胶量320 g/m2.  相似文献   

6.
以丙烯酸树脂作为交联剂,制备共混改性豆基胶黏剂。探讨了助剂加入量、助剂种类、胶液pH值及热压温度对胶合板的胶合强度与耐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助剂加入量为胶液的3/1 000、助剂为聚氯化铝、胶液pH值为3.75时,压板工艺为热压时间6 min、热压压力1.1 MPa、热压温度125℃时,胶合板胶合强度为0.74 MPa,符合GB/T9846—2015中Ⅱ类胶合板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7.
利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了热压温度、热压时间、热压压力和施胶量对使用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制造的杨木胶合板胶合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100~ 220℃热压温度范围内,随着热压温度的增加,胶合强度显著增大;在35~60 s/mm热压时间范围内,胶合强度随热压时间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当时间从60 s/mm升至85 s/mm,胶合强度几乎保持一致;热压压力在1.25 MPa时,胶合强度达到最大值;施胶量在130 ~430g/m2热压时间范围内,胶合强度随施胶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由此得出最优工艺参数为:热压温度180℃,热压压力1.25 MPa,热压时间60 s/mm,施胶量为310g/m2.  相似文献   

8.
尾叶桉单板胶合性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尾叶桉(E.urophylla)木材的特点,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探讨了尾叶桉生产胶合板的可行性。重点讨论了胶合板的热压工艺(热压压力、热压时间、热压温度)和涂胶量以及心边材对三层胶合板胶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未采用厚度规时,压力为1.2MPa,温度为140℃左右,热压时间为0.8~1.1min/mm,涂胶量为250g/m2,用pH值为 12.5的PF胶,生产出的桉树胶合板胶合性能较佳。  相似文献   

9.
采用涂胶量、热压温度、热压压力、加压时间等4因素3水平的L9(34)正交试验,探讨以杉木间伐材和非规格材为原料制作杉木胶合板的热压工艺。结果表明:采用涂胶量280 g.m-2、热压温度125℃、热压压力1.0 MPa、热压时间1 m in.mm-1,制作出的杉木胶合板胶合强度达到GB/T 9846-2004中Ⅱ类胶合板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0.
UF-G低毒脲醛树脂在胶合板上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最佳调胶参数为面粉添加量25%,固化剂添加量1.2%;最佳热压工艺参数为热压温度110℃、热压压力1.2 MPa、热压时间60 s·mm-1、涂胶量300 g·m-2。在此条件下压制出的胶合板甲醛释放量达到E1级,且胶合强度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小球藻蛋白具有可再生、价格低廉等优点,可用于制备蛋白基胶黏剂。采用氢氧化钠(Na OH)、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TTE)改性处理小球藻蛋白后制备胶黏剂。多种方式表征结果显示,改性处理破坏了小球藻蛋白的球形结构,提供了更多的交联位点,从而提高了胶黏剂的胶合强度及耐水性能。在优化工艺参数:双面涂胶量400g/m2,热压压力1.5 MPa、热压温度150℃、热压时间8 min的条件下,制备的三层桉木胶合板的干、湿胶合强度分别为1.78、1.11 MPa,满足GB/T 9846—2015《普通胶合板》中II类胶合板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采用大豆基胶黏剂生产多层胶合板,因大豆基胶黏剂固体含量低,导致板坯含水率偏高,胶合板在热压过程,在温度、压力及时间的共同作用下,其压缩率及制品厚度不易控制。采用厚度规保证胶合板厚度,通过正交试验方法确定杨木胶合板的热压工艺。结果表明:在热压压力0.8 MPa、涂胶量400 g/m~2、热压温度125℃、热压时间70 s/mm板厚的工艺条件下,生产的大豆基胶黏剂杨木胶合板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能满足GB/T 9846—2015《普通胶合板》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为了确定应用交联改性大豆蛋白胶制造胶合板的工艺,采用正交试验,分析热压工艺参数和涂胶量对胶合板剪切强度的影响.在试验优化的工艺参数:热压温度160℃,压力1.5 MPa,时间2 min/rnm,双面涂胶量380 g/m2等条件下,胶合板的湿状剪切强度满足GB/T 9846-2004《胶合板》中Ⅰ类胶合板的要求,且不会随蒸煮时间的延长而出现明显下降,耐水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一种新型木素基无醛胶黏剂在三层杨木胶合板中的应用。为了探究经活化还原处理后的碱木素与大豆蛋白共混制备生物质胶黏剂的工艺,以胶合板的胶合强度为性能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对漆酶加入量、碱木素,大豆蛋白共混比例、热压温度和热压时间等因素对其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优工艺参数为:漆酶加入量为木质素的3/5,碱木素一大豆蛋白共混比例1:1,热压温度130℃,热压时间10 min,且此碱木素一大豆蛋白胶合体系的胶合强度达到并超过国家Ⅱ类胶合板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4A分子筛改性阻燃胶合板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4A分子筛改性脲醛树脂、BL阻燃剂处理杨木单板,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制备阻燃胶合板并检测其胶合强度及阻燃性能。结果表明,分子筛可提高阻燃胶合板的胶合强度,分子筛加入胶黏剂中对阻燃胶合板的阻燃性能影响不大。分子筛改性阻燃胶合板制造的优化工艺为阻燃剂浓度10%、分子筛量4%、涂胶量380g/m2、热压温度120℃。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环氧树脂和水性聚酰胺对豆粕进行复合改性制备无醛胶黏剂,对豆粕胶黏剂的性能指标和胶合板的胶合强度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以下最佳工艺参数:当热压温度为120℃、环氧树脂与水性聚酰胺改性豆粕溶液的质量比为20:80、热压时间600 s时胶合板的胶合强度最高,为0.7628 MPa,达到国家标准GB/T 9846...  相似文献   

17.
采用酸、碱和酸碱联合3种方式处理脱脂豆粉,制备改性豆胶,并用于压制三层胶合板,以Ⅱ类胶合板的标准检测其耐水胶合强度。结果表明,酸碱处理均能提高改性豆胶的耐水性能,当酸用量为11.9份时,改性豆胶压制的胶合板最高耐水胶合强度为0.48MPa;碱的用量为22.6份时,耐水胶合强度为0.43MPa;酸碱联合改性豆胶的效果优于单独用酸或碱改性,当酸、碱的用量分别为11.9和39.9份时,改性豆胶压制的胶合板最优耐水胶合强度为0.61MPa。红外光谱分析表明,酸碱联合改性豆胶能综合酸、碱单独使大豆蛋白变性的优点,更有利于提高改性豆胶的耐水性。  相似文献   

18.
无醛大豆胶制备胶合板工艺及性能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生物基无醛大豆胶,通过胶合板厂现有设备对大豆胶合板的制备工艺参数进行系列实验表明:杨木胶合板最佳涂胶量为340g/m~2(双面涂胶,下同)、热压温度105℃;桉木胶合板最佳涂胶量为380g/m~2、热压温度110℃;在1~6h闭口陈化时间内,杨木、桉木胶合板的胶合强度均略有降低,但均可制备出满足国家二类板强度要求的胶合板材。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上述制备工艺,以达到最佳效果。同时,利用生物基无醛大豆胶制备的板材具有较好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常压介质阻挡放电产生的冷等离子体对杨木单板进行改性处理,研究单板含水率、涂胶量和胶黏剂种类对杨木单板胶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常压冷等离子体处理能显著地改善不同制板工艺条件下杨木胶合板的胶合强度,提高率可达15%~45%.含水率越低,等离子体处理后强化胶合强度的效果越好,并且对于UF、MUF、PF三种胶黏剂,常压冷等离子体处理均可在常规胶量下增强杨木单板的胶合强度,表明了常压等离子体处理可运用于工业化生产,并且是降低成本和甲醛释放量的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涂胶量对胶合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实验数据的整理,绘制出在一定工艺条件下桦木、柳桉、山樟三个树种胶合板的涂胶量与胶合强度的关系曲线,由此提出临界涂胶量的概念。同时对涂胶量、热压压力和胶合强度、木材压缩率进行研究,提出在胶合板生产中确定合理涂胶量值的方法,以保证在取得合格的胶合强度的同时,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并对临界涂胶量值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