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近年来,沂水县坚持以农业农村发展需求为导向,积极创新科技特派员工程、科技信息"双通"工程服务平台,搭建科技人员与农民结合、扎根农村创新创业的宽阔舞台,点燃了乡村振兴的人才"引擎"。行走在沂水县的村庄院落、田间地头,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群人:无论数九寒冬,还是盛夏酷暑,他们总在农村生产第一线,有力地推动了农民的增产增收;他们掌握着先进的科学技术,一边讲述农业栽培、养殖知识,一边为农民手把手教授,为推动乡村振兴默默奋斗——他们,就是科技特派员。  相似文献   

2.
<正>2019年是国家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此做出重要批示,他充分肯定科技特派员是"宣传队""传播者""领头羊"和"带头人",在宣传党的政策、传播农业科技、推动农民创新创业和脱贫致富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明确要求广大科技特派员要秉持为"三农"服务的"初心",在"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不断作出更大的贡献。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是如何发挥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的批示为我们做好科技特派员工作,充分  相似文献   

3.
科技特派员作为科技服务和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已覆盖云南省8502 个贫困村.新选派科技特派员2003 名、科技特派团29 个、"三区"科技人才1800 人,服务"一县一业""一村一品",把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根植在田间地头.  相似文献   

4.
实施乡村振兴的气象科技作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乡村振兴迫切需要气象科技服务,气象科技在创新乡村振兴手段、创造乡村致富新契机、服务乡村振兴目标、助力乡村脱贫攻坚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指出了气象科技振兴乡村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现代气象科技服务农业、挖掘乡村气候资源、推动气象科技服务农业转型、利用气象科技助力农业保险、完善乡村气象防灾减灾综合体系、开展农村气象科普宣传等促进气象科技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对策,为气象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充分发挥"趋利避害、减灾增收"作用和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农业科技创新融入"三农"全过程全要素,加快实现农业发展由资源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乡村振兴,本质上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世界经验表明,科技创新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动力。这些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较大成就,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但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包括农业供给质量亟待提高、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比较突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亟需加强等。破解这些矛盾和问题,实现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迫切需要科技创新的助力。  相似文献   

6.
正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年来,重庆市潼南区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队伍不断壮大,成为党的"三农"政策的宣传队、农业科技的传播者、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头羊、乡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使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进入"十四五"时期,站在新的起点上,潼南区将进一步领会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重要指示精神,把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科技创新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抓实抓好。  相似文献   

7.
<正>"农,天下之大业也。"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么建设乡村,是中华民族面对的一个历史性课题。党的十九大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一道,确立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有机组成部分。以科技进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是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要在构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方面有所突破。当前,针对农产品供  相似文献   

8.
农业科技创新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多面性的功能。文中对辽宁省农业科技创新主要做法、科技创新支撑农业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科技创新驱动辽宁乡村振兴发展措施进行了梳理,以期为辽宁乡村振兴、技术进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明确指出,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快破解"三农"问题、加速推动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举措和内在动力,被庄严地写入党章,为我国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提供了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深入总结基层实践、科学深化提升、大力倡导推进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三农"工作方法。该制度从农民群众最需要的科技服务入手,运用利益机制,引导科技素  相似文献   

10.
<正>6月12日,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在武汉市新洲区召开湖北省农业科技"五个一"行动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总结2019年以来全省农业科技"五个一"行动成效与经验,安排部署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等有关工作,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农科院党委书记刘晓洪,农业农村部科教司副巡视员张文,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欧阳  相似文献   

11.
正开栏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农业的现代化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世界农业发展的历程清晰表明,在农业技术、制造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现代科技推动下,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实现了革命性的提升。在我国,2017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5%,科技创新广泛应用到了农业各个领域,实现了富民增收的效果。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  相似文献   

12.
以兰州市城关区为例,探析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方式和举措,更好地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开创"科技引领产业、服务助推城关"新局面,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目标。  相似文献   

13.
正实现乡村振兴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引领。从农业国际竞争看,发达国家利用农业高技术垄断挤压发展中国家发展空间的趋势愈加明显。我们要搭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快车,提升乡村振兴的质量效益和科技含量。如何实现科技引领乡村振兴?要"软硬"并重。"软"主要是指要有科学的规划统筹、科学的发展结构和科学的评价体系。"硬"主要是指要有先进适用技术,包括创新农业基因调控及分子育种等一批重大基础理论,突破农业智能装备等一批颠覆性前  相似文献   

14.
<正>2018年12月29日,农业农村部在京召开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工作部署会议,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唐华俊出席会议并讲话。在基础前沿和关键核心领域,要着力突破制约农业创新力的"卡脖子"技术。强化新品种、新产品、新装备研发和新技术新模式应用培育,着力推进"藏粮于技"。要精准对接需求,建立一批科技支撑"一县一业"集聚发展的典型,打造1000个科技支撑"一村(乡)一品"  相似文献   

15.
科技创新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着农业科技创新体制障碍、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不够、农业科技专业人才短缺等诸多问题,可以通过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完善、加大农业科技创新资金的投入、加强农业科技人才的培育等途径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6.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2018年中央1号文件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有关部署要求,组织带动全国农业科教系统,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  相似文献   

17.
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力支撑乡村全面振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四五"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更加迫切需要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支撑作用.文章围绕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系统阐述了科技创新的核心作用,分析了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并从农业科技创新方向、项目组织、平台建设、人才队伍、国际合作以及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提出了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  相似文献   

18.
<正>7月1日,正在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溪后村田间地头忙碌的福建农科院教授级高级农艺师、驻南平市延平区溪后村科技特派员吴敬才,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延平区委宣传部部长张嘉明转发的"七一祝福卡"——"致奋斗在脱贫战场上的你"。作为福建省的第一位科技特派员,吴敬才与溪后村已经结缘整整20年。当年的吴敬才怎么也不会想到,20年后,我国已  相似文献   

19.
以科技为支撑的金融创新,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带来机遇与挑战。坚持金融科技发展方向,突破瓶颈,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科学技术的进步催生了金融科技的到来,伴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农村地区开始顺应发展的趋势,乡村振兴战略开始以此为契机大展身手。在对金融科技的深入认识的基础上,分析金融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深入剖析制约金融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两大矛盾点,最后,提出切实可行的金融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应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高水平的农村金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通过金融科技赋能农村金融,能够让金融更好地惠及广大农村。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着金融支持缺位、市场分担机制不健全、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等问题。为此,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赋能金融机构,引导其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增强其风险防范能力。与此同时,要加强推进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的建设,这是“农村金融+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