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茶树新品种"中茶102"选育研究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选育的茶树新品种--中茶102.该品种是从龙井群体中经单株选择-无性繁殖方法选育而成的,具有发芽早、制绿茶品质优良、产量高、移栽成活率高等特点."八五"、"九五"期间,在以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了中茶102品比试验和省级区域试验,现将主要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永春佛手茶又名香橼种、雪梨,属大叶型灌木,因其树势开展,叶形酷似佛手柑而得名。佛手茶分为红芽佛手与绿芽佛手两种,一年可分为春、夏、暑、秋、冬五季茶,称为春茶、夏茶、暑茶、秋香、冬片。高海拔700m~900m只能生产四季茶叶。该品种叶大叶片多,产量高,吸收养分较多。施肥与产量、品质、成本和效益密切关系,应根据树龄、树势、产量指标,所制茶  相似文献   

3.
对‘中白1号’白化茶品种和‘茂绿’、‘中茶108’、‘春雨1号’、‘杭茶21’、‘鸠坑早’新品种(品系)等10个品种(品系)制得千岛银珍茶的感官品质、理化成分和杯泡观赏性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白1号’、‘茂绿’和‘浙农117’品种制得的茶样感官品质明显好于对照‘鸠坑群体种’,特别是‘中白1号’白化茶品种,其高氨基酸低茶多酚的理化基础能明显改善芽茶滋味浓涩的品质缺陷。‘春雨1号’等芽头肥壮、厚实、圆直的品种茶样的杯泡观赏性较好,而芽头宽扁、松空的品种茶样杯泡观赏性较差。  相似文献   

4.
茶叶产品的多样化是上世纪对世界茶业生产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的十项科技之一,创新长期以来一直都是茶叶科技人员推动茶业进步和发展的主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仁化县的茶叶科技人员进行了白毛茶产品多样化的加工和研制工作,研制出具有金银花清香的白茶类品种和利用本地白毛茶为原料制作的高香型乌龙茶及“乌龙绿”茶,上述3个产品都大大地提高了香气和适口性,但经过几年生  相似文献   

5.
早生优质绿茶新品种选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中茶108(原辐Ⅱ)等6个新品系和中茶102等4个品种分别进行了品比试验和区域试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新品系中茶108为特早生品系,氨基酸含量高达4.53%,适制绿茶,品质优良,产量比对照福鼎大白茶高67.23%。区域试验结果表明,中茶102为早生品种,氨基酸含量4.46%,适制绿茶,品质优良,产量比对照迎霜高21.68%,生长势旺盛,抗性强。  相似文献   

6.
安吉白茶为具有特异性状的珍稀品种,春季芽叶萌发时,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其叶片呈白化状,随气温升高,叶色逐渐转绿。以白茶品种芽叶为原料采制的安吉白茶,由于氨基酸含量特别高,滋味鲜爽,品质特点突出,因此,茶礼表演中应使观者领略到白……  相似文献   

7.
随着茶叶生产的迅速发展,国内外茶树良种的调运工作也日益频繁。优良的种子除应具有高的纯度和发芽率外,还要求不带有病菌和害虫。根据作者用洗涤法进行茶籽带菌检查时发现茶籽常带有较多量的茶云纹叶枯病菌(Colletotrichum camelliae),茶褐色叶斑病菌(Cer-cospora theae),茶轮斑病菌(Pestalozzia theae),Botrytis spp.,Penicillium spp.等真菌,  相似文献   

8.
广西梧州是六堡茶的主产区,但茶园建设水平落后,茶园修剪、茶叶采摘、耕作、植保等机械化生产程度不高。本文对梧州市茶园机械化生产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茶园机械化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要通过加强农艺农机融合、研发和引进适用机械,改良茶树品种、提高种植技术,以及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等措施,提高茶园的机械化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茶叶的百花丛中 , 福建茶叶一枝独秀 . 福建晋朝就有茶 , 唐朝已产贡茶 . 福建的茶 树品种、良种普及率、茶叶品类、特种茶、天福茶博院等位列五个 " 世界之冠 " . 福建茶叶 总产、总值、品种、品类、良种分布、茶博院等名居六个 " 全国第一 " . 茶叶出口占全国第 二、茶园采摘面积为全国第三 . 福建名茶层出不穷 , 茶叶人才遍布全省 , 茶叶文化源远流长 , 福建茶叶可谓誉满古今中外 .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 福建茶叶不断发展 . 这一切都意 味着福建是一个茶叶大省 .  相似文献   

10.
采用鸠坑16、鸠坑20、中茶302、中茶108、中白1号5个不同品种(品系)的茶树鲜叶加工成开化龙顶茶,分别对成茶的感官品质和理化成分含量,及鲜叶的采摘期和百芽质量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鸠坑16、中茶108、中白1号等3个品种制成的开化龙顶茶成茶品质最优。综合采摘期、产量等因素,鸠坑16可作为开化龙顶茶的当家品种,中白1号可作为高档开化龙顶茶的补充品种。  相似文献   

11.
白云峰 《茶叶》2002,28(2):61-61
最近一、二年一些茶区开发"有机茶、无公害茶、生态茶"炒得很热乎,各地提法不尽相同,有的叫有机茶,有的叫无公害茶,有的叫生态茶,也有叫无公害(有机)茶,无公害(放心)茶,无公害生态茶,绿色食品茶等,"词儿"很多,弄也弄不灵清,可以肯定提倡开发这些产品的部门是清楚的,都有自己特定的要求和定义,但是,茶区基层干部和茶农不一定都很清楚,有茶农反映:到底听谁好?到底要我们开发什么茶,建立什么样的生产基地?有没有销路和效益,这是茶农最关心的问题.现在,这些新名称的成品茶已经陆续上市,反映在茶叶包装上、媒体广告上,可以这样说,这些有机茶,无公害茶,生态茶,绿色食品茶等,目前还没有可以用简单直观的办法去区别与常规茶的"不同"之处,只能凭"标志"的感觉去选购,有的消费者又不放心,怕上当受骗,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12.
茶饮料对我国茶叶产业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梁月荣  赵启泉  陆建良 《茶叶》2000,26(Z1):301-305
本文总结了我国茶叶生产的现状以及20世纪茶叶深加工产品开发的重要成就及其 对茶产业的影响。同时,分析了茶饮料在主要生产国家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茶饮料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3.
绿副茶改制红碎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纯  廖建宁  杨长敏 《茶叶》2003,29(1):28-32
对利用绿副茶改制红碎茶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将鲜叶萎凋至含水量为 6 8± 2 %后 ,磨碎 ,与加适量水的绿副茶按鲜叶∶干茶 =2∶ 5的比例混合 ,发酵叶含水量 6 8± 5 %发酵 ,发酵叶温度控制在 30± 5℃ ,发酵一定时间后 ,造粒、干燥即可得到红碎茶的合格产品。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因素对凤凰单枞茶品质影响的研究,从环境、采摘季节、加工工艺三个方面对凤凰单枞的品质影响作了梳理,最后就如何提高凤凰单枞的品质进行了展望。期待有更多的设施园艺技术以及精准化加工技术能结合到凤凰单枞茶的生产和加工环节,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其特有的品质风格。  相似文献   

15.
茶道初探     
郑明道 《中国茶叶》2010,32(8):37-38
啥叫"茶道"?这要从"道"字说起。《辞海》曰:"道,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因为它代表的是宇宙万物之母,是一种无形的东西,不知道叫什么,所以称一个"道"字吧。庄子曰:"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  相似文献   

16.
有机茶与茶业产业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莘野 《茶叶》2000,26(4):188-189
有机茶系指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有机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茶叶.开发有机茶是以全程质量控制为核心,将农学、生态学、环境科学、营养学、卫生学等多学科的原理运用到有机茶的生产、加工、储运、销售以及相关的教育、科研等环节,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无公害、无污染的优质茶叶产供销与管理系统而茶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茶支柱产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二者在区域化开发、产业链的结构、产供销、经科教等方面,可以互相促进,相得益彰.表现在:  相似文献   

17.
茶多酚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胥佰涛  徐平  沈生荣 《茶叶》2007,33(3):143-146
茶多酚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理想的天然抗氧化剂,它的提取是茶叶深加工的热点之一。本文概述了国内外有关茶多酚提取方法:溶剂浸提法、金属离子沉淀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树脂吸附分离法、超声波浸提法、微波浸提法等,简述了各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基本流程及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8.
便携式名优茶采摘机采摘效果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名优茶“采摘难”已经成为我国主要产茶省茶叶生产中的普遍问题,亟待机械装备及工艺技术的创新性研究。以新型便携式名优茶采摘机为机械化采摘的主要设备,分别就不同采茶机采摘效果,机采叶成品茶品质,机采工效和成本等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新型便携式名优茶采摘机可以有效提升机采叶的完整率和优质鲜叶比例,鲜叶整体完整率可以达到70%左右;与手工采摘相比,采用该设备可以有效提高工效,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19.
苏特灵防治茶毛虫、茶尺蠖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毛虫、茶尺蠖为福建省茶树主要害虫,近年来发生危害较为严重。为了探讨生物农药苏特灵(Bt类混剂)对它们的防治效果,为条国防治提供科学依据,进行了以下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试验材料与方法1.1(Jtij药剂苏特灵可湿性粉剂,北京科瑞生物工程公司产,有效含量为8000国际单位/毫克。对照农药80%敌敌畏乳油,国营青岛农药厂生产;2.5%功夫乳油,江苏富美实农药公司生产。1.2供试害虫条毛虫(EuproctispseudoconspersaStrand)、茶尺征(EctropisoblignaWhrren)两者均为2~3龄幼虫。豆.3ijLjg方法1.3.1室内毒力试验…  相似文献   

20.
茶树一直来是用来采叶制茶饮用的,但利用茶树树型多姿、叶形多态、叶色多样、全年常绿的特点,也可用于我国中南部城市的绿化。云南省普洱市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在鱼水路、茶苑路进行了用茶树绿化城市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