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我县新区大部利用溪滩种桑,溪滩保水性差,一遇秋旱桑叶加速老化。因此,年年有大批桑叶不能养蚕而浪费掉。为了探讨如何充分利用这部分老叶增产蚕茧,今秋我们进行了老叶饲蚕的试验。一、试验方法:试验共分四区:草桑区;嫩叶区;老叶区;老叶嫩叶混饲育区。草桑区自5龄2日开始至上簇皆用草桑;嫩叶区自5龄2日开始至上簇采摘桑顶上3--7叶;  相似文献   

2.
作为确立小蚕期人工饲料无菌饲育、大蚕期条桑育这一饲育法的基础研究,在春蚕、夏蚕以及秋蚕各蚕期,研究了关于1~3龄及1~4龄用人工饲料无菌饲育,以后用桑叶饲育的蚕儿对各种病毒的感染抵抗性。病毒用了核多角体病病毒、细胞质多角体病病毒及软化病病毒3种,接种是把各种病毒按10种浓度稀释,然后对用各种饲育  相似文献   

3.
夏华×平8稚蚕期用高温、雄蚕饲育标准和常规二回育饲育标准饲养,4龄起蚕开始同时进行32℃、90%高温多湿冲击至5龄第4天,调查其发育情况、眠蚕体重、产茧量、结茧率和死笼率等,结果稚蚕高温适叶和雄蚕标准的适叶区表现最好,为雄蚕饲育技术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人工饲料不同成型剂对稚蚕饲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含桑绿枝粉稚蚕人工饲料配方中,以淀粉和卡拉胶为成型剂,进行稚蚕饲育对照试验,除2龄眠蚕体重外,各项饲育成绩无显差异,3龄改喂桑叶后,淀粉区饲育成绩迅速提高。含淀粉饲料价格低廉,在加水量适宜时,可以采取切条给饵方法。  相似文献   

5.
日本。用游离氨基酸合成的饲料饲育五龄桑蚕,对其作用和新陈代谢进行了试验。对照区的蚕儿用桑叶饲育,试验区的蚕儿用合成饲料饲育。合成饲料组成:脱脂黄豆粉45%,小麦粉44.61%,无机物质混合物3.5%(2克K_2HPO_4 5克KCl和1.0克CaCO_3),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调查了家蚕对CPV的感染抵抗性与桑叶叶质、人工饲料组成以及饥饿等营养和生理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秋期桑枝条中上部适熟叶饲育的蚕抵抗性最强.下部老叶次之,顶端未成熟嫩叶饲育的蚕最弱;用贮藏桑叶饲育的蚕抵抗性明显下降.人工饲料饲育时,其抵抗性在一定含量范围内.随桑叶粉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超过40%以上,反稍有下降趋势;饲料的加水量以1:2.2—2.4为宜;脱脂大豆粉含量在20-35%范围内随含量的增加而提高,蔗糖添加量以8%左右最适.各龄起蚕在常温下经受24小时饥饿后,对CPV抵抗性的变化程度因蚕龄而异,蚕龄愈小,影响愈大;同一龄中,经受饥饿时间愈长,下降愈明显.  相似文献   

7.
为了比较不同剂型人工饲料对家蚕的饲养效果,本试验以‘优食一号’为试验品种,采用1~2龄饲料育、3~5龄桑叶育的饲养模式,研究粉体饲料和膨化颗粒饲料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剂型的人工饲料饲育家蚕的疏毛率基本一致,低于桑叶育;2种剂型的人工饲料饲育家蚕的体重和龄期经过无显著差异,均显著低于桑叶育;颗粒饲料育家蚕的生长发育略低于粉体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2种剂型的人工饲料的茧丝长、茧丝纤度和解数率比桑叶组低,茧丝质量无显著性差异。表明2种剂型的人工饲料均可用于小蚕期使用,大蚕转桑后补偿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8.
陈敏  昝明财 《四川蚕业》2007,35(3):16-17
近两年来,家蚕瀛系品种872健康性下降,在一定范围内呈普遍趋势,影响到蚕种生产,引起了蚕种生产部门的高度重视。为更进一步了解872品种对环境、叶质的适应性,我们用不同成熟度桑叶饲养872品种,发现叶质对872品种饲育成绩影响较大。1材料与方法1.1供试品种872A、872B1.2试验时间地点2005年4月21日至5月27日,四川省三台蚕种场选种组。1.3试验方法取同一母号的卵圈同时收蚁、同室饲养,1~3龄三回育,4~5龄四回育,饲育温湿度1~3龄平均26.8℃差3,4~5龄平均24.9℃差3。分A组嫩叶区,B组老叶区,C组适龄叶区,每区重复3次,每小区4龄定400头蚕饲养,…  相似文献   

9.
<正> 为了探索桑园受氟污染情况下,蚕桑生产的对策,我们在1987年春季对污染桑叶做了多种处理的养蚕对比试验,现将情况整理如下。一、材料和方法(一)供试蚕品种:苏6(二)分区:共设5区,每区二个重复,3龄点数500头蚕饲育,每日四回育。(1)轻污染区:养蚕用叶桑园离污染源500米以上;(2)清水区:对重污染区的桑叶采后  相似文献   

10.
1—3龄人工饲料育、4龄以后桑叶育的蚕和全龄桑叶育的蚕、将其4龄以后的成长,特别对它们与4、5龄饲育温度(22℃’27℃)的关联性进行了分析探讨,获得结果如下: 1:1—3龄期人工饲料育的蚕,4龄的饲育温度以27℃饲育比22℃饲育,其食下量和消化量都增加,并且全茧层量也增加,5龄期则刚好与此相反,以22℃比27℃饲育为佳。而对于1—3龄桑叶育的蚕,4龄饲育温度22℃与27℃之间,在上述诸形质上没有显著差异。 2:4龄以后同一条件饲养时,眠蚕体重与饲育经过时间及茧层量之间存在着如下的相互关系:在4龄期,当3眠蚕体重重时、4龄饲育经过缩短,同时4眠蚕体重重。在5龄期,4眠蚕体重重时,相反地5龄经过延长,茧层量增加。 3:4、5龄期蚕体重的时间性变化没有因1—3龄期饲料不同而显示特异性的变化。即1—3龄人工饲料育,从4龄改为桑叶育时,于交换后体重的成长量未表现出一时的停滞现象。文献:略李伟译自《蚕丝试验场汇报》第106号’P67—83  相似文献   

11.
如东县2011年晚秋1~2龄采用膨化颗粒饲料饲育、3~5龄采用桑叶饲育的试验,结果表明,无论从1~2龄小蚕发育整齐度,还是从蚕茧产量和质量来看,我国开发的颗粒饲料已经达到了生产实用化水平。由于颗粒饲料喂养小蚕较为简便,更有利于在农村生产推广应用。建议继续进行摸索,进一步改进饲育技术和饲育形式,尽快形成饲育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12.
讲演者已报告过人工饲料育蚕的病毒感染性比桑叶育蚕高,这次报告是因为研究了关于蚕儿用人工饲料饲育的时期长短与病毒感染性的关系。对5龄起蚕用桑叶添食CPV,比较1~4龄人工饲料育、1~3龄人工饲料4龄桑叶育、1龄人工饲料2~4龄桑叶育、1~4龄桑叶育的蚕儿时,-log ED_(50)值分别为4.8、4.6、3.9、3.1,人工饲料育的时期越长病毒感染性越高。对4龄起蚕添食CPV时,也可以看到同样的倾向。在与上述相同  相似文献   

13.
桑叶浸渍消毒是防治家蚕微粒子病的有效方法,但桑叶浸消后往往会引起叶质下降,影响蚕种繁育成绩。通过用含0.3%有效氯的漂白粉精溶液、含0.5%有效氯的漂白粉精溶液和2 000倍液消毒精(溴氯海因磷酸三钠)浸消的桑叶饲喂秋丰、白玉的5龄原蚕,调查原蚕的体质、蚕茧质量和一代杂交种质量等主要项目。结果表明:各消毒药剂浸消桑叶均能有效防控微粒子病,春、秋2期用含0.3%有效氯的漂白粉精溶液浸消的桑叶饲育5龄原蚕,原蚕生命力、蚕茧质量、一代杂交种质量等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用含0.5%有效氯的漂白粉精溶液处理区,且克蚁制种量春制种(11.45张)高20.65%、秋制种(9.94张)高14.38%;用消毒精2 000倍液浸消的桑叶饲育5龄原蚕,原蚕生命力、蚕茧质量略优于用含0.3%有效氯的漂白粉精溶液处理区,但公斤茧制种量(3.31张)略低于用含0.3%有效氯的漂白粉精溶液处理区(3.35张)。说明用消毒精2 000倍液和用含0.3%有效氯的漂白粉精溶液浸消的桑叶饲育5龄原蚕,对蚕种繁育成绩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为考察不同家蚕品种人工饲料育的饲育效果,选择安徽省5个现行蚕品种(菁松×皓月、皖丰×夏晖、华康2号、华康3号、苏豪×钟晔)为试验品种,以人工饲料育适应性品种优食一号为对照种,设置全龄桑叶育(MF)、1—3龄人工饲料育4—5龄桑叶育(AMF)、全龄人工饲料育(AF)3种饲育处理方式,以龄期经过、蚕体重、经济性状与健康性、丝质成绩为指标调查不同家蚕品种不同饲育方式的综合成绩。结果表明,各试验品种AMF组家蚕综合饲育成绩较优秀,与MF组差异较小,而各试验品种AF组综合饲育成绩较差,品比结果表明菁松×皓月综合饲育成绩较优。因此,采用小蚕饲料育、大蚕桑叶育方式饲养优食一号或菁松×皓月可以实现较为理想的饲育效果。  相似文献   

15.
《北方蚕业》2019,(4):25-28
为了解新疆蚕区不同龄期人工饲料育对家蚕饲育成绩的影响,2019年春季引进粉体人工饲料,以全龄桑叶育为对照,进行了菁松×皓月1-2龄、1-3龄、1-4龄人工饲料育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人工饲料育各处理组的24 h疏毛率、虫蛹统一生命率与对照组相当,各龄龄期经过均相应延长,各龄眠蚕体重、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万蚕收茧量、万蚕茧层量、茧丝长、茧丝纤度均相应降低,其中以1-4龄人工饲料育组指标降低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16.
戚华 《四川蚕业》2010,38(4):27-27,33
传统的养蚕模式费时、费力,已不适应现代蚕桑发展需要,为探索省力化养蚕的路子,我们于2010年对晚秋5龄蚕进行了斜面条桑育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饲育方式节能省工,操作简便,对于防治蚕病发生,保证桑叶质量,提高蚕茧产量、质量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广西不同蚕品种对稚蚕人工饲料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将广西区几个生产上常用蚕品种(杂交种:两广二号正交、两广二号反交;日系原种:湘晖、7532;中系原种:芙蓉),用不同含量的桑叶粉和蛋白粉配方的人工饲料进行饲育,调查比较了不同蚕品种收蚁后24h的疏毛率、3龄起蚕体重和存活率三项指标,结果表明:两广二号反交和正交品种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优于其它三个原种,24h疏毛率,两广二号反交种为86.44%,两广二号正交为79.11%;3龄起蚕体重,两广二号反交为13.66mg,两广二号正交为13.79mg;在稚蚕存活率方面,两广二号反交为70.06%,两广二号正交为77.17%。从这次对1~3龄不同蚕品种的饲育成绩的比较中,杂交种中两广二号正交和反交种较适合于稚蚕的人工饲料饲养,优于原种。  相似文献   

18.
小蚕笼箱密闭育是一种新的养蚕方法。试验结果表明,用这种方法饲养1—3龄蚕,与普通饲育相比,收蚁结茧率提高5%;单张种产茧量增加14.07%;单张种产值增加15.93%。1—3龄期给桑次数减少一半,节省桑叶和劳力25—30%。  相似文献   

19.
春季稚蚕人工饲料育初报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文章报告了如东县2010年春季利用现有小蚕共育设备,开展稚蚕人工饲育的有关情况。在3个共育室采用人工饲料饲育小蚕13张,每张种1~2龄用人工饲料约2.0kg,经过190~202h共育至3龄饷食分发,发育经过时间比桑叶育长约40h;人工饲料育小蚕体重比桑叶育轻,改饲桑叶后差距逐渐缩小,熟蚕体重相差无几;2眠起蚕整齐度能够达到98%以上;蚕茧产量和质量与桑叶育无明显差异。作者认为,将实用化的低成本人工饲料与如东县现有的小蚕集中共育的优势相结合,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正> 近两年,国内许多刊物登载了用蚕桑草养桑蚕的消息,并掀起了一股热潮。为了探讨蚕桑草在我市蚕区推广的可行性,1990年,我们在宝鸡县六川河乡共育室进行了小规模试验对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试验方法: 蚕桑草种子由宝鸡县桑果站提供(从四川购进),5月初播种。桑叶为共育室桑园中的荷叶白和桐乡青。蚕品种为陕蚕二号。1至4龄全部用桑叶,每日4回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