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气调包装对延缓净菜茭白木质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气调小包装对去壳茭白贮藏保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去壳茭白气调贮藏适宜的气体成分为O2 0.5%~0.6%,CO2 10%~11%。气调小包装的去壳茭白在贮藏期中,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均低于对照。气调包装可抑制茭白中PPO、POD活性和木质素含量的增加。在低氧、高二氧化碳环境中(温度0~3℃),去壳茭白贮藏期可以达到49 d。  相似文献   

2.
可食性膜对贮藏茭白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去壳鲜茭白为试材,用壳聚糖和海藻酸钠可食性膜处理,在25℃和50%RH下贮藏8 d,对主要生理生化指标和品质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可食涂膜处理能抑制茭白的呼吸速率,延缓Vc降解,保持嫩度,减少褐变,降低失重和腐烂.其中壳聚糖膜处理的保鲜效果比海藻酸钠更为显著,贮藏8 d后,硬度增加量比海藻酸钠低10.4%,Vc保留率和失重率则分别比海藻酸钠高18.2%和0.56%,褐变和腐烂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耐贮藏茭白品种和最佳贮藏时间,以6个品种带壳新鲜茭白为试验材料,在(1±1)℃温度下进行贮藏,分析随着贮藏时间的变化,茭白还原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粗蛋白含量、粗纤维含量、含水量、表皮色泽等品质及外观商品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6个供试品种的还原糖含量在整个贮藏期间持续下降且后期下降幅度比前期大;维生素C含量在贮藏1~15 d期间,下降幅度为8.05%~32.06%,贮藏60 d时供试品种的维生素C含量在32.4~34.2mg·kg~(-1)之间;粗蛋白含量在贮藏后期下降幅度比前期大,其中浙茭3号、浙茭6号、浙茭7号和六安茭降幅在40.0%左右;贮藏期间各品种的粗纤维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其中浙茭3号在贮藏60d时纤维素含量比入贮时增加了127.58%;含水量在贮藏期间保持缓慢下降趋势。综上,贮藏30 d,各供试品种均能保持较好的商品性,但品质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贮藏45 d,浙茭6号、浙茭3号和六安茭还能保持较好的外观商品性,但品质下降较明显;贮藏60 d,只有六安茭还能保持较好的外观商品性,但品质变差。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茭白的适宜预冷方式,采用4种不同方式(冷库套袋、冷库无袋、冰水套袋、冰水无袋)预冷茭白并进行贮藏,测定不同预冷方式下茭白中心温度的降温速度,以及贮藏期间白度值、硬度、还原糖、可溶性蛋白质等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冰水无袋预冷方式降温速度最快,降至预冷终温4℃仅需96 min;而冷库套袋、冷库无袋、冰水套袋预冷方式则分别需要1 117、114、375 min;采用冰水无袋预冷方式处理的茭白易滋生微生物,加重贮藏后期腐烂的发生,而冰水套袋预冷处理的茭白,在贮藏过程中可维持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TSS)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并降低失重率。因此,冰水套袋预冷处理是采后茭白适宜的预冷方式。  相似文献   

5.
不同薄膜包装对黄花菜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不同薄膜包装对黄花菜保鲜效果的影响,以黄花菜为试验材料,在0~2℃贮藏条件下,研究了5种薄膜[5.40μm聚乙烯袋(P1处理)、12.75μm聚乙烯袋(P2处理)、15.55μm聚乙烯袋(P3处理)、32.70μm聚乙烯袋( P4处理)、5.40μm带孔聚乙烯袋( CK)]对黄花菜贮藏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4处理可在包装袋微环境中形成高浓度CO2(10.23%~11.73%)和低浓度O2(0.19%~2.53%),显著延缓采后黄花菜叶绿素的降解以及pH值的下降,从而明显抑制黄花菜的腐烂进程,并明显延长其贮藏保鲜期。综合比较可知,P4处理可以显著降低采后黄花菜品质的下降,延长其保鲜期。  相似文献   

6.
平衡施肥对茭白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浙大二号”茭白平衡施肥技术,明确了磷钾肥对茭白的增产效应和改善品质,提高商品价值及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在分析产量结果及茭白氮磷钾营养吸收规律的基础上,筛选出氮磷钾平衡施肥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7.
有机无机复合肥对茭白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茭白施用有机无机复合专用肥,与施用等养分量的化肥相比,植株生长加快,分蘖提前,肉茭产量提高6.9%,肉茭长度增长1.25cm,单个茭重增加0.54g,茭白维生素C,总糖,蛋白质含量等品质性状改善。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不同薄膜包装对芙蓉李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进行3种薄膜(厚度为0.006 mm保鲜袋、厚度为0.06 mm密实袋和厚度为0.04 mm气调袋)的包装和不包装处理,4℃低温贮藏60 d,分析贮藏期间果实、果肉硬度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丙二醛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密实袋可有效抑制芙蓉李整果果实和果肉的硬度下降,3种薄膜包装处理降低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提高了果实总抗氧化能力,对可溶性糖含量无显著影响,仅密实袋和气调袋可在贮藏后期减缓丙二醛含量的积累。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研究了在(0±0.5)℃(、4±1)℃(、9±1)℃和(20±1)℃4个不同贮藏温度下,薄膜密封包装的生菜品质变化。结果表明,低温和薄膜包装可以有效地减少青菜的失重率和营养成分的损失,抑制生菜的黄化,减缓亚硝酸盐的增加,延长了生菜的货架期。生菜最佳贮藏温度是0℃,货架期可达50 d。  相似文献   

10.
研究冷害对采后"大五星"枇杷果实贮藏品质及木质化的影响,旨在阐明冷害温度下枇杷果实品质劣变,特别是木质化败坏的规律,为枇杷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大五星"枇杷采后分别于冷害温度[(3±1)℃,简称3℃]和非冷害温度[(8±1)℃,简称8℃]贮藏30d,定期测定贮藏期间两组的品质及相关指标变化。结果表明,3℃条件下枇杷果实在第10天开始出现冷害症状,随后日趋严重,而在8℃条件下的果实30d内发生冷害程度很轻。冷害会加速枇杷采后失重率、膜透性、木质素、PAL、POD活性的上升,促进TSS、TA和VC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气调包装材料对鲜切茭白品质及表面微生物的影响。[方法]将茭白鲜切处理,置于不同材料的塑料袋包装中,在0~4℃进行自发性气调贮藏,定期检测茭白的色泽、失重率、硬度、电导率、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总糖、酸度以及菌落总数和乳酸菌数。[结果]试验表明,贮藏6 d时,3种包装材料对茭白的色泽、失重率,固形物含量变化都有一定的延缓作用;贮藏12 d时,所有处理组茭白的电导率均小于对照组;贮藏16 d时,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包装鲜切茭白硬度低于对照,高密度聚乙烯包装袋茭白还原糖高于对照组,低密度聚乙烯包装袋内茭白总糖高于对照组,所有处理组茭白总酸度均低于对照组;贮藏至22 d时,所有处理组茭白表面的菌落总数和乳酸菌数均少于对照组。[结论]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及聚丙烯包装材料对鲜切茭白均有延长保藏期的作用,但也存在差异,自发性气调贮藏对鲜切茭白有延长保质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不同包装方式对大米储藏品质及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包装方式大米储藏过程中食用品质(质构品质、糊化特性)以及挥发性成分,判断大米品质的变化,为小包装(规格为10 cm×18 cm)大米保鲜技术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方法】以‘粳稻99号’为材料,将大米采用编织袋包装、自然密闭缺氧包装及抽真空包装3种方式,分别置于15℃、25℃和30℃(60%湿度)的环境下储藏180 d。每月对其食用品质和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蒸煮米饭弹性、回复性逐渐下降,硬度、黏着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各项指标变化幅度较大。3种包装方式下大米消减值随储藏时间延长逐渐增大,崩解值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大米热糊稳定性变差,容易老化。新鲜大米中挥发性成分共鉴定出41种,主要包括烃类、醇类、醛类、酮类、酯类、有机酸类以及杂环类化合物等。醛类含量可以用来评价大米的食味和鲜度,储藏180 d后,编织袋包装的大米含量最高,占挥发性成分20%以上,自然密闭缺氧包装次之,抽真空包装醛类物质最少。2-戊基呋喃是亚油酸氧化产物,新鲜大米中2-戊基呋喃含量仅为0.30%,随着储藏时间延长,编织袋包装的大米2-戊基呋喃含量急剧上升。醛类及2-戊基呋喃含量受包装方式影响较大,3种包装方式对大米储藏保鲜效果的排序为:抽真空自然密闭缺氧编织袋,然而当储藏温度过高时,即使采用抽真空包装,大米储藏品质也发生了劣变。3种包装方式下2-戊基-呋喃每个时期均被检测出,编织袋、自然密闭缺氧、抽真空3种包装方式己醛含量分别为1.82%、1.55%、1.16%,壬醛含量分别为4.7%、3.94%、2.77%,2-戊基-呋喃含量分别为2.27%、1.85%、1.43%,由此可以推断编织袋包装的大米产生较明显的油脂氧化的异味,陈化最为严重,自然密闭缺氧次之,抽真空能有效延缓大米品质陈化的速率。【结论】大米储藏过程中的硬度、弹性、黏着性、回复性以及糊化特性均不及新鲜大米。抽真空包装有益于大米储藏,可有效延缓大米劣变。醛类含量可以用来评价大米的食味和鲜度,储藏180 d后,3种包装方式中醛类含量皆有增长,以编织袋包装的醛类含量增长最为明显。大米挥发性成分中的醛类物质中,己醛、壬醛和2-戊基-呋喃可以较好地反映大米的储藏品质。  相似文献   

13.
 在蒲儿菜贮藏过程中,通过评价其外观品质及测定其失重率、腐烂指数、维生素C含量、纤维素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等指标,筛选出蒲儿菜最佳贮藏温度。结果表明:蒲儿菜在采后前20 d维生素C含量迅速下降,失重率和纤维素含量上升较快,10 d后腐烂迅速增加,而多酚氧化酶活性呈低→高→低变化。低温能抑制蒲儿菜储藏期间的蒸腾失水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保持较低的纤维素含量和较高的维生素C含量,从而延缓蒲儿菜的衰老与品质下降,延长储藏寿命。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室温(28-32℃)和10℃条件下不同湿度(低湿、饱和湿度)对西葫芦(Cucurbita pepo L.)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西葫芦表皮颜色趋于黄化,水分含量下降,萎蔫和腐烂程度加深.低温和饱和湿度处理可以延缓颜色指数、萎蔫指数和腐烂指数的上升以及叶绿素、维生素C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下降,减少西葫芦瓜肉和表皮水分的损失,较好地保存西葫芦的外观和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氮、磷肥的用量对款冬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实验设计,定期测定款冬生长指标并统计产量。结果:在和政县高寒阴湿地区氮、磷肥对款冬植株性状及花蕾产量有一定的影响,对款冬施基肥60%+60d后施肥20%+孕蕾期施肥20%的处理款冬株高、叶片、株幅生长均最佳。施基肥60%+60d后施40%处理对款冬单个花蕾数、蕾径、单个花蕾长及产量的影响最佳,款冬在生长过程中对磷肥的利用好于氮肥的利用。结论:施基肥60%+60d后施40%组合,能有效增加款冬花产量和提高款冬花的品质。  相似文献   

16.
不同光质处理对库拉索芦荟有效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光质对库拉索芦荟有效成分的影响。[方法]以库拉索芦荟为试验材料,运用植物化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了红、蓝不同光质处理下,芦荟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蒽醌类物质的含量。[结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白光照射)相比,红光照射下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蒽醌类物质的积累有所下降,分别减少了17%、24%、2%;蓝光照射下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分别减少33%、27%,而蒽醌类物质的含量增加了44%。[结论]蓝光有利于蒽醌类次生代谢物的积累。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种植密度对款冬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实验设计,定期测定款冬生长指标并统计产量。结果:在和政县高寒阴湿地区种植密度对款冬植株性状及花蕾产量有一定的影响,种植密度为70500株/hm2时,对款冬株高、单株花蕾数、单个花蕾长及产量的影响最佳;种植密度为55500株/hm2时,款冬蕾径达到最大。结论:种植密度为70500株/hm2时,能有效增加款冬花产量和提高款冬花的品质。  相似文献   

18.
不同储藏温度及储藏时间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短时间尺度储藏温度和时间与糙米品质的关系,为稻米安全储藏提供理论依据。选用两个典型籼稻品种IR110,IR124以及两个典型粳稻品种沈农265和辽粳294,将其糙米于-15,5,25,41℃条件下自然储藏180d,研究短时间尺度储藏温度和时间对糙米品质的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籼稻还是粳稻,脂肪酸在不同温度下均随时间呈倒抛物线变化,但不同温度下波谷出现的早晚和幅度不同,温度越高波谷出现时间越早,波幅越大。表明高温条件下稻米内脂肪酸生化反应剧烈,高温不利于稻米安全储藏。从蛋白质含量上看,各温度条件下变化均不明显,表明稻米在储藏过程中,其品质变化与蛋白质含量关系不大。直链淀粉含量的增长率41℃时最大,5℃时最小。就食味值来说,不同温度下2个粳稻品种均优于2个籼稻品种,而无论籼粳稻品种,在-15℃和5℃低温条件下均表现为食味稳定,在25℃和41℃高温条件下食味变化剧烈。籼稻和粳稻的糙米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品质都会发生改变,其中蛋白质含量随储藏温度和时间的变化较小,脂肪酸值随储藏温度的升高和储藏时间的延长呈倒抛物线趋势,直链淀粉含量随温度的升高增加,食味值随储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相似文献   

19.
以鄂茭2号为供试材料,研究其叶片在不同生育期氮、磷、钾含量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茭白不同生长期对氮磷钾的吸收量不同。茭白在幼苗期到发棵期,氮磷钾的吸收积累均呈增长趋势;发棵盛期,茭白对氮磷钾3种营养素的吸收都急剧增加,其中对氮元素的吸收积累状况最为明显;衰亡期茭白对3种元素的吸收均开始下降。研究结果有助于指导茭白的科学施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