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晓娜  蒋红卫  曹瑞  章林  陈建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5883-15884
[目的]比较研究野生玫瑰(Rosa rugosa Thunb.)与栽培种重瓣红玫瑰(R.rugosa cv.′Plena′)染色体的核型。[方法]记述了吉林省珲春地区野生玫瑰的形态特征、分布状况、物候期及野生玫瑰果营养成分、变异类型,并对野生玫瑰与栽培种重瓣红玫瑰进行体细胞染色体比较分析。[结果]野生种为2n=14,栽培种为二倍体与多倍体的混杂体。[结论]该研究可以为育种工作者进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玫瑰(Rosa rugosa)花柱提取液对玫瑰及月季(R. chinensis)花粉管离体生长的影响,探讨玫瑰与月季种间杂交不亲和性机理。【方法】使用玫瑰花柱提取液对玫瑰及月季花粉进行培养,花粉管顶端囊泡采用FM4-64标记,花粉管顶端钙离子采用Fluo-3AM标记,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测。花粉管形态变化采用光学显微镜观测。【结果】经玫瑰花柱提取液处理,玫瑰花粉管形态正常,而月季花粉管在生长过程中发生扭曲、开裂等现象,花粉管顶端囊泡区域化分布不明显,钙离子浓度下降,钙梯度消失,钙波微弱,花粉管顶端有部分细胞壁增厚,产生胼胝质。【结论】玫瑰花柱提取液影响月季花粉管顶端囊泡分泌、钙离子分布,使花粉管生长停止,并在花粉管顶端产生大量胼胝质。由此推测玫瑰与月季种间杂交不亲和的原因之一可能是玫瑰花柱通过影响月季花粉管顶端囊泡分泌、钙离子分布抑制花粉管生长,并且在生长停止的花粉管顶端产生胼胝质沉积。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冬杏’的花器官发育特性及其与其它杏品种间的差异。[方法]观察和测定冬杏和其它杏品种的花器官形态、花粉量、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结果]‘冬杏’中长花柱比率82.4%,雌蕊退化率较低。花粉量为32 183.2粒/花,含量较低。离体花粉培养最适培养基为1%琼脂+15%蔗糖+0.01%硼酸,花粉萌发率为53.0%,花粉活力相对偏低。从蕾期到开花花粉活力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最大值出现在开花后1 d,离体花粉的活力随贮藏时间持续下降,在开花(贮藏)3 d后花粉萌发率下降至最大值的一半。柱头可授性先增强后减弱,开花后2 h~4 h柱头可授性极强。开花后1 h至8 h为‘冬杏’的适宜授粉期,略短于其它品种。[结论]‘冬杏’中长花柱比率较高,从蕾期到开花花粉活力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开花后1 h至8 h为‘冬杏’的适宜授粉期。  相似文献   

4.
切花月季无土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该文对 10个引进切花月季品种与 4种栽培基质进行了研究筛选 .结果表明 ,在现代化温室环境条件下 ,‘BlackBeauty’、‘Dream’、‘Frisco’、‘GoldenGate’、‘Escimo’5个品种的综合性状表现较好 ,是中型花品种的推广品种 .4种无土栽培基质的筛选试验得出 ,岩棉栽培的切花月季在生产初期 (10个月的产花期 )的产量最高 ,‘BlackBeauty’、‘Dream’、‘Frisco’、‘GoldenGate’、‘Escimo’的产量分别达到 2 4 2 0、2 1 2 0、2 4 90、2 0 5 0、2 0 6 0枝 株 ,切花品质最好 ;泥炭、珍珠岩+蛭石 (体积比为 1∶1)栽培的切花品质、产量次之 ;椰糠栽培的切花月季最差 .该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了无土栽培基质的选择原则 ,为切花月季的无土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此外 ,该文给出了推广品种的栽培模式 .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冬杏’的花器官发育特性及其与其它杏品种间的差异。[方法]观察和测定冬杏和其它杏品种的花器官形态、花粉量、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结果]‘冬杏’中长花柱比率82.4%,雌蕊退化率较低。花粉量为32183.2粒/花,含量较低。离体花粉培养最适培养基为1%琼脂+15%蔗糖+0.01%硼酸,花粉萌发率为53.0%,花粉活力相对偏低。从蕾期到开花花粉活力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最大值出现在开花后1 d,离体花粉的活力随贮藏时间持续下降,在开花(贮藏)3 d后花粉萌发率下降至最大值的一半。柱头可授性先增强后减弱,开花后2h~4h柱头可授性极强。开花后1h至8h为‘冬杏’的适宜授粉期,略短于其它品种。[结论]‘冬杏’中长花柱比率较高,从蕾期到开花花粉活力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开花后1h至8h为‘冬杏’的适宜授粉期。  相似文献   

6.
以山东地方特色玫瑰品种‘单县玫瑰’(Rosa rugosa ‘Shanxian Meigui’)和‘丰花玫瑰’(R. rugosa ‘Fenghua Meigui’)(对照)不同开放阶段的花瓣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技术检测其鲜花芳香成分。结果表明,‘单县玫瑰’鲜花三个开放阶段共检出50种挥发性成分,主要类别有醇类、酮类、酚类和酯类化合物,醇类化合物在挥发性物质总量中占比最高且始终高于‘丰花玫瑰’,三个阶段相对含量均在20%以上,盛开期香茅醇含量最高,达26.33%;‘单县玫瑰’仅盛开期检测到较高含量的反式玫瑰醚,而‘丰花玫瑰’同期没有检测到。香茅醇、苯乙醇、香叶醇、乙酸酯类、甲基丁香酚、玫瑰醚等物质构成‘单县玫瑰’的主体香气,与‘丰花玫瑰’相似,但不同开放时期香气物质含量及构成均有所不同。玫瑰花朵发育状态对呈香物质的组成与含量有影响,随着鲜花开放,‘单县玫瑰’香气逐渐变甜浓,盛开期其主体呈香化合物相对含量较高且高于同期‘丰花玫瑰’,花香较‘丰花玫瑰’浓郁,感官品质更为优良。盛开期是‘单县玫瑰’油用的最佳采收期。本研究可为‘单县玫瑰’的开发利用和玫瑰油用新品种培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香料玫瑰引种栽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将香料玫瑰品种保加利亚玫瑰(Rosa damascena Mill)、摩洛哥玫瑰(Rosa centifolia L.)、苦水玫瑰(R.sertata×R.rugosa Yu et Ku)以及玫红玫瑰引入江西省,通过4年的栽培试验和观察,以上品种均能在江西省正常开花,保加利亚玫瑰的生长势达到或超过在北方种植的。除苦水玫瑰需防止38℃以上高温危害外,其它品种均能适应江西省的自然气候。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苹果品种的自交不亲和强度。[方法]通过田间授粉和花柱半离体培养方法对8个苹果品种进行试验,分析不同苹果品种自交不亲和强度。[结果]早红香苹果自花授粉花序坐果率为90.17%,确定为自交亲和品种,嘎拉、夏光、红奥、桑萨、金冠、富士和斗南自花授粉花序坐果率均在30%以下,为自交不亲和品种。不同授粉组合花柱半离体试验表明,早红香苹果为自交不亲和强度弱的品种,金冠、富士和斗南3个品种为自交不亲和强度强的品种,与田间授粉试验结果一致。[结论]苹果多数品种为自交不亲和品种,需要合理配制授粉树以满足生产中对产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3组同基因型不同倍型鲜食葡萄种质植株中3种内源激素含量,为葡萄倍性育种以及栽培生理的研究提供借鉴。[方法]以3份四倍体鲜食葡萄种质(‘四倍体红地球’、‘四倍体玫瑰香’和‘2-2-4’)及其二倍体种质‘红地球’、‘玫瑰香’和‘2-2-2’一年生营养袋扦插苗新梢和根系为材料,利用HPLC多阶质谱检测对新梢和根系中的生长素(IAA)、脱落酸(trans-ABA和cis-ABA)和10种细胞分裂素含量进行测定,后续定量分析选择离子检测方式选定各激素裂解后的特征碎片离子。[结果]3组材料中四倍体葡萄叶片中IAA、ABA含量均显著低于相应的二倍体,IAA含量为二倍体葡萄的38. 2%~77. 9%,ABA含量为二倍体葡萄的23. 6%~80. 0%。‘四倍体红地球’叶片中有7种细胞分裂素含量显著高于二倍体‘红地球’,为后者的1. 36~3. 99倍;‘四倍体玫瑰香’叶片中仅DHZR显著高于二倍体‘玫瑰香’,为后者的1. 49倍;而‘2-2-4’中9种细胞分裂素含量均显著低于‘2-2-2’,为后者的12. 7%~68. 6%。3组材料四倍体葡萄根系中仅‘四倍体红地球’IAA和c-ABA含量显著高于二倍体‘红地球’,‘四倍体玫瑰香’ABA含量显著低于二倍体‘玫瑰香’。根系中,‘四倍体红地球’中有5种细胞分裂素显著低于‘红地球’。‘2-2-4’ZOG和DHZR含量显著高于‘2-2-2’,为后者的1. 26、3. 82倍,ZR、iP和iPR含量则显著低于‘2-2-2’。‘四倍体玫瑰香’中ZOG含量显著高于‘玫瑰香’,而ZR、DHZR、iP和iPR4种细胞分裂素则显著低于‘玫瑰香’。[结论]二倍体葡萄加倍后,植物体内源激素的含量未因染色体加倍而呈现规律性加倍。  相似文献   

10.
研究利用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分子标记技术对栽培在我国的9个主要油用玫瑰品种的遗传关系进行了分析,从分子水平上阐明其遗传相似性,为建立油用玫瑰品种资源评价体系提供依据.结果表明,8个引物共扩增出135条带,其中123条为多态性带,多态性比率为91.11%,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66,两两间的相似系数分布在0.398到1之间.聚类分析结果显示9个品种归为2组,其中第1组中,玫瑰2(Rosa damascena"HuZhou"),玫瑰3(Rosa damascena"PingYin")归为一亚组,玫瑰1(Rosa damascena"HuZhou")归为一亚组.第2组中玫瑰4(Rosa rugosa var.typica Reg)、玫瑰8(Rosa rugosa"FengHua")归为一亚组,玫瑰5(Rosa rugosa"LengXiang")、玫瑰6(Rosa rugosa"ZiZhi")、玫瑰9(Rosa rigosa"ZiZhi")归为一亚组,玫瑰7(Rosa serta×Rosa rugosa)单为一亚组.  相似文献   

11.
22份国产玫瑰资源的自交亲和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明玫瑰(Rosa rugosa Thunb.)自交亲和性状况,为玫瑰及以玫瑰为母本的月季、蔷薇等重要蔷薇属观赏植物的杂交育种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统计分析田间坐果率及平均种子数与荧光显微观察花粉管生长状况相结合的方法。【结果】(1)所有试验材料开花当天及开花前4 d的自交坐果率均为零,且花粉管只能伸长到花柱上部1/3处;(2)蕾期授粉能够一定程度地提高玫瑰的自交亲和性,其中开花前2 d授粉效果最好;(3)蕾期自交坐果率及平均种子数与其自由授粉坐果率及平均种子数显著正相关。【结论】(1)玫瑰普遍具有配子体型完全自交不亲和性;(2)蕾期授粉可提高玫瑰自交亲和性,但效果因授粉时期不同和品种不同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2.
月季杂交育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大田以及温室栽培蔷薇、月季、玫瑰等品种进行远缘或近缘杂交育种试验,共选用14个亲本配制杂交组合25个,授粉花朵218朵。发现对月季授粉后2~6周一些品种逐渐开始败育。经过赤霉素处理的花朵结实率明显提高,正确选择母本对结实率也有一定的影响。经过试验,大体掌握杂交育种败育的时间,从而为克服杂交不亲和,进行胚培养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确定了各杂交组合的可配性,为今后提高月季杂交育种的效率做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樊爱萍  刘卫  吴荣书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336-8338
[目的]优化微提取玫瑰花(Rosa rugosa Thunb)红色素的工艺。[方法]以云南高原食用玫瑰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微波提取工艺。[结果]微波提取玫瑰花色素的最佳工艺为:微波功率为560 W,提取时间为35 s,料液比为1∶5,提取溶剂为40%乙醇。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玫瑰花红色素提取率达到81.6%,提取收率达到3.6%。[结论]微波提取技术可较好地提取玫瑰红色素。  相似文献   

14.
杨录军  黄立新  李晓青  冯建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826-17828
[目的]为玫瑰转基因提供基础物质。[方法]以玫瑰试管苗叶片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不同浓度6-苄基腺嘌呤(6-BA),腺嘌呤硫酸盐(Ad),萘乙酸(NAA)及其组合对胚状体发生的影响,同时也进行了不同蔗糖浓度对胚状体形成的研究。[结果]6-BA对胚状体的诱导效果较Ad好,NAA与二者配合使用可提高胚状体的发生率,其最佳浓度组合为6-BA0.4mg/L+Ad0.2mg/L+N从0.2mg/L。蔗糖20-30g/L有利于胚状体的形成。其组织学观察表明,胚状体起源于叶片气孔附近的上表皮细胞或上表皮下方的叶肉组织细胞,为单细胞起源。[结论]玫瑰叶片诱导胚状体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6-BA0.4mg/L+Ad0.2mg/L+NAA0.2mg/L+蔗糖20~30∥L。  相似文献   

15.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平板凝胶电泳技术,对珲春地区包括野玫瑰在内的7个蔷薇属野生种及野玫瑰10个不同表型的子代进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酶谱显示,供试类型间含有丰富多态性。聚类分析表明:野玫瑰子代间确有差异,其遗传距离为0.143~0.800;部分野玫瑰子代与刺蔷薇和山刺玫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且子代中也存在独立的个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蔷薇属植物的无菌快繁体系。[方法]以茎段为外植体,以10种蔷薇属植物为试验材料,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的同激素组合来建立其组织培养体系。[结果]10种蔷薇属植物在萌发培养基MS+0.5mg/LBA+0.01mg/LNAA上均可萌发,芽体健壮,萌发率可达到70%以上;10种蔷薇属植物各自适宜的增殖培养基略有不同,在增殖培养过程中,增殖率可以达到3.0%以上,丛生苗健壮,叶色正常;健壮小苗在添加0.1~0.2mg/LNAA的1/2MS培养基上诱导生根,根系生长良好,生根率可以达到90%~100%;将生根后的小苗驯化后移栽,成活率在95%左右。[结论]建立了蔷薇属植物的无菌快繁体系,为蔷薇属植物的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进行红刺玫花构件结构及其生长规律的研究。[方法]采用大样本、随机取样方法分析长白山区红刺玫花构件结构和不同时间条件下红刺玫花构件的生长规律。[结果]在不同时间红刺玫花径大小与花生物量、花被生物量、花蕊和花托之和生物量之间均有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其相关程度最佳的均为线性函数,并且b值都不同;都存在表型可塑性,但相同的函数变化蕴涵着不同时间它们具有相同的形成规律。[结论]该研究可为红刺玫的高效利用和科学管理,以及栽培、建植红刺玫人工和半人工灌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