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鸡采食习性的四季差异 1.夏季鸡采食量明显下降.蛋鸡在夏季气温高时,对能量的需要减少,因而采食量下降.气温超过30℃时,采食量减少10%~15%;酷热时,可减少30%以上.因采食量减少,摄入的蛋白质和钙质也相应减少,导致产蛋量下降.  相似文献   

2.
<正>华北蝼蛄属直翅目,蝼蛄科。分布于我国北方地区,咬食幼苗的地上和地下部位以及刚发芽的种子,使幼苗萎凋而死。在表土层穿行时,形成许多隧道,使幼苗和土壤分离,失水干枯而死。农民称它为拉拉蛄、蜊蛄、土狗子。一、华北蝼蛄的分布和危害华北蝼蛄主要分布在北纬32°以北地区,该虫在1年中的活动规律和东方蝼蛄相似,即当春天气温达8℃时开始活动,秋季低于8℃时则停止活动,春季随气温上升危害逐渐加重,地温  相似文献   

3.
高产奶牛耐寒不耐热,最适温度为20℃,在4℃~21℃之间都可获得高产。22℃~25℃时采食量开始下降,40℃时的采食量只相当于18℃~20℃时的60%.产奶量可下降40%以上。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温度都达到或超过此温度,所以加强夏季管理,降低热应激,尽可能给予良好的环境,是保持奶牛夏季高产的关键措旌、  相似文献   

4.
1 高温对鸡的危害 1.1 对采食的影响 当温度超过鸡的最适温度上限时,就会出现散热困难,鸡只蹲伏不动、翅下垂、张口呼吸、频频饮水、采食量减少,以24℃作参照温度,每上升1℃,鸡的采食量就降低1.6~1.8%.  相似文献   

5.
采食通过喀斯特地区人工草地放牧对黑山羊采食行为及草地生产力的响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放牧强度黑山羊采食行为在季节间均有较大差异;以5 min为观察时间段,同一季节采食行为表现为,高强度放牧显著减少采食口数、每步吃草口数、采食速度、每口食量、日采食量(P0.05);不同季节相同放牧强度,采食行为表现为:春季显著提高采食时间、行进步数、站立时间、每口食量(P0.05),而夏秋季显著提高采食口数、每步吃草口数、采食速度(P0.05);总体而言,春季能显著提高黑山羊反刍时间、反刍食团数(P0.05),夏秋季能显著增加食团咀嚼时间和次数(P0.05)。采食采食行为参数与草地生产力关系表现为,在草地生产力处在中等水平时,采食时间和站立时间较低,采食口数、吃草频数、日采食量均较高;随草地生产力增加,山羊采食速度降低,单口采食量则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环境温热对家禽采食的影响,补充蛋鸡饲养过程中的参数缺失,为蛋鸡的正确饲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11周龄的伊莎褐蛋鸡360只,分为5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正式试验前将试验蛋鸡分别转入5间智能环控鸡舍预饲1周。采用标准笼养,每笼3只鸡。鸡舍内相对湿度保持在60%,育成期每天光照8 h(9:00—17:00光照)。分为对照组和4个处理组,对照组保持基础温度22℃不变;4个处理组采用每日间歇温度处理,即每天10:00—18:00期间分别进行24℃、26℃、28℃、30℃的温度处理,其余时间恢复到基础温度22℃(升温与降温时间均在1 h以内)。试验期8周。试验蛋鸡自由采食和饮水,每周统计采食量,每两周采集一次样品,每组随机挑选12只鸡,称重后断颈处死,称量腺胃重量,以及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重量与长度。采集下丘脑、腺胃和十二指肠样品于液氮中速冻,-80℃保存。试验结束前连续3 d分别在热处理期和非热处理期统计采食量。【结果】在试验的前4周,与对照组T22相比,T30组的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在试验后4周时,T24组的采食量显著高于T28组和T3...  相似文献   

7.
充分利用兔的采食规律提高采食量。自由采食时兔每天采食次数约30~40次,每次采食时间约5分钟,吃料约2~8克。尤其幼兔采食量很少,次数更多。傍晚到天亮前采食的饲料量占全天的60~70%。  相似文献   

8.
用装有永久性瘤胃痿管的5头小型土种山羊和3头奶山羊(均为干乳期,空怀),通过瘤胃灌注和日粮添喂挥发性脂肪酸(VFA)及其盐类,观察了VFA对瘤胃代谢及自由采食量的影响。第一系列试验研究瘤胃灌注高浓度VFA及其盐类对采食量的影响。在精料 青干草和青草二种日粮时瘤胃灌注丙酸使青干草和青草采食量分别下降61.81%和61.92%;而在青草日粮时瘤胃灌注丙酸钠、丙酸、乙酸钠、乙酸使青草采食量分别下降30.40%,57.28%、37.73%和45.56%,第二系列试验研究瘤胃灌注生理剂量VFA盐类,可改变瘤胃发酵类型,并促进采食。土种山羊瘤胃灌注丙酸钠、乙酸钠、混合酸钠、乙酸铵溶液时,青干草采食量分别增加22.86%、23.33%、28.57%和17.97%;奶山羊瘤胃灌注丙酸钠、乙酸钠、乙酸铵溶液时,稻草采食量分别增加41.67%,28.68%和38.78%;灌注丙酸钠期采食量一般高于灌注乙酸钠期采食量,粗饲料采食动态与C_2/C_3动态基本上呈负相关趋势变化,说明发酵类型对采食有一定影响。第三系列试验研究在精料 青草日粮中添加乙酸钠和乙酸铵,可使瘤胃发酵类型改变。添喂乙酸钠时青草采食量增加5.05%,添喂乙酸铵时青草采食量降低20.33%。  相似文献   

9.
1.温湿度条件 不同的猪要求的适宜温度不同,猪越大,所需的温度越低。体重在60千克以下时适宜温度为16~22℃,60~90千克为14~20℃,90千克以上为12~16℃。在适宜温度下猪采食量、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最好。当气温升高到25~30℃时,采食量下降10%~35%,日增重下降。当温度继续升高而不采取降温措施,就会造成中暑或死亡。  相似文献   

10.
1.温度①温度对仔兔的影响。为了确保仔兔所需的温度,兔场应该设一个仔兔保暖间,专门存放产仔箱,室内温度应恒定在20℃~25℃,确保窝温达到30℃。②温度对育肥兔的影响。研究证明,家兔在33.5℃时的采食量比18℃时低13.6%。因此,育肥兔舍要保持10℃~25℃的适宜温度,提高肉兔采食欲,以维持旺盛的消化能力。③温度对种兔的影响。肉兔繁殖性能的最佳适宜温度为15℃~25℃,当气温高于32℃时公兔体重下降,射精量减少,精子密  相似文献   

11.
作者首次使用国产SS-400A型人工气候柜对70~90日龄的星杂288小母鸡进行两次试验。分组饲养于7、10、15、20、25、30℃六种环境温度中,每组采用14%和20%粗蛋白水平的日粮饲喂,研究生长期小母鸡对日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的需要与环境温度的关系,结果证明:在体重、日粮采食量、能量和蛋白质食入量方面,20℃及25℃与其他温度组间的差异显著,其余各温度组间、以及日粮不同蛋白质水平间的差异不显著。日增重效果,以20℃和25℃两组最好,分别为11.62和11.67克,7℃组最差,为9.65克。表明低温(15℃以下)和高温(30℃)对中雏的生长发育有恶劣影响。采食量随温度下降而增加,增重明显减慢,饲料利用率下降;反之,采食量随温度上升而减少,生长速度相应变慢。高温时(30℃),采用高蛋白日粮(20%)对增重有良好作用,但不能消除高温的应激。低温时(15℃以下),日粮蛋白水平提高到20%对增重无益。20~25℃是蛋用中雏生长的适宜温度。因此,可以认为,20℃是蛋用中雏对能量和蛋白质需要增加的温度下限,25℃为上限,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2017,(5)
<正>热应激是集约化养鸡场肉鸡生产中非常关注的问题之一。因为,热应激不但可导致肉鸡采食量下降,而且还可明显影响肉鸡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给养鸡生产带来严重损失。据试验,环境温度在20℃以上时,每增加5~10℃,肉鸡的采食量就可能下降5%~17%,从而必定会严重影响肉鸡的生长性能。因此,广大养鸡场(户)必须引起重视。1.热应激引起的生理机能变化肉鸡生产的最适温度为8~12℃,当环境温  相似文献   

13.
花卉植物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 如采用20-25℃的温水浇花,可加速土壤有机物分解,促使花卉早发芽、早  相似文献   

14.
《油气储运》2011,(27):40
高温幼螺出壳后15天内,室温要控制在27~30℃,昼夜温差不超过5℃。否则,易因温度过低、温差过大而引起蜗牛死亡。螺生长期的温度要控制在25~28℃,超过30℃时蜗牛采食量下降,可能出现夏眠现象,应喷水降温。成螺期温度要保持在25~28℃。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利用智能人工气候箱等设施分别测定温度对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取食量和活动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该虫取食量随着温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最适取食温度在25~28℃之间;取食玉米花丝时,28℃取食量最大,为(17.47±3.94)mg/d;取食大白菜时,25℃取食量最大,为(18.88±1.68)mg/d。在15℃时双斑长跗萤叶甲丧失飞行活动能力;17℃时该虫基本丧失飞行能力。结果表明,温度对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取食量和活动能力均存在较大影响,是制约该虫活动时空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研究肉鸡采食音频提出一种基于音频技术的肉鸡采食量检测方法,以摆脱目前我国肉鸡采食量数据主要是人工测量群体采食量的现状,为准确获取肉鸡采食量信息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录音笔采集到的采食音频经分帧加窗、端点检测等预处理后,将有效声音片段提取出来,依托不同声音的功率谱密度曲线差异,使用单分类支持向量机(OC-SVM)对提取出的有效声音片段进行分类识别。利用音频技术检测肉鸡进食时的啄食次数,分析确定啄食次数与采食量的关系,利用啄食次数与采食量的高相关性计算肉鸡采食量。【结果】利用音频技术检测的肉鸡啄食次数与采食量高度相关,决定系数(R~2)=0.982 5。啄食次数计算正确率为94.58%,采食量计算正确率为91.37%。【结论】该方法可用于肉鸡采食量测定。  相似文献   

17.
奶牛的多种生理原因,导致了奶牛具有“耐寒不耐热”的生理特性。奶牛适宜生存的温度范围为5-20℃,当环境温度高于25℃时,奶牛即表现呼吸加快,体温升高,采食量下降等热应激反应。环境温度超过奶牛的适宜温度范围越多,奶牛采食量和产奶量下降就越多。为了减少热应激对产奶量的影响,提高经济效益,高温季节要加强奶牛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8.
奶牛较耐寒而不耐热.气温在0℃以下时,奶牛的体热散失量明显大于体热产生量,导致一部分饲料或一部分体内贮存的能量转化为体热,所以寒冷季节会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但奶牛的采食量不受影响,有时还可能增加.气温高于20℃,奶牛即表现出体温增高,呼吸频率加快,饮水量增多、采食量下降和肠道充塞等热应激症状.在高温条件下,气温每升高1℃,高产奶牛就消耗3%的维持能量.气温超过27℃,奶牛产奶量下降5%~10%:超过32℃,采食约减少20%;40℃时,奶牛食欲几近废绝.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甘南高寒草甸草原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niae)的食性及其季节性变化,为其管理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分别于高原鼠兔越冬前(2014年9月)和繁殖前(2015年5月)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尕海、尕秀等地采集145份粪样,利用显微粪便法分析其不同时期以及不同栖息地的食性与营养生态位差异.【结果】同一地区(尕海),高原鼠兔5月份主要采食5科5属6种植物:蔷薇科(39.03%),禾本科(21.56%),莎草科(19.46%),菊科(17.71%)和龙胆科(11.76%);9月份主要采食6科6属7种植物:蔷薇科(39.64%),莎草科(27.06%),菊科(20.76%),禾本科(17.36%),蓼科(13.19%),豆科(11.53%);同一时期(9月份),尕海地区同上;尕秀地区主要采食4科4属5种植物:菊科(21.77%),莎草科(20.38%),蔷薇科(18.26%),禾本科(12.62%).【结论】高原鼠兔不同时期以及不同栖息地中食性具有显著差异.繁殖前采食的食物种数,多样性以及生态位宽度均大于越冬前,均匀度小于越冬前;尕海地区采食植物的多样性及均匀度都大于尕秀地区.高原鼠兔的食性与植物资源的季节性变化、植物资源的丰富度有关.  相似文献   

20.
以黑龙江东北虎林园的东北虎的日饲食量为数据基础,利用耗散理论分析东北虎1 a 12个月的采食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外界环境温度升高,东北虎为了维护体内熵的平衡,采食量逐渐减少,引入负熵减少;随着外界环境温度降低,东北虎采食量逐渐增加,引入负熵增加。东北虎采食规律的研究符合熵变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