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与以往研究略有不同,本文从资源、经济、市场、科管文教(科技、管理与文教)、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六方面构建包括25个二级指标、36个三级指标的区域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了基于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两种方法的组合评价法进行了中国西部省区投资环境状况研究,通过计算中国西部11个省区(西藏除外)和三大地带的投资环境组合指数,分析了西部与东部省区投资环境的地域差异性以及西部省区投资环境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改善西部省区投资环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资金已经成为影响新疆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阐述了新疆旅游业的投资概况,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均方差决策法对新疆十五个地州市的旅游业投资环境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显示:新疆旅游业投资环境的差异性非常大,且各具特点。  相似文献   

3.
基于多指标决策理论,提出一种新的循环经济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指标组合赋权和指标信息集结两个过程。其中,依据乘一致偏好关系和特征向量法得到指标主观权重;利用指标统计数据和方差最大化非线性规划模型得到指标客观权重;引入评价者偏好度对主客观权重进行凸组合;利用几何平均集结算子将评价区域每个年度的多个指标数据融合为一个综合值,作为该年度评价值;对不同年度评价值排序、分析该评价区域发展态势。最后,以陕西省2003-2007年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为例对几种评价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与已有方法相比,该方法的评价结果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研究了流域的水资源承载能力问题。通过对系统内在作用机制的分析,以新疆博尔塔拉河流域和精河流域为例,利用FAHP原理建立了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了量化分析。借助德尔菲专家调查法,将FAHP法运用到研究区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的求解中,对评价指标、具体评价过程和应用方法进行了解释说明。并预测了研究区未来规划水平年水资源承载力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水资源配置的决策方向,并探讨提高该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方法和措施。这也为其它区域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质量评价是地下水环境保护、治理及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泰安城区地下水资源较丰富,是泰安市重要的供水水源地,为准确反映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系统采集并分析了地下水样品119组,采用改进的内梅罗综合指数评价法和最差指标判别法相结合的分类组合评价方法对地下水质量进行评价,评价指标包括一般化学指标15项、无机毒理指标6项、毒性重金属5项、有机指标26项。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质量相对较差,可直接作为生活饮用水源或经适当处理后可做生活饮用水源的样品占样品总数的68.07%,不宜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的样品占31.93%,地下水的综合质量为基岩裂隙水>岩溶水>孔隙水;地下水综合质量受到天然地质环境背景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人类活动贡献率为54.36%,其中影响最大的指标为一般化学指标总硬度和无机毒理指标硝酸盐,超Ⅲ类指标影响率分别为74.39%、59.76%。分类组合评价方法考虑了一般化学指标与毒理学指标之间的差异性,解决了传统内梅罗指数法评价结果过于集中且Ⅲ类水出现概率低、最差指标判别法评价结果过于悲观的问题,是一种有效的区域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
西部地区投资环境的区域差异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自然资源、经济环境、基础设施、社会环境四大要素 ,35个方面建立西部 1 1省市 (西藏除外 )区域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确定权重及算法 ,根据 2 0 0 1年的统计数据 ,得出了各省市的投资环境综合评价值。并依据综合评价值 ,把 1 1省市划分为投资环境优良区、投资环境中等区、投资环境较差区。据此揭示了西部投资环境的空间格局 ,并阐述了不同投资环境类型区的特点和限制因素 ,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各个类型区今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陕西十地市旅游投资环境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前,旅游业的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产业,而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外部资金的支持,因此能否吸引外来资金是一个关系旅游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将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和层次分析法结合起来,对陕西省十个地市的旅游业投资环境进行了评价。在这一过程中,首先根据评价目标选取评价因子并构建评价体系,包括1个总目标层、5个指标类、11个指标组、33个指标项。将从有关部门收集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个指标的权重,最后计算得到十个地市的综合评价值。结果显示,西安的旅游投资环境最好,商洛最差。西安的各项指标的分值均明显高于其他地市,说明其吸引投资的能力最强。而其它地市各有优劣之处,建议在今后的发展中继续发挥优势,并改善劣势,从而改善旅游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8.
新疆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新疆1990-2005年经济与环境统计数据,建立了人均GDP与典型环境指标关系计量模型并分析了两者之间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该时段新疆人均GDP与环境指标之间没有明显的"倒U"型关系;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粉尘排放量和工业固体产生量随着经济的发展总体呈现出上升趋势,原因是新疆工业发展较快,还是粗放型为主,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主要用于提高污染物处理率和达标排放率;仅有工业烟尘排放量呈现出随经济发展降低趋势;新疆目前现状符合经济发展初期随着经济发展环境质量下降的理论。  相似文献   

9.
新疆主要旅游资源的地州际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填补目前新疆区域旅游资源整体优劣势评价的空白,本文选取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A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类四种主要旅游资源,从旅游资源的丰度,组合状况以及整体优势度等方面进行定量综合评价和区域间的横向比较,阐述新疆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区域差异和旅游业的区域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10.
新疆各城市城市化水平比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越来越引起广泛的关注。因而,对城市化发展进行客观、综合评价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通过构建新疆各城市城市化水平指标体系,使用层次分析法(AHP)以及德尔菲法(Delphi)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对新疆19个城市的城市化水平作出比较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对新疆各城市的城市化水平作了阶段性分析,找出了各阶段的变化特点及各城市的发展状况。据此,总结了新疆城市化发展的特点,并提出了各个城市应看清楚各自城市的优势和差距,以利于其在城市发展方面扬长避短,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提供的各方面优惠政策,制定相应对策促进其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区域土地生态环境安全评价——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国内关于区域生态安全研究成果为基础,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研究区,依据扩展型PSR框架模型,并结合宁夏回族自治区区域环境及土地利用结构特点,建立宁夏回族自治区土地生态环境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运用AHP法与综合评分法计算研究区土地生态安全指数,尝试性的研究了区域不同时段土地环境生态安全的动态变化,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宁夏回族自治区自1991年以来,土地环境生态安全状况稍有好转,但还处于“预警”状态(敏感状态)。  相似文献   

12.
在GIS支持下运用模糊评价法、层次分析法、地力综合指数法,对农五师81团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及耕地地力进行自动化、定量化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6 291.65 hm2耕地,分为6级,1级地面积196.71 hm2占评价面积的3.13%,2级地面积480.37 hm2占评价面积的7.64%,3级地面积825.48 hm2占评价面积的13.12%,4级地面积1 709.68 hm2占评价面积的27.17%,5级地面积2312.05 hm2占评价面积的36.75%,6级地面积767.36 hm2占评价面积的12.20%。所建立的量化和半量化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获取的各耕地地力等级面积数据及其分布信息、改良措施,经实地调查分析,符合当地实际。  相似文献   

13.
以新疆布尔津县为例,结合当地环境保护和管理工作的需求,采用2002年和2004年新疆生态遥感监测工作的基础数据,利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RS/GIS技术,对先行的基于行政区域为单元的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和技术规定进行改进,完成了基于景观单元的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实现了由各指标单因子的专题评价到各指标多因子的综合评价,以及由景观生态单元的局部评价到县(市)、地区、区(省)级行政单元的整体评价,使评价结果既有利于从宏观上了解区域环境状况,同时也为局部的治理提供依据。评价结果表明:2004年布尔津县环境质量属优、良、一般、较差和差的区域面积比例分别为12.8%,13.5%,34.7%,23.3%和15.7%;与2002年相比,全县环境的总体状况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仍属于一般级水平。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基于景观单元的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4.
新疆旅游特色资源界值体系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本文根据一整套衡量旅游特色资源的评价体系,采用模糊聚类等方法分析了新疆旅游特色资源的界值类型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新疆旅游特色资源基本类型主要有六种,同时从新疆旅游特色资源的知名度界值排序、特色度的界值类型、知名度界值的空间分布规律,六种基本类型的区域分布和评价指标贡献度等方面详细地评价了新疆旅游特色资源界值体系的分布规律,对各地州市旅游风景地的性质、规模和开发方向的科学论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疆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新疆是我国土地面积最大的省区,位于我国西北部,地处亚欧大陆中心,历来是我国的西北屏障,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横贯新疆,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新疆的开发对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研究新疆的生态经济系统,对于新疆的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能值分析理论为基础,通过选取新疆社会、经济、生态等原始指标,运用能值分析的方法,对新疆1996-2005年的能值投入率(EIR)、净能值产出率(NEYR)、环境负载率(ELR)、能值-货币比率(EDR)、能值使用强度(ED)和基于能值分析的可持续发展指数(ESI)等9项指标的系统研究,以及与其他国家和部分地区的有关指标进行比较研究得出:要实现新疆的可持续发展,需重视经济发展的作用,通过进口低能值、高能量的产品而输出高能值的产品和服务,达到能源利用高效率和系统的强势竞争力;新疆可持续发展指数(ESI)的波动下降与新疆经济的快速增长有关。因此,要实现新疆的可持续发展,重视经济增长和控制其对环境系统的压力,保持可持续发展指数的平缓降低尤为重要,建立以循环经济为主导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绿洲特色的新疆小城镇投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新疆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在分析干旱区绿洲小城镇特色和国内外小城镇投资情况的基础上,对新疆小城镇投资现状、特别是小城镇的投资效益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五年新疆小城镇投资应该以国家和自治区财政资金为引导资金,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小城镇各自的实际,吸引民间投资、银行贷款、国外投资等各种社会资金来促进小城镇产业的发展,形成新疆干旱区绿洲环境条件下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小城镇经济发展投资模式。  相似文献   

17.
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是个综合的多学科集合,它不但包括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还包括社会经济适宜性。文中借助GIS平台,系统的归纳了国内外人居环境评价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应用研究成果,采用综合评价模型,基于DEM数据、NDVI数据、多年平均气温、降水量、人口和GDP等要素的栅格数、以1km×1km的栅格尺度直接反映了南疆地区适宜性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植被、地形、气温等各种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在空间上的适当结合分布对南疆人居环境的发展和分布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2)南疆地区大部分地区受到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人居环境适宜性中一级适宜区(最好适宜区)的面积最少,占全研究区的3.092%,二级适宜区占7.15%,三级区占8.39%,四级适宜区和五级适宜区的面积最广,占全研究区的81.17%,表明自然环境基础十分恶劣;3)研究区内除了现已开发利用的绿洲面积以外现未开发的交错带具有较好的自然环境条件和人居环境发展的潜能,但是此地区的生态环境相当脆弱,在今后的发展规划当中需要大量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新疆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对1990年以来新疆气候变化研究的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归纳总结,将新疆气候变化事实、影响、应对措施及预测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概括.结果表明:整体上,新疆的气候正在向暖湿化方向转变,这一变化事实导致了该区域水热的重新配置,对水资源和农业等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