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990年第七期《蜜蜂杂志》开始介绍“数控养蜂法”,1991年5月份购得铅印本,一口气读了数遍。回顾我20年养蜂的成功与失败,觉得它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它一改过去养蜂书的不少模糊定性描述,成功地应用数字、公式来表达,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创举!一个农民几十年如一日,在蜂群生物学方面发现了三个规律,恐怕在国内专业研究人员中也不多见。虽然大家在实际生产中都见过伤力、间虫、空心,但都没能把它写到书本上。伟大与  相似文献   

2.
正他是一位养蜂人的后代,从小在父亲养蜂的熏陶下喜欢蜜蜂,长大后接过父亲的接力棒,全身心扑在养蜂管理上,饲养的蜂群从10群发展到现在的140群。今年虽然遇到历史上罕见的干旱年,但是他的养蜂收入仍然保持在3万元。他就是养蜂后生吕喜才。今年55岁的吕师傅,出生在邢台县的太行山深处,这里的森林覆盖率达到60%以上,有刺槐、枣树、荆条、柿树等蜜源植物。他的父亲看准当地丰富的蜜粉源优势,在上世纪  相似文献   

3.
今年如无特大自然灾害,蜂产品将供过于求,其原因有三: 一、蜂群连年大发展,蜂产品迅速增加。1985年以来,由于蜂产品连年走俏,刺激了养蜂的积极性,蜂群数持续上升。5年时间全国增加蜜蜂100多万群,其中我省增加近60万群。蜂群数的大幅度增长加上养蜂  相似文献   

4.
杨光明 《蜜蜂杂志》2006,26(2):28-28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必将进入养蜂领域。近年来,蜂业杂志3次发表检测王浆高产蜂种是否具有特有基因研究的文章,敲响了蜜蜂育种之门。《中国养蜂》2001年第3期,首次发表了张雅娟等的《高产王浆西蜂的特异标记——W316bp片段的研究》的文章,认为此基因片段是王浆高产性能的特有标记。2003年第5期《中国养蜂》,金水华等又发表了《使用DNA特异基因标记——W316bp鉴定平湖王浆高产意蜂的研究报告》,进一步认为此基因片段是王浆高产性能的标记。我们看了这两篇文章后,认为将W316bp作为王浆高产基因标记,论据不够充分,无法排除可能是两种…  相似文献   

5.
劳动,是人们摆脱荒蛮,创造历史的最直接的因素,推动着社会进步的车轮滚滚向前。中国养蜂,历史悠久,早在3 000多年前的甲骨文中就出现"蜜"字。东汉后期(公元2世纪)就出现了人工饲养蜜蜂,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蜜蜂的国家之一。20世纪初,第一批意大利蜂被引入中国后,西方蜜蜂和现代养蜂技术也逐渐进入中国。发展近百年以来,中国蜜蜂产业发展很快,蜂群数量、蜂蜜产量、养蜂从业人员和蜂蜜出口均位居世界前列,这是蜜蜂产业全体劳动者共同努力的成果。甘肃省在这种大背景下,蜜蜂产业得以长足发展,同时也涌现出许许多多典型的劳动者,这些劳动者靠自己的努力,实现了人生的梦想。  相似文献   

6.
我是 2 0 0 2年开始订阅《蜜蜂杂志》的 ,由原来对养蜂一窍不通 ,到熟练掌握了养蜂技术 ,是《蜜蜂杂志》帮了我的大忙。《蜜蜂杂志》内容丰富 ,刊登的文章通俗易懂 ,是养蜂人学习交流的极好园地。2年来 ,我认真学习《蜜蜂杂志》中的养蜂技术 ,借鉴各地蜂友们成功的养蜂经验 ,由原来的 3群蜂发展到了现在的 60群蜂。今年我饲养的蜂无一群患病 ,蜂螨危害也降到最低点。尤其在今年山东雨水较多的情况下 ,蜂群基本上没有螨害。蜂蜜、蜂蜡、蜂胶生产也取得了很好的效益。由于我对养蜂事业的爱好 ,养蜂技术不断提高 ,在我的家乡已小有名气 ,邻村的…  相似文献   

7.
当年正上高中的龚润奶做过不少梦 ,惟独没有想到自己今后的命运会与蜜蜂连在一起。自从 197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 ,他竟与蜜蜂相伴走过了 30年的历程。从当养蜂技术辅导员至今 ,老龚为蜜蜂事业付出了半辈子心血。 30年风霜雪雨 ,30年追花采蜜 ,30年后的今天 ,老龚仍孜孜不倦地从事蜂产品的研究开发利用工作 ,为养蜂业作贡献。1966年 ,“十年动乱”的开始使龚润奶上大学的理想成为泡影。在大队里他工作积极 ,又有较好的文化基础 ,不久就担任了公社团委副书记 ,2 0岁就入了党。随后他又被派去担任大队养蜂场场长。他虚心学习 ,刻苦钻研 ,很快掌…  相似文献   

8.
林清 《中国蜂业》2012,(6X):17-19
<正>"我的父亲是一名养蜂员,养了许多蜜蜂。我小时候,上学之余也帮父亲养蜂,虽然曾多次被蜇过,但我对蜜蜂有着深厚的感情,对养蜂有着浓厚的兴趣。"谈起如何与蜜蜂结下缘分,武汉蜂之宝蜂业有限  相似文献   

9.
吴维强 《蜜蜂杂志》2012,32(11):47-47
笔者是个养蜂爱好者,对蜜蜂情有独钟,每年都订阅《蜜蜂杂志》,在《蜜蜂杂志》里可以学到不少的养蜂知识和养蜂新技术。笔者合并蜂群就是运用《蜜蜂杂志》上介绍的"龚氏水法",用"龚氏水法"合并蜂群从来没有失败过。每期自己认为有用的文章我都复印出来后另装成册,如蜂产品防治病的文章和如何鉴别真假蜂蜜的文章,我都将其复印,装订成册,然后赠送给购买过我蜂蜜的顾客,多年来这些顾客都成为回头客,当然首先是自己讲诚信,产品质量过硬,所以我的蜂蜜一直销售都不错。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11月17日上午,武宁县蜂业协会在全国生态产业发展先试先行先进县、风景秀丽的武宁县罗坪镇长水村举办蜜蜂应用技术培训班。培训班请到了江西省蜜蜂研究所杨柳所长、夏小翠和秦加敏三位专家进行授课。杨所长就蜂产品的质量与安全、养蜂如何夺高产、蜂群的四季管理、病虫害防治、蜜源保护和蜂产品销售策略六个方面,秦加敏作了题为"蜂群饲养管  相似文献   

11.
7月8日,武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武汉市蜜蜂饲养技术规范》、《武汉市蜂产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蜂产品初级加工的技术规范》等3个地方技术标准规范。从而结束了武汉蜂产品无标准的历史。 武汉市现有蜂群10万箱,养蜂专业户6000多  相似文献   

12.
在养蜂生产中,计算生产年度的现行方法有两种:一是按日历年度计算,即从1月至12月作为一个生产年度周期;二是按照蜜蜂的生活特性与规律计算,即从蜂群越冬结束为养蜂年度的结束,蜂群春繁开始为新的养蜂年度的开始。何者为宜?笔者认为第二种计算方法是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蜂缘一生     
袁德雨 《蜜蜂杂志》2006,26(2):41-42
我这一生就是与蜜蜂有缘。十一二岁时,我跟随当教师的父亲去外地读小学,父亲一边教书,一边养了十来箱蜂。每当他开始管理蜂群时,我总是头上罩一件衣服,留着一条小缝,从缝中观察那些活泼的小生灵,感到特别好玩。同时也学到了一些养蜂的基本常识,像摇蜜、防盗、收捕分蜂等,成了父亲的小帮手。后来父亲去省城进修,他把养蜂的事交给了我。我一边读书一边养蜂,觉得在师生们面前显得有些能干,有的小学生去摆弄蜜蜂时,我以“蜜蜂会螫你”为由把他们吓跑。参加工作后还是与蜜蜂有缘。我农学院毕业后分配到了县农林局,工作35年,直到退休,一辈子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费起充 《蜜蜂杂志》1993,(1):23-23,25
我从1990年第8期《蜜蜂杂志》上看到杨多福同志事迹的报告后,又陆续在《蜜蜂杂志》上读到他的文章。觉得其中确实有不少辩证法,就此谈谈:一、矛盾法则的应用“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作者应用矛盾法则分析了养蜂生产中的各种矛盾。人工饲养条件下的蜂群与野生蜂群不同,它的兴衰受人为因素的制约,于是就产生了人与蜂的矛盾、主观与客观的矛盾。书中第一,二章着重分析了人与蜂、主观和客观的矛  相似文献   

15.
浙江蜂业     
养蜂是我省广大农村一项传统的养殖业。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我省养蜂生产取得了新的进展,主要表现在: 1.蜂群超百万,产值超3亿 1988年全省饲养蜜蜂126.9万群,生产蜂蜜7.24万吨,生产蜂王浆700吨,养蜂年产值达到3.48亿元,均创历史  相似文献   

16.
我对“伤热”一词的看法湖北省荆门市麻城乡雷集村陈明广《蜜蜂杂志》刊出了杨多福同志的“数控养蜂法”系列文章后,不少人都从中尝到了甜头。就“数控养蜂法”中的“伤热”一词,我想阐明我的观点。许多同行都在说,他养的蜂群长期都在“伤热”,而且写出了大量的“伤热...  相似文献   

17.
黄坚 《中国蜂业》2007,58(12):36-36
章师傅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养蜂,由于养蜂早,同行们叫他"老革命",但他只凭自己实践养蜂。他听别人说,蜜蜂喂盐有好处,他也跟着做了。前年春繁时,每次抓一把盐混和在粉液中,日复一日,别人的蜂群都  相似文献   

18.
养蜂成了一项投资小 ,见效快的致富好途径 ,养蜂的人逐渐多起来。我是1996年自费参加第二届《数控养蜂法》学习班的学员 ,在学习班里 ,我目睹了养蜂专家杨多福老师的风采。系统地学习了《数控养蜂法》。在家里又通读了《蜂群生物学》《蜂箱与蜜蜂》等养蜂书刊。做了大量的心得笔记 ,并能活学活用 ,因地制宜 ,取长补短 ,由30群蜂很快发展到100多群 ,年产值4万多元 ,养蜂走上了致富路。村里人看见养蜂能发财 ,便认为蜂好养 ,也纷纷养蜂 ,一度出现了“养蜂热”。特别是一些年轻人 ,养蜂热情很高信心很大 ,却不知蜂养好了是蜂养人 ,养…  相似文献   

19.
《蜜蜂杂志》2021,41(10)
正1962年的一天,16岁的杨翼之上山砍柴时,发现树上挂着一群蜜蜂。因他从小就看到邻居家的老奶奶养着一群蜂,产的蜂蜜非常甜,令人羡慕。他脱下外长裤,把裤脚打个结,把蜜蜂慢慢地赶入裤内,回家后将蜜蜂用箩筐装好挂在墙壁上。不久,蜜蜂逐渐增多,发展到了一箩筐,冬天把蜜脾割下,尝到了甜蜜的蜂蜜。因当时他不懂养蜂技术,未留下蜜脾供蜂群越冬,到第二年春天,蜜蜂全部饿死,让他痛心不已。杨翼之没有气馁,他把养蜂失败的情况,写信告诉了正在北京工作的哥哥,他哥哥立即给他邮寄了学习养蜂的书籍。他爱不释手,一字一句地虚心学习。  相似文献   

20.
房柱 《蜜蜂杂志》2016,(1):45-46
本文拜访的百岁寿星诸葛群,蜂友们并不陌生,他退休前是北京农业出版社编审。他主编的《养蜂法》简明实用,1952年到1986年间共印行6版一百多万册,是现在许多蜂友的启蒙读物,还曾由延边人民出版社两次译成朝鲜文出版,传播到友邦;《蜜蜂杂志》1986年第1期30~31页曾刊出“养蜂者的良师益友——诸葛群”一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