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厦门市风景林春季植物景观质量评价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厦门风景林春季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收集65张近景植物图片和相关资料,采用大众评判法获得美景度,运用多元数量化模型Ⅰ,依据美景度与景观要素的关系建立观花类与非观花类评价模型,实现厦门市风景林景观质量的评价。结果表明:影响春景观花模型的主要因子顺序是绿色比>非景观影响因子>灰度比>色彩布局>林冠层变化,各因子的偏相关系数均在0.88以上,复相关系数达0.97;影响春景非观花模型的主要因子顺序是绿色比>林冠面特征>非景观影响因子>生活型特征,偏相关系数均在0.87以上,复相关系数达0.99。  相似文献   

2.
Scenic quality must be assessed in forests for which recreational opportunities have become more important then traditional wood products. Current assessment methods focus on quantitative evaluations that provide digital information to the users. Usually, people prefer more explicit information (i.e., categorical data) than detailed quantitative data on scenic quality assessment. This paper employed fuzzy-logic terminology to define the scenic information of forests, and then tried to develop an expert system for evaluating scenic quality based on fuzzy reasoning. Results showed that a fuzzy-logic-based expert system using a qualitative model labeled with linguistic terms, makes scenic beauty evaluation intuitive and understanding easy by viewing the categorical physical features of forests. This research developed a methodology of building an expert system in this area. It is capable of providing an efficient and useful tool for forest recreation users and forest managers.  相似文献   

3.
森林景观SBE评价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简述SBE法及其应用情况的基础上,详述森林景观SBE评价法应用步骤,并评价北京西山山桃针叶树混交春景林,建立美景度模型,得出北京地区此类春景林的经营原则。    相似文献   

4.
文章选取浙北41个乡村聚落,运用SBE评价法对乡村道路植物景观开展美景度评价,按照9种道路植物景观要素分析其对14个典型道路植物景观美景度的影响,构建道路植物景观美景度模型。结果表明:影响道路植物景观美景度的景观要素主要为观赏性和整洁度,美景度值随着观赏性和整洁度增加而增加。研究结果可为乡村道路植物景观规划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根据江门市白水带风景区的现状,提出了风景林林分改造的技术路线和措施;初步分析了林分改造各树种生长情况及林分改造效果。  相似文献   

6.
首先从空间结构出发,用角尺度、大小比数、树种分隔程度的空间测度指数3个参数来表述四川省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内天台山风景游憩林的空间结构;然后从美学角度出发,用美景度评判法评价该处的森林景观质量,并提出把空间结构参数引入森林景观评价模型中,分析空间结构与美景度的相互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在本研究区域内,空间结构的大小比数和角尺度2个参数对美景度都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从生态与美学角度为科学经营森林提供建议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刘畅  关庆伟  张莉 《中国城市林业》2013,11(4):32-32,33-35,I0001,I0002
运用美景度评价法,对南京市公园、道路、广场3种绿地类型进行了美学价值评估。结果表明:乔灌草配置合理,常绿、落叶、彩叶树种比例合理,注重文化美学意境体现的景观,其构景层次、空间序列及线条感较好,美景度高;此外,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搭配越和谐、自然,美景度越高。在3个公园美景度评价中,假山石+植物景观类型的美景度总体上要高于其他类型。在3个广场的美景度评价中,树池、树阵景观类型的美景度略高于其他类型。在4个道路绿化景观的美景度评价中,体量大的树种与其他植物搭配所得的美景度值要高于体量小的树种。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对北京植物园月季园植物资源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选择月季园内25个典型植物群落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美景度评价法(SBE法)对月季园的植物景观美学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影响月季植物景观的主要景观要素,建立美景度评价模型,以寻求月季专类园植物群落的最佳配置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各景观要素对美景度的影响程度不同,25个植物景观的美景度范围为-1.106730~0.670411;运用SPSS软件分析月季景观美景度值与各个景观要素的关系,建立美景度评价模型,最终确定对月季植物景观美学质量影响最显著的3个景观要素,为今后月季专类植物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新疆喀纳斯旅游区森林景观美学质量与自然火干扰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采用SBE法对新疆喀纳斯旅游区森林景观美学质量评价的基础上,研究其森林景观美学质量与自然火干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喀纳斯旅游区的森林景观美学质量整体较高,阔叶针叶树种比值大、树种丰富、林相简单整齐的森林景观受人青睐;2)喀纳斯旅游区森林景观美学质量与森林发生自然火干扰时间的早晚有关,自然火干扰发生时间越早,森林景观目前表现的美学质量越低,反之亦然。自然火干扰通过对森林群落树种结构形成的作用,进而深刻影响森林景观美学质量的具体表现,是新疆喀纳斯旅游区森林景观美学质量形成的重要源动力之一。结论为喀纳斯以森林景观美学质量为价值取向的森林景观资源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青岛市行道树的美景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SBE法对青岛市各主要道路的行道树景观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学生组与全部受测者之间的SBEs高度正相关,显示利用学生进行景观评估的结果可以代表广大市民的偏好;影响市民对行道树景观偏好的主要因素包括:树冠面积、树种、背景、是否开花、树形及枝叶密度,其中树冠面积、开花与否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1.
为科学量化福州森林公园景观美质,文章结合视觉管理评价法(VMS)和景观美景度评价法(SBE)进行视觉景观评价。结果表明:1)VMS法对地形、色彩等因子评估,得出登山步道区景观美质最高,水景区景观美质较低;对观赏者、景观因子评价,得出人工设施区、专类园区景观敏感度较高,森林保育区景观敏感度最低;对坡度、植被、土地评估,得到人工设施区、溪谷区视觉接受度最高,保育区视觉接受度最低。2)SBE法评估得出溪谷区景观美质最高,保育区美质较低。3)VMS法与SBE法对景观美质评估及专家对景观敏感度的评价,加权得出登山道、专类园区视觉品质最高,而保育区视觉品质最低。建议重点发展人文区,大力开发人工设施区;对水景区进行修饰,对步道区及专类园区进行部分保留,其余均保留。  相似文献   

12.
深圳市城市公园植物景观构成与美景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随机抽样法,对深圳市11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公园的123个植物群落进行调查,运用美景度评价法(SBE)对城市公园的植物群落进行评价,分析影响植物景观的主要构景因素,建立植物景观美景度模型,探讨主要构景要素与植物景观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深圳城市公园观赏植物种类丰富,主要包括观叶植物35科58属60种、观花植物30科56属66种、观果植物8科11属11种、观枝干植物有4科6属6种。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美景度主要受植物群落郁闭度、生活型构成、生长状况、季相变化、与其他景观要素搭配、可达性、基础设施情况和空间可用性8个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3.
棋盘山风景区森林风景资源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沈阳棋盘山风景区森林风景资源为评判对象,选取了32个典型的景观样本,采用美景度评判法进行评价,每个景观的美景度值以标准化公式进行处理。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元数量化理论-Ⅰ的线性模型建立了棋盘山风景区森林风景资源的数量化评价模型。建模结果显示,影响该区域森林风景资源质量的主要因子依次为景观整体组合状况、对比度、人为作用、人文景观、景观布局色彩变化以及水体状况。最后,还就如何经营森林风景资源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贵阳市小车河沿河河谷慢行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选取能够较好地反映慢行空间景观特征与景观效果的20处景观样点作为评价对象,运用基于心理物理模式的美景度评价法计算景观样点的美景度值,再通过景观要素分解量化得到景观要素评值,运用回归分析建立慢行空间美景度评价模型,进而对慢行空间美景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形态优美、具有强烈亲水特性的慢行空间评分较高,与周围环境融合度欠佳的慢行空间评分较低;影响慢行空间美景度最显著的3项景观要素为整体和谐度、水景比例、园路形式感,其中以园路形式感对慢行空间美景度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5.
徐州云龙山侧柏林景观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徐州市风景林的景观质量,采用美景度评判法对云龙景区侧柏林的景观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云龙山侧柏林总体景观质量不高;(2)少数样地因密度较低,树木长势良好,混生有少量阔叶树种而美景度较高;(3)林下植被层覆盖度、林分密度、枝下高、干形、林下层统一度等因素是影响美景度的主要因素;(4)建议通过间伐、补植、抚育、保护等措施把侧柏纯林逐步诱导为针阔混交林。本调查可为风景林的科学经营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色彩丰富的季相植物景观能提供丰富的视觉感受,营造良好生活环境。以郑州市龙子湖滨水公园为研究对象,基于季节性色彩量化分析,采用AHP法与SBE法对选定的20个植物群落进行植物景观色彩评价,分析影响植物景观色彩质量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样地植物种类多样,色彩丰富度较高,对比度较低,景观整体色相值偏低,饱和度及明度适中,色彩特征鲜明;AHP法与SBE法虽侧重点不同但二者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可共同应用于景观评价中;根据评价模型可知色彩数量C1、明度指数C8是影响植物景观美景度的主要因子。本次研究结果可为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种类的选择及景观塑造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以SBE法为基础确定森林景观最佳观赏点及游览路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了SBE法在森林景观最佳观赏点及游览路线控制方面的应用,将SBE法的应用由森林景观的管理保护方面扩展到森林景观的量化设计方面.系统地介绍了应用SBE法确定单个森林景观最佳观赏点的过程;森林公园内所有森林景观通过SBE法得到景观美景度量值,并以景观美景度量值为依据制定森林公园内所有森林景观分级,依据景观分级控制单个森林景观观赏空间的规模;最终建立以景观分级和景观控制区域重叠为基础的的高美景度区域,控制游览路线的区域.本研究为森林公园最佳观赏点和游览路线的量化研究提供依据.重视观赏者的审美偏好和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18.
以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云窝-天游片区为研究对象,采集40个样地典型样本照片和9张景观类型样本照片,通过SBE评价法计算景观美景度值,利用SD法获得景观要素量化值,并建立景观美景度与景观要素间的线性关系模型.结果表明,云窝一天游片区的景观美景度值为14.41,公众对景观质量反应度一般;景观评价模型为Y=-98.981 +67.161X6+71.038X11 +59.243X12 +49.044X15-140.732X18,模型极显著相关,可信度为99%;影响景观质量的主要景观要素为植物生长情况、路侧设施、路侧景观、文化景观和服务设施.  相似文献   

19.
根据石门国家森林公园风景林的现状及社会实际需要,设计了3种风景林林分改造类型,并提出了各改造类型的树种选择、配置方式及种植技术措施。林分改造5年后,各树种生长良好,风景林的效能已初步形成。文章也展望了改造后风景林的生态及景观前景。  相似文献   

20.
Nothofagus dombeyi is distributed on very diverse sites in the temperate forests of Chile and Argentina. In Chile, studies on its dynamics and productivity in forests, where it is the dominant speci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mainly in the foothills of the Andes, but the productivity and growth of these forests in the Coastal Range are almost unknown.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single dominant height/age growth model for two homogeneous edaphoclimatic zones (ZEH 2 and 5) previously defined for this species in the Coastal Range of south­central Chil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hapman-Richards model was the best candidate function, in terms of goodness of fit and predictive capabilities. Using this function, specific parameters (a, b and c) were obtained for each zone, from which site models were constructed by the Algebraic Difference Approach method for a base age of 35 years. This model is intended to contribute to better estimations of site productivity for N. dombeyi forests in the Coastal Range of south-central Chile, and thus facilitate private and public decisions regarding their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