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个国外教师休假团,到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游览了7天。在结算住宿费时,一个学者要多付7美元作为新鲜空气吸吮费,并说中国没这样的规定,在他们国家交7美元算是最低价。面对此情此景,尴尬的服务员如何处理我们可以不说,这7美元给我们留下的反思却不能不说。因为这里告诉我们:世界上有些国家已经承认森林生态功能的价值,中国应该怎么办? 森林生态功能是指由于森林的存在、森林群  相似文献   

2.
从麻雀说起     
不久前,森林警察在“猎鹰行动”中,对饮食行业进行了一次执法检查,其中针对饭店里一道颇受欢迎的下酒菜———“炸麻雀”作重点检查,并将查获的活麻雀放归大自然。“怎么连麻雀都成保护动物啦?”不少人觉得可笑。可的的确确,当年的“四害”之一———麻雀,现在已经是国家保护动物了。所以,捕杀、食用麻雀不再是为民除害,而是违法行为。据说国内野生动物专家在制订国家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讨论到麻雀是否入选时,鸟类专家们竟全票通过,皆因目前麻雀的处境实在险恶,我国很多地方已经多年看不到麻雀的影子了。天上飞的麻雀越来越…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件在特殊时间,为特殊场合的人们所作的特殊工作。2008年6月23日,距离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整整43天的日子里,在北京朝阳区大山子798艺术区,一位书法家以他特有的方式向地震中逝去的人们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思索。  相似文献   

4.
在3月11日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终于浮出水面。国务院将新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设置27个。  相似文献   

5.
常言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烧柴为七事之首,尤其在农村、牧区,更是群众生活中的大事。庄户人家烧水、做饭、取暖,无它不可。然而,在不少地方,由于缺林少树,植被稀疏,烧柴奇缺。每当冬、春之季,常常可以看到,  相似文献   

6.
在3月11日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终于浮出水面。国务院将新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设置27个。  相似文献   

7.
自花授粉、孤雌生殖明显违背近亲繁殖不利常识,如果从广泛存在的自花授粉和孤雌生殖现象来看,有性生殖则失去其生态学意义。利用现代生态学、现代遗传学和生物进化理论对此进行了全面分析,给出圆满解释。分析结论:1)近亲繁殖不利适用于K对策生物,在r对策生物中失效;2)植物属于r对策生物,不存在近亲繁殖不利问题,自花授粉不会降低其生态适应性;3)树木由于构件化生长发育特点,r对策性质较强,自花授粉不会降低其生态适应性;4)包括孤雌生殖在内的单性生殖与植物自花授粉一样属于典型的近亲繁殖,在r对策条件下同样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5)通过淘汰有害基因纯化种群性状,构建多位点基因复合体,近亲繁殖生物对于相对一致的环境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这也是人们选育栽培植物和家养动物优良品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理论基础;6)K对策主要在红色皇后效应作用下发展而来,寄生—反寄生、捕食—反捕食斗争激烈,是红色皇后效应的主要驱动力;7)根据红色皇后理论推测,寒武纪大爆发是有性生殖模式进化定型的过程;8)有性生殖五大生态适应效应,促进了寒武纪生物大爆发,也在寒武纪以来生物进化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一是结合亲本两套基因组大幅度提高了子代的生态适应性,二是二倍体体细胞可以有效避免有害基因带来的危险,三是通过严格的生殖隔离为物种创新奠定了基础,四是通过多倍化有效扩大基因组规模为生物进化奠定了遗传物质基础,五是有效保留基因突变的中间版本为基因创新提供了关键驱动力。  相似文献   

8.
从“第一”说起文/马成战每当给学员讲到我国苹果、梨、柑橘栽培面积雄居世界第一,苹果、梨产量为世界之冠时,学员们听得高兴,我也深感自豪。近日备课查阅资料发现:××乡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果品生产,全乡种植板栗××公顷,成为全国板栗第一乡。翻阅几张后又发现,×...  相似文献   

9.
郑板桥是清代的一名知县,虽然地位不算太高,但他作为当时的地方官,富有清政廉洁的事迹流芳于世,无人不晓。其中青一段有关地临终前载入史册的遗言,至今令人钦佩不已,久久缅怀。他卧病不起,临终时叫其4岁半的小儿做一个馒头给他吃,家人回复说小儿还小,不会做。他硬要家人带其小儿去请师习做。小儿不按父所托部请师代做,好送给父吃,郑板桥接过馒头放在卧床的枕头边,知道不是小儿亲手做的,即长叹一气而亡。后来家人在枕头鹰下发现了一纸条地在上面写雷‘消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其…  相似文献   

10.
老漫画家王乐天同志画过一幅题为《看图识字》的漫画,画面上随着树木被砍掉,由三棵树的“森”字变成两棵树的“林”字,再变。成一棵树的“木”字,最后成了风沙肆虐的荒山荒地。“木”,现在多指木材,过去却是指树木的。你看,“木”字上有枝下有根,中间是笔直的干,多么象一棵茁壮生长着的树呀!.为了表示树木的各个部位,人们又在“木”字的树根处加上横划,读作“本”;在树梢处加上横划,读作“末”。这  相似文献   

11.
2013年1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时作出庄严承诺:中央政治局同志从我本人做起。平时说得多的是从我做起。总书记为什么要说从我本人做起呢?我和我本人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或许会有人说这是在抠字眼。其实不然,不抠不知道,一抠的确发现了其中的奥妙。  相似文献   

12.
报悉,在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企业、个人及外企驻京机构认养绿地的申请书、电话纷至沓来。某物业管理公司不仅“认养”,而且“认建”近千平米草坪。几位退休的先生及其老伴分别包管了附近的一块块绿地,有的还订出绿色规划及养护办法。“养绿”成了时尚。 从长江上游的叮当代木,到特大洪流的咆哮吞噬,再到方兴未艾的植树养绿,国人的环保意识开始从根本上增强了!联想到日本国森林覆盖面那么广却不肯伐一根木材来做木筷,而我们使用一次性木筷屡禁不止,蚕食林木而来的庆贺纸卡仍铺天盖地,不由得为今天植树养绿的行动击节叫好。 养绿…  相似文献   

13.
从蝴蝶不采马兰花说起夏日里,广阔的田野上百花盛开,引得蜜蜂辛勤劳作。悠然自得的蝴蝶尽情赏识鲜花,可就是不理睬马兰花。探其缘由,据说与民间故事梁祝姻缘还有一段趣闻呢。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共读三载,结为挚友。梁山伯以后得知祝英台是女扮男装的身世,欲求婚...  相似文献   

14.
“天地生于水而成于水。”从广义上讲,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无一例外都“生于水”,其发展存在更离不了水。从严格意义上讲,所有生物的存在莫不包含水,即便是一些低等植物亦复如此。在生物体中,从渺小到非通过放大万倍以上的电镜才可一饱眼福的微观世界里的病毒颗粒,直至赫赫然的动、植物,无不以水为主体。而且无论它们处于何种状态,不管是运动或静止,都必须有水才能保持。那折断了的或不幸被人砍伐了的植物肢体,也会因脱离了“供水站”,很快便丧失生机,成为“骷髅”。地球上缺水的区域日益增多。如广袤的非洲,其干旱对一切生命都带…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昆明市公安机关抓获一菜板加工商,从其加工厂发现了49块用珍稀植物红豆杉加工制作的菜板。红豆杉竟然会做成菜板,有人卖,也有人买,说明大多数人包括加工商可能都不认识红豆杉。说实在的,如果真把一个红豆杉菜板放在市场上卖,我也认不出来,这提醒人们,必须尽快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普及环保知识,增强法制观念。否则,这样那样的憾事还会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美国有位环保专家曾经对一棵树的价值算了一笔经济账,他说,一棵树按50年寿命计算机,释放出的氧气价值3.125万美元;防止空气污染价值6.25万美元;防止…  相似文献   

16.
戴应忠少将是湖北省军区政治部主任。1998年8月1日20时,他率领省军区舟桥旅某营和空军高炮某部400名战士前往嘉鱼县合镇垸抢险,当接近中堡村时,堤垸突然溃口,戴将军及400名战士和近万名群众被洪水围困在白杨树上。第二天拂晓,当救援部队的冲锋舟将他们...  相似文献   

17.
从贾母赏“花妖”说起王勤读过《红楼婪》的人,大凡都记得在九十四回《宴海棠贾母赏花妖失宝玉通灵知奇祸》里,说已是百花枯萎,叶落满地的初冬时节了,可怡红院那株枯萎了一年多的海棠树,忽然间却丝垂翠缕,葩吐丹纱,红绿争妍起来,引得贾母一时高兴,忙带太太、奶奶...  相似文献   

18.
贾平凹的长篇新作《怀念狼》引起人们的关注,我以为主要不是由于其手法的诡异和内容的离奇,而是因为他触及了一个重大深刻的主题和值得不断开掘的丰厚题材,即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观念的重新缔造,以及急功近利的文明进程导致环境恶化这种人类生存的悖论。它写了商州地区这个历史上的狼患区由于狼的几近灭绝而采取禁止猎狼的措施,但搜寻并意图保护狼的三人小分队却成为击毙残存的 15只狼的刽子手这样的悲剧故事。为什么人与狼如此地仇冤不能相容。老猎人傅山一旦不能猎狼便精神萎靡正如他在书的结尾所说的:“人…  相似文献   

19.
<正>春天已经到了,山楂树马上就要开花了。上世纪50年代一首苏联歌曲《山楂树》流传我国大江南北,广受欢迎。的确,那山楂树的白色花丛下年轻姑娘对于爱情憧憬的诗意情怀,配上优美的曲调,实在能调动青年们的浓厚兴趣,乐意抒情传唱。现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种社会思潮,环保主义出现于20世纪的六七十年代。那是一个充满危机的时代,反战运动、学生运动、民权运动、反主流文化……激烈地冲击着社会的各个层面,并涤荡着传统的价值观念。在那个人心思变的时代,人们渴望变革。 也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1962年雷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揭示了一个令人惊骇而又无法回避的事实:人类用以对付被认为有害的昆虫的技术,最终竟然对准了自己!这种对工业文明社会之痼疾的深刻抨击,很快得到了其他渴望变革的社会群体的响应与认同,并最终汇聚成一股浩浩荡荡的社会思潮。19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