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马铃薯、玉米、红苕是旱地三大主要粮食作物,“马铃著/玉米/红苕”套作是旱地主要的栽培模式。研究“薯/玉/苕”旱三熟高产栽培技术,提高旱三熟年产量,对保障渝东山区粮食供给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薯/玉/苕”旱三熟套作模式的增产机理作了分析,并介绍了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重庆市潼南县选育出了适宜丘陵瘠薄地种植的耐旱大豆品种潼豆9769、潼豆9923,开创性地探索实践了"麦—苕"、"油—苕"两熟变"麦—豆/苕"、"油—豆/苕"三熟的耕作制度,并总结出了农艺措施,在当地示范推广已具一定规模。三熟制比原来的两熟制实现每667m2增收大豆60~92kg,新增纯收益200元以上;在增加收益的同时,还能促进土壤养分良性循环,耕地用养结合,综合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2001-2004年,在重庆市潼南县进行了丘陵旱地1~5台土“果树//大豆”间套作大区对比适应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大豆新品种(系) ‘9769’和‘9753’的农艺性状表现明显优于对照(渝豆1号),随丘陵旱地台位升高,各品种产量都陆续下降,以‘9769’降低幅度最低.1~2台土, ‘9753’表现最优,第3台土‘9753’表现略优于‘9769’,667 m2产量差异小,4~5台土‘9769’跃居第1,表现最优.这2个优良新品种(系)从2005年开始在潼南县陆续示范推广,2013年达到年种植‘9769' 1540 hm2、‘9753' 2160hm2的规模.适宜净作、间套作(含“果树//大豆”、“麦//玉+豆//苕”、“菜//玉+豆∥苕”、“麦//玉+豆”、“玉+豆∥苕”、“麦-豆∥苕”、“油菜-豆//苕”等熟制).  相似文献   

4.
为了筛选适应重庆市潼南县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适应“麦//玉//苕”三熟变“麦//玉+豆//苕”四熟耕作制度改革的大豆后备品种,于2002-2004年选择七个大豆品种(系)开展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潼大豆9906’平均667m2产量147.8kg,在丘陵区域中台位地种植表现好,但成熟后必须及时收获、晾晒。‘潼大豆9923’平均667m2产量140.5kg,是目前潼南丘陵区域中台位地至以上坡土首选的秋大豆良种。‘黑豆9号’平均667m2产量135.6kg,耐旱性差,耐湿性差,不耐连作,在坝地沙壤土、丘陵低台位沙土种植表现较好。‘黑豆4号’平均667m2产量128.6kg,耐湿性差,不耐连作,在坝地沙土、坡地中台位地种植表现较好。以上品种(系)均较CKl(塞凯20)、CK2(渝豆1号)增产。‘潼大豆9901’平均667m2产量117.0kg,较CKl、CK2减产,适宜在丘陵高台位瘠薄地种植。2013年,‘潼大豆9923’、‘潼大豆9906’在潼南县推广种植面积分别达3760hm2、1620hm2。  相似文献   

5.
麦垄套辣椒是种较好的粮菜间种套作模式,这种模式兼顾了粮菜的双丰收,在保证粮食作物有较好收成的情况下,辣椒也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过去在一般情况下单种粮食作物,以小麦按667m^2产500kg,收购价1.46元/kg,投资200元计算,净收入530元。麦收后种玉米,按667m^2产500kg,  相似文献   

6.
玉菇洋香瓜系台湾农友公司育成的一代早熟品种。该品种为“honeydew”型香瓜,结果力强,近两年采用立式栽培试验,平均667m^2产量在3500kg以上。该品种不易脱蒂,耐贮运,生育健壮,糖分含量高而稳定,尤其是在高温期13夜温差小的季节,糖分含量仍十分稳定。果实高球形,果皮白色,果肉厚,淡绿色,  相似文献   

7.
“冬玉F1”是自法国引进的优良西葫芦品种。该品种植株粗壮,根系发达,瓜形美观,抗寒性、抗病毒能力强,坐果率高,温室内气温5 ℃左右时能正常结瓜。近两年来,桃城区河沿镇辛集村进行日光温室秋冬茬栽培,9月下旬育苗,10月中旬定植,12月中旬即可采收上市。667 m2产量达7 000 kg,产值1.2万~1.4万元,扣除当年生产性投入及温室折旧费2 000元左右,纯收入达1万~1.2万元。现将其栽培技术简述如下:一、特征特性早熟、节性好,瓜色淡绿有光泽,长棒形,长22 cm,粗6 cm,外表美观,品质佳,商品性好。根系发达,长势旺,采收期200 d以上,抗逆性强。二、栽培技…  相似文献   

8.
麦垄套种无籽西瓜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西瓜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无籽西瓜成了市场的宠儿。由于无籽西瓜育苗技术复杂,对环境条件要求严格,许多瓜农望而却步。笔者2001年推广麦垄套种无籽西瓜获得成功,并带动了相邻乡村发展。目前已形成以无籽西瓜为核心,小麦-无籽西瓜-香菜高效益种植模式近133hm^2,667m^2平均收入4000元,成为当地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9.
花菜新品种“金佛洁玉”由重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优势育种原理,以高代材料自交不亲和系9407-Ф-6-1-2-A为母本、30-A-2-1(D)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株型紧凑,株高65cm,株幅90cm×95cm,花球圆球形,紧实,平均单球重600g左右,最大单球重1400g,花球洁白、商品性好,抗病、抗逆性强,生长期80d左右,是适宜早秋栽培的优质高产早中熟花菜新品种,每667m2产量1500kg以上。已于2006年6月获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证,定名为金佛洁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们在姜堰市蔬菜站蔬菜科技示范场探索出越冬菜、洋葱以及春、秋鲜食玉米一年四熟高效种植模式,每667m^2可收获越冬菜500kg、洋葱2000kg、鲜食玉米3000kg,年平均效益7000元。  相似文献   

11.
以“粉玉1号”和“粉玉2号”草莓种子为试材,研究了以纯净水为对照(CK),物理、化学和生物酶处理对草莓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用98%浓硫酸浸种处理2~10 min种子萌发力显著提高,其中以浸种10 min效果最理想,处理后“粉玉1号”和“粉玉2号”发芽势分别提高8.26倍和23.36倍,发芽率提高19.5%和14.2%,平均发芽时间缩短50.4%和55.6%。乙酸、氢氧化钠和过氧化氢溶液处理对种子萌发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处理后“粉玉1号”和“粉玉2号”比对照发芽势降低45.5%以上,发芽率降低9.7%以上。此外,砂纸打磨和浓硫酸浸种对陈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贮存1年的“粉玉1号”和“粉玉2号”种子经砂纸打磨处理后发芽势比对照分别提高3.00倍和7.73倍,发芽率分别提高60.2%和81.2%;98%浓硫酸浸种10 min处理后,发芽势比对照分别提高23.16倍和24.09倍,发芽率分别提高72.9%和122.6%。  相似文献   

12.
“琬玉”为腌酸盐渍专用杂交辣椒品种。母本0215是从广西一地方品种用单株选择法选育的优良株系,父本0149是从江苏一地方品种中经多代单株选择而成的优良自交系。该组合中熟,果关长牛角形,乳黄色,果面光亮;商品性好,肉软质脆,辣味浓;耐热、耐湿,抗病性强,座果性好,一般每667m^2产量3000kg左右,丰产、稳产。  相似文献   

13.
2008年,祁县西观村范冬生栽培的冬玉西葫芦喜获丰收,667m^2产量达11500kg,纯收入为1.15万-1.2万元。现将他栽培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早春西红柿-早秋花椰菜-冬莴苣”周年三茬三熟,是武汉城郊经过多年试种、示范、推广,获得成功的一种精细菜高效栽培茬口模式。一般情况下:西红柿每667m^2产5000kg,收入6500元;花椰菜每667m^2产1250kg,收入4000元;莴苣每667m^2产2500kg,收入2500元。全年三茬合计每667m^2产8750kg,收入13000元。  相似文献   

15.
通过玉米“3414”田间肥效试验,发现彭水县靛水乡半山地区肥料利用率低;在低肥料利用率条件下,每667m^2施用尿素30kg、过磷酸钙37.5kg、氯化钾10kg和尿素30kg、过磷酸钙50kg、氯化钾7.5kg两种组合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秋大豆生产就是利用春玉米等作物收获后、冬小麦等作物播种前的秋闲地增种一季大豆,多年来在莱城区凤城街道办事处多点试验及大面积示范推广证明,秋大豆全生育期仅80余d,平均每667m^2产大豆300kg,最高达350kg以上,平均每667m^2增收700元。发展秋大豆不但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7.
2011—2012年连续2年在重庆市潼南县太安镇、桂林街道、玉溪镇、崇龛镇、柏梓镇等地,对“辣椒+嫁接苦瓜→速生叶菜(瓢儿白)→结球甘蓝”的“一年四熟”高产高效栽培模式进行生产示范,结果:年667m^2产值达15000元以上,菜农增产增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2014—2017年在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彭楼镇进行了桃品种"中桃5号"顺行V形密植简化栽培试验,试验园"中桃5号"第2年开始结果667 m^2产量782kg,第3年667m^2产量2 142kg,第4年进入丰产期667m^2产量3 742kg,667m^2收益15 000元,并且采用顺行V形栽培树体矮化,节省了劳动力投入,取得较好生态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我县安宜镇北港村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种植蔬菜,近几年该镇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设施建设,新建了几百个钢架大棚,种植的马铃薯-冬瓜-萝卜-芹菜一年四熟套作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该模式马铃薯667m^2产量1000kg,产值2000元;冬瓜667m^2产量3000kg,产值1500元;萝卜667m^2产量1000kg,产值2000元;秋冬芹菜667m^2产量2000kg,产值3000元,综合产值8500元。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陈炳金 《中国辣椒》2001,1(2):40-41
(1)早红40 新育成的杂交一代极早熟组合,株高42cm,开展度50cm,果长14cm,果肩宽5cm,果重50g,最大果80g,微辣型,嫩果皮绿色。667m^2(亩)产鲜红椒3000kg。该品种前期挂果集中,果子膨大速度快;谢花之后,可很快红熟,如在江西赣州2000年秋季试验中,32d(天)转色,36d(天)始收红椒;海南三亚冬季试验33d(天)转色,37d(天)始收红椒;四川省富顺县春季试验35d(天)转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