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马铃薯玉米2∶1行比,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在重庆市巫溪县尖山镇(海拔950m)研究了不同品种、窝距、间距、带宽下马铃薯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及产量情况。主要结果如下:1.马铃薯品种是影响株高的主要因子,其次是带宽;套作群体马铃薯株高和茎粗高于单作;在费乌瑞它的整个生育期玉米对其株高的影响不明显;套作玉米的遮阴效应影响晚熟马铃薯长势,带宽越大影响越小,同时马铃薯长势还受自身密度的影响。2.各马铃薯品种叶、茎及块茎干重在块茎形成期及之前套作与单作差异不大,块茎形成期后套作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单作;套作加速了马铃薯叶片的衰老。3.生育前期马铃薯植株高于玉米,玉米群体光合有效辐射竞争处于劣势;套作中马铃薯光合有效辐射低于单作,随着叶面积的增加,所能获得的光合有效辐射逐渐减少,上位叶对下位叶的遮阴率上升,叶面积与遮阴率呈现对数关系。4.套作显著提高了马铃薯叶片的Chla+Chlb含量,共生期短的早熟品种提高较小;套作降低了马铃薯叶片的Pn,Gs,Ci和Tr含量。5.带宽越大,大中薯率越高;鄂马铃薯5号在中等密度下产量最大,费乌瑞它密度越大产量越高;而玉米的产量与带宽及马铃薯密度的关系不明显,与费乌瑞它套作的玉米各处理的总产量要高于其他品种的处理,套作玉米的空秆率要高于净作,单穗重小于净作。套作LER(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呈现明显的套作优势。  相似文献   

2.
在重庆北碚槽上(海拔650m),研究了马铃薯/玉米套作2∶2和3∶2行比下,4个不同类型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中薯5号、鄂马铃薯5号和米拉)的光合生理响应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2∶2较之3∶2行比,马铃薯平均株高更高,LAI偏低,HI、单株主茎数和分枝数差异因品种而异,单株结薯数和薯重偏低;套作条件下单株结薯数以‘中薯5号’最多;套作生物产量2种行比均以‘费乌瑞它’和‘鄂马铃薯5号’较高,‘中薯5号’和‘米拉’较低;复合产量和总产值均较高的组合为费乌瑞它3∶2行比;套作LER(土地当量比)>1,套作优势大小依品种和行比而不同。2.中、下位叶PAR截获,米拉群体高于中薯5号群体;两品种冠层群体平均PAR3∶2行比高于2∶2;随着叶位从高至低,马铃薯群体中、下位叶PAR呈下降趋势,降低幅度套作高于单作。3.套作提高了马铃薯叶片Chla、Chlb、Chla+Chlb含量;2种行比套作之间叶绿素含量、SLW的差异因品种和生育时期不尽一致,但LAI和叶绿素a/b值3∶2行比套作高于2∶2行比套作;套作降低了马铃薯Pn、Gs、Tr,提高了WUE。两品种3∶2行比套作Pn、Gs、Tr均高于2∶2行比套作;套作降低了马铃薯上位叶Pn、Gs,提高了中、下位叶Pn、Gs,不同叶位Ci、Tr、WUE存在品种间差异。4.马铃薯叶、茎、块茎干物质积累及全株干物质积累总量2∶2行比低于3∶2行比;套作中薯5号干物质积累总量高于套作米拉。5.套作降低了马铃薯SPC(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了叶片Pro(脯氨酸)含量、SOD活性、POD活性;套作提高了中薯5号MDA含量和CAT活性,降低了米拉MDA含量和CAT活性;两品种套作CAT活性3∶2行比高于2∶2行比;套作中薯5号SPC高于套作米拉,SOD活性低于套作米拉。6.适合与玉米套作的马铃薯品种和套作行比为费乌瑞它/玉米3∶2行比和2∶2行比、中薯5号/玉米3∶2行比、米拉/玉米3∶2行比。  相似文献   

3.
1春甘蓝—早稻—水芹菜1.1种植效益“二经一粮”,一年三熟。667m2春甘蓝产量1000kg,净效益850元;早稻产量480kg,净效益400元;水芹菜产量5000kg,净效益3500元。每667m2年净效益4750元。1.2栽培技术①春甘蓝选用春丰、牛心等品种。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12月中旬定植。畦宽240cm(包沟),行距60cm,株距38cm,每667m2栽2900株,翌年4月上市。严格控制播期防未熟抽薹。当幼苗茎粗0.6cm,叶龄7叶,最大叶宽超过6cm时就能感受低温,完成春化阶段的时间为45~50天。带土定植,不需护根。施足基肥,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2000kg,复合肥25kg;莲座后期追施复合肥…  相似文献   

4.
软化菊苣为菊科二年至多年生植物。笔者从2000年开始进行了为期3年的栽培及软化技术研究,现将有关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供试品种为北京蔬菜研究中心提供的软化菊苣。1.2试验方法①播期及方式直播:8月5日播种,密度每667m2栽8000株,即行距33cm,株距25cm;育苗移栽:7月25日、8月5日、8月15日、8月25日播种,每667m2栽8000株。②密度(667m2株数)A.行距50cm,株距15cm,栽8900株;B.行距50cm,株距20cm,栽6667株;C.行距33cm,株距25cm,栽8000株;D.行距33cm,株距30cm,栽6000株。8月5日播种,育苗移栽。以上各栽培试验小区面积为2m2(…  相似文献   

5.
不同种植密度对威芋5号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铃薯威芋5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其生理指标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种植株行距为50 cm×35 cm时威芋5号的产量最高,667 m2达到2 296.66 kg、纯收益为1 296.99元。  相似文献   

6.
张霞 《现代园艺》2014,(19):23-24
<正>1试栽园概况试栽园土质为沙壤土,土层较深厚,pH值7.1。按株行距开通沟,宽深各1m,用表土或好土回填并掺有机肥,灌水沉实。株行距3m×4m,667m2栽55株。栽后管理得当,当年成花,第2年开花率与坐果率均达100%,平均667m2产果181.5kg;第3年为583kg;第4年进入丰产期,产量3000kg。2主要性状2.1果实经济形状凯特杏属欧洲生态群品种,特大型果,平均单果重105.5g,最大152g。果实横径5.5cm,果实纵径6.8cm左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适宜北京地区的塑料大棚番茄农机农艺融合栽培模式,以普罗旺斯番茄为试验对象,设计不同密度机械定植和人工定植4个处理,与传统人工定植(CK)的番茄在生长指标、产量指标、品质指标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667 m2种植1820~2670株的范围内,不同栽培模式的番茄在株高、茎粗、叶片数、叶面积等方面差异较小;但随着密度增大,单果质量呈变小趋势,果实品质呈变差趋势。其中,T3(机械定植,株距40 cm,行距40 cm)的单果质量最大(208.48 g),CK(人工定植,株距30 cm,行距60~70 cm)的单果质量最小(145.79 g),果实的糖酸比T3最大(10.07),T1(机械定植,株距30 cm,行距40 cm)最小(8.58)。综合各方面数据考虑,在北京地区的塑料大棚番茄栽培中,采用机械化种植的T2处理(株距35 cm,行距40 cm,667 m2定植2170株),可以实现机械化种植,并且在植株长势、果实产量和品质方面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8.
高浓度CO2对番茄生长发育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品种月光、合作903为试材,在CO2浓度为1 000 μmol·mol-1的条件下,研究了高浓度CO2对番茄生长量、干物质分配、产量、品质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CO2显著抑制番茄株高、茎粗、节间长度的增长;有利于干物质向果实分配,减少了向茎、叶的分配;显著提高了产量和品质。净光合速率在处理前期显著提高,中期适应,后期再次提高。  相似文献   

9.
为确定新疆温室滴灌番茄适宜灌水量,在新疆农垦科学院科研基地开展了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灌水量处理对番茄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番茄株高、茎粗在苗期增长速度较快,随着生育期推进,番茄进入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进行阶段,株高、茎粗增长缓慢直至稳定,株高、茎粗总体随着灌水量增大而增大,T4处理最大,T3处理次之,T1处理最小;番茄各生育期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总体随灌水量的增大而增大,苗期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单峰型曲线,峰值出现在13:00,而开花结果期与成熟采摘期净光合速率变化为双峰型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11:00及15:00,各生育期气孔导度日变化为双峰型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11:00及15:00;4种灌水量处理的产量大小依次是T3T4T2T1,中高灌水量处理(T3)产量最高,低灌水量处理(T1)最低。综合分析试验结果,中高灌水量处理(T3)下番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与高灌水量处理(T4)无显著差异,并且产量最高,这说明中高灌水量(320m3/667m2)为新疆温室滴灌番茄较为适宜的灌水量。  相似文献   

10.
明柳甜桔引种到清远市,表现为粗生,夏梢迟而少,摘梢人工少,容易管理,保果易,结果力强,着果率高,丰产性好,每667m2植55株6~7年生平均株产68~70 kg,每667 m2产量3 740~3 850 kg,果形整齐,耐寒性较强等;2-3月可带叶采收上市.研究发现栽植株行距以3 m×4 m或4 m×4 m为宜,产量较高.总结了此品种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从山东、江苏引入12个草莓品种,种植在我县的高大乡(海拔1380m,年均温17.4℃),和九街镇(海拔1750m,年均温15.6℃)。高大乡采用露地种植,九街镇分别采用设施种植和露地种植。株行距均为30 cm×35 cm,667 m2栽5000株。试验园总面积2333m2。试验结果表明, 日本一号、星都、美杂四号、鬼怒甘4个品种产量较高,667m2产量超过2000 kg;星都、美杂四号、新明星、春旭、日本一号、鬼怒甘、宝交早生7  相似文献   

12.
直立茎自封顶皱缩叶番茄系列品种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齐哈尔市蔬菜研究所自1969年开展直立茎、自封顶、皱缩叶番茄品种的选育工作,历经30多年成功地育成了齐研矮粉(国审粉果)、齐研矮黄(黄果)、齐研矮红(红果)系列品种.系列品种的株高45 cm~60 cm(厘米),株幅小、茎粗壮,直立性强,主茎三穗果封顶,叶片肥大浓绿,标准单果重200 g~280 g(克),抗疫病、斑枯病和毒病,产量3 000 kg/667 m2 4 000 kg/667 m2(公斤/平方米),适宜露地密植栽培,保苗株数3 800~4 000株/667 m2(公斤/平方米).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藏区芜菁种植密度不均匀、块根大小不一致、产量低,无法满足加工企业对优质原料的需求问题,以对本地芜菁品种提纯后的新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川西藏区不同播种密度(株行距20 cm×30 cm、25 cm×30 cm、30 cm×30 cm和35 cm×30 cm)对芜菁块根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芜菁块根横切面直径和单株块根质量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大小顺序均为株行距35 cm×30 cm>30 cm×30 cm>25 cm×30 cm>20 cm×30 cm;各处理芜菁产量间差异也达极显著水平,大小顺序为株行距30 cm×30 cm>35 cm×30 cm>20 cm×30 cm>25 cm×30 cm.结合芜菁植株性状、产量及芜菁深加工企业对优质原材料的要求,得出川西藏区芜菁栽培的最佳株行距为30 c m×30 c m;如产品用作饲料,则采用株行距35 cm×30 cm和30 cm×30 cm这2种密度均可.  相似文献   

14.
不同密度和果穗数对日光温室番茄冠层光合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保红一号”番茄为试材,采用单干整枝方式研究不同密度和果穗数对日光温室番茄功能叶片冠层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在植株上、中、下部冠层间随不同密度的冠高和叶位差异明显.中、上部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高,下部低,3 000株/667m2(留5穗果)各冠层叶位间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呈正相关,表现出冠层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产量最高.表明适合阿克苏地区冬春茬日光温室番茄生产的适宜密度为3 000株/667m2(留5穗果),总产量最高,达到7 806.3 kg/667m2.  相似文献   

15.
郭凤  陈松柏  罗小敏 《西南园艺》2013,(Z1):126-129
试验和调查结果表明:(1)‘渝马铃薯1号’、‘中薯3号’、‘南中552’、‘川芋4号’等品种为稻草覆盖秋马铃薯优选品种。(2)秋马铃薯的最佳覆盖物为稻草,稻草全覆盖最佳用量为1000~1300kg/667m2。(3)稻草全覆盖栽培秋马铃薯,采用密度9000~11000窝/667m2、尿素10~15kg/667m2、氯化钾15kg/667m2的栽培组合可获得较高产量。(4)稻茬稻草覆盖栽培秋马铃薯以净作产量最高,667m2平均产量可达1236.9kg;不同间套作模式马铃薯产量高低顺序为"马铃薯/油菜">"马铃薯/秋菜">"马铃薯/榨菜"。(5)稻茬秋马铃薯纯收益间套作高于净作,高低顺序为"马铃薯/榨菜">"马铃薯/秋菜">"马铃薯/油菜">马铃薯净作,表明稻茬秋马铃薯间套作栽培十分有利于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6.
1)品种特征特性。植株生长势强,后期不易衰老,再生能力强;茎粗壮直立,叶色浓绿,叶片大;花器官较大,果实发育速度快,连续结果能力强,平均单株结果数10个以上,果实近圆球形、略扁,果皮紫黑发亮,果肉浅绿白色、肉质致密细嫩、品质佳,单果重500~750g,每667m2产量4500kg以上。对环境适应性广,特别是结果后期植株也能保持较强的生长势,既适于大棚、小拱棚、露地早熟栽培,也可进行越夏栽培。2)栽培技术要点。北京地区春大棚栽培一般于12月底至翌年1月初播种,3月中下旬定植。行距保持60cm,株距45cm,每667m2栽2500株左右。小拱棚覆盖露地早熟栽培于1…  相似文献   

17.
赣蕹2号是以吉安大叶蕹菜为母本,泰国尖叶蕹菜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和系统选育而成的蕹菜新品种.该品种生长势强,株高43.3 cm,大叶,叶长15 cm,宽11.8 cm,品质优,丰产性好,田间表现抗白锈病和花叶病毒病,每667 m2净菜产量3 888~4 265 kg,适宜保护地和露地栽培.2008年12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8.
为避免烧苗,提高出苗率,于2016年开展早春地膜马铃薯膜上覆土时间试验。结果表明:幼芽顶端距地表2 cm时膜上覆土3~4 cm的处理2出苗率最高,达96.3%;且鲜薯产量、商品薯产量及经济效益均最高,分别为3 335.7/667 m~2、3 211.6/667 m~2及2 657.4元/667 m~2,比膜上不覆土的处理4(CK)增效291.6元/667 m~2。因此,在早春错期地膜马铃薯生产中,在幼芽距地表2 cm左右时进行膜上覆土较适宜。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适合东南沿海地区有机基质栽培的厚皮甜瓜品种,引进5个甜瓜品种,研究其基质栽培的生育期、植株长势、净光合速率、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5个厚皮甜瓜品种在基质栽培条件下生长良好,果实发育期46~63d,净光合速率19.4~23.3μmol/m2·s,667m2产量1396.8~1922.4kg,品质佳,适合在东南沿海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秋葵1号是辽宁省铁岭市农科院从美国引进,并于2005年在辽宁省非主要农作物备案办公室登记的新品种,该品种是辽宁省第1个登记的秋葵品种,填补了省内秋葵品种的空白。该品种适宜于辽宁各地种植,按667m~2产量1800~2000kg, 2.0元/kg计算,667m~2效益达3600~4000元。一、特征特性根系发达,直根系,茎直立、粗壮,平均株高2.0m,节间3~6cm;叶绿色,掌状5裂,互生,叶身有茸毛;5~6片叶现始花,花着生于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