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重庆北碚槽上(海拔650m),研究了马铃薯/玉米套作2∶2和3∶2行比下,4个不同类型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中薯5号、鄂马铃薯5号和米拉)的光合生理响应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2∶2较之3∶2行比,马铃薯平均株高更高,LAI偏低,HI、单株主茎数和分枝数差异因品种而异,单株结薯数和薯重偏低;套作条件下单株结薯数以‘中薯5号’最多;套作生物产量2种行比均以‘费乌瑞它’和‘鄂马铃薯5号’较高,‘中薯5号’和‘米拉’较低;复合产量和总产值均较高的组合为费乌瑞它3∶2行比;套作LER(土地当量比)>1,套作优势大小依品种和行比而不同。2.中、下位叶PAR截获,米拉群体高于中薯5号群体;两品种冠层群体平均PAR3∶2行比高于2∶2;随着叶位从高至低,马铃薯群体中、下位叶PAR呈下降趋势,降低幅度套作高于单作。3.套作提高了马铃薯叶片Chla、Chlb、Chla+Chlb含量;2种行比套作之间叶绿素含量、SLW的差异因品种和生育时期不尽一致,但LAI和叶绿素a/b值3∶2行比套作高于2∶2行比套作;套作降低了马铃薯Pn、Gs、Tr,提高了WUE。两品种3∶2行比套作Pn、Gs、Tr均高于2∶2行比套作;套作降低了马铃薯上位叶Pn、Gs,提高了中、下位叶Pn、Gs,不同叶位Ci、Tr、WUE存在品种间差异。4.马铃薯叶、茎、块茎干物质积累及全株干物质积累总量2∶2行比低于3∶2行比;套作中薯5号干物质积累总量高于套作米拉。5.套作降低了马铃薯SPC(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了叶片Pro(脯氨酸)含量、SOD活性、POD活性;套作提高了中薯5号MDA含量和CAT活性,降低了米拉MDA含量和CAT活性;两品种套作CAT活性3∶2行比高于2∶2行比;套作中薯5号SPC高于套作米拉,SOD活性低于套作米拉。6.适合与玉米套作的马铃薯品种和套作行比为费乌瑞它/玉米3∶2行比和2∶2行比、中薯5号/玉米3∶2行比、米拉/玉米3∶2行比。  相似文献   

2.
以马铃薯/玉米套作行比2∶2为基础,在重庆市巫溪县尖山镇(海拔950m)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窝距、马铃薯品种、马铃薯小行距及带宽的不同配置下套种作物的光合特性及其在光胁迫时叶片内抗性指标的变化。主要结果如下:1.套作处理促进了马铃薯株高及茎粗的增长;株高主要受品种和窝距因素影响,其次为带宽因素;茎粗则主要由品种决定,‘渝马铃薯1号’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茎粗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马铃薯的主茎数仅由品种决定而不受田间配置影响;叶面积系数受窝距和带宽因素影响,且上位叶叶面积系数明显大于下位叶,占全株比例为64.59%~83.69%。2.马铃薯随着窝距的增加,单株叶片、茎和茎叶干重增加,但随着带宽的增加反而降低;叶干重先于茎干重达到峰值;在块茎中的干物质积累呈现前慢后快的趋势,在不同品种中茎、叶、块茎的积累差异较大。3.影响群体复合产量的因素为窝距>品种>马铃薯小行距>带宽。以处理5和处理6最为接近,折粮复合产量分别为797.62kg/667m2、788.94kg/667m2。处理5为‘渝马铃薯1号’+窝距25cm+马铃薯小行距30cm+带宽180cm,其马铃薯密度2963株/667m2;处理6为‘鄂马铃薯5号’+窝距25cm+马铃薯小行距50cm+带宽160cm,其马铃薯密度3334株/667m2。试验中套作各处理的LER(土地当量比)介于1.32~1.51,套作优势明显。4.不同叶位间马铃薯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以上位叶大于下位叶,胞间CO2浓度则为下位叶大于上位叶,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上位叶蒸腾速率与产量呈正相关。套作促进了下位叶净光合速率的增加,处理6净光合速率极显著大于其他处理。5.套作促进了POD活性和SOD活性的增加,降低了MDA含量。  相似文献   

3.
不同马铃薯玉米套作模式对产量影响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马铃薯是毕节市的优势作物,大多以和玉米套作模式进行种植,为了探索马铃薯新品种毕薯5号与玉米套作合理的薯、玉行比配置,我们在海拔1600m以下的地区开展薯玉套作模式对比试验,为该品种的推广和高产栽培技术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马铃薯品种为毕薯5号,玉米品种为毕单14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日光温室早春茬马铃薯生产的补光技术,通过对马铃薯进行CK(未补光)、T1(揭帘前补光4 h)、T2(盖帘后补光4 h)处理的试验,研究不同时段补光对日光温室早春茬马铃薯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较未补光处理,T1、T2处理均显著提高了马铃薯叶片净光合速率、株高、茎粗、块茎产量及淀粉含量,且T1处理下块...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马铃薯/玉米套作体系不同行比对马铃薯商品性状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及筛选适宜与
玉米套作的马铃薯品种,以4 个不同类型马铃薯品种单作为对照,设置2∶2 和3∶2 两种马铃薯/玉米套
作 的行比,研究套作条件下马铃薯商品性和总产值的变化。结果表明:套作极显著降低了马铃薯单个商品
薯质量、单株商品薯数、单株商品薯质量、单株块茎质量、商品薯率和商品薯质量占总薯质量的比率(商
品薯≥ 50 g)。单株商品薯质量、单株块茎数量和单株块茎质量3∶2 行比套作极显著高于2∶2 行比套作,
单株商品薯数和商品薯率两种套作行比之间的差异随马铃薯品种而不同,单个商品薯质量和商品薯质量占
总薯质量的比率两种套作行比之间无显著差异。马铃薯生物产量(干质量和鲜质量)、块茎产量和商品薯
产量套作明显低于单作,2∶2 行比套作低于3∶2 行比套作。套作条件下费乌瑞它商品性较好,中薯5 号
商品性较差,鄂薯5 号、米拉中等。套作总产值的高低并不总与马铃薯的商品性成正向关系。套作总产值
高于单作玉米产值,但与单作马铃薯产值相比存在品种及套作行比间的差异。适合与玉米套作的品种与行
比依次为:费乌瑞它3∶2 行比、中薯5 号3∶2 行比、米拉3∶2 行比、费乌瑞它2∶2 行比。  相似文献   

6.
在防虫网棚内,以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的脱毒苗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玉米秸秆、蛭石、草炭不同基质配比对马铃薯脱毒种苗成活率、单株结薯数、单株薯质量等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玉米秸秆∶草炭∶蛭石=25∶25∶50(体积比)的基质配比效果较好,脱毒种苗成活率高、单株结薯数较多、单薯质量大、大薯率高。  相似文献   

7.
通过田间试验,探讨大田栽培中不同肥料品种对马铃薯组织培养薯苗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薯粒数量较高的是施缓控释肥、常规肥、生物有机肥,分别为52415.9粒/667 m2、51487.0粒/667 m2、51403.5粒/667 m2;单产较高的是施常规肥、生物有机肥、缓控释肥处理,分别为1863.2 kg/667 m2、1716.4 kg/667 m2、1627.5 kg/667 m2。  相似文献   

8.
通过田间试验,探讨马铃薯组织培养薯苗大田栽培不同质地土壤对其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砂质土壤表现最好,块茎数量和块茎重量分别为52014.0粒/667m2、1741.6kg/667m2;粘质土壤表现最差,块茎数量和块茎重量分别为4601.O粒/667m2、1422.9kg/667m2。  相似文献   

9.
密度和行距配置对色素辣椒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色素辣椒‘0409’为试材,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设置不同种植密度(82 500、67 500、52 500株·hm-2)不同行距配置(70cm+50cm、60cm+60cm、80cm+40cm),研究密度和行距配置对色素辣椒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和行距配置均显著影响色素辣椒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叶面积指数和群体干物质积累均增加,而功能叶的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逐渐减小,青果数和落果率增加,单株商品果数减少,但是较高的有效公顷株数足以弥补它的劣势,所以密度为82 500株·hm-2时产量最高,平均为7 201.40kg·hm-2;同一密度下不同行距配置时大小行种植比等行距更有利于获得高产,在3个密度下80cm+40cm行距配置的叶面积指数、群体干物质积累、功能叶的Pn、Gs和Tr以及单株商品果数均高于其它2个行距配置,产量为最高。因此,82 500株·hm-2种植密度、80cm+40cm行距配置为色素辣椒最佳栽培方式,群体增产潜力最大。  相似文献   

10.
采用双因素通用旋转试验设计,研究磷酸二氢钾的不同喷施浓度(0,0.073%,0.25%,0.427%,0.5%)和不同喷施时间对马铃薯产量和生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磷酸二氢钾不同喷施浓度和不同喷施时间可提高马铃薯块茎淀粉、还原糖含量以及块茎产量,但影响有差异;试验最佳喷施浓度为0.25%,最佳喷施时间为初花期后第26,36,46天各喷施1次。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出适宜莲藕种植的缓释肥料种类,以莲藕大地红为试材,普通复合肥为对照,5种氮磷钾不同配比(质量比,后同)的缓释肥作为对比:N:P2O5:K2O=16:12:20(T1)、N:P2O5:K2O=17:17:17(T2)、N:P2O5:K2O=18:10:18(T3)、N:P2O5:K2O=25:12:15(T4)、N...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探索复合肥不同施用量对马铃薯品种"盘薯1号"产量的影响,通过"盘薯1号"的不同施肥量试验,寻求合理的施肥量,达到合理施肥,经济用肥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施肥量为30kg/667m2、40kg/667m2、60kg/667m2的产量较高,且差异不显著,与施肥量70kg的产量差异显著。说明该区域、该品种比较合理的667m2施肥量为30~40kg,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产量反而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白菜连作栽培已严重影响其产量和品质,为克服白菜连作引起的产量减少及品质降低,试验设置白菜套作大葱、白菜套作大蒜、白菜套作分蘖洋葱及白菜单作4种栽培模式,研究了不同套作方式对白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期为黑龙江地区生产无公害大白菜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套作白菜的鲜样质量较单作有所增加,大葱、大蒜和分蘖洋葱套作白菜后盆栽鲜样质量分别较单作增加35.71%、46.43%和17.86%,大葱、大蒜和分蘖洋葱套作白菜后盆栽总生物量分别较单作增加57.14%、57.14%和46.42%,且达到差异显著水平。白菜套作大葱时,白菜各主要成分含量指标良好,品质较好;白菜套作分蘖洋葱或大蒜时,白菜的各主要成分含量指标均处于中间水平,品质适中;白菜单作时,白菜各主要成分含量指标均处于较低水平,品质较差。套作均一定程度的提高了产量,改善了白菜的品质,套作处理均好于白菜单作,套作大葱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施氮对马铃薯植株生长生理机制的调控,进一步提高马铃薯产量,通过盆栽的种植方式,以青薯9号为试验材料,研究氮素对马铃薯株高、茎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施氮量为350kg/hm2时,马铃薯各生长时期株高和茎粗达到最高;SOD活性随生育期的增加呈降低的趋势,在施氮量为430 kg/hm2时最高;POD活性和CAT活性均在施氮量为350 kg/hm2时最高;当施氮量为350 kg/hm2时,平均单株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产量与施氮量符合关系式y=-0.006 4x2+2.6418x+115.6(R2=0.887 2**),并计算出马铃薯产量最高(491.27 g/株)时施氮量为206.39 kg/hm2。通过综合分析马铃薯生理特性及产量形成等指标,马铃薯氮素最适施用量为206.39~350.00 kg/hm2。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马铃薯在相同种植密度下高产优质最佳的行株距,采用37 500和60 000株 ? hm-2两种密度,通过扩大行距缩小株距,分别设置4个和7个行株距比处理,研究其对马铃薯茎叶干物质积累、光分布、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特性、产量及块茎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还原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行株距比在低密度下为1.5、高密度下为2.5时,可提高茎叶干物质量、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鲜薯产量及其淀粉、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含量,而胞间CO2浓度(Ci)、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规律与之相反。‘青薯9号’高产优质的行距/株距在37 500和60 000株 ? hm-2种植密度下,分别为63.3 cm /42.2 cm和64.6 cm /25.8 cm。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不同施肥方式下马铃薯生长发育特点以及产量表现。试验结果表明,基肥+水肥一体化施用、基肥+3次追肥处理效果比较好,马铃薯产量较高,特别是基肥+水肥一体化施用的效果更明显、产量更高、效益更好,值得在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17.
以马铃薯品种荷兰806为材料,在植株生长发育不同时期叶面喷施50 mg · L-1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溶液,研究ALA对马铃薯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ALA可以提高马铃薯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尤其提高正午和下午叶片的光合能力,降低光合午休程度。测试分析结果表明,ALA处理提高了马铃薯叶片PSⅡ和PSⅠ反应中心最大光化学效率(φPo和φRo),降低PSⅡ反应中心最大关闭速率(Mo),维持较高的光合电子传递量子产额(φEo)和较低的能量热耗散量子产额(φDo),提高以吸收为基础的光合性能指数(PIabs)和包括PSⅠ和PSⅡ在内的整体光合性能指数(PItotal)。ALA处理还能上调PSⅡ反应中心核心蛋白D1和D2编码基因Psb A和Psb D转录水平。此外,ALA处理显著提高马铃薯块茎产量,提高可溶性糖和VC含量,但对淀粉含量影响不显著。可见,ALA这种全天然的非蛋白质氨基酸类物质,在马铃...  相似文献   

18.
不同阴离子对黄瓜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不同阴离子(NO_~-3、SO_4~(2-)、Cl~-)化肥及不同施用量对黄瓜(新泰密刺)叶片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用量相同时,3种阴离子化肥处理都使黄瓜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其气孔阻力增加;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则降低;施用化肥种类相同时,随着处理水平的升高,CK的chla/chlb有升高的趋势,3种阴离子处理的则使其降低。  相似文献   

19.
以无核白葡萄为试材,通过在不同高度(WP1:棚架上方50 cm,WP2:棚架下方50 cm,WP3:地上30 cm)进行每天1 h微喷调控,监测葡萄叶片光合特性和果粒生长发育,研究了不同微喷高度对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为无核白葡萄的增产增效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微喷处理的日平均SPAD值均高于对照处理,其中WP1处理的日平均SPAD值最高;净光合速率中WP1、WP2、WP3处理分别较对照处理提高6.6%、11.2%以及降低1.5%。各处理果粒体积及增长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WP2、WP3、CK、WP1,其中WP2与其它处理差异显著。在葡萄产量指标上,WP2处理产量最高,达51490.95 kg·hm-2,较CK增产6.7%;WP1、WP3处理分别较CK降低24.2%和29.1%。由此得出,在棚架下方50 cm处每天微喷1 h能促进葡萄光合作用,对葡萄增产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不同光质对水培脱毒马铃薯光合与结薯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蓝、红蓝(7︰1)、红蓝(5︰1)和白光5种光质LED灯作为光源,其中白光为对照,研究光质对水培脱毒马铃薯植株叶片发育、叶片光合性能、叶绿素荧光特性和结薯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红蓝光(5︰1)处理条件下,水培马铃薯植株生长前期叶面积系数、叶绿素含量、气孔密度、气孔导度(Gs)均高于其他处理,P_n、Φ_(PSⅡ)、q_P、和ETR等显著高于白光处理,块茎形成和膨大最快。且定植60 d时叶绿素含量下降,P_n和PSⅡ活性中心开放程度显著下降,成熟期提前,微型薯产量和成薯率最高。在单色红光处理下,植株叶面积系数、叶绿素含量、G_s、P_n、F_v/F_o、Φ_(PSⅡ)和q_P下降,NPQ升高,块茎的形成和膨大缓慢,产量最低。在单色蓝光处理下前期叶片生长较快,块茎形成早,但不利于匍匐茎的形成,并引起叶片早衰,制约了块茎产量的提高。基于上述结果,光质调控前期可增加红光比例,诱导匍匐茎形成,后期增加蓝光比例,促进块茎形成和膨大,提高块茎的数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