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不同铜源和水平对生长猪组织铜含量和含铜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选用54头体重约17 kg杜长大生长猪进行试验,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铜源、不同水平铜对猪血液生化指标及组织铜沉积的影响。试验猪随机分为9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各处理日粮分别为基础日粮添加以氨基酸铜(Cu-AA)、硫酸铜(CuSO4)和碱式氯化铜(TBCC)为铜源的铜10、150和250 mg/kg的日粮。研究结果表明:添加不同铜源、不同剂量铜,猪日增重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肝、肾铜含量随铜添加水平的升高而显著升高(P<0.01),在心肌铜含量方面,添加250 mg/kg铜水平显著高于添加10和150 mg/kg铜水平(P<0.01); 高剂量铜可显著提高血清铜兰蛋白活性(P<0.01),添加150 mg/kg铜可显著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0.05);硫酸铜源可显著降低肌肉铜含量(P<0.01),氨基酸铜源可显著提高血清铜兰蛋白活性(P<0.01)。  相似文献   

2.
研究不同铜源对生长肥育猪前期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分为2个部分.试验1:选择60头约27 kg(杜×长×大)三元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5头猪.试验2:选择48头约47 kg(杜×长×大)三元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4头猪.2个试验的4个处理分别饲喂添加硫酸铜(铜,200 mg/kg,对照组)、碱式氯化铜(铜,150 mg/kg)、甘氨酸铜(铜,100 mg/kg)和羟基蛋氨酸铜(铜,100 mg/kg)的日粮,试验持续28 d.试验1结果表明:在生长猪肥育猪前期,与对照组相比,3个试验组都能提高生长猪前期的日增质量.其中,羟基蛋氨酸铜显著提高该阶段生长肥育猪的日增质量.与对照组相比,碱式氯化铜、甘氨酸铜及羟基蛋氨酸铜都显著改善生长肥育猪前期的皮肤外观.试验2结果表明:生长肥育猪后期,与对照组相比,碱式氯化铜、甘氨酸铜及羟基蛋氨酸铜对生长猪后期的生长性能有改善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不同铜水平对肥育猪生长性能和理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取体质量约为75kg的90头杜×长×大三元杂交肥育猪作为试验动物,根据体质量相近和公母比例相同的原则随机分为3组。以CuSO4.5H2O作为铜源,研究日粮中不同铜水平对肥育猪生长性能,粪便中铁、铜、锰和锌含量及表观性状的影响。3个组日粮中铜水平分别为200、125和25mg/kg。结果表明,日粮中不同铜水平对猪的生长性能及粪便中铁、锰和锌含量均无显著影响;与使用含铜200和125mg/kg的日粮相比,使用含铜25mg/kg的日粮显著降低粪便中的铜含量,并且不同铜水平日粮对猪的粪便颜色、形状及含水量等产生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高凤仙  宋清华  王卉 《湖南饲料》2013,(2):25-28,39
采用土壤盆栽玉米,试验猪粪是猪饲喂基础日粮添加250mg/kg铜分别来自硫酸铜(CuSO4)、氨基酸铜(Cu-AA)和碱式氯化铜(TBCC)排出的粪,对照猪粪取于猪饲喂基础日粮的粪。添加铜源猪粪分别设100g/盆、200g/盆、300g/盆3个铜浓度。研究不同铜源与铜浓度猪粪对玉米移栽后生长及植株铜吸收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铜源猪粪对玉米生长及植株铜沉积无显著影响(P>0.05)。玉米移栽后40d,随粪中铜含量的增加显著增加土壤铜含量(P<0.05),玉米地下部和地上部分铜含量随土壤铜含量增加而增加(P<0.05),玉米地上部和地下部鲜物质量随试验猪粪中铜浓度的升高而下降(P<0.05)。高铜浓度猪粪施肥影响玉米生长。  相似文献   

5.
选取108头体重为60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猪作为试验动物,根据体重相近、公母比例相同的原则随机分为三个组。以CuSO·45H2O作为铜源,研究日粮中不同铜水平对生长猪生长性能、粪便中铁、铜、锰、锌含量及表观性状的影响。三个组日粮中铜水平分别为250mg/kg、150mg/kg和50mg/kg。结果表明,日粮中不同铜水平对猪的生长性能、粪便中铁和锰含量均没有产生显著性影响(P>0.05);与使用250mg/kg和150mg/kg铜的日粮相比,使用50mg/kg铜的日粮极显著降低了粪便中铜的含量(P<0.01);但与使用50mg/kg和150mg/kg铜的日粮相比,使用250mg/kg铜的日粮显著降低了粪便中锌的含量(P<0.05)。并且不同铜水平日粮对猪的粪便颜色、形状、含水量等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评估日粮添加不同铜源对肉鸭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粪便铜含量的影响。选取1056只1日龄樱桃谷肉鸭,分为硫酸铜组、蛋氨酸螯合铜组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32只。结果显示:在生长性能方面,饲粮中添加不同铜源对肉鸭各阶段日采食量、日增重和出栏体重影响不显著(P>0.05)。全期来看,添加蛋氨酸螯合铜组肉鸭1~38日龄料重比显著改善(P<0.05)。在屠宰性能方面,不同铜源对肉鸭各胴体指标均影响不显著(P>0.05)。蛋氨酸螯合铜组肉鸭粪便中铜含量比硫酸铜组高0.8mg/kg,但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除料重比外,日粮添加不同铜源对肉鸭生长性能、粪铜含量影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不同铜源对畜禽作用及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铜是动物体内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在畜禽日粮中添加高剂量铜(高铜)起到改善畜禽生产性能作用,但是,对畜禽产品安全及环境污染应引起高度重视,文章除对高铜在畜禽日粮中的作用外,对不同铜源的在畜禽日粮中的添加进行实验比较。对畜禽日粮中添加有机铜、铜氨基酸鳌合物在畜禽机体吸收、改善生产性能、有机铜、铜氨基酸鳌合物的排泄及环境污染进行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8.
不同铜源在断奶仔猪日粮中的添加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40头在30±2日龄断奶的仔猪(长大杂交),研究在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不同铜源对仔猪生长性能、血清铜、粪铜及可溶性铜含量的影响.各处理日粮分别是硫酸铜组(165mg/kg)、碱式氯化铜组(碱铜组,165mg/kg)、有机铜Ⅰ组(25mg/kg蛋白质鏊合铜+140mg/kg硫酸铜)、有机铜Ⅱ组(25mg/kg蛋白质鏊合铜+140mg/kg碱式氯化铜).结果表明有机铜源与无机铜复合(p<0.1),但对饲料转化效率无显著影响.碱铜组、有机铜Ⅰ和Ⅱ组表观消化率高于硫酸铜组(p<0.05).有机铜Ⅰ和Ⅱ组以及硫酸铜组的血清铜显著高于碱铜组(p<0.05).碱式氯化铜能显著降低粪铜的含量(p<0.05);碱式氯化铜及有机铜的使用能降低粪可溶性铜的含量,特别是两种铜合用,能显著降低粪可溶性铜的含量(p<0.05).而不同铜源对蛋白质消化率、粪中水分含量等指标则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铜是动物生命活动的微量元素之一,在提高饲料转化率、改善繁殖性能、增强动物抗病能力、改善畜产品品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甘氨酸铜是一种优质的有机铜源,其化学结构稳定、适口性良好、生物利用率高,同时对环境污染也比无机铜低,因此,甘氨酸铜凭借其优越性将逐步在饲料行业中发挥比无机铜更大的作用。本文着重从甘氨酸铜在猪生产中提高其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免疫机能等方面作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铜元素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元素是猪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维持着正常的生长发育和生命活动,对猪的健康和高效生产起着重要作用,铜元素可参与造血活动,参与黑色素的生成,还是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若铜元素缺乏对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免疫系统及骨骼结缔组织等都有不良影响。饲料中适量添加高剂量的铜元素能促进仔猪的生长,对母体内的胚胎发育也有明显影响,而对生长肥育猪没有显著影响。若长期饲喂过量铜元素的日粮,会使猪的肝、肾功能受损,采食量下降,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铜源种类有无机铜类和有机铜类两种,无机铜源有逐渐被淘汰的趋势,而有机铜源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试验选用27头体重20 kg左右健康的长×约二元杂交猪,随机分成3组,每组9头,均饲喂添加铜250 mg/kg、锌430 mg/kg的饲粮,分别在屠宰前0(对照组)、15 d和30 d停用高铜高锌.观测各组猪生长性能和猪肉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与不停用对照组相比较在屠宰前30 d停用高铜高锌饲粮不影响猪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屠宰指标及猪肉品质,相反还降低猪肉的滴水损失和铜、锌含量.因此,在屠前30 d停止使用高铜高锌不会影响猪的生长,可有效地减少肉中铜、锌的残留.  相似文献   

12.
蛋氨酸铜对猪血清铜锌含量及粪铜锌排泄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研究饲粮中添加蛋氨酸铜与硫酸铜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血清铜锌含量及粪铜辞排泄量的影响.选择体重为17.17±2.34kg(P>0.05)的二元杂交(长×大)生长阉公猪30头进行试验,试猪按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依体重和窝别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猪,分别饲喂10、150、250mg/kg蛋氨酸铜和150、250mg/kg硫酸铜,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饲喂蛋氨酸铜组ADG、F/G及表观养分消化率具有明显的优势;血清铜含量随饲粮铜水平的提高而发生显著变化,而高铜组组问血清锌差异不显著;蛋氨酸组粪铜排泄量比硫酸铜组粪铜排泄量显著降低.说明:添加中等水平的有机蛋氨酸铜吸收利用率比高剂量硫酸铜高,且可减少粪铜、锌的排泄.  相似文献   

13.
不同铜源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和生物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玉米-豆粕型日粮研究肉仔鸡对不同有机铜源(硫酸铜、乙酸铜和酵母铜)的生物利用率。在基础日粮(Cu40.61mg/kg)上,硫酸铜、乙酸铜和酵母铜的添加水平依次为0、10、50、100 mg/kg,试验3周。结果表明,铜源和铜水平对试鸡的日增重、采食量和料肉比无显著影响(P>0.05);以CuSO4为参比标准,铜采食量为自变量,肝铜和胫骨铜为因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用斜率比法求得乙酸铜和酵母铜的生物利用率分别为80.45%和196.02%,117.61%和168.35%。这说明不同铜源对肉仔鸡的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而酵母铜的生物利用率显著高于(P<0.05)硫酸铜和乙酸铜。  相似文献   

14.
氨基酸螯合铜作为一种有机铜源,能够减轻铜与其他营养物质的颉颃,促进铜和其他矿物质元素的吸收利用,减少由于铜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及由于铜颉颃对饲料中其他营养成分的破坏等.氨基酸螯合铜在实际生产中,能够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提高饲料利用率,改善胴体品质,提高繁殖性能,同时还具有抗氧化、调节内分泌和提高免疫力等功能.综述氨基酸螯合铜的理化特性、生物学功能及作为一种无机铜的替代产品在畜牧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形式铜对雄性梅花鹿血清生化指标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进而筛选出在梅花鹿日粮中铜的最适宜添加形式.选取20头2年生梅花鹿随机分成4组(A组、B组、C组和D组),按照能量相近、营养物质一致、铜添加量均为10 mg/kg(铜离子)的基础下,研究硫酸铜(B组)、柠檬酸铜(C组)和蛋氨酸铜(D组)3种铜源对雄性梅花鹿血清生化指标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蛋氨酸螫合铜组对干物质、粗蛋白质及钙的消化率高于另外3组(P>0.05);蛋氨酸螯合铜组对磷的消化率极显著高于其对照组和硫酸铜组(P<0.01);2)蛋氨酸铜组血清铜含量极显著高于另外3组(P<0.01),毛中铜含量高于基础日粮组和硫酸铜组(P<0.05),粪中铜含量低于硫酸铜组和柠檬酸铜组(P<0.01);3)不同铜源影响总蛋白质、白蛋白、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间血糖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4)蛋氨酸铜组铜蓝蛋白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基础日粮组(P<0.05).结果表明,梅花鹿饲粮中最适宜的添加铜源为蛋氨酸铜.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不同铜源对猪消化道的影响多有报道,本试验为了了解不同铜源以及铜含量对猪呼吸道菌群的影响,选取15头体质量为(29±2.8)kg、无呼吸系统疾病、无抗生素使用史的健康阉公猪随机分成5组,每组日粮中添加不同含量不同种类的铜源。A组为对照组,每日基础日粮中铜含量为10mg/kg。B组和C组为硫酸铜组,B组每日基础日粮中硫酸铜含量为150mg/kg,C组每日日粮中硫酸铜含量为300mg/kg;D组和E组为氨基酸铜组,D组每日日粮中氨基酸铜含量为150mg/kg,E组每日日粮中氨基酸铜含量为300mg/kg。20d后宰杀,无菌条件下取各组猪喉头气管内容物,通过PCR-DGGE法对其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显示:硫酸铜对呼吸道菌群的影响较大,铜含量过高会使呼吸道菌群的种类减少,即无机铜对呼吸道菌群的影响高于有机铜对呼吸道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铜会使呼吸道菌群的多态性减少。  相似文献   

17.
选用75头遗传背景相同、胎次相近、公母各半,约45日龄,体重(14.00±0.30)kg的三元杂交健康仔猪,采用完全随机化设计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研究不同添加水平(10,150,300mg/kg)和不同来源的(硫酸铜,氨基酸铜)铜对猪生长性能、组织铜及血清铜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不同铜源和水平的铜对猪日增重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肝、肾、粪铜、血清中铜含量铜源间差异不显著(P0.05),随铜添加水平的升高而显著升高(P0.01);肌肉中铜含量铜源间及不同水平差异极显著(P0.01),且300mg/kg硫酸铜显著降低肌肉中铜含量。研究结果表明:(1)日粮中添加氨基酸铜源和硫酸铜对猪日增重和料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但氨基酸铜源组对猪促生长趋势较硫酸铜组高;(2)血清铜、粪铜及机体组织铜含量铜源间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水平间差异显著(P0.01);(3)添加300mg/kg硫酸铜可显著低于肌肉中铜含量(P0.01)。  相似文献   

18.
猪铜中毒是由于饲喂不当导致猪摄入过多的铜,使铜在肝脏内大量蓄积,随后突然释放造成器官出现实质损伤的一种中毒性疾病,当铜的摄入量超过500 mg/kg时会导致猪死亡。本文从中毒机理、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防治措施等方面探讨了猪铜中毒的综合防治措施,对促进猪铜中毒的有效防治、保障养猪业健康发展提供积极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文章旨在探究日粮不同铜源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400头健康、生长状况良好的28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不额外添加铜,试验组分别向基础日粮中添加25 mg/kg(以铜元素计)的有机铜(氨基酸铜)、碱式氯化铜和五水硫酸铜。试验为期42 d。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有机铜可显著提高仔猪终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P <0.05),显著降低仔猪料重比(P <0.05)。此外,日粮不同铜源对仔猪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 0.05)。日粮不同铜源显著提高仔猪粗脂肪表观消化率,以氨基酸铜组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最高(P <0.05)。此外,日粮不同铜源对仔猪干物质、粗蛋白、能量和有机物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 0.05)。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不同铜源可显著提高仔猪血清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和铜蓝蛋白活性(P <0.05),同时,以氨基酸铜组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最高(P <0.05),五水硫酸铜组铜蓝蛋白活性最高(P <0.05),此外,日粮不同铜源对仔猪血清过...  相似文献   

20.
铜是动物必需微量元素之一。本文主要从牛羊的品种、年龄、微量元素、不同形式的铜源、饲料来源、饲料中植酸、蛋白质、添加方式、及其中的互作物质以及铜的吸收和代谢等几方面综述了影响牛羊对铜吸收利用率的因素。通过比较和综合分析这些因素,为临床当中给动物补充铜提供依据和参考。结果表明,只有综合分析,从生产实践出发,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的原则进行添加,才能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