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实施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计划以来,涉农高校农村科技服务工作日益得到重视,但与其相关评价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在分析我国涉农高校农村科技服务评价体系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高校农村科技服务评价在思想认识、体系构建、保障措施等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对策建议:高校主管部门、高校以及科研人员充分认识农村科技服务的作用和意义,高度重视农村科技服务评价工作;科学设计评价指标;规范评价管理工作;进一步探索构建农村科技服务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志愿者具有"助人者"和"受教育者"的双重身份,对大学生志愿者的评价激励直接关涉志愿服务队伍的壮大和立德树人工作的成效。大学生志愿者的评价与激励存在"画像"与"引航""呈现"与"发展"的密切关系,因而必须一并考察。作为一种技术赋能的回应型治理,精准治理顺应了新时代大学生志愿者评价激励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的高质量发展转向要求。在精准治理理念指导下改革完善新时代大学生志愿者评价激励工作,要基于系统性评价激励治理格局尚未形成、智能化评价激励运行平台尚未建立、回应型评价激励措施体系尚未成型的现实困境,在治理格局重塑、数字技术赋能、评价激励措施提质方面破局创新。  相似文献   

3.
科学计量与科技评价天府国际论坛(以下简称"天府论坛")是由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主办、科学计量与科技评价研究中心(SERC)承办的国际性学术论坛,旨在为海内外学者提供前沿性、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机会与平台,推动科学计量与科技评价研究的创新与发展。论坛自2017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两届,得到了众多知名高校院系、科研单位和学术期刊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科技人才评价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高校科技人才评价的影响因素及指标体系的构建。目的在于深入了解科技人才评价背后的关系以及促进高校科技人才的培养和科研创新。[方法/过程]本文在分析国内外高校科技人才评价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梳理了中国高校科技人才评价的制度、理论、方法和评价体系及存在的相关问题,探讨了中国高校科技评价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中国高校科技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现阶段中国高校科技人才评价中存在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平衡、指标的全面性与可操作性、动态性和时效性、多维度评价的综合性等问题,呼吁未来高校科技人才评价体系需体现在数据驱动和智能化评价、多维度评价、引入行为评价和动态评价、社会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国际化和国际交流等方面。未来将对中国高校科技人才评价进行进一步实证研究和指标验证对高校科技人才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建立以创新和贡献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改变科研评价中的急功近利倾向"是高等学校"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该文在分析高校科研评价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科研评价存在弊端的根源,对改革现行高校科研评价机制提出了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常用评价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最后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出建议,以期为高校科技创新管理工作提供借鉴,为相关部门制定有效的科技政策提供参考,为高校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供依据,从而促进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科研机构是科技发展和创新的重要承担主体,科技绩效管理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战略要求的重要保障,建立科学、合理、可作操性强的科技绩效评价体系是绩效评价的基础。文章探讨了科研绩效评价原则,将常用的评价方法,如同行评议法、德尔菲法和文献计量法等的优点与不足、适用范围等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并针对农业科研机构的特点,给出了科技评价方法建议,以期为农业科研机构绩效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依托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构建包含经济增长基本面和社会发展两大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和分析安徽2004—2018年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结果显示,2004年以来安徽经济增长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在增长基本面维度方面,强度和创新性提升较稳定,稳定性、外向性和合理性波动较大;在社会发展维度方面,健康、生态和福利稳步上升,基础教育发展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以"创新"为引领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以"绿色"为要求协调生态环境和经济增长,以"共享"为目标持续推进社会保障和民生改善可以有效提升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高校科技创新环境是高校创新的土壤,制约着高校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是高校创新的首要任务。基于科技创新视域下的高校管理应该有别于传统的高校管理。高校要改变管理理念,适应高校科技创新形势下的管理要求;探索"以人为本,以服务为中心"的管理体制,关注管理实效,实施生态型领导模式;注重评价反馈功能,建立多元化、发展性评价制度;塑造自身独特气质,打造利于创新的管理文化。  相似文献   

10.
科技论文是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产出形式,也是当前科技领域信息交流和知识积累的主要媒介。在绩效管理与成果激励的大环境下,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以科技论文为代表的产出评价,对于现代科研机构稳定自身定位、谋划和推动中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概述了当前国际科技论文评价的基本方法,分析了现代院所论文评价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回归科技创新本位,务求产出评价实效的一揽子解决方法建议。  相似文献   

11.
科技成果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要途径,是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衔接纽带.高校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专利又是高校科技成果最重要表现形式,其转化水平推动地区产学研合作、拉动地区经济增长.增强高校专利转化意识、加强高校专利运营能力以及完善专利转化体制更有效促进安徽省创新驱动发展.  相似文献   

12.
科技联合对提升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科技联合是新形势下地方高校自主创新的要求,是提升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地方高校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需要。加强科技联合,必须强化联合意识,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提高科研协调管理能力,不断凝练研究方向,加大校地科技合作力度,引导高校与企业的科技联合。  相似文献   

13.
文章结合湖南农业大学科技发展工作实际和科技管理工作实践,针对新时期农业院校科技管理工作转型和体制机制创新,分析了加强农业院校科技管理的重要性,从把握科技工作发展的基本要求与重点;加强科研项目库建设,促进科技发展方式转变;加强科研项目实施与管理,提升科技创新内涵质量与效益;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其聚集项目和人才的作用;以国家新农村发展研究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协同创新与服务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农业院校科技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以期为推动农业科技工作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必须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文章以欠发达地区甘肃省定西市为例,总结了林业科技工作的成效和特点,分析了林业科技创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缺乏协同高效的科技创新机制、机构队伍不稳、服务体系不健全、科技投入少、科研推广力量薄弱等,提出了建立协同高效的林业科技创新联盟、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加大林业科研推广投入力度、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支持企业的科技创新等促进林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科技评价导向对科技创新活动发挥着重要的指挥棒作用。文章分析了目前农业科技评价中存在的过度量化和“四唯”导向等问题,提出要以价值创造和社会贡献为评判标准,给出了新时期农业科技评估方式选择,建议在农业科技评价中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结果与分析结合的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加强高等农业院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了高等农业院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高等农业院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路径:一是加强科技创新团队的引进和培养,提升科研团队创新实力;二是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做好科研保障工作;三是增加资金投入,全面开放科技创新平台;四是鼓励科研成果转化,增强服务农业产业发展能力;五是建立合理的科技创新平台考核评价机制,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潜力。  相似文献   

17.
姬春 《农学学报》2017,7(8):101-108
地方农业高校科技竞争力是地方科技发展与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为了研究地方农业高校科技竞争力提升的对策,本文以北京农学院为例,运用调研和实证分析的方法,指出了地方农业高校面临着高层次拔尖人才匮乏、科技经费投入结构不合理、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高水平标志性成果少等问题及其原因,最后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具体可行的对策。研究表明,通过采取制定明确的符合实际的科技事业发展定位,强化与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密切结合,与中央部属高校错位发展和协同合作,提高地方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断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几个方面,将能提升地方农业高校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高等农业院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对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深远意义及必要性。分析了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新时代高等农业院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途径:一是增强科技创新意识,培育科技创新文化氛围;二是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三是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发挥资源创新效益;四是加大成果转化力度,彰显高校办学特色,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提高技术与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9.
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后,欧债危机随后爆发,新兴经济体也受到严重冲击,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谁能在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掌握发展的主动权,率先复苏并走向繁荣。而作为基础产业的农业和农业科技进步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应充分抓住金融危机给农业科技发展带来的机遇,高度重视科技原始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做到遵循农业科研规律,优化配置农业基础科技资源,强化农业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提升农业核心技术研发水平,加快完善科学评价体系,超前部署一批前瞻性科技专项,增强科技战略储备能力,抢占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为核心的农业科技前沿领域的制高点,以科技创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构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灰色综合评价模型,并基于2010-2012年的相关数据,对甘肃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在逐年上升,且在2012年,综合能力呈现大幅度上升:各项要素中农业科技创新投入能力是影响甘肃农业科技综合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其中科学技术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和省级农业科技项目经费是主要影响甘肃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两项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