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铝胁迫下豌豆根边缘细胞和根细胞壁多糖组分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明确根边缘细胞与根对铝敏感性差异及其与细胞壁多糖组分含量的关系。【方法】以中豌五号为材料,采用雾培法,研究铝胁迫下豌豆根边缘细胞和根细胞壁多糖组分含量的变化。【结果】在4.0 mmol?L-1AlCl3处理24 h后,边缘细胞活性显著降低,细胞活性抑制率达到了19.2%,根系相对伸长的抑制率为10.1%。无铝条件下,边缘细胞的细胞壁果胶、纤维素糖醛酸和总糖含量显著高于根段细胞壁。4.0 mmol?L-1 A1C13处理后,豌豆0~10 mm和10~20 mm根段细胞壁果胶糖醛酸含量提高,边缘细胞提高幅度尤为明显;边缘细胞果胶总糖含量显著提高,半纤维素和纤维素总糖显著降低,而2个根段细胞壁果胶、半纤维素和纤维素总糖含量提高。边缘细胞果胶、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铝含量显著高于0~10 mm和10~20 mm根段,0~10 mm根段铝含量高于10~20 mm,且在4.0 mmol?L-1 A1C13处理24 h后边缘细胞果胶1铝含量分别是0~10 mm、10~20 mm根段的14.4和17.4倍;同时,边缘细胞细胞壁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多糖较果胶高,且含有相当量的铝。【结论】豌豆根边缘细胞细胞壁果胶含量显著高于2个根段,与铝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显示果胶含量高的边缘细胞与根尖相比对铝毒更为敏感,同时,边缘细胞细胞壁多糖(包括果胶,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可能与铝的结合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2个小麦基因型辐84系(敏感)和西矮麦1号(耐性)为材料,研究了在铝胁迫下根系的反应及小麦根尖不同部位细胞壁多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30 μmol/L AlCl3处理24 h,小麦根系伸长受到了明显的抑制,但辐84系受抑制程度更为明显.小麦根系0~10 mm根段的铝含量显著高于10~20 mm根段,且辐84系0~10 mm根段的铝含量是西矮麦1号的1.3倍.铝处理后,小麦根尖0~10 mm根段细胞壁果胶糖醛酸含量提高,辐84系提高幅度尤为明显,且无铝对照和铝处理下,辐84系根尖0~10 mm根段细胞壁果胶糖醛酸含量均显著高于西矮麦1号,但小麦根尖细胞壁果胶总糖含量受铝影响较小.铝处理后,小麦根尖10~20 mm根段细胞壁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糖醛酸、及总糖含量无明显变化,但在根尖0~10 mm根段,小麦细胞壁半纤维素1、半纤维素2及纤维素中糖醛酸和总糖含量提高,且敏感基因型辐84系提高幅度要大于耐性基因型西矮麦1号上述结果表明,小麦敏感基因型根尖细胞壁果胶、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较高且在铝胁迫下提高幅度较大,导致根尖铝积累量以及细胞壁的厚度和刚性增加,进而降低了细胞壁伸展性和根细胞的伸长速率,可能是其根系伸长受铝抑制程度较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油菜素内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以转油菜素内酯合成基因GhDWF1和GhDET2的毛白杨为材料,对其生长、木质部显微结构、细胞壁化学组成进行分析,发现油菜素内酯合成基因DWF1和DET2基因的转入影响了毛白杨的木质部形成和细胞壁组分。转基因毛白杨的木质部面积明显高于对照,且细胞较小,细胞壁较厚,可以推测毛白杨体内细胞的分裂和横向扩大受到影响;导管上的纹孔增大,可能会影响水分运输;酸性果胶升高,纤维素含量降低,可能改变了细胞壁的框架结构;转GhDET2基因的毛白杨的木质素含量较高,S型木质素含量较高,化学降解相对容易;而转GhDWF1的毛白杨的木质素含量较低,G/S比最高,S型木质素含量较小。  相似文献   

4.
蓼科植物和油菜根尖细胞壁对铝胁迫反应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种蓼科植物(酸模叶蓼、杠板归、辣蓼)和2个耐铝性不同的油菜品种(湘油杂3号、赣油杂2号)为材料,研究不同科属及同科植物间根系对铝胁迫的反应与根尖细胞壁糖醛酸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3种蓼科植物的耐铝性显著强于2个油菜品种,其中以酸模叶蓼耐铝性最强,赣油杂2号对铝最敏感。5种植物0~10mm根段积累的铝显著高于10~20mm根段,且油菜0~10mm根段铝含量显著高于蓼科植物。铝处理后,5种植物根尖0~10mm根段细胞壁果胶、半维生素1、半纤维素2含量提高,赣油杂2号提高幅度尤为明显,且无铝对照和铝处理下,2个油菜品种根尖0~10mm根段细胞壁各组分糖醛酸含量显著高于3种蓼科植物尤其是酸模叶蓼。采用1.0mol/LNH3.H2O预处理根尖2h降低细胞壁果胶甲基酯化程度后,5种植物根尖细胞壁对铝的积累量下降,且以2个油菜品种下降幅度最大。铝胁迫下酸模叶蓼根尖细胞壁果胶、半纤维素1和半纤维素2含量较低且提高幅度最小、果胶甲基酯化程度较高等因素降低了铝在根尖的积累,由此缓解了铝对根系伸长的抑制,可能是其耐铝性最强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在酸性(pH值5)土壤中,铝毒害是制约农作物生产的主要逆境因子。铝毒通过抑制根系生长,影响作物对水分和营养物质的吸收,最终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以大豆为试验材料,探讨铝胁迫下外源一氧化氮(NO)对铝毒害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不同铝浓度处理可抑制大豆根的生长及根尖伸长区细胞的伸长,且可诱发根尖丙二醛(MDA)和H_2O_2含量的升高;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NO处理可显著缓解铝抑制的根生长及根尖伸长区细胞的伸长,且降低根尖MDA、H_2O_2含量,提升根尖抗氧化酶活性。表明NO可能通过提高根尖抗氧化能力来缓解铝胁迫对根尖伸长区细胞伸长的抑制,从而改善根系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利用不同硼效率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品种下胚轴诱导的悬浮细胞,研究硼对细胞生长和细胞壁组成的影响及不同硼效率油菜品种细胞壁组成的差异。结果表明:在0-0.5mg/L的硼含量范围内,细胞的生长速度随硼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缺硼显著提高细胞壁提取率和SDS(十二烷基碘酸钠)提取物含量,降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特别对硼低效品种影响更大。硼高效品种悬浮细胞细胞壁提取率和半纤维素含量低于低效品种,碱溶性果胶含量高于低效品种,螯合剂可溶性果胶和纤维素含量品种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2个小麦基因型西矮麦1号(耐性)和辐84系(敏感)在铝胁迫下根尖细胞壁果胶甲酯酶(PME)活性的变化及其与根系对铝毒反应的关系.结果表明,30 μmol·L-1 AlCl3处理6 h和24 h后,小麦根系伸长受到了明显的抑制,但辐84系受抑制更为明显.小麦根系0~10 mm根段的铝含量显著高于10~20 mm根段,且辐84系在0~10 mm根段铝含量高于西矮麦1号.铝胁迫下小麦根尖0~10 mm根段细胞壁果胶糖醛酸含量提高,但辐84系不仅果胶糖醛酸含量较高而且提高幅度更为明显.铝处理下,西矮麦1号根尖果胶甲酯酶(PME)活性无明显变化,但辐84系0~10 mm根段PME活性在铝处理6 h后提高,处理24 h则略有下降.敏感基因型根尖细胞壁PME活性高于耐性基因型,在短期胁迫(6 h)下敏感基因型0~10 mm根段细胞壁PME活性明显提高,在24 h时则略有降低;而耐铝基因型没有明显的变化.上述结果显示,辐84系在无铝胁迫下根尖细胞壁果胶甲基酯酶活性较高,而且在短期铝胁迫下果胶含量和果胶甲基酯酶活性提高幅度较大,增加了细胞壁铝的结合位点,导致较多的铝在根尖积累是其根系伸长受铝抑制程度较高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比较裂果易感性不同的荔枝品种细胞壁组分的差异,研究外源喷施生长素类似物 2,4-二氯苯氧乙酸(2,4-D)对裂果和果皮细胞壁组分的影响,探讨细胞壁组成与裂果发生的关系。【方法】比较 2个易裂果荔枝品种(‘桂味’‘糯米糍’)和 2 个不易裂果荔枝品种(‘怀枝’‘岭丰糯’)花后 75 d 的果皮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化,并观察花后 60~85 d 果皮组织结构和木质素分布。利用 2,4-D 分别对 2 个果场的‘糯米糍’果穗进行浸泡处理,使用 GC-MS 测定裂果高发期的果皮可溶性糖含量,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果皮淀粉和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最后通过透射电镜、果皮组织木质素染色观察荔枝果皮组织结构。【结果】易裂果的‘糯米糍’果皮中己糖(果糖、葡萄糖、半乳糖)含量显著低于不易裂果的‘怀枝’和‘岭丰糯’。果胶含量与裂果易感性之间关系复杂,‘糯米糍’果皮果胶含量较低、仅 1.7 mg/g,且果大、易裂果;‘桂味’果皮果胶含量高、为 4.0 mg/g,果小、也易裂果。2,4-D 处理后,前期暂时提高了座果率,但对最终座果率无显著影响;2,4-D 处理可导致果皮细胞层数增多,内果皮细胞轮廓变模糊;与对照相比,40 mg/L 2,4-D 处理后果皮果胶含量增多、细胞壁增厚、裂果率增加。【结论】裂果易感性不同的荔枝品种果皮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果胶在荔枝裂果中可能扮演双重的角色,细胞膨大过程中果胶合成和降解呈动态变化,果胶含量过高则果皮延展性差,果实小易裂果,果胶含量过低则果皮延展性好,果实大但抗裂性低、也易裂果;2,4-D 处理对‘糯米糍’最终座果率无影响但显著增加裂果风险。  相似文献   

9.
试验以铝耐性有显著差异的2个水稻基因型(菲优多系1号与红良优166)为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铝毒胁迫下铁膜(IP)和3个水平的磷(0、15、30 mg·L~(-1))对水稻生长、根尖细胞壁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50μmol·L~(-1)铝(Al)处理显著降低水稻根系和地上部干质量,增加根尖Al含量和细胞壁果胶、半纤维素1以及半纤维素2含量,且红良优166的变化幅度大于菲优多系1号。IP+Al处理下菲优多系1号与红良优166的根系干质量分别比Al处理增加27.7%和12.3%,根尖Al的含量分别降低15.6%和33.3%,果胶含量减少了22.6%和29.9%,半纤维素1和半纤维素2的含量也显著降低,而根表Fe含量增加434.5%和265.5%。表明根表铁膜形成降低了根尖细胞壁的果胶、半纤维素1和半纤维素2的含量,减轻铝毒对水稻生长的抑制。与IP+Al处理相比,加磷处理进一步降低根尖细胞壁的果胶、半纤维素1和半纤维素2的含量,当浓度达30 mg·L~(-1)时根伸长受抑程度明显减轻,菲优多系1号的根尖Al含量显著降低。说明磷作用于覆铁膜水稻时,磷诱导水稻根系果胶和半纤维素1、半纤维素2含量降低,进而减少了Al在根尖的积累,缓解铝毒带来的损伤。研究表明外源磷能够强化覆铁膜水稻对铝毒的缓解效应,为提高细胞壁的耐铝作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耐铝性差异显著的2个油菜基因型湘油杂3号(耐性)和赣油杂2号(敏感)为材料,研究了铝胁迫条件下根系生长情况,根尖铝含量,根尖细胞壁果胶含量及其甲基酯化程度与耐铝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湘油杂3号的耐铝性显著高于赣油杂2号;0~5 mm根段积累的铝显著高于5~10 mm根段;距油菜根尖0~5 mm根段,敏感基因型果胶含量高于耐性基因型,且前者根尖及细胞壁对铝的积累量也显著高于后者;采用1.0 mol/L NH3.H2O预处理根尖2 h降低细胞壁果胶甲基酯化程度后,耐性和敏感基因型根尖细胞壁对铝的积累量分别下降了14.5%和19.1%。这些结果表明,细胞壁果胶含量及其甲基酯化程度可能是导致不同油菜基因型根尖及细胞壁铝含量、耐铝性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缺钙下枳根抗氧化系统及细胞壁果胶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选取枳实生苗为试验材料,设置正常钙(1.23 mmol/L)和缺钙(0 mmol/L)2个处理进行水培试验。结果显示,缺钙处理会使枳根生物量和细胞壁的提取率下降,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分别下降31.96%、71.27%、 35.91%、 45.70%。并且,缺钙导致砧木总钙、细胞壁钙、螯合态果胶钙和碱溶态果胶钙含量显著降低。其中,根系细胞壁螯合态果胶和碱溶态果胶含量分别下降35.16%、40.51%。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XRD)分析发现,缺钙对根系细胞壁纤维素的结晶度影响不大。因此,缺钙条件下根系抗氧化酶系统活性的降低以及细胞壁果胶含量的大幅度下降,造成了细胞壁丧失抵御钙胁迫的能力,导致细胞壁不能维持其正常功能,进而严重阻碍了枳根系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试验以6年生壶瓶枣为试材,通过叶面喷施10mg·kg-1 6-BA、10mg·kg-1 KT-30和5mmol·kg-1SA,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枣果皮细胞壁多糖物质含量和裂果率的影响。结果表明,6-BA能够极显著降低壶瓶枣的裂果率。对细胞壁多糖物质含量的分析表明,与对照相比,6-BA处理降低了果胶、半纤维素含量,增加了纤维素含量;KT处理增加了果胶、半纤维素含量,降低了纤维素含量;SA处理降低了果胶、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分析得出纤维素与裂果率之间的偏相关系数为-0.9710;完全回归方程y=1.97188+0.03202x1-0.00466x2-0.01129x3,决定系数0.9465。因此认为,纤维素是影响枣裂果的关键多糖,10mg·kg-1 6-BA可有效延缓枣果实细胞壁中纤维素的降解,减少裂果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硼对豌豆根边缘细胞和根细胞壁多糖组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中豌5号豌豆为试验材料,采用雾培法,研究了加硼条件下豌豆根边缘细胞和根细胞壁多糖组分总糖、糖醛酸以及果胶硼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加硼后,边缘细胞和根段果胶含量明显增加,且10~20 mm根段加硼后果胶含量增加达到显著水平,根段的半纤维素总糖含量显著降低;边缘细胞果胶糖醛酸含量高于根段,0~10mm和10~20 mm根段细胞壁果胶1(螯合态果胶)糖醛酸含量分别是果胶2的糖醛酸的2.6和2.0倍;边缘细胞果胶硼含量显著高于根段,且边缘细胞和根段果胶1硼含量分别是果胶2硼含量的7.7、6.4和6.2倍.结果显示,豌豆根边缘细胞和根段细胞壁果胶含量与硼含量呈正相关,表明果胶含量高的边缘细胞比根尖更需要硼.且主要与新生果胶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不同贮藏温度下不同品种猕猴桃果实软化过程中细胞壁多糖物质降解特性,以及相关果胶降解酶对猕猴桃果实软化进程的影响,测定25℃和4℃贮藏过程中徐香、金丽、晚绿猕猴桃果实的硬度、细胞壁多糖物质含量和果胶降解相关酶活性,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3个品种猕猴桃果实软化过程中半纤维素、纤维素和共价型果胶(covalent soluble pectin, CSP)含量不断降低,水溶性果胶(water soluble pectin, WSP)含量不断增加,而离子结合型果胶(ionic soluble pectin, ISP)含量相对稳定。晚绿猕猴桃各细胞壁多糖组分含量变化速度最快,金丽次之,徐香最慢。4℃贮藏延缓了猕猴桃果实细胞壁多糖物质的降解。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3个品种猕猴桃果实硬度与WSP含量之间均呈显著(P<0.05)负相关,与CSP、半纤维素、纤维素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果胶降解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25℃贮藏前期,晚绿猕猴桃内切多聚半乳糖醛酸酶(endo-polygalacturonase, PG)和β-半乳糖苷酶(β-galactosidase,β-Gal)活性显著高于...  相似文献   

15.
以南果梨、延边小香水梨和苹果梨为试材,比较分析耐贮性不同的梨果实贮藏中细胞壁成分变化。结果表明,耐贮性弱的南果梨和延边小香水梨果实贮藏中软化明显;乙醇不溶性物质(alcohol insoluble solids,AIS)含量明显减少;总果胶含量急剧下降,水溶性果胶含量在贮藏前期急剧增加,分别在贮藏15 d和10 d达峰值,EDTA可溶性果胶含量和碱溶性果胶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减少,说明南果梨和延边小香水梨果实贮藏中细胞壁成分大量降解。而耐贮性强的苹果梨果实贮藏中软化不明显;AIS含量减少缓慢;总果胶含量变化不大,水溶性果胶含量减少,EDTA可溶性果胶含量、碱溶性果胶含量、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变化不大,说明苹果梨果实贮藏中细胞壁成分降解较少。  相似文献   

16.
梨果实生长过程中细胞壁成分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寻梨果实细胞壁各组分在果实生长过程中的变化趋势,为梨果实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提取“二十世纪”、“幸水”、“长十郎”3个品种梨果实的细胞壁成分,测定其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含量.[结果]木质素含量在3个品种梨果实生长过程中均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在整个生长周期中的变化无明显规律;水溶性果胶含量递增,EDTA可溶性果胶含量从生长发育初期开始逐渐升高,其中“二十世纪”增加幅度高于其他两个品种,Na2CO3可溶性果胶含量在3个品种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明显升高.[结论]木质素与梨果实成熟软化密切相关,而水溶性果胶和Na2CO3可溶性果胶含量与梨果实成熟过程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一氧化氮熏蒸对采后肥城桃果实细胞壁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NO处理后果实细胞壁的代谢和酶活性变化,探讨NO对肥城桃果实软化的作用机理以期为NO应用于肥城桃贮藏保鲜提供试验依据。【方法】用0、5、10和15μl·L-1NO气体熏蒸肥城桃2h后分别贮藏于5和27℃,测定果实细胞壁组成和酶活性变化。【结果】5和10μl·L-1NO显著降低5和27℃下肥城桃果实果胶甲酯酶(PME)和内切葡聚糖酶(EGase)活性,延缓了贮藏过程中细胞壁纤维素、半纤维素的降解,并抑制了离子型果胶含量下降和可溶性果胶含量增加。5和10μl·L-1NO提高了外切多聚半乳糖醛酸酶(exo-PG)和内切多聚半乳糖醛酸酶(endo-PG)活性,有利于减轻贮藏过程中果实的絮败。15μl·L-1NO处理果实显现了NO的毒害作用。【结论】果实软化过程中可溶性果胶的增加主要是由离子型果胶转化而来,这可能是肥城桃的一个品种特性。5和10μl·L-1NO有效延缓了肥城桃果实细胞壁代谢,维持桃果肉细胞的完整性,改变低温对PME和PG平衡的影响,缓解低温贮藏对桃果实的冷害作用。这种延缓作用具有时效性,且NO具有双重生物效应。  相似文献   

18.
京白梨果实后熟软化过程中细胞壁代谢及其调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细胞壁代谢与‘京白梨’果实软化的关系及其调控,为解决果实品质下降及迅速软化问题提供依据。【方法】用0℃、1-甲基环丙烯(1-MCP)和乙烯利处理‘京白梨’果实,测定细胞壁组分及其降解酶活性变化及调控效应。【结果】随着‘京白梨’果实后熟软化,果实细胞壁物质(CWM)、共价结合果胶(CSP)、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减少,离子结合果胶(ISP)和水溶性果胶(WSP)含量增加;果胶甲酯酶(PME)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在采后3 d 后开始升高,分别在第9天和第12天出现活性高峰,α-L-阿拉伯呋喃糖苷酶(α-L-Af)和β-半乳糖苷酶(β-Gal)活性在采收时就开始升高,并持续到贮藏末期,但纤维素酶活性呈降低趋势。相关分析表明,果实硬度与半纤维素、ISP和CSP呈极显著相关,与WSP和纤维素呈显著相关;而β-Gal和α-L-Af不仅与硬度呈极显著相关,且与细胞壁组分的相关度均大于其它细胞壁降解酶,但纤维素酶未表现出相关性。0℃和1-MCP处理显著抑制了‘京白梨’果实纤维素、半纤维素与CSP含量的下降和ISP与WSP含量的增加,降低了α-L-Af、β-Gal、PME和PG活性,推迟果实软化;乙烯利的作用不大。【结论】采后‘京白梨’果实软化与细胞壁组分变化密切相关,细胞壁降解酶中,β-Gal和α-L-Af可能是果实早期软化的主要因子,PME和PG促进了果实后期软化,但纤维素酶作用不大。0℃和1-MCP能显著抑制‘京白梨’果实细胞壁代谢,延缓果实软化;乙烯利未显著促进果实软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NO-3的有效性对玉米根系形态的影响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为了解玉米根系形态对硝酸盐浓度变化的应答,以自交系郑58为材料,分析了短时间内NO-3浓度的变化和局部NO-3处理对苗期根系性状、植株生物量、根冠比以及植株全氮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短时间的高氮(10 mmol/L)处理能够促进主根伸长,抑制侧根萌发;低氮(0.04 mmol/L)处理促进侧根的生长和根系干物质累积,增加根冠比;而缺氮和局部供氮均抑制了侧根伸长。分析植株生物量及全氮含量对侧根生长的影响表明,植株干重与侧根长之间、植株全氮含量与侧根密度之间有相关性。根系性状表型数据和定量指标分析表明,环境中硝酸盐浓度的改变首先引起郑58侧根生长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采前喷钙对溶质桃采后贮藏品质及后熟软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对白凤桃生长期树冠喷施Ca(NO3)2的方法,研究了采前补钙影响溶质桃采后贮藏品质及后熟软化进程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喷施10 g/L Ca(NO3)2处理的桃果实果皮、果肉及细胞壁物质中钙含量分别提高了18.8%、17.7%和11.3%,果实硬度提高了7.8%;处理果实呼吸高峰推迟1 d出现,并且果实软化前期的呼吸速率低于对照果实.贮藏过程中,喷钙果实出汁率显著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á=0.05).喷钙处理对细胞膜透性和酚类物质的含量没有影响,但显著抑制了采后贮藏过程中脂氧合酶(LOX)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此外,采前喷钙处理显著降低了果实细胞壁共价结合果胶和离子结合果胶的含量,抑制了常温贮藏半纤维素的降解(á=0.05),然而果实细胞壁水溶性果胶和纤维素的变化不受喷钙处理的影响.常温贮藏和冷藏2周后货架期间,喷钙果实的PG活性显著低于对照,PME酶活性则相反(á=0.05).研究认为,采前喷钙对桃采后品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提高果实硬度上,喷钙抑制了果实的呼吸作用,细胞壁半纤维素的降解以及LOX、PG酶的活性,影响了细胞壁果胶组分的变化,从而延缓了果实的后熟软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