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稻麦轮作条件下长期不同土壤管理对有机质和全氮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通过25季种植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稻麦轮作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和培肥制度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的影响。免耕土壤0~5cm土层的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稍高于耕翻土壤;5~15cm的则有低于耕翻的趋势;15~30cm的无明显规律。长期休闲的土壤在整个耕层有明显的有机质和氮素累积,其中碳的累积快于氮的累积,免耕条件下比耕翻条件下累积量更大。0~5cm和5~15cm土层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的处理,其有机质  相似文献   

2.
试验研究了玉米田稗草、马唐、苋菜杂草种子在玉米田耕层中的移动特性。结果表明,3种杂草种子在0 ̄20cm玉米田耕层均有分布,0 ̄5cm表层土壤分布最多;非耕地(对照)主要分布于0 ̄5cm表层土壤,5cm土层以下分布极少。耕翻对杂草在耕层中的上下移动是双向的,1次耕翻可使约30%杂草种子从土壤表层移至耕层底部,同时也使约10%杂草种子从耕层底部移至土壤表层。  相似文献   

3.
旱地聚土免耕土壤微生物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科学院四川盐亭生态实难丫聚土免耕定位试验点土壤为材料,研究了其策生物区系、数量及2特点,结果表明,聚土免耕耕作法0~50cm土层微生物总数、主要生理类群的数量较常规耕作法增加:15~35cm土层微生物数量最高,聚土免耕土壤微生物分布规律为:中层(15~35cm)〉表层(0~15cm)〉底层(35~50cm)。  相似文献   

4.
旱地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剖面硝氮分布与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在15a长期定位试验基础上研究了黄土高原旱地长期施用不同用量和配比的氮、磷肥对土壤剖面中硝态氮分布和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大量施用氮肥,在土壤剖面100~180cm之间形成硝态氮累积层。峰值出现在140cm处,最大值为97.92mg/kg;配合施用磷肥可以降低土壤剖面硝态氮质量分数,根据试验,提出了旱地合理施肥的氮磷肥用量。  相似文献   

5.
长期施用牛粪条件下草原土壤磷的等温吸附与解吸动力学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夏立忠  Roy Anderson 《土壤》2000,32(3):160-164
应用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和二次曲线模拟等温解吸方程对连继27年施用不同量牛粪以及施用无机肥的草原土壤磷等温吸附、解吸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施用100m^3/hay以上牛粪,表层及表下层土壤磷的最大吸附缓冲容量及键合强度大在降低,当施用量达到200m^3/hay时,零吸附平衡浓度(EPC)显增加,进入土壤的磷较难以充分固定;对表层土壤的吸附缓冲容量、吸附亲合力强度以及活性铝的含量呈显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种植条件下不同调控措施对土壤表层5cm处电导率的影响状况并将表层电导率变化曲线划分为三个阶段.分析了施肥、灌溉、覆盖、以及施用改良剂等调控措施,对土壤盐分在不同阶段的过程及机理的差异.施肥、灌溉主要是在作物生长后期对水盐运移发挥作用 ,而施用改良剂对前期水平间的差异较大,后期可降低土壤表层电导率.在影响程度上,施 肥与灌溉水平间的差异比覆盖和施用改良剂要明显.  相似文献   

7.
应用土壤无机氮测试进行冬小麦氮肥推荐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通过多点田间试验研究了应用土壤无机氮测试进行冬小麦氮肥推荐的可行性,结果表明,0~60cm,0~80cm,0~100cm土层初始无机氮均可较好表征土壤供氮能力,以0~80cm最佳,达到冬小麦6000kg/hm^2产量的最适供氮量,以0~60cm,0~80cm,0~100cm土壤计算分别为254.5.288.4,345.4kg/hm^2,土壤无机氮不足部分,应以氮肥加以补充,依此进行冬小麦氮肥推荐。  相似文献   

8.
长期定位施锌土壤-作物系统锌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长期定位试验研究施Zn土壤作物系统Zn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长期施用Zn肥可引起Zn在土壤中的累积,其剖面各土层有效锌含量均高于对照,且高于Zn肥有效施用的临界值。冬小麦各器官及全株Zn浓度和积累量均高于对照,但分配有所不同。长期施用Zn肥土壤中Zn有较大盈余,作物携出量仅占当季施Zn量的4 11% ,长期施用Zn肥作物体内Zn含量虽未超标,但却引起Zn在土壤中的富集,对土壤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9.
刘顺国  汪景宽 《土壤通报》2006,37(3):443-446
棕壤长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覆膜使表层土壤中NH4+-N含量明显增加,并使各个层次NO3--N含量都有所增加,有效地减少了NO3--N的淋失。研究同时表明施用有机肥和化肥都能提高土壤全氮、碱解氮、NH4+-N、NO3--N含量,而施用单一的氮肥则对土壤碱解氮几乎没有影响。因此,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是培肥覆膜土壤氮素肥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施用2种有机肥(羊粪、猪粪),并配施少量化肥,进行雨养梯田种植玉米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有机肥后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分别提高5.2%~13.1%和3.6%~10.0%,土壤容重降低1.8%~7.9%;雨后土壤含水量提高9.8%~15.3%;玉米平均株高、平均茎粗分别增加0.1~6.5cm和0.1~0.5cm,玉米产量提高33.5%~77.2%。玉米产量与有机肥施用量呈3次方关系,并由此确定了  相似文献   

11.
土壤孔隙度表明土壤中空隙的体积,与含水量一起共同决定土壤中空气的含量,进而影响土壤中各种变化的进程和作物的生长。利用有机物覆盖地面可影响土壤孔隙度的变化并改善土壤的特性。通过田间实验,确定了在不同厚度有机物覆盖层下土壤孔隙度的变化。与无覆盖对照处理相比,有机物覆盖使0至5cm土壤表层的孔隙度降低,却使5至20cm土壤层的孔隙度增加。  相似文献   

12.
土壤孔隙度表明土壤中空隙的体积,与含水量一起共同决定土壤中空气的含量,进而影响土壤中各种变化的进程和作物的生长,利用有机物覆盖地面可影响土壤孔隙度的变化并改善土壤的特性,通过田间实验,确定了不同厚度有机物覆盖层下土壤孔隙的变化,与无覆盖对照处理相比,有机物覆盖使0至5cm土壤表层的孔隙度降低,却使5至20cm土壤层的孔隙度增加。  相似文献   

13.
长期秸秆覆盖免耕对土壤某些理化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6,自引:1,他引:55  
免耕农作是一项重要的农业生态管理系统,长期秸秆覆盖免耕条件下土壤性质的变化及作物产量可以反映这一系统的可持续性,研究表明,长期(1970年-1994年)免耕与犁耕相比土壤容重并未增加,而表层(0-5cm)土壤有机C和有机N显著增加,并有随N肥施用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土壤pH随NH4NO3化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明业降低,免耕表层土壤的交换性Ca,Mg,K和可提取P与犁耕比较明显的表聚现象,交换性Ca,M  相似文献   

14.
污灌土壤中Pb,Cd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运用顺序提取法研究了一些污灌区土壤中Pb,Cd的化学形态分布及影响因素。石灰性污灌土壤0-20cm土层中,Pb,Cd主要以碳酸盐结合态和硫化物残渣态存在,其次是有机结合态,交换态和吸附态较少。0-20cm土层中,Pb的吸附态>交换态,而Cd则相反。影响Pb,Cd形态分布的主要因素有PH,有机质含量,腐殖酸组成和碳酸钙会含量等。西安污灌区土壤中的Cd明显增加,且主要为有机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则相对减  相似文献   

15.
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升高对水稻土壤可溶性C、N和P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20  
马红亮  朱建国  谢祖彬  张雅丽  刘刚  曾青 《土壤》2004,36(4):392-397
采用 FACE (Free air carbon dioxide enrichment)技术,研究了不同 N 施肥水平下,大气 CO2浓度升高对水稻/小麦轮作中水稻土壤可溶性 C、N、P 的影响。结果表明,CO2浓度升高使土壤表层可溶性 C 含量增加,土壤 5 ~ 15 cm 的可溶性 C 含量倾向于降低,增加 N 肥施用(常规 N 处理)更易于使土壤可溶性 C 含量降低。CO2浓度升高使水稻土壤中的可溶性 N 含量降低,在低 N 处理和土壤表层降低幅度较大,N 肥施用仍有提高的余地。CO2浓度升高使水稻成熟期土壤可溶性 P 含量增加,但是常规N 处理下会降低水稻生长前期和土壤表层的可溶性 P,增加 N 肥施用有利于水稻对 P 的吸收。  相似文献   

16.
为了确定红壤施用石灰后钙、镁移动和土壤酸化速率,监测了耕层(10~20cm)和底土(20~60cm)的pH和交换性Ca2+、Mg2+、Al2+的长期变化。结果表明,耕层交换性Ca2+在施用石灰后的一年半时间达到最高值,此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急剧减少;而底土的交换性Ca2+随石灰用量的增加和施用石灰后时间的推移而增加。镁在土壤剖面中的移动比钙快;施用石灰后耕层和底土酸度的降低与交换性Ca2+的增加基本同步。在本试验条件下,不论施用石灰与否都存在着复酸化过程,但施用石灰后复酸化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7.
宽膜覆盖下土壤环境研究 Ⅰ.土壤盐分运移分布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兴旺  钟新才  徐万里 《土壤通报》2001,32(Z1):128-130
通过在新疆巴楚县设置不覆膜露地种植、窄膜覆盖和宽膜覆盖种植棉花的试验,对露地、窄膜下、宽膜中区和边区下不同时间的土壤剖面上全盐含量的比较分析,发现覆盖宽膜后第一水前盐分在土壤剖面上是增加的,但膜中区0~15cm盐分 增加量小于膜边区;到收获后膜中区0~15cm土壤含盐量下降到低于播种时水平,可是在膜 边区0~15cm盐分聚积,含盐量继续增加;到收获后宽膜下15~100 cm深度内含盐量均降低 到春季播种时水平.  相似文献   

18.
贾恒义  雍绍萍 《土壤》1998,30(5):258-260
土垫时耕人为土是长期施用土粪,耕作,栽培等改良作用,定向培育使土垫表层逐渐增国的土壤。土垫表层厚度≥50cm约有3000年历史。它有物质迁移富集与淀积,大量侵入体进入,并有层次分化。土垫表层厚度变化与农业生产有密切的关系。据土垫表层,土垫表下层等诊断和诊断特性,土垫旱耕人为土划分五个亚类。  相似文献   

19.
宁南山区的春播表层土壤水分条件,以裸地,豌豆和春麦茬地较好,多数情况下,0~10cm表层,2~4年逢旱一次,10~40cm上层,4~5年出现一次水分不足,马铃薯茬地最差,0~10cm表层,4年3旱,10cm以下土层,表现为3年2旱,川台地区裸地,豌豆和春麦茬地好于塬地和山地,胡麻茬地春播表层水分是川台地次于山,塬地,马铃薯茬地春播表层水分是川台地次于塬,山地。抗旱播种方法:0~10cm土层水分不具  相似文献   

20.
土温与气温和土壤含水量相关密切。紫色土坡薄地改造风化培肥后,第三年土壤含水量增加0.85%;10cm、20cm深度的土温年平均降低1.11℃和0.74℃。冬季土温降低不明显;炎热的夏季降低最多,为2-3℃。土温与气温成正比,与土壤含水量(百分数)成反比,与气温除以土壤含水量之商于极显著的指数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