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泥鳅价格坚挺,养殖者日益增多。泥鳅的苗种来源一是人工繁殖苗种,二是野生苗种。人工繁殖苗种成活率高,增重快;野生苗种成活率较低,增重较慢。如掌握了人工培育泥鳅苗种的  相似文献   

2.
泥鳅具有高营养价值和高经济价值,但水花至夏花培育难点多,成活率低。通过试验研究了鳅苗水花下塘至大夏花(5 cm)培育技术,选择泥鳅水花600万尾,收获3 cm鳅苗460万尾,成活率为76.7%;收获5 cm鳅苗385万尾,成活率为83.7%。水花至夏花总成活率为64.17%。归纳了培育技术关键点,对培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泥鳅是一种养殖前景巨大的淡水养殖品种,近年来其市场需求量和养殖规模逐年扩大,但其苗种成活率不高,制约着泥鳅养殖业的发展。综述了泥鳅繁殖中雌雄比、催产素剂量及配比使用、影响泥鳅繁殖生长的重要因素及泥鳅苗种培育中食性及饵料选择,以期为泥鳅的繁殖生长、苗种培育和养殖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地欧酮(DOM)、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排卵素2号(LHRH-A2)3种不同药物对泥鳅进行催产试验,结果表明每尾泥鳅注射DOM 0.25 mg+LHRH-A2 3μg+HCG 150 IU为最佳催产激素配比,催产率达到85%。规模化泥鳅苗种培育阶段的开口饵料以蛋黄和浮游生物混合营养为佳,在透明度为50 cm的土池培育的泥鳅苗种成活率高、生长快。  相似文献   

5.
泥鳅的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地欧酮(DOM)、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排卵素2号(LHRH-A2)3种不同药物对泥鳅进行催产试验,结果表明每尾泥鳅注射DOM 0.25 mg+LHRH-A2 3μg+HCG 150 IU为最佳催产激素配比,催产率达到85%。规模化泥鳅苗种培育阶段的开口饵料以蛋黄和浮游生物混合营养为佳,在透明度为50 cm的土池培育的泥鳅苗种成活率高、生长快。  相似文献   

6.
泥鳅的生物学特性和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泥鳅是分布广、数量多的杂食性淡水食用鱼,其适应性强、疾病少、成活率高,且繁殖力强,有较高的食疗作用和药用价值。本文从形态特征、生态特性、食性、生长等方面系统介绍了泥鳅的生物学特性,全面介绍了泥鳅亲鱼的选育、人工催产以及苗种培育技术,为泥鳅的人工养殖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7.
该文选择2~3龄台湾泥鳅作为亲鱼,背部肌肉注射DOM和HCG催情药物进行催产,采用流水孵化法进行孵化,并将鱼苗移入育苗池进行培育。结果显示,经技术优化,台湾泥鳅孵化率90.7%以上;采用蛋黄浆、豆浆、蛋白质作为开口饵料其幼苗平均成活率为88.2%,其中蛋黄浆成活率最高,达91.0%。  相似文献   

8.
按年初省站确定的试验示范任务,计划今年在镇赉县试验示范泥鳅苗种池塘培育技术,项目落实在黑鱼泡镇棉西鱼苗养殖场,计划落实10亩,实际落实10亩。经过一年的精心培育,泥鳅长势良好,取得了亩产405公斤的产量。实践证明,在我县养殖泥鳅适宜。  相似文献   

9.
长吻鮠味道好、营养价值高,是我国特产的名贵淡水经济鱼类,市场前景十分广阔。2000年,我们用水泥池和土池培育长吻鲍鱼苗,即先将鱼苗放在水泥池中培育10天左右,再放人准备好的土池中培育,鱼苗成活率达90%左右。  相似文献   

10.
朱清 《农家致富》2013,(18):39-39
一、育苗前准备为了提高苗种成活率,必须满足泥鳅苗开口饵料的供应。泥鳅苗在卵黄消失后的1个多月内,主要以水中的轮虫和水蚤为食。因此,最好是专池培育轮虫、水蚤等浮游动物,来保证泥鳅苗所需饵料的供应。育苗池使用前半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介绍了泥鳅生物学特性,阐述了泥鳅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分析了相关注意问题,从而为广西保护和开发利用泥鳅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朱光来  赵子明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3,14(8):1178-1182,1200
[目的]寻找泥鳅繁殖的最佳催产剂配比、催产温度及苗种培育开口饵料的最佳选择。[方法]通过给泥鳅注射不同的催产药物,在不同的水温下进行人工催产,苗种培育过程中选择不同的开口饵料进行投喂,研究泥鳅繁殖的最佳催产剂配比、催产温度及最佳苗种培育开口饵料。[结果]雌鳅的怀卵量跟性成熟度成正比,即性成熟度越高其怀卵量也越高,成熟系数为24%的雌鱼绝对怀卵量、相对怀卵量分别为62 142和990粒,而成熟系数为9%的雌鱼仅为18 207和367粒。不同的催产药物对泥鳅催产的效果不同,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相对比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效果好,使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精率78.84%,而使用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受精率为83.04%。将这2种激素按照一定比例(LRH-A25μg/尾,HCG100 IU/尾)使用可提高催产效果,受精率可达89.17%。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泥鳅的催产效果越好。水温在(30±0.5)℃之间是泥鳅人工催产的最适水温,效应时间6~8 h,催产率为93.33%,受精率为89.26%。用轮虫(以萼花臂尾轮虫、角突臂尾轮虫为主)作为泥鳅仔鱼的开口饵料,其仔鱼成活率最高,成活率为93.3%,其他依次为卤虫幼体、微粒子配合饲料、蛋黄。合理搭配开口饵料能够促进仔鱼的生长,投喂蛋黄+轮虫的泥鳅仔鱼生长速度明显高于其他单独投喂的3组,投喂蛋黄+轮虫的鳅苗,其生长速度是单独投喂蛋黄的1.21倍,是单独投喂轮虫的1.04倍,是单独投喂卤虫幼体的1.11倍。[结论]该研究为开展泥鳅的规模化繁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楚国生  张世君 《吉林农业》2011,(11):204-204
泥鳅养殖,前景广阔。目前以池塘为多,进行池塘鱼苗培育,是进行池塘咸鱼饲养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现有资料并结合生产实践对泥鳅苗种培育技术进行归纳总结,从池塘消毒、肥水培育、苗种投放、饵料投喂、水质管理、培育管理、鳅苗培育期敌害生物防控7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贵州喀斯特地貌黔西南州泥鳅养殖业提供技术指导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邹新群 《新农业》2004,(2):23-25
泥鳅具有分布广、抗逆性强、易养殖等特点,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素有”水中人参”之美称。现将泥鳅苗种快速培育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为降低贵州山区鲟鱼养殖成本,于2010年从大连永新鲟鱼公司引进西伯利亚鲟发眼卵,在贵州省江口县进行西伯利亚鲟发眼卵的孵化及苗种培育试验。结果表明:西伯利亚鲟发眼卵在低温季节引种成活率高,18.9℃的水温为最适宜孵化温度,孵化率达75.89%;刚孵出的鲟鱼苗经过3个月的培育,可长到15~20cm,成活率达82.46%。水花苗质量及水质条件对苗种培育成活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唇[鱼骨]人工繁殖和鱼苗培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唇[鱼骨]的亲鱼培育、人工繁殖、孵化和鱼苗培育等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唇[鱼骨]野生亲本在池塘条件下经人工驯养可达性成熟;在水温19.0—21.0℃时经一次性注射LRH—A、HCG和DOM混合催产剂,其效应时间18-21.5h;采用人工催产,自然产卵及人工授精,流水孵化,豆浆法培育鱼苗等方法,2005-2006年共催产雌鱼44尾,平均催产率81.5%,共产卵45.7万粒,平均受精率82.6%,孵化率77.4%,共孵出鱼苗24.5万尾。鱼苗经25—30d培育后可达3cm以上,平均成活率为65.5%,共培育夏花15.1万。  相似文献   

18.
板栗是我国特有的优良干果树种。目前,我国板栗良种苗木培育大多采用常规嫁接方法,这样不仅培育周期长、质量差、成活率低,增产效果也不显著。为此,我们于2003年开始对板栗苗砧培育与嫁接技术进行研究,经过5年的试验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其砧木苗培育与嫁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板栗是我国特有的优良干果树种。目前,我国板栗良种苗木培育大多采用常规嫁接方法,这样不仅培育周期长、质量差、成活率低,增产效果也不显著。为此,我们于2003年开始对板栗苗砧培育与嫁接技术进行研究,经过5年的试验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其砧木苗培育与嫁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大鳞副泥鳅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专塘培育大鳞副泥鳅亲鳅,采用人工催情注射、产卵、授精,水泥池网箱孵化、培育等方法,催产大鳞副泥鳅5 200组,人工繁殖受精率和孵化率均在70%以上,繁育大鳞副泥鳅鳅苗2 600万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