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肉牛的快速肥育方法有持续肥育和后期集中肥育两种。一、持续肥育法。持续肥育法是指犊牛断奶后,立即转入肥育阶段进行肥育,一直到出栏体重(12~18月龄,体重400~500千克)。广泛用于美国、加拿大和英国。  相似文献   

2.
一、持续肥育法持续肥育法是指犊牛断奶后立即转入肥育阶段进行肥育,一直到出栏体重(12~18月龄,体重400~500千克)。使用这种方法,日粮中的精料可占总营养物质的50%以上。既可采用放牧加补饲的肥育方式,也可采用舍饲拴系肥育方式。持续肥育由于在饲料利用率较高的生长阶段保持  相似文献   

3.
李密林 《油气储运》2005,(10):31-31
犊牛直线肥育技术是培育高档牛肉的重要手段,只有掌握直线育肥的技术才能更好地培育出优质牛肉。  相似文献   

4.
研究三阶段肥育法和五阶段肥育法对商品肉猪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三阶段肥育法相比,五阶段肥育法可使生长肥育猪增重4.53%,差异不显著(P0.05);料重比两者相近(2.96∶2.97);日均采食量提高4.13%,差异不显著(P0.05);胴体品质无显著影响(P0.05);每公斤增重饲料成本减少0.66元。  相似文献   

5.
肥育肉牛包括幼龄牛、成年牛和老残牛,肥育的目的是科学应用饲养和管理技术,以尽可能少的饲料消耗获得尽可能高的日增重,提高出栏率,生产出大量优质牛肉。  相似文献   

6.
不同饲喂方式下荷斯坦公犊牛生产小牛肉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全乳饲喂(Ⅰ组)、牛奶+定量采食犊牛料(Ⅱ组)和牛奶+自由采食犊牛料(Ⅲ组)3种饲喂方式对荷斯坦公犊牛生产小牛肉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经3个月肥育后,Ⅰ组、Ⅱ组和Ⅲ组荷斯坦公犊牛的体质量分别为64.55、69.15、81.10kg,日增质量分别为380、400、560g,胴体质量分别为34.10、36.49、44.56kg,屠宰率分别为55.91%、55.89%、56.77%.其中,Ⅲ组犊牛体质量、体高、体斜长、胸围均显著高于Ⅰ组(P0.05),与Ⅱ组无显著差异(P0.05);III组犊牛全期平均日增质量、胴体质量及肉骨比也均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3组犊牛生产的小牛肉,肉质细嫩、柔软多汁、肉色呈浅红色,组间差异不显著,均属优质牛肉.说明牛奶+自由采食犊牛料的肥育方式可提高犊牛的生长速度和部分屠宰性能,是奶牛公犊牛较好的肥育方式.  相似文献   

7.
《新农业》2011,(9):19-19
架子牛快速肥育也称后期集中肥育,是指犊牛断奶后,在较粗放饲养条件下,饲养到2~3N岁,体重达到300公斤以上时,采用强度肥育方式,集中肥育3~4个月,充分利用牛的补偿生长能力,达到理想体重和膘情后屠宰。这种肥育方式成本低,精料用量少,经济效益较高,应用较广。  相似文献   

8.
肉牛百日肥育 适应期10-15天,这段时间主要是使牛只恢复体重,适应环境、肥育饲料和饲养条件。[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市场对牛肉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发展肉牛养殖势头日益看好。目前,架子牛育肥是肉牛生产的重要途径。架子牛肥育不仅可以提高牛出栏率,增加牛肉产量,还能改善牛肉品质,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肥育架子牛现已成为农村致富奔小康的一条有效途径。其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天祝县牦牛肥育生产的现状是肥育牦牛占当年出栏牦牛的4.8%,肥育牛肉占牦牛肉总量的5.6%,牦牛肥育未形成规模效益。本丈通过分析当地的牦牛育肥现状,要体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必须对海拔高,枯草期掉膘严重:肥育的牛源单一;农牧民对科学肥育的重视不够;牦牛野性大,防止牛只应激反应得问题要有足够的重视,并对市场前景予以展望。建议通过对肥育方式、肥育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牦牛肥育生产。  相似文献   

11.
肥育促进剂能促进肥育家畜体蛋白能量的沉积,刺激体重增长,增进采食量,是提高饲料利用率的非营养性物质。近年来,肥育促进剂在法、美,英等30多个国家的肉牛,绵羊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一般经过肥育促进剂处理的肉牛,日增重可提高10~15%,饲料利用率提高6~10%,胴体品质也有改善。我国自1980年以来也进行了有关肥育促进剂的应用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对肥育促进剂在  相似文献   

12.
根据猪体生长发育规律,合理配制饲料来满足其生长发育需要,使其保持较快的生长速度直至肥育,这种肥育方法称之为一根笋肥育法。一根笋肥育法较之吊架子肥育法,具有显而易见的优点:缩短肥育期,提高出栏率和饲料利用率,肥猪膘厚、屠宰率高。因此不管是集约化养殖还是农户家庭养殖  相似文献   

13.
<正>肉牛快速育肥,按饲养方式可分为放牧与舍饲育肥。舍饲育肥方式有持续育肥(一贯育肥)和后期集中育肥(架子牛育肥)。按牛的年龄划分又可分为犊牛肥育、育成牛肥育和架子牛肥育。一、育成牛持续育肥1、概念:犊牛随母哺乳,采用常规饲养,6个月断乳以后,就地转入育肥牛群,以舍饲拴系饲养方式进行强度育肥。采用高水平饲养,保持日增重1至2公斤,周岁体重达到400公斤以上出栏、屠宰。  相似文献   

14.
1.1 年龄选择。肥育前的肉牛按年龄划分为断奶犊牛、1岁牛、2岁牛和3岁牛。如果犊牛断奶后一直饲喂营养水平较高的饲料,第一年的日增重最高,之后每年的日增重都要下降,2岁时日增重仅为1岁时的70%,3岁时日增重又只有2岁时的50%。如果营养条件不好,体瘦但健康的2岁牛肥育时增重速度比1岁牛犊,1岁牛又比犊牛生长快。  相似文献   

15.
《云南农业》2004,(12):16-16
肥育肉牛包括幼龄牛、成年牛和老残牛,肥育的目的是科学应用饲料和管理技术,以尽可能少的饲料消耗获得尽可能高的日增重,提高出栏率,生产出大量优质牛肉。  相似文献   

16.
试验证明,不同年龄的牛在肥育中要求的营养成分不同,最好的肥育年龄是1.5~2岁。此时是牛生长旺盛时期,生长能力比其他年龄高25%~50%。从质量上看,犊牛肉和白牛肉(哺乳期屠宰的牛肉)是嫩而多汁的,但饲料报酬高。从产肉量来看,每头2岁以内的牛提供的肉相当于成年牛的70%~80%,只是要求喂较高的蛋白质饲料。但从终生需要量计算,每千克牛肉所消耗的蛋白质也相差无几。因此,早期肥育应成为牛肉生产的主要方向。肉牛的最佳育肥期@荆通州  相似文献   

17.
试验选用体重约18.5kg,日龄相近,体型体况相似,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64头,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对照组采用三阶段肥育法:20~50kg,50~80kg,80~120kg,试验组采用五段肥育法:20~35g,35~50kg,50~70kg,70~90kg,90kg~120kg,研究两种阶段肥育法对商品肉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三阶段肥育法相比,五阶段肥育法提高肉猪增重4.53%,差异不显著(P〉0.05);料重比两者相近(2.96对2.97);日采食量提高了4.13%,差异不显著(P〉0.05);至120kg出栏,每头肉猪增加直接经济收益8.4元。  相似文献   

18.
“金田园”系列配合饲料和玉米对牛的补饲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提高牛肉品质和养牛的经济效益,选择“金田园”浓缩料、精料补充料对不同生长阶段的牛进行补饲试验。结果表明,补饲“金田园”系列配合饲料组犊牛和育肥牛的日增重显著高于补饲玉米组。可见,补饲配合饲料对犊牛培育、肉牛育肥有显著效果,是提高牛养殖经济效益的有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生物纤维饲料饲喂生长肥育猪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生物纤维饲料作为蛋白质补充饲料配制的饲粮对不同生理阶段生长肥育猪的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将28头二元杂交去势公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7头,分别饲喂A、B、C、D4种饲粮。经78d饲养试验,结果表明:D组的日增重极显著低于A组、B组和C组(P<0.01)。D组的屠宰率显著低于A组、B组和C组(P<0.05)。但A组、B组和C组的平均膘厚显著高于D组(P<0.05),瘦肉率和眼肌面积在各组间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在生长肥育猪的日粮中,用廉价的生物纤维饲料作为生长肥育猪饲粮中的蛋白质补充饲料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农民致富之友》2005,(4):27-27
市场对牛肉的需求越来越趋向于瘦肉多、脂肪少、肉质鲜嫩、多汁、肉的大理石纹明显,味香可口。因此,肉牛在屠宰之前均需要一段时间的育肥。其饲养和管理技术也因肉牛生产的不同目的而改变,形成专门化生产的配套技术。现着重介绍当前肉牛生产中经济效益较好的架子牛肥育和小牛肉肥育的主要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