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日,据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植保站的朋友反映,今年在该县首次发现稻水蝇。该害虫在东北、西北较常见,此次在湖南发现,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稻水蝇属双翅目水蝇科,在新垦盐碱化稻区发生极为严重,是局部地区水稻生产的重要害虫之一。该虫咬食初生根及次生根,造成水稻秧苗发育不良或漂秧死亡。轻条田产量损失达到5%8%,重条田达到40%8%,重条田达到40%56%。我国现有报道稻水蝇为害的地区有新疆、宁夏、河北、辽宁、甘肃、陕西、山东、内蒙古等省。稻水蝇在本地区其寄主有芦苇草、三棱草、稗草、野生稻、马唐、狗尾草、节节草、莎草等  相似文献   

2.
顾鑫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24):144-147
研究旨在明确黑龙江省水稻主产区(三江平原)的水稻潜叶蝇的发生规律及影响水稻潜叶蝇发生的主要气象因子。试验从2006年开始连续10年在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对水稻潜叶蝇的发生情况进行定点调查,收集水稻潜叶蝇发生时期的气象因子及第一代的虫口基数,采用通径分析及逐步回归的方法对6月末水稻潜叶蝇百株虫口数、气象因子及第一代虫口基数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明确了第一代虫口基数及5月中旬的平均气温为影响水稻潜叶蝇的主要直接因子,而5月上旬的平均温度和5月下旬的平均温度是通过影响第一代虫口基数而间接影响了6月末的百株虫口数。通过逐步回归建立的短期预测模型Y=-150.012-1.432X_1+7.79X_4+0.17X_6+5.96X_7-0.121X_9-0.14X_(12)-0.09X_(15)+1.43X_(19)回归拟合效果好。可对黑龙江省三江平原水稻潜叶蝇的发生进行中短期预测。  相似文献   

3.
水稻是贵州主要粮食作物。在水稻生长过程中累遭害虫危害。目前已知水稻害虫185种,其中普遍发生危害严重的有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白背飞虱、白翅叶蝉、黑尾叶蝉、稻秆蝇、直纹稻弄蝶、食根叶(虫甲)、稻负泥虫、稻蓟马、稻管蓟马和禾蓟马;普遍发生局部地区受害成灾的有大螟、稻象(虫甲)、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6月中旬,重庆市种子管理站预计2016年全市大春作物中后期病虫总体呈中等偏重发生态势(其中,渝南4~5级,其余地区3~4级),重于上年,以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瘟病、玉米螟等病虫害为主,稻秆潜蝇、稻赤斑黑沫蝉、稻蝗、稻苞虫、稻曲病等病虫在局部地区发生较重。预计水稻病虫发生面积3200万亩(次)左右,玉米病虫800万亩(次)左右。一、水稻病虫  相似文献   

5.
水稻新品种A稻6号水稻新品种A稻6号是1986年用吉粳60和沙矮2号(农林6号×矮丰2号)杂交,连续定向选育而成。1997年9月通过阿克苏地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该品种全生育期158天左右,属中早粳中晚熟品种。株高90cm左右,株型紧……  相似文献   

6.
正重庆市农业委员会根据作物品种布局、栽培制度、病虫历年和当前主要病虫发生情况、天气预报等因素进行分析,预计2018年全市大春主要粮食作物中后期病虫害总体呈中等偏重发生态势,重于上年,与常年相当,以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玉米螟、玉米纹枯病等病虫害为主,稻秆潜蝇、稻赤斑黑沫蝉、稻蝗、稻苞虫、稻曲病等病虫在局部地区发生较重。预计水稻病虫发生面积2400万亩(次)左右,玉米病虫830万亩(次)左右。  相似文献   

7.
鲁运江 《种子科技》2011,29(12):39-40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主要发生在我国南方稻区,是一种严重的病毒病,与水稻黑条矮缩病(RBSDV)十分相似,其病症不同点是高节位分蘖及茎节部形成倒生根。病毒于2001年在我国广东首次发现,经专家鉴定,该病毒为呼肠孤病毒科斐济病毒属的一个新种,  相似文献   

8.
<正> 受特殊气候条件影响,今年各种水稻病虫害均偏重发生。如何在破口期这一防治的关键时期,选用有效药剂及时防治水稻病虫害?现介绍如:水稻破口期重点应防治螟虫(二代二化螟、三代三化螟)、稻飞虱(褐飞虱)、稻瘟病(穗稻瘟)、稻曲病。  相似文献   

9.
袁仁阶 《耕作与栽培》2000,(4):F003-F003
随着耕作制度的改变 ,栽培技术的革新 ,农药的大量使用 ,稻田生态系统发生了变化 ,致使水稻病虫害生态系统随之发生变化 ,一些次要病虫上升为主要病虫。如稻飞虱、稻纹枯病 6 0年代发生不重 ,70年代后在天柱县常年发生 ,特别是 80年代后大发生频率加大。稻秆蝇在 80年代零星发生 ,90年代危害加重 ,被害株高达 43%。一些主要病虫下降为次要病虫 ,如稻苞虫六七十年代为主要害虫 ,间歇年大发生 ,80年代后只在局部地区局部田块发生。双季稻改为单季稻 ,三化螟由重发生变为零星发生。一些一度被控制的病虫又有所抬头 ,如二化螟。因此 ,随时掌握稻…  相似文献   

10.
张信扬  韩友珍 《耕作与栽培》1997,(1):128-128,F003
本文以系统调查研究,反映稻杆蝇发生危害日趋严重的状况,阐述了影响稻秆蝇发生的因素,并在防治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防治策略与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安徽省植保总站近期召集该省水稻主产区部分测报技术人员,针对当前水稻病虫害发生趋势进行会商,预测单季中稻病虫总体将偏重发生。预计全省单季中稻主要病虫发生面积约7100万亩次,需要防治面积约6700万亩次。水稻害虫专家预计,以白背飞虱为主的五(3)代稻飞虱混合种群全省将中等发生,其中皖南部分稻区、沿江局部稻区偏重发生,低龄若虫高峰期在8月上旬,全省发生面积约1000万亩。五(3)代稻纵卷叶螟将偏轻发生,其中皖西南和皖南部分稻区偏重发生,低龄幼虫盛期在8月上旬前中期,全省发生面积约600万亩。二代二化螟将中等发生,其中"四稻"混栽区的单季稻将偏重发生,低龄幼虫高峰期  相似文献   

12.
临近育苗箱水稻苗移栽前,在床面施用杀虫药剂防治水田水稻生育初期发生的害虫的方法(以下简称育苗箱施用方法),七十年代在我国西南温暖地方防治过滤性病毒的媒介昆虫黑尾叶蝉和灰稻虱已开始使用了。此后,关于用此法防治稻负泥虫、大麦水蝇Hydrellia gri-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国水稻病虫害发生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53,自引:3,他引:50  
水稻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3000万ha,约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1/3,稻谷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45%。生物灾害是影响中国水稻稳产、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全国每年因水稻病虫害为害虽经防治仍然造成经济损失400-500万t。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水稻螟虫、稻瘟病、纹枯病是中国水稻生产上为害严重的几种重要的病虫害,2001-2004年全国水稻病虫害发生面积超过8500kha次,其中2003年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水稻螟虫发生面积占总发生面积的72。5%。近年来水稻病虫在全国的发生特点表现为:一、大部地区病虫害发生较重,重大病虫暴发强度大。发生危害严重的病虫有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瘟病,发生程度中等以上的有稻飞虱、水稻纹枯病;二、次要病虫上升,为害加重。一些过去偶发性的次要病虫水稻条纹叶枯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稻曲病等,发生面积扩大,发生程度明显上升,已经或正逐渐上升为重要病虫害;三、发生面积较大,波及面广。2004年以来,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厄尔尼诺事件将进一步发展,将有利于迁飞性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为害。近年来,随着粮食种植效益的提高,早稻面积将继续回升,单双季稻混栽面积将进一步加大,对水稻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发生为害有利;部分地区部分高产、优质但易感稻瘟病的水稻品种种植,有利于稻瘟病的发生流行。  相似文献   

14.
<正>稻曲病是在水稻穗期发生的一种真菌性病害。感染稻曲病的谷粒常炸开,似爆米花,不但造成水稻减产,而且病粒散出黄褐色粉末  相似文献   

15.
携带提高适合度抗性基因的转基因植物如果长期处于栽培系统之外,可能带来很大的生态问题。为了评价转CryIAb抗虫基因水稻的生态适合度,本研究以转CryIAb水稻Mfb及其非转基因对照MH86为材料,连续2年定点实验,通过常规栽培和半野生生长等不同生长方式以及虫害及杂草的自然压力下比较转CryIAb基因水稻与非转基因水稻的营养生长、繁殖能力、种子延续能力,评价转基因水稻在自然环境下的生存竞争能力。2年观测数据显示:常规栽培和模拟自然生长条件下,转CryIAb基因水稻的植株高度、分蘖数与非转基因水稻相比没有显著差异。转基因与非转基因水稻繁殖能力则与栽培方式、虫害发生程度密切相关。在常规栽培条件下,虫害发生较重的2011年,转基因稻单株总粒数、实粒数和穗重分别为1890.3、1182.6和30.1g,显著高于非转基因稻的1402.8、864.5和23.6g;在虫害发生轻的2012年,转基因稻与非转基因稻繁殖指标没有显著差异。半野生生长条件下,虫害发生重的年份,转基因稻繁殖能力指标有升高趋势,但没有达到显著差异水平。在虫害发生轻的年份,转基因稻的大部分繁殖指标与非转基因稻相当或下降,其中结实率为57.3%显著低于非转基因稻的73.2%,显示出一定的适合度成本。转基因稻与非转基因稻的种子萌发能力没有显著差异。不论何种种植方式,2年均未调查到田间自身苗发生。研究结果表明在半野生条件下转基因水稻存在适合度负效应。  相似文献   

16.
熊飞 《科学种养》2013,(10):31-31
稻水象甲是国际公认的最具毁灭性的水稻害虫之一,属国际性植物检疫害虫,近年来,稻水象甲发生面积在各地呈快速增大趋势。由于其生存能力强,繁殖速度快,对水稻为害大,不少农民在防治时大量施药,结果不仅增大了防治成本,也污染了环境,同时影响到稻米质量。根据近年来的试验结果,使用噻虫嗪(商品名阿克泰)防治稻水象甲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正(本刊特约记者郑庆伟)近几年来,水稻潜叶蝇在黑龙江省水稻主产区呈中等至中等偏重发生。截至2016年2月7日农药登记公告,在我国取得登记、防治水稻潜叶蝇并在有效期内的农药产品共2个。(详情见表1)。近年来,水稻青枯病在黑龙江省水稻主产区中等发生,并有加重趋势。截至2016年2月7日农药登记公告,在我国取得登记、防治水稻青枯病并在有效期内的农药产品共4个。(详情见表2)。  相似文献   

18.
贵州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栽插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贵州水稻不同生态区插秧方式,海拔700m以下(低海拔)稻区适宜采用宽行窄株方式栽插,海拔900m以上(中高海拔)稻区宜采用宽窄行插秧方式。宽窄行穴距应在13.3cm~20.0cm,穴距、窄行以16.7cm为宜,宽行距离以水稻株高的三分之一容易获高产。本文还对不同海拔稻区的水稻高产栽培密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正>根据当前水稻病虫发生实况及未来天气趋势综合分析,预计2011年水稻中后期主要病虫呈偏重发生态势,主要病虫有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二代螟虫、稻飞虱及稻纵卷叶螟。其中稻瘟病预计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3(4)级),发生面积300万亩次,其中穗颈瘟发生面积150万亩左右,重发区域主要在川东北及盆周稻瘟病常发区。稻曲病预计偏重发生(4级),发生面积400万亩,川西、川北发生较重。纹枯病预计偏  相似文献   

20.
<正>杂草稻是一种在水稻田不断自生、危害水稻生产、具有杂草特性的水稻,属于水田的恶性杂草。近年来,杂草稻在我国一些稻区发生越来越重,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威胁我国水稻生产和粮食安全。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多年组织有关省市开展杂草稻防除试验示范。为进一步交流杂草稻防除技术,研究对策,该中心近日在广东雷州市召开了杂草稻防除研讨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