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
目的在原有人参多糖提取工艺的基础上考察不同浸提因素对实验的影响,选择合理的实验条件,研究人参多糖浸提的新工艺。方法考察因素分别为浸提的温度、液料比和加热的时间,以人参多糖含量为指标,建立适当数学模型,筛选。结果浸提温度为100℃、浸提时间为4h,液料比分别以15:1进行试验,得出人参多糖纯品的百分含量为23.8%。结论红参粗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后,方法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2.
采用微波技术开展乌龙茶多糖提取工艺研究,选用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料水比、微波功率、微波时间、浸提温度等因素对茶多糖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开展正交试验进一步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四因素对茶多糖得率影响排序为微波功率>微波时间>浸提温度>料水比;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420 W、微波时间40 min、浸提温度65℃、料水比1∶50,验证试验乌龙茶多糖得率为3.14%。  相似文献   

3.
以金线莲为试验材料,采用热水浸提法,对其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对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金线莲多糖提取率的主次因素为:提取温度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料液比,并且4个因子对多糖提取得率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金线莲多糖的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水浴温度70℃、提取时间90 min、提取4次。在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下,金线莲多糖提取得率为26.68%。研究认为应用此工艺多糖得率高,且简单易于调控,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慈姑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采用石油醚、无水乙醇回流脱脂、热水浸提法提取慈姑中水溶性多糖,对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以及提取次数分别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和 L9(34)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慈姑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0 ℃,提取料液比1:15,提取时间3 h,提取2次;该方法操作简便、提取迅速,并能获得含量较高的多糖成分,在该工艺条件下慈姑多糖得率为12.94 %。  相似文献   

5.
王晓琴  耿頔  李林宴 《热带作物学报》2010,31(12):2277-2280
采用微波技术进行乌龙茶多糖提取工艺研究,以茶多糖对α-淀粉酶活性抑制率为指标,选用单因素试验探索料水比、微波时间、微波功率及浸提温度对茶多糖活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正交试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茶多糖活性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微波功率、微波时间、浸提温度、料水比,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280 W、微波时间20 min、浸提温度45℃、料水比(g∶mL)1∶40,在此条件下开展验证试验,乌龙茶多糖对α-淀粉酶活性抑制率平均值达25.38%。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提法浸提仙草,以仙草多糖的提取率为指标,研究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及浸提次数4个因素对其提取率的影响,并从中挑取合适的因素水平进行正交试验及SPSS分析。结果表明:在这4个因素中,对提取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浸提温度,然后是浸提时间,再次是料液比,最后是浸提次数;在料液比1:60、温度100 ℃、浸提时间3 h的最优条件下,仙草多糖的提取率高达17.89 %,此时仙草多糖的含量为44.13 %。  相似文献   

7.
利用酶法辅助超声提取法从余甘子中提取多糖,考查了超声时间、液料比、超声温度和超声功率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余甘子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温度41℃,液料比6∶1,超声时间75min,超声功率300W,多糖提取率为5.76%,接近于模型预测值.  相似文献   

8.
孙玉军  陈彦  马玉涵  杜清 《热带作物学报》2010,31(10):1849-1852
温水提取胡萝卜多糖,对胡萝卜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比较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pH值4个因素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提取条件,确定了理论上的最佳提取工艺为A2B2C3D3,即提取温度为60℃、料液比为1:30、提取时间8 h、pH值为11。在此工艺条件提取胡萝卜多糖,其提取率为21.27%。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树仔菜中多酚物质的提取工艺条件并测定其提取物清除DPPH的抗氧化活性,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不同浸提溶剂、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对树仔菜多酚提取量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树仔菜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提取剂为蒸馏水,料液比1∶25,提取温度30℃,提取时间8 h。提取条件下,树仔菜平均多酚提取量达到17.45 mg/g;80%甲醇树仔菜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93.66%,明显高于BHT。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了树仔菜多酚提取工艺条件,提升了树仔菜多酚提取量,同时树仔菜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超声波提取豆渣中水溶性大豆多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继伟 《大豆科学》2011,30(3):507-510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探讨在超声波环境下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以及超声波功率对豆渣中提取大豆水溶性多糖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功率对水溶性大豆多糖提取率的影响较大,其次是提取温度和液料比,然后是提取时间.水溶性大豆多糖提取的最优工艺参数是:提取温度80℃,液料比10∶1,提取时间40 min,超声功率160...  相似文献   

11.
罐装绿茶水浸提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采用L2 5(56 )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罐装绿茶水浸提的温度、时间和茶水比对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浸提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 ,茶汤干物浸出率增加、色泽变黄 ,混浊度明显增加。每克茶用水量超过 6 0ml时 ,茶汤干物浸出率和混浊度的变化不明显。为了保持原茶风味 ,降低茶汤浑浊度 ,以及提高干物浸出率 ,确定浸提工艺为 :浸提温度 6 0℃ ,时间 15min ,茶水比 1∶6 0。  相似文献   

12.
王贤波  崔红春  黄海涛 《茶叶》2011,37(4):221-224
用去离子水浸提茶叶中的EGC,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EGC并计算浸出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Box—Benhnken实验设计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实验,获得最优浸提条件:料液比1:12、pH6.2、温度78℃、时间18min、浸提2次。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槟榔中制备红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槟榔色素最佳的提取溶剂为含0.1mol/L盐酸的50%乙醇,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50℃、料液比1:30、提取时间90min。  相似文献   

14.
茶叶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中的提取方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夏静 《茶叶科学》1997,17(2):231-234
以烘青成茶为材料,采用不同粉碎细度(不粉碎、0.9mm、0.4mm)、不同浸提水温(80℃、90℃、100℃)和不同浸提时间(30mm、45mm、60mm)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对茶叶游离氨基酸的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最佳浸提方案是:成品茶样经粉碎过40目(0.45mm)筛,称取样品3g茶样用400ml沸蒸馏水冲泡,置于100℃恒温水浴锅中浸提30min后抽滤定容至500ml,而后用茚三酮比色法测定其含量。该方法定量准确,不仅适用于常规水溶性成分测定,而且适合于游离氨基酸组份分析。  相似文献   

15.
花生植株及其不同部位黄酮含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生植株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采用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标准品,测定了花生植株中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含量。通过L9(3^4)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了提取条件与黄酮提取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花生植株中黄酮类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60%,提取温度65℃,超声时间为20min,料液比为1g:40mL。  相似文献   

16.
绿茶鲜汁浸提条件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正交设计实验研究了绿茶鲜汁浸提条件对茶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浸提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茶汤固形物浸提率增加,茶汤色泽中绿度 (a) 减小,黄度 (b) 增大,茶汤明度 (L) 减小,主要生化成分增加。当茶水比达到1∶60时提取率和茶汤的冷后浑量增加不明显。最适宜的提取条件为:浸提温度50℃,时间10 min,茶水比为1∶60。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药材大黄中提取游离蒽醌类化合物并分离其各个组分,优选大黄游离蒽醌化合物的提取工艺。方法:酸处理大黄粗粉,使蒽醌苷脱糖链水解成为游离的羟基蒽醌,有机溶剂萃取得总游离蒽醌,pH梯度萃取依次分离并得到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组分。正交试验法考察水解时间、回流时间、提取温度和提取溶剂对大黄总游离蒽醌及各组分提取效果的影响,对其产物进行分析。结果:以总蒽醌为指标,最佳提取条件为药材粗粉用20%硫酸微沸水解3小时,氯仿在99℃下回流提取4小时。以各个组分为指标,溶剂的主导影响因素更为明显,氯仿对各成分均有较好浸提效果;苯仅对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效果好,石油醚对所有组分都不理想。结论:优化的最佳因素组合是稳定高效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8.
微波辅助萃取党参中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交试验设计法,对党参中黄酮微波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出微波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温度,萃取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微波萃取党参黄酮的最佳工艺件为:70%乙醇,料液比为1:20,于70℃萃取10min,其中乙醇浓度和萃取温度对结果有显著影响。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测定党参中黄酮含量为2.87%。  相似文献   

19.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和固相微萃取法提取卤水干豆腐中的挥发性成分,并利用GC-MS进行分离鉴定.对2种方法所鉴定出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比较,确定出最适合卤水干豆腐挥发性成分萃取的方法.结果表明:同时蒸馏萃取法能更有效的提取出干豆腐的挥发性成分(53种),而且有利于高沸点成分的分离.固相微萃取技术尽管分析出的成分数量较少(25种),但它具有快速简便、不使用溶剂和不破坏检测样品等优点,能反映卤水干豆腐的原始信息,可用于挥发性成分的初步鉴定.2种方法共同鉴定出的卤水干豆腐的挥发性成分有己醛、1-己醛、苯乙烯、正庚醛、2-正戊基呋喃、辛醛、安息香醛、1-辛烯-3-醇和壬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确定6#溶剂油提取人参挥发油的最佳条件.方法 以6#溶剂油为溶剂,采用索氏提取以人参挥发油得率为评价指标,利用正交实验,筛选最佳工艺条件.结果 确定了6#溶剂油提取人参挥发油的最佳条件:提取时间10h,提取温度88℃,料液比1∶7g/ml.结论 该条件下人参挥发油的得率为2.64%,此实验方法操作简单、快捷,具有高效性及安全性,适合工业化生产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