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6 毫秒
1.
2015年11月23—25日济宁地区骤降大雪,雪后持续低温,局部低温到了零下15.6℃。本文抽样调查了济宁地区葡萄冻害情况,受冻总面积为80%~90%,认为葡萄的抗寒性受品种特性、气候条件、栽培管理技术水平等多方面的综合影响,并提出预防冻害措施。  相似文献   

2.
受西伯利亚冷空气南下和拉尼娜气候现象影响,伊犁河谷的部分区域的部分果树树种、品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冻害,冻害面积初步调查约2666.67余公顷。幼龄核桃树、直立栽培的桃树受冻较严重,达2-4级冻害;苹果、杏、樱桃李、李受冻较轻,一般在1-2级冻害。埋土栽培的葡萄、桃树基本未受冻害,极个别埋上或覆草质量差的葡萄树、  相似文献   

3.
<正>露地栽植的桂花,在北方耐受的最低温度为-5~8℃,超过这一极限温度,桂花就要不同程度地受到冻害。因此,北方露地栽植桂花时,应选择向阳背风的地方,再加人为的防冬保护措施,可以安全越冬。桂花的冬季保护, 每年要在冬至过后,人为地用草绳捆扎树干,或用其他保暖材料将树干包裹, 这样可以防止一般的冻害。在最冷的三九天,可用透光的塑料膜将桂花的树干包起来,注意要留透气孔,使桂花安全度过严寒的冬季。如果地栽桂花没有采取防护措施而受冻,就要根据受冻害的程度采取一  相似文献   

4.
江西桉树冻害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91年底的罕见低温,使江西大部分地区的桉树受到严重的冻害。调查结果表明:全省桉树冻害规律是以北纬27°为界,呈反“U”字形,将江西栽培的桉树分成两部分。北部受冻较重,南部受冻较轻,南康、大余两县和信丰县的部分地区受冻最轻。冻害的主要原因是低温中极值低温的出现和降(回)温速度太快。内外因素(如品种、种源、地形等)造成的冻害差别要在一定的极值低温条件下才表现出来。受冻后的桉树通过恢复生长完全可以成林。  相似文献   

5.
江西桉树冻害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1年底的寒冷低温降雪天气,使江西大部分地区的桉树受到不同程度的冻害,为及时了解冻害的情况和原因,我们两次选点调查,为便于比较分析,书桉树的冻害程度分为5个冻害级。调查结果表明,全省桉树冻害规律是以北纬27°为界,呈“∩”形,将江西栽培的桉树分成两部分,北部受冻较重,南部受冻较轻,尤以赣南的南康、大余两县和信丰县的部分受冻最轻。根据桉树冻害情况归并为4种冻害类型,即较重冻害、中等冻害、较轻度冻害和轻度冻害。冻害的主要原因是低温中极值低温的出现和降(回)温速度太快。内外因素(如品种、种源、地形等)造成的冻害差别要在一定的极值低温条件下才表现出来。受冻后的桉树通过恢复生长完全可以成林。最后提出对今后江西发展桉树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针对2016年1月的极端低温天气,对武汉植物园61种露天栽培的樟科植物受冻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538株樟科植物中,受冻害85株,占所有调查植株15.8%;冻害程度达到Ⅱ级以上的有11个种,占所有调查樟科种类的18.0%;本次调查中,新木姜子属和楠木属耐寒性较好,而木姜子属的耐寒性整体表现最差,以上调查结果为樟科植物在武汉市的园林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1994年北疆果树、林木遭受了几十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冻害,使许多直立果树和引进的林木树种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给林农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乌苏至乌鲁木齐一带有下列果树可供栽培。在这次严重冻害中有一些抗寒优良品种经受住了考验,未受冻害或只有轻微的冻害,表现在有的新消花芽受到冻害当年无果或少果,而树体受冻极轻,春季恢复快,生长正常,来年能正常开花结果。此类果树品种可视为抗寒性强和较抗寒品种,如果果实品种优良,即可作为直立果树栽培发展对象。豆、苹果品种:表现抗寒性强,无冻害,开花结果正常的品…  相似文献   

8.
调查了经历乐昌市2020年12月—2021年1月低温天气的园林植物的受冻害、需处理和恢复的情况,记录到受冻害的园林植物有124种(含杂交种、变型和园艺品种),具有受冻害种类较多、外来植物受冻害比例高和同种植物受冻害程度因地或苗而异的特点。受冻害的主要原因除了长时间的低温天气外,还有苗木栽培时间短、引种不科学、管理粗放等。建议遵循适地适树原则,科学选择植物种类,区别选择南北两地种类;尽量使用本地苗圃培育的苗木,少用外来苗木;加强人工管护和灾后处理;提前炼苗。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为更深入了解小叶榕受冻害的总体情况,耐受度,影响因素,探寻环境因素和树木胸径与小叶榕冻害程度之间的关系,以便改进和调整栽培养护措施,提升校园乃至整个城市的绿化工作。首先对树木大小进行分级,实地调查小叶榕受冻害的情况,观测记录树冠受冻面积,小叶榕冻害情况初步定级,对小叶榕生长环境进行描述,包括有无建筑遮挡,建筑朝向,通风条件等。观测冻害植株百分率,计算病情指数,观测其最大耐受限度;通过分析建筑背风面和迎风面小叶榕冻害程度,和周围有无建筑遮挡小叶榕冻害程度,探究区域小环境与小叶榕冻害严重度的关系。分析树木胸径与小叶榕冻害程度的关系。结果显示,调查范围内小叶榕受冻害范围100%,冻害指数综合为56.94%,属于重度冻害,冻害耐受度5级,并且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区域小环境对小叶榕冻害程度有显著影响,树木胸径对小叶榕冻害无显著影响。最后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14年选择5条线路,对昆明市各县区街道及高速公路28个常见绿化树种的生长及冻害情况进行调查,结合冻害症状,制定冻害标准,确定冻害等级。结果表明,28种绿化树种中,无冻害植株为3 842株,占51.81%;轻度冻害植株为1 424株,占19.2%;中度冻害植株为960株,占12.95%;重度冻害植株为531株,占7.16%;特重度冻害植株为388株,占5.23%。小叶榕、鸭掌木、银桦、凤凰木、蓝桉、圣诞树受害严重,极度不适应冻害天气。而云南松、华山松、麻栎、青冈、川滇桤木、园柏则受害轻微,表现出对冻害极好的抗性。在地势低洼、地形闭塞的小盆地、低洼地、坡地下部,冷空气容易沉积,受害比较严重;山坡中部,空气流动畅通,受冻较轻;山头或者地势平坦风口处由于直接受寒风吹袭,受害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1.
在调查南京地区结实桂花品种的基础上,对不同品种种子的形态、外观纹样及内果皮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种子长、宽和单粒重有较大差异,种皮表面纹饰以及断面细胞排列结构等均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可以将种子的形态和外观纹饰作为桂花结实品种鉴定的辅助依据。  相似文献   

12.
昆明气候特殊,近几年城市扩展迅猛,新增绿地较多,因此,重新调查昆明市区的桂花品种,发掘具有本土特色品种工作尤为重要。依据向其柏、臧德奎的桂花品种分类检索表,对昆明市五城区的桂花品种资源进行调查,共鉴定出59个桂花品种,其中四季桂品种群7个,银桂品种群29个,金桂品种群16个,丹桂品种群7个,包括疑似新品种10个(新记载8个,翟丽丽记载2个,均为银桂品种)。编制了各品种群的分类检索表,描述了8个疑似新品种形态特征,并总结了昆明市区桂花品种资源特点。  相似文献   

13.
闽浙乡村行道树种结构特征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新农村建设政策的稳步推进,乡村道路建设的不断改善,乡村行道树的建设逐渐受到重视.道路绿化具有生态保护、交通辅助、景观组织和文化隐喻等功能[1].当前,全国正开展新农村绿色家园建设,乡村行道树作为绿化的重要内容,在村庄内部,村庄与村庄之间,形成一个完整的绿化系统,合理选用乡村行道树对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乡村道路质量、美化乡村景观以及提高经济效益都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有关行道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2-5],在一定区域尺度,有关乡村道路绿化树种选择、树种组成、树种特征、生长要素等等方面,目前尚无人涉及研究~[6-8],难以为新农村绿色家园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44个桂花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从100条引物中筛选出10条引物对供试材料基因组总DNA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条带122条,其中多态性条带112条,多态性比例为91.8%。经Pop Gen32软件包分析,44个桂花品种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592 8,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41 9,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为0.506 3,遗传一致度介于0.475 4~0.926 2之间,说明桂花品种间遗传多样性较高。UPGMA聚类将44个品种分成7类。建立了新品种‘珍珠彩桂’和其它43个桂花品种的DNA指纹图谱,可从分子水平将‘珍珠彩桂’与现有其它桂花栽培品种进行鉴别。研究结果为桂花分类、品种鉴定、分子育种和子代鉴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桂花品种切花瓶插衰老生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桂花品种切花在开花和衰老过程中花朵的保护酶活性、丙二醛(MDA)、细胞质膜透性及可溶性蛋白质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个桂花品种花朵的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均呈下降趋势,细胞质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随花朵的衰老而增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前期上升后期下降,呈现出明显的峰值;过氧化物酶(POD)表现为上升趋势.综合比较各项指标测定结果,3个品种的瓶插寿命长短为:'晚籽银'桂>'多芽金'桂>'四季桂'.保鲜液对延长桂花花期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对深圳地区引种栽培的14个不同桂花品种的成活率、生长情况、开花情况等进行了观测统计分析,初步发现‘天女散花’、‘日香桂’、‘小叶佛顶珠’、‘天香台阁’、‘橙黄四季桂’、‘晚银桂’、‘万点金’、‘垂枝黄’、‘平脉红’9个品种较适应深圳地区的气候环境,能正常生长。其中‘日香桂’、小叶佛顶珠’、‘天女散花’、‘晚银桂’、‘垂枝黄’的适应性更优于其他4个品种,初步判断比较适合在深圳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桂花为兼绿化、美化及香化三种功能的优质园林树种,文章浅述了桂花常用育苗技术,并作简要评迷,为挂花育苗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总结多年的桂花栽培经验,对桂花树的栽植技术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对桂花种子随采随播育苗、湖区绿化苗木的黄叶现象、精品高干桂花树的培植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9.
桂花是我国十大名花,近年来有关桂花的研究报道非常多,文章着重对21世纪以来桂花种质和品种资源、花发育和花香、生物技术在桂花上的应用以及切花品种标准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采用"空间替代时间"和扩散系数(C)等6种聚集度指数研究福建省长汀县石峰寨野生桂花种群大小结构及空间分布格局,并探讨桂花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空间格局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桂花种群大小级结构随不同年龄阶段增长数量呈相对减少的趋势,种群结构较年轻且平稳,从幼树向中树过渡阶段存在着一个过滤筛。桂花种群在不同样地的分布格局具一定差异性,这是由于限制因子与种群适应对策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同生长阶段种群的分布格局基本上由集群型转变为随机型,聚集度不断减小,幼苗和幼树阶段的桂花种群为集群分布,到成树阶段则转变为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