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健康和免疫后攻击京-1株MD强毒鸡中枢免疫器官中PMG^+浆细胞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健康攻毒组免疫器官中PMG^+浆细胞数在攻毒后3天开始下降,15-20天迅速回升,30天左右达到峰值,以后又迅速下降;免疫攻毒组,免疫器官中的MG^+浆细胞数在攻毒后20天以前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之后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研究观察了左旋咪唑对HVT免疫雏鸡免疫器官中浆细胞数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雏鸡在 1日龄接种火鸡疱疹病毒 (HVT)冻干苗后 ,同时连续 4d每天应用 15mg/kg左旋咪唑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 ,免疫后 7,14 ,2 1,2 8d胸腺、法氏囊和脾脏等免疫器官的不同区域中浆细胞的数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多 ,并在大部分时间内差异显著 (P <0 .0 5 )。  相似文献   

3.
AIV感染雏鸡免疫器官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细胞培养技术及MTT法,对感染鹅源H5N1型AIV雏鸡胸腺和脾脏T细胞,法氏囊和脾脏B细胞增殖功能进行检测,结果发现,AIV感染雏鸡免疫器官T、B细胞增殖功能在感染初期比对照雏鸡明显降低,后期有所恢复,表明感染AIV后,雏鸡全身免疫功能受抑制。7日龄和21日龄AIV感染雏鸡均发病,但21日龄感染雏鸡免疫器官T、B细胞增殖功能下降时间比7日龄感染雏鸡短,而且相对滞后,死亡率也较低,表明21日龄雏鸡对AIV感染具有一定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研究尼卡巴嗪对人工感染球虫后雏鸡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将14日龄海兰褐公雏54只,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不感染不给药对照组、感染不给药对照组、尼卡巴嗪组(感染给药组),除不感染对照组,于14日龄接种1.2×105个孢子化卵囊,试验到第9d结束。试验期间,观察雏鸡的精神,食欲,粪便情况并记录体重、胸腺、脾和法氏囊的变化。结果表明尼卡巴嗪可促进雏鸡胸腺和法氏囊迅速成熟,从而使雏鸡整体免疫机能加强。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通过Carony's液固定,阿尔新蓝-藏红O复染(AB/SO)法,对1~7日龄雏鸡免疫器官和消化器官中肥大细胞(mast cells,MC)的形态、分布及数量变化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免疫器官中MC集中分布在胸腺髓质内、脾脏红白髓交界处、法氏囊的淋巴小结周围组织内;消化器官中MC密集分布于腺胃固有层和胃腺周围、肠的固有层及黏膜下层、肝脏窦状隙和中央静脉周围.雏鸡主要免疫器官与消化器官MC数量随日龄增长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自拟中药方剂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防治效果。方法:首先选取SPF鸡胚测定IBV-M41的ELD50,以确定攻毒剂量。然后将400只19日龄无IB抗体的健康雏鸡随机分为8组,每组50只,分别为预防高(2.0 mL/次)、中(1.0 mL/次)、低(0.5 mL/次)组,治疗高(4.0 mL/次)、中(2.0 mL/次)、低(1.0 mL/次)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19日龄时预防组开始用药,连用5 d。21日龄时除阴性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以100 ELD50剂量的IBV-M41人工感染雏鸡。待症状出现24 h后,治疗组开始给药,连用5 d,期间进行临床观察。考察该自拟中药的临床预防及治疗效果,并测定不同处理组不同日龄患病雏鸡免疫器官指数及血清IgG的质量浓度。结果:在用药过程中,自拟复方中药的预防和治疗不同剂量组免疫器官指数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组间差异不显著;用药疗程结束后,各组间差异不显著。但该中药方剂对不同日龄不同处理组雏鸡血清IgG的质量浓度影响明显,且与阴性、阳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结论:该中药方剂对雏鸡法氏囊及脾脏发育有促进作用,且诱生IgG,使其血清含量显著提高,对机体产生免疫保护,从而达到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观察了左旋咪唑对HVT免疫雏鸡免疫器官中T细胞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雏鸡在1日龄接种火鸡疱疹病毒(HVT)冻干苗后,同时连续4 d应用15 mg/kg左旋咪唑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免疫后7、14、21、28 d,胸腺、法氏囊和脾脏等免疫器官的不同区域中T淋巴细胞的数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多,并在大部分时间内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
对以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吉毒株(PEDV-J)按种的10头仔猪肠系膜淋巴结、脾脏,特别是肠粘膜Peyer集合淋巴结的SmIg~ B淋巴细胞及ANAE~ T淋巴细胞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表明,PEDV—J毒刺激仔猪既可产生全身免疫反应,又可产生局部免疫反应,且肠道粘膜局部免疫反应早于全身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金银花复方制剂对人工感染NDV雏鸡免疫器官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以及B淋巴细胞的影响,本试验以21日龄雏鸡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感染组、中药治疗组、空白组。中药治疗组饮水给予复方金银花制剂。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细胞培养技术研究了金银花复方制剂对人工感染NDV雏鸡免疫器官(胸腺、脾脏、腔上囊)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以及B淋巴细胞的影响,旨在揭示金银花复方制剂对人工感染NDV雏鸡免疫器官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结果发现,金银花复方制剂能够提高人工感染NDV雏鸡免疫器官胸腺及脾脏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使CD4~+/CD8~+T淋巴细胞值升高,提高免疫器官脾脏及腔上囊B淋巴细胞百分率,表明金银花复方制剂能够提高雏鸡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实验用1日龄肉用雏鸡300只,随机分为四组:Ⅰ组为健康对照;Ⅱ组加喂100PPmGe—132;Ⅲ、Ⅳ组人工感染vMDV,同时Ⅲ组也加喂100PPmGe—132,经60日间临床观察并每隔10日用ESR法测定胸腺、法氏囊及脾组织中自由基含量。测得结果,健康雏龄胸腺、法氏囊及脾组织中自由基平均含量分别为:0.27±0.04、0.34±0.08、0.28±0.06相对浓度(峰/峰),且10~60日龄间无明显变化。通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人工感染vMDV雏鸡各组织中自由基含量均显著增多。Ⅲ组与Ⅳ组对比结果证实,Ge—132能使人工感染vMDV雏鸡免疫器官中自由基含量明显降低。实验结果为阐明自由基与肿瘤病变的发生机理,提供了某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深入探讨马立克氏病疫苗的免疫保护机理,本实验以马立克氏病弱毒814株接种SPF雏鸡,接种后不同时间以流式细胞仪分析脾脏、胸腺、外周血CD4+、CD8+及CD3+T细胞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接种病毒10天测定,脾脏和外周血CD4+T细胞略有下降,但以后逐渐升高,在24~31天测定时,外周血和脾脏CD4+T细胞均明显增高;而CD8+T细胞在接种后10天在脾脏和外周血中明显增高,以后下降恢复于正常水平,在整个试验期间,CD3+T细胞在脾脏和外周血中均保持较高水平,胸腺中各亚群T细胞均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2.
固始鸡中枢免疫器官细胞和自然凋亡细胞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对固始鸡17日龄胚胎、4周龄和19周龄固始鸡正常发育的中枢免疫器官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固始鸡胚胎胸腺和法氏囊超微结构不同于4周龄和19周龄固始鸡;在中枢免疫器官内免疫细胞存在着自然凋亡现象,主要表现为细胞核的变化,其次是线粒体增生。核质凝集为新月形、C字形、圆环形、花瓣状等多种形态,凋亡细胞裂解为凋亡小体,最后被巨噬细胞吞噬。  相似文献   

13.
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及MTT法,对鹅源H5N1型AIV感染雏鸡胸腺、脾脏T细胞增殖功能及IL-2诱生活性进行检测,结果发现:雏鸡感染AIV后,免疫器官T细胞增殖功能和IL-2诱生活性在感染初期较对照雏鸡明显降低,后期有所恢复,表明AIV感染雏鸡细胞免疫受到抑制,中枢与外周免疫器官分子免疫调节功能障碍.7和21日龄AIV感染雏鸡均发病,但21日龄感染雏鸡上述指标的下降时间较7日龄感染雏鸡短且相对滞后,死亡率也较低,表明21日龄雏鸡免疫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抗AIV感染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细胞因子在禽流感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应用细胞培养技术和细胞因子活性检测方法,通过对胸腺和脾脏IL-2、IFN和TNF3种细胞因子的检测,研究不同日龄(7和21日龄)SPF雏鸡感染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后,上述被检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无论是7日龄,还是21日龄SPF雏鸡感染AIV后,其免疫器官胸腺和脾脏的IL-2和IFN诱生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TNF活性升高;但不同日龄雏鸡之间被检细胞因子,其降低或升高程度不论持续时间还是量也不完全相同,该研究不但表明细胞因子在禽流感免疫、发病中具有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而且也与雏鸡感染年龄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对鸡传染性贫血病(CIA)-传染性法氏囊病(IBD)联合免疫母鸡后的子代雏鸡免疫器官的免疫学化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混合感染CIAV、IBDV雏鸡免疫器官T细胞和IgG,IgM,IgA抗体生成细胞数量在27日龄内明显未免疫对照组、联合免疫组和联合免疫攻毒组,表明感染CIAV、IBDV的雏鸡全身免疫功能显著下降,CAI-IBD联合免疫母鸡后,子代雏鸡T细胞胞和IgG,IgM,IgA抗体生成细胞数量在27日龄内,较未免疫对照组明显增加,表明CIA-IBD联合免疫母鸡可使子代雏鸡免疫器官的免疫功能增强,能抵御强毒攻击。  相似文献   

16.
采用ABC法检测了毒害艾美耳球虫(Eimeria necatrix)初次、二次感染雏鸡后,其免疫器官T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雏鸡初次感染E.necatrix后,其胸腺和脾脏的CD4^+T细胞和CD8^+T细胞于感染后4~21d不同程度高于未感染的对照雏鸡,14~16d达峰值,随后缓慢下降。其中CD4^+T细胞较CD8^+T细胞增殖辐度大,持续时间也较长。Enecatrix二次感染雏鸡后,上述免疫器官的CD4^+T细胞和CD8^+T细胞数量在感染后2~7d呈下降趋势,随后回升,至10~14d明显高于对照和初次感染雏鸡。其中CD8^+T细胞在二次感染后降幅较小,回升更迅速,增殖幅度也较大。表明鸡CD4^+T细胞和CD8^+T细胞在抵抗E.necatrix感染的不同时期发挥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对1日龄雏鸡感染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后免疫器官法氏囊、脾脏和胸腺的IgG、IgM、IgA抗体生成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感染雏鸡法氏囊、脾脏和胸腺的3种抗体生成细胞数量均程度不同地低于未感染对照雏鸡,其中法氏囊的IgG、IgM抗体生成细胞和IgA抗体生成细胞分别在感染后7~35d和14~35d明显减少;脾脏红髓、白髓和淋巴小结的IgG抗体生成细胞分别于7~35d、14~35d和14~21d明显减少,IgM抗体生成细胞分别在7~42d、28~35d和14d时明显减少,IgA抗体生成细胞仅在红髓中(7~28d)明显减少;胸腺髓质的IgG、IgM、IgA抗体生成细胞分别在14~28d、7~21d和21d时明显减少。结果表明,CIAV感染雏鸡免疫器官的体液免疫功能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8.
以马立克氏病病毒(MDV)感染1日龄肉用雏鸡,在感染后5、25、45d采取法氏囊、脾脏、盲肠扁桃体和哈德尔腺,用彩色免疫金银染色法检查免疫器官组织中IgG、IgM和IgA抗体生成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结果:MDV感染雏鸡的法氏囊、脾脏和哈德尔腺中以IgG抗体生成细胞居多,IgG、IgM和IgA抗体生成细胞均较正常对照鸡显著减少;盲肠扁桃体中以IgA抗体生成细胞居多,IgA、IgG和IgM抗体生成细胞数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鸡。由此表明,MDV感染鸡全身免疫器官和消化道、呼吸道局部粘膜体液免疫机能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19.
应用组织匀浆涂片和酸性α-醋酸萘酯酶(ANAE)染色及细胞培养技术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测定法对毒害艾美耳球虫(eimeria necatrix,E.necatrix)初次感染雏鸡免疫器官的T细胞比例、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诱生活性、T细胞和B细胞对ConA或PMA的增殖功能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研究。结果发现,E.necatrix初次感染雏鸡,其胸腺和脾脏T细胞比例分别于感染后7~21d和7~24d明显高于对照雏鸡;IL-2诱生活性分别于感染后16~18d和18~21d较对照雏鸡显著升高;T细胞对ConA的增殖反应分别在感染后14~16d和10~18d明显增加。法氏囊和脾脏B细胞对PMA的增殖反应分别于感染后14~24d和14~21d显著高于对照雏鸡。表明E.necatrix初次感染雏鸡免疫器官的IL-2调节及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