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贵州黔东南生态文明试验区城镇化建设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婧 《江西农业学报》2011,(9):188-190,198
低碳城镇化是对城镇化建设理念的创新,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新途径。该文以低碳城镇化建设为方向,对贵州省黔东南州在建设低碳城镇中的尝试与经验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黔东南生态文明试验区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余皓 《北京农业》2013,(27):207
城镇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它具有促进商品交换的市场功能,城市文化向农村传播的功能。基于此,主要阐述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途径。在建设过程中,要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走向低碳、环保、先进的农村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体现出城镇化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3.
邓逸  张圣书  陈蓉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713-12716,12758
基于湖北省低碳城镇化面临的困难和障碍,对湖北低碳城镇化发展的思路与对策进行探讨,提出应努力破除制约城镇化低碳转型的各种因素,着力扭转城镇化发展“高碳锁定”的局面.下一阶段,湖北省低碳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切实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城镇化之中,鼓励各地探索差异化的低碳城镇发展路径,科学推进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积极构建城市低碳产业体系,建设符合低碳特征的建筑体系和交通网络,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大力倡导低碳生活.按照低碳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思路,湖北省应采取4项对策措施:科学制定和实施相关规划,严格落实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加大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利用力度,进一步开展低碳城市(镇)试点.  相似文献   

4.
尹薇子  南洋 《乡村科技》2019,(16):27-28
党在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在生态文明大背景下,我国城镇建设正处于加速发展的阶段,但由于传统城镇建设中不均衡无序的开发建设与管理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要正确认识小城镇建设中的生态观和利益观,促进小城镇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截至2013年底福建省城镇人口达到2293万人,城镇化率提高到60.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该文从福建省的城镇化规模、城镇集聚和辐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人居环境、城镇体系现状分析出发,重点探讨福建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难题,提出以生态示范区为契机,为福建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提出相应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6.
孙骏 《农业与技术》2015,(3):130-131,134
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对城镇建设有了更新的要求,因此而诞生了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在以此为背景进行的城镇建设过程中,园林绿化是其中最为基础的一种设施,在对其进行设计时,需要以城镇的现实情况为根据,以满足城镇未来发展需求为目的,对城镇园林绿化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性设计。因此,本文将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镇园林绿化设计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对其设计的原则进行深入的探讨,希望能够为城镇园林绿化建设的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7.
城镇化是推动经济全面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提升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城镇文化是城镇的灵魂,显示着城镇人群整体的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心理状态、精神风貌以及城镇的气质和品位。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着力建设城镇文化。  相似文献   

8.
“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而对农民来说,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是他们为之苦苦追寻的梦想,而农村与城镇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差距让农民对城镇的向往之心越来越强烈。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就是人的城镇化,使进城农民融入城市成为市民,同时实现城乡的一体化和人的无差别发展,它不仅是农民“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同时还是农民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载体。我们要通过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的改革助推城镇化,通过发展产业支撑城镇化,将文明生态理念融入城镇化的全过程,实现城镇和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当前,随着城镇化步伐的突进,园林景观设计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对景观设计认识发生了较大变化。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带来了低碳理念。未来我国园林必将朝向生态型园林发展,这是构建低碳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文章分析了低碳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体现,为我国园林景观的设计转变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孙静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2039-12041
揭示重庆城镇化水平相对低下的现状,结合城镇化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的线性关系,提出重庆市应进一步推进城镇建设,推动经济的不断发展,并实现重庆"一小时经济圈"的组团式都市圈的构想。推进城镇建设要搞好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和解决好城镇化遗留问题,其中,特别是"经营城市"理念的建立和"以商兴市"措施的推广实现。  相似文献   

11.
关江  高伟  刘建利  周弛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5):183-184,208
针对城市化对水环境产生的一系列影响,提出以恢复系统自然状态为基本理念的城市水循环再生体系,从而解决由于城市化引起的一系列水环境问题。提出水循环再生体系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研究方向;编制城市水循环再生体系的技术路线及主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2.
城市园林绿地是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载体之一,在建设低碳城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建设低碳园林是今后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方向。在对低碳园林概念、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从节能减排的要求出发,探讨低碳园林评价的指标及其标准,以期为低碳园林的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促进低碳园林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城市是地表受人类活动影响最深刻的区域,城市系统碳循环在全球和区域碳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城市“自然-社会”二元碳循环的概念,探讨了城市系统碳循环的一般特征;分析了城市系统碳循环的内部机理,主要包括:城市系统碳储量和碳输入/输出通量的主要过程和途径、城市系统碳储量、碳通量和碳流通的生命周期分析、城市系统碳输入和碳输出的类型划分等;提出了基于系统层次划分和碳流通过程的城市系统碳循环的研究框架,分析了城市自然系统和城市经济系统的主要碳流通过程和环节,构建了城市系统碳循环研究的思路和理论框架;最后提出了城市系统碳循环领域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4.
周燕  樊磊 《安徽农业科学》2013,(25):10372-10373,10379
在分析城市河流景观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从城市河流历史文化景观再生的观点来进行河流景观研究的理念.分析得出城市河流景观的生态属性、文化属性、社会属性、美学属性的特征及研究重点,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城市河流景现的保护与利用的科研与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15.
绿道的规划建设是促进城乡建设的重要举措,对推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施行低碳出行、人们生活休闲一体化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具有积极作用。作者以伊宁市为例,阐述了绿道规划设计对伊宁市特色旅游及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伊宁市绿道建设的构想,并对绿道布局与选线进行了设想。  相似文献   

16.
吴声军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21):136-138
大量CO2的排放,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灾害,因此节能减排成为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发展低碳经济、植树造林增加碳汇等成为世界各国减排的主要手段,但很少关注民族本土性生态功能和作用在节能减排中的价值。通过田野调查表明,侗族林农运用杉树再生技术形成的人工林对CO2的固化效果,体现出长效性和高效性,在节能减排中有着其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景观都市主义是指景观取代建筑,成为当代城市发展的基本单元。本文研究了景观都市主义的产生、概念及内涵,并以溧阳燕山公园的景观再生改造为例,从研究改变场地的污染状况和延续场地文化脉络入手,对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工业废弃地改造探讨了问题场地的策略性规划方法,以期对今后的废弃地景观再生改造提供一定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天山云杉林不同更新方式对土壤碳氮的影响,了解碳、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方法】 采用典型样方法,研究新疆天山云杉林不同更新方式对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结果】 不同更新方式下林地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均随着土层加深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不同更新方式间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差异主要在0~25 cm土层。与老龄云杉林相比,更新后,天然更新林、人促更新林和人工更新林0~1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下降21.08、27.83 和53.2 g/kg, 10~25 cm土层分别比老龄云杉林下降9.09、13.88和13.83 g/kg,且与老龄云杉林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 < 0.05);而不同更新方式间全氮含量的差异主要在0~10 cm土层,分别比老龄云杉林下降0.44、0.71和0.98 g/kg,且与老龄云杉林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 < 0.05)。不同更新方式对林地土壤有机碳及全氮储量的影响不同,75 cm深土壤有机碳及全氮储量的大小顺序依次为,天然更新林>人促更新林>人工更新林。【结论】 不同更新方式对林地土壤碳氮影响程度不同,人工更新林土壤碳氮含量比天然更新林土壤下降的更为明显,其中表层土壤反映最为敏感,下降最快。  相似文献   

19.
参考林业碳汇的方法,采用样地法、文献研究以及专家访谈等方式,对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15个典型绿地的长期固碳量进行了测定分析,从而得出了一些可用于指导杭州乃至华东地区城市建设低碳高效绿地的建议,以期为今后开展低碳高效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吴丹 《湖北农业科学》2011,(21):4509-4512
阐述了低碳供应链的概念及特点,对农业游产品供应链进行了分析,构建了低碳农业游产品供应链,提出了通过打造低碳供应链提升农业游品质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