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贵州马尾松人工林经营密度模型初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黄家荣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3,15(4):32-37
为探讨用模拟方法确定人工林的经营密度,本文以贵州马尾松人工林569块常规标准地资料为基础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标准地对目前贵州马尾松人工林具有充分代表性;立木密度对林分平均胸径的影响最为明显,对树高影响较小;林分断面积和蓄积随立木密度的增大而上升,但当立木密度大到一定程度时,它们都有下降的趋势.基于以上分析,用动态规划方法建立了可变间伐间隔期的林分经营密度模型.该模型既符合林分生长的一般规律,又得到实地试验结果的支持,因此建议应用. 相似文献
2.
林分在其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都有一个最佳密度使得最终主间伐合计的总收获量最大。为了找到这一密度系列,根据1994年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收集的200块标准地及391株解析木的资料。以立木密度作为控制变量,以林分蓄积为状态变量以各阶段间伐的总收获量最大作为目标的函数,利用动态规划的方法进行推导。 相似文献
3.
4.
人工用材林的产业链化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我国人工用材林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规模经济和产业关联理论为指导,依据产业链化经营的一般类型,提出了人工用材林产业链化经营组织形式,阐述了建立和完善人工用材林产业链化经营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6.
杉木用材林基地的成林密度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开化县的杉木基地林现有林分结构和生产力的分析结果表明,目前该县杉木基地成林的林冠结构总体上是合理的,林分平均郁闭度为0.76,树冠重叠度为25.9%。但同时部分成林密度管理也存在一定的随意性,林分郁闭度在0.40~0.90之间变动。为严格成林密度管理制度,文中进行了杉木基地成林抚育间伐技术设计,分别不同立地条件林分确定了首伐期、间伐强度和间隔期等参数,并编制了抚育间伐技术模式表,供生产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7.
8.
运用工程经济学原理,依据林木生产过程中的直接、间接投入,计入资金时间价值、物价变动、市场需求价格待经济要素,以单位面积林地累计纯收益净现值最大确定经济主伐年龄。 相似文献
9.
用林分密度控制图编制可变密度收获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林分密度效应规律为基础,编制杉木林分密度控制图。为提高精度,用改进单纯形法对等树高线和等直径线作了进一步的优化。精度检验表明林分密度控制图适用。引入林分密度指数,将林分密度控制图导成可变密度收获表,保证了图表之间输出结果的一致性,为可变密度收获表的编制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11.
兴安落叶松人工林最优密度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应用动态规划法探讨了兴安落叶松人工幼中龄林的最优密度.文中以解析木资料为基础数据,以林分生长全过程中的采伐收入最高为目标,提出了各地位指数、各年龄阶段的林分最优密度和定量间伐的部分指标,并对应用同一资料按不同间隔阶段进行分析对比的方法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湿地松材脂两用林最适经营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林分公顷株数和林分断面积作状态变量,采用林分价值生长量最大作最优指标函数,利用动态规划方法求算出湿地松材脂两用林最适经营密度,并建立了相关方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基于人工林土壤养分循环和枯落物分解的土壤极化模型,旨在为深入认识土壤养分极化成因和预测土壤养分极化趋势提供参考。【方法】从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规律的角度出发,建立人工林土壤养分极化推理和动态模型,通过实验室分解法和野外调查,对模型中主要参数的确定进行分析。【结果】分别建立了基于养分循环和枯落物分解的人工林土壤养分极化度推理模型及动态模型,并针对油松、落叶松、侧柏、刺槐、小叶杨、白桦和辽东栎等人工林,确定了模型中的主要参数。【结论】由于人工林土壤养分极化受林木对养分的选择吸收利用、枯落物分解等的综合影响,所以从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规律的角度来建立土壤养分极化动态理论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五道河林场次生用材林经营类型划分与主要经营措施的制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道河林场及华北一些林场的森林经营类型划分是根据经营措施制定的 ,这不利于森林永续经营和提高经营水平 .该文根据分类经营的需要 ,确定了划分经营类型的原则和依据 ,并将坡向因子引入经营类型划分之中 ,在五道河林场的次生用材林中共划分出 7个经营类型 ,并分别制定了各经营类型的主要经营措施 相似文献
15.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密度最优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该文以径阶株数作为状态变量,通过模拟塞罕坝机械林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动态变化,采用最优控制理论与方法对林分密度最优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作为研究实例的林分,当主伐年龄40a,疏伐起始年龄18a,疏伐间隔期4~5a,疏伐次数2~3次,按株数疏伐率分别为31.9%,6.9%和13.8%时,采用下层疏伐时总材积收获量最大。 相似文献
16.
陕北半干旱风沙区人工纯林土壤性质极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人工或天然纯林内,由于树种生物生态学特性的单一性、对物质吸收利用的选择性和对环境效应的特殊性,土壤性质呈现偏离原平衡态、并朝某个方向非平衡或极端化发展的现象被作者称为极化。充分认识和了解土壤极化的方向和程度对维持森林可持续发展和防止土壤退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者根据土壤极化的概念,提出了抗极化域(W)、抗极化度(R)、极化度(P)和极抗比(I)等土壤极化的表征指标,并采用多样地多样点混合采土法,对陕北半干旱风沙区进入成熟生长期的不同树种纯林和混交林土壤性质进行了广泛测定和极化分析,结果表明:①不同树种林地属于强度以上极化(|P|>0.15)的土壤性质分别为:油松林地的生物学性质;小叶杨林地的微量元素和化学性质;刺槐、旱柳和柠条林地的生物学、化学性质;沙棘林地的微量元素和生物学性质;紫穗槐林地的化学、生物学性质和微量元素。②除了油松纯林会引起土壤的严重贫养化外,刺槐纯林会引起土壤的富养化,柠条和旱柳纯林会引起土壤的富养化和生物学性质改善,小叶杨、沙棘和紫穗槐纯林会引起土壤的严重富养化和微量元素富集。③主要树种纯林抗土壤各种性质极化能力大小顺序均为小叶杨>油松>刺槐;相对于林木抗极化能力,油松纯林土壤各种性质的绝对综合极抗比均在轻微之下(Ia≤0.40),小叶杨纯林均属基本稳定(Ia≤0.15),刺槐纯林土壤的微量元素极化程度严重(Ia=0.61)、生物和化学性质极化程度中等(Ia为0.47~0.54)、物理性质极化程度轻微(Ia=0.40)。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泵站运行的各种特性,从理论上探索了解决泵站经济运行的途径。讨论了泵机组运行工况最优控制的准则和方法。运用泵的相似理论,导出了泵装置最优变速数学模型。同时讨论了变角运行问题。泵站机组间的流量最优分配采用了微分法和动态规划法;並提出了对泵站运行机组台数确定和组合进行优化的方法。此法适用于水利、工业、城市给排水等系统中各种泵站工程,理论上也适用于泵站群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
19.
不同密度云杉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寒温性针叶林林分密度与林下草苓植物多样性的关联性,在山西省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选择以云杉Picea林为代表的寒温性针叶林,在不同密度的林分中设置样地,调查林下草苓植物的物种组成,分析林下草苓植物的多样性,并对林分密度和多样性指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①在研究区的云杉林中共调查到37种草苓植物,隶属于18个科35个属。②云杉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减小。当林分密度为475株·hm^-2时,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82,1.97和0.71;当林分密度为1 000株·hm^-2时,Sirepson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54,1.18和0.39。④不同密度的云杉林中,草苓植物丰富度指数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研究认为:在以云杉为主要树种的寒温性针叶林中,林分密度对林下草苓植物的多样性指数有明显的影响,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多样性指数减小。图3表3参23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