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4 毫秒
1.
<正>沙门氏菌感染可分为无运动力血清型(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沙门氏菌)和有运动力的多种副伤寒沙门氏菌,本文就这两种类型加以介绍。1鸡白痢病原与传播: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通常可引起2~3周龄雏鸡和雏火鸡很高的死亡率,接近100%。成年鸡的死亡率也很高,但常无临床症状。鸡白痢的发生一度很普遍,如今多数商品鸡群中已经消灭了该病,但其他禽类(如珍珠  相似文献   

2.
正沙门氏菌引起的鸡的细菌性传染病,一般分鸡白痢、鸡伤寒、副伤寒三种病型,各种年龄的鸡均易感,其中鸡白痢和副伤寒雏鸡多发,成年鸡带菌,给养鸡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1传播方式1.1饲料传播沙门氏菌可在饲料内大量繁殖,因此鸡群进食被病菌污染的饲料即可引起感染。  相似文献   

3.
本项实验对内蒙古地区7个盟市11个养鸡场的鸡群进行了禽沙门氏茵的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从不同生长阶段的鸡群中共分离到84株沙门氏菌,鸡群的平均检出率为25。5%,最高达61.2%。血清学鉴定结果表明所分离的沙门氏菌分别属于4个种,它们是都柏林沙门氏茵(15株)、鸡白痢沙门氏茵(28株)、汤卜逊沙门氏菌(10株)和猪霍乱沙门氏菌(1株),其中以都柏林沙门氏茵和鸡白痢沙门氏苗分布最广。4个种的沙门氏菌对雏鸡均表现致病性,致死率为12.5~87.5%。  相似文献   

4.
张玲 《农村科技》2011,(11):58-58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各品种鸡均发生的一种传染病,各年龄鸡对本病均有易感性,以2~3周龄内雏鸡发病率与死亡率最高。病雏鸡往往表现精神萎靡、白痢和急性败血症。该病分布广泛、常见易发,是严重危害雏鸡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旦病情控制不好,其死亡率高达30%-40%,给养殖户带来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5.
雏鸡经口感染鸡伤寒———白痢沙门氏菌,测定口服抗生素对雏鸡盲肠内定植量和pH值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限生雏鸡和普通雏鸡组,链霉素处理鸡和未处理鸡相比,前者的盲肠中鸡伤寒———白痢沙门氏菌的定植量高于后者;前者盲肠内容物pH值高于后者;庆大霉素处理鸡与未处理鸡相比,前者盲肠中鸡伤寒———白痢沙门氏菌的定植量和盲肠内容物pH值均高于后者,但是用庆大霉素处理要比用链霉素处理的影响程度小。普通雏鸡与限生雏鸡相比,口服抗生素能使限生鸡盲肠中鸡伤寒———白痢沙门氏菌的定植量多于普通雏鸡的定植量。  相似文献   

6.
用EM防治雏鸡白痢,主要是促进雏鸡肠道正常菌群的形成,抑制鸡白痢沙门氏菌的生长,以及通过EM中放线菌群所产生的对敏感微生物有选择性的抗生素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杀灭作用,从而达到防治雏鸡白痢的目的。本试验通过对雏鸡进行EM饮水和饲喂EM发酵饲料,有效地防治了雏鸡白痢。  相似文献   

7.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雏鸡和火鸡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1流行特点性传染病产蛋率下降,种蛋受精率、孵化率下降,本病主要侵害雏鸡和火鸡,2~3周龄雏鸡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病鸡和带菌鸡是主要传染源,经卯垂直传播,也可经消化道、呼吸道感染。2临床症状2.1雏鸡白痢  相似文献   

8.
于柳 《新农业》2022,(16):67-68
<正>鸡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慢性、败血性疾病,临床常见的沙门氏菌病如鸡白痢、禽伤寒、禽副伤寒等。1鸡白痢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鸡传染病,对雏鸡危害较大,雏鸡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症,成年鸡大部分为隐性感染。  相似文献   

9.
用EM防治雏鸡白痢,主要是促进雏鸡肠道正常菌群的形成,抑制鸡白痢沙门氏菌的生长,以及通过EM中放线菌如所产生的对敏感微生物有选择性的抗生素对白痢沙门氏菌的杀灭作用,从而达到防治雏鸡白痢的目的。本试验通过对争论鸡进行EM饮水和饲喂EM发酵饲料,有产地防治了雏鸡白痢。  相似文献   

10.
鸡白痢是由鸡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发病急、传播快、病死率高的传染病,病鸡主要表现为衰弱消瘦、白色下痢,各日龄鸡均易感,尤其是生长期雏鸡,多由垂直途径传播,对养鸡业的经济效益危害性极大。浙江省某鸡场的3周龄三黄鸡群疑似沙门氏菌感染,采集病死鸡肝、脾组织进行鸡沙门氏菌诊断。结果表明:从30只病料中分离得到11株沙门氏菌,分离率为36.67%,进一步进行血清分型鉴定和生化试验,证实菌株为鸡沙门氏菌。研究可为鸡白痢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白黄侧耳子实体颜色的遗传规律,为平菇的色泽定向育种提供遗传学依据。【方法】以白黄侧耳Pleurotus cornucopiae白色菌株CCMSSC00358(P-w)和深灰色菌株CCMSSC00406(P-d)为材料,构建自交系2个(P-w×P-w、P-d×P-d),两亲本杂交一代(F1,P-w×P-d),杂交一代中浅灰色和深灰色子实体与二亲本的回交系4个(F1浅×P-w、F1浅×P-d,F1深×P-w、F1深×P-d),共7个家系群体。出菇期观测统计各家系群体不同颜色的个体数。【结果】菌株P-w的自交系出菇29个,子实体全部为白色。菌株P-d的自交系出菇17个,子实体浅灰色5个、深灰色12个,经卡方检验,浅灰色﹕深灰色=1﹕3。杂交一代(F1,P-w×P-d)出菇82个,子实体颜色呈现由浅向深的连续分布,无白色子实体出现。按照深浅分为浅灰色和深灰色两大类,分别为47个和35个,经卡方检验,比例为1﹕1。在回交系中,F1代与白色亲本杂交,经卡方检验,出现深灰色﹕浅灰色﹕白色=1﹕4﹕3的分离;与深灰色亲本杂交,无白色子实体出现,经卡方检验深灰色﹕浅灰色=5﹕3。【结论】白黄侧耳子实体的颜色性状为数量性状,深灰色对白色呈不完全显性,由不同位点上的两对主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12.
Dementia is common in patients with AIDS, but the mechanism by which the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 (HIV-1) causes the neurological impairment is unknown. In this study the possibility that an antigen of HIV-1 suppresses neuronal responses to neurotrophic factors was examined. Both HIV-1 and a related retrovirus, 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SIV), inhibited the growth of sensory neurons from chick dorsal root ganglia in medium containing neuroleukin (NLK) but not in medium containing nerve growth factor. An unrelated type D retrovirus, simian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virus, did not affect the growth of neurons in the presence of either neurotrophic factor. The inhibition by HIV-1 of neuron growth in the presence of NLK was found to be due to the gp120 envelope glycoprotein. Regions of sequence homology between gp120 and NLK may account for this inhibitory property of gp120 and functional interactions between gp120 and NLK may be important in the pathogenesis of the AIDS dementia complex.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ELISA)检测牛白血病病毒(BLV)的抗体。以FLK-BLV细胞培养液制备的免疫扩散(ID)用的粗提抗原,经ConA-Sepharose 4B亲和层析,或先经乙醚处理,再经Sephadex G-150层析等方法,分别提取了gp和p抗原。用gp抗原作ELISA,对91份牛血清样品进行检测,阳性共67份,比微量免疫扩散(MID)高14%,两者的符合率为85%。用p抗原作ELISA对240份牛血清样品进行检测,阳性占162份,比MID法高12%,两者的符合率为87%。用gP抗原对33份样品和用p抗原对160份样品进行三次重复试验,它们的变异系数在10%以内的分别为100%和92.5%。ELISA抑制试验表明,p抗原和gP抗原对BLV抗体的特异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采用自然湿地人工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水分状态下三江平原沼泽湿地漂筏苔草(C arex p seu-d ocura ica)无性株地上茎粗和节间长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漂筏苔草地上茎的茎粗随着土壤含水量和淹水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5~9月份,不同水分状态下漂筏苔草茎粗的增幅为干旱状态(S1和S2)<浅水状态(S3,S4和S5)<深水状态(S6);同株漂筏苔草地上茎粗变化为茎基部1~3节变化较大,中部较稳定一致,靠近生长点的1~3节又变细;一般茎基部1~2个节间(S6除外)和靠近顶端生长点1~2个节间较短,多数水分状态下从第3节以后的中部茎节间较长,且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和水位的加深而加长,其规律为S1相似文献   

15.
臧金灿  马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153-6153,6177
[目的]为了明确河南省新乡市某肉种鸡场种鸡的发病原因。[方法]利用常规培养基,对190日龄发病种鸡的脑组织进行细菌分离与培养、生化鉴定、血清型鉴定、回归试验和药敏试验,并研制鸡大肠杆菌疫苗。[结果]从病鸡脑中分离到10株大肠杆菌,经O血清型鉴定,表明O22和O53各为4株,O86为2株。通过病原分离鉴定,确定此次肉种鸡脑型大肠杆菌病的病原为O22、O53和O86,并以此研制出油乳剂灭活苗。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氟苯尼考、硫酸新霉素敏感。选择敏感药物进行积极治疗,及时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结论]用分离菌株研制成油乳剂灭活苗,用于鸡大肠杆菌病的预防,效果十分理想。  相似文献   

16.
烟草野火病土壤颉颃细菌的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从植物根系的土壤中分离到127个细菌分离物,皿内实验筛选出对烟草野火病有抑制作用的菌株6个,盆栽试验表明,菌株S1对烟草野火病兼有保护和治疗作用,防效分别为85.98%和76.95%,同时菌株S1对植株还具有明显的促生作用。经鉴定菌株S1为芽孢杆菌属枯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17.
用两组亲本杂交的 F_1杂种及其亲本,分析了亲子相关和性状相关.结果表明:①亲子相关 F_1株高、容重与高亲呈极显著的正相关;F_1籽粒赖氨酸含量、百克蛋白质中赖氮酸含量、抽穗期与低亲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的正相关;F_1籽拉蛋白质含量、沉淀值与中亲呈极显著的正相关.②性状相关蛋白质亩产量与籽拉亩产量呈高度显著的正相关,与籽粒蛋白质含量亦呈正相关,但相关不显著;籽粒亩产量与千粒重、容重呈高度显著的正相关,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抽穗期与千拉重、容重呈极显著的负相关;株高与千拉重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千拉重与容重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籽粒蛋白质含量与籽粒赖氨酸含量、湿面筋含量、干面筋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百克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极呈显著的负相关;籽粒赖氨酸含量与湿面筋含量、干面筋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容重呈极显著的负相关;湿面筋含量与干面筋含量呈高度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新疆细毛羊和陕北细毛羊羊毛细度候选基因的PCR-SSC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60只新疆细毛羊和48只陕北细毛羊,利用PCR-SSCP分子标记对其羊毛细度候选基因的5个位点(S1,S2,S3,S4,S5)进行了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2个绵羊品种在5个位点上A等位基因的频率均高于B等位基因。在S1,S5位点上,新疆细毛羊和陕北细毛羊均检测到AA,AB,BB 3种基因型;在S2位点上,新疆细毛羊检测到AA,BB,CC,DD 4种基因型,陕北细毛羊检测到AA,AB,BB 3种基因型;在S3位点上,新疆细毛羊检测到AA,AB 2种基因型,陕北细毛羊检测到AA,AB,BB 3种基因型;在S4位点上,新疆细毛羊和陕北细毛羊均检测到AA,BB 2种基因型。新疆细毛羊和陕北细毛羊的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445 0和0.399 7。新疆细毛羊P IC平均值为0.366 6,S1,S3,S4和S5位点均处于中度多态,而S2(P IC=0.555 1)处于高度多态;陕北细毛羊P IC平均值为0.318 9,5个位点均处于中度多态。以上结果表明,S1,S2,S3,S4和S55个位点可以作为有效的遗传标记用于优质细毛羊的遗传多样性分析,2个绵羊品种群体内的遗传变异程度高,遗传多样性丰富,选择潜力大。  相似文献   

19.
酸枣品种间常见生物物质含量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测定了编号为S1 、S2 和S33个酸枣品种常见生物物质的含量 ,并对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可溶性糖含量 ,S1 极显著高于S2 、S3;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S1 显著高于S2 、S3;粗纤维含量 ,S1 显著高于S2 、S3;维生素C含量 ,S1 极显著高于S3,显著高于S2 ;总酸含量 ,S3、S2极显著高于S1 ;游离氨基酸含量、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陆成伟  袁重桂  阮成旭  张磊 《安徽农业科学》2014,(8):2330-2331,2334
[目的]探讨淡水和盐水对红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杂交子代的生长和发育的影响。[方法]在淡水和9‰盐度条件下通过红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的正反交试验,测定F1代成活率、日均增重量、特定生长率、体色比和雌雄比,并探讨淡水和9‰盐水对正反不同杂交组子代生长性状的影响。[结果]正反交淡水组F1代日均增重量、特定生长率均低于9‰盐水组,9‰盐水更能促进罗非鱼的生长。正交淡水组子代花斑色个体占82%,全红色与全黑色比例接近1∶1;9‰盐水组F1代以全红色和花斑色为主,分别占39%和48%,全黑色占13%;反交组无黑色子代出现,淡水组全红色个体占58%,花斑色占42%,而9‰盐度组以全红色个体为主,为84%。9‰盐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子代红色和花斑色个体的出现。正反交淡水组雌雄比例接近1∶2,9‰盐水组后代雌雄比例接近2∶3。9‰盐水促进子代雌性个体的出现。[结论]9‰盐水对罗非鱼种内正反杂交后代性别决定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