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梨疏果套袋技术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早在20世纪70年代,浙江省已开展梨疏果套袋,所用的均是报纸袋,对果实外观改进不大。80年代全面推行“无袋栽培”,造成病虫害逐年增加,年出口梨果从300t逐年减少,最后终止出口。90年代,浙江省引入第一个台资梨园,台农林秋烘先生等于1998年引入台湾产纸袋,对全园梨果套袋,效果  相似文献   

2.
梨果实套袋研究进展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9  
梨果套袋栽培是目前生产优质高档梨果 ,提高其商品价值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生产中应用愈来愈广泛。国内外对梨果套袋的效应进行了较多研究 ,本文概述了套袋对提高梨果实外在品质的机理和梨果实套袋的效果。1 果皮结构及果点与锈斑的发生梨果皮有表皮层、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 ,以及茸毛 (只存在于幼果期 )、皮孔(幼果期为气孔 )、蜡质层、角质层、果点、锈斑等结构。表皮层外面是蜡质层覆盖的角质层(有的深入到表皮细胞间隙 ) ,其余部分为果点、锈斑 ,它们是果实抵御外界不良环境的天然屏障 ,不仅与梨果表面光洁程度具有最直接的关系 …  相似文献   

3.
在日韩梨栽培中,果实套袋是提高梨果品质和商品性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经过连续多年的观察,发现梨果实套袋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梨果品质和商品性,导致收益降低。需要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赵芳  吕亮晓 《落叶果树》2006,38(3):41-41
黄县长把梨有近300年的栽培历史。树势强健,抗逆性较强,极耐贮藏,适于山丘地栽植。20世纪70~80年代,龙口复发中记、外贸公司和供销果品公司等单位,每年以“山东梨”名称组织出口多达2万余吨。但近年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黄县长把梨销售困难,栽培面积减少了70%~80%,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威胁。如何增强黄县长把梨的市场竞争力,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梨果实套袋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国内引进栽培的日韩梨,为提高梨果品质和商品性能,其中采用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就是果实套袋。经过连续多年的观察,发现梨果实套袋存在一些问题,这些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梨果品质和商品性,直接导致了收益的降低。  相似文献   

6.
天水梨栽培面积达6 000 hm2,年产量2 500万kg,但梨果外观质量差、商品率低,严重制约了天水梨生产的发展.为此2003年我们在秦州、麦积、秦安等地进行了套袋试验.  相似文献   

7.
套袋栽培的梨果以果面光洁、果点小、农药残留少等优点,深受果农和消费者欢迎。但在近几年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套袋梨口味变淡,含糖量急剧下降。用梨果漂亮的外观固然能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但消费者消费后的满意率却越来越低。为了探索梨内在品质下降的原因,笔者走访多个果园,进行多方面调查,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黄金梨是龙口市1997年引进的韩国优良梨品种,经初步高接观察,该品种在本地区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梨果从内在品质、外观、商品价值等方面均明显好于传统品种龙口长把梨,极具发展前途。因此研究黄金梨的生长结果习性,掌握长把梨高接换头技术和黄金梨栽培管理技术,扩大其栽培面积,大幅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严艳 《中国果菜》2009,(1):12-12
梨是我国重要的栽培果树之一,也是大众日常消费的重要水果。近年来,人们对绿色无公害食品日益青睐。通过大量实验证明,利用套袋技术,能够实现有效防止各种病虫危害果实,防止农药和其它有害物的直接污染,提高梨果的品质,真正实现梨果的无公害;并能延迟果实成熟期,增强果实的贮运性,延长粜实供应期,提高市场占有率。下面就通过套袋技术,实现梨丰产的管理措施做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梨果套袋是提高质量的一项很重要的技术措施,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变化,越来越多的果农在梨果生产过程中采用了套袋栽培的新技术。套袋不但提高了梨果果面的光洁度,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果品的品质;但是有的梨果在套袋后,梨果果面出现黑点症状。由于套袋后果  相似文献   

11.
<正>梨果套袋是提高质量的一项很重要的技术措施。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变化,越来越多的果农在梨果生产过程中采用了套袋栽培的新技术。套袋不但提高了梨果果面的光洁度,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果品品质;但是有的梨果在套袋后,由于病虫危害或管理不善造成的梨果果面出现黑点症状。发病初期,果实  相似文献   

12.
正套袋有效改善了梨果的外观品质,降低了农药残留,也隔离了部分害虫对果实的直接危害,但同时也为个体小的梨黄粉蚜创造了适宜的生长环境。2013年齐河县梨果受黄粉蚜的危害率达到40%。笔者在齐河县殷屯梨园、锦绣千村梨园进行该虫的防治试验,选择不同药剂、不同施药时期、不同用药量进行防治,探索了套袋梨果的黄粉蚜防治技术。1梨黄粉蚜发生规律梨黄粉蚜又叫梨黄粉虫,食性单一,只危害梨果,群集于果肩、果柄及萼洼处危害,严重时整个果面呈  相似文献   

13.
广饶县地处鲁北平原的黄河三角洲地区,梨栽培面积超过300hm2,年产梨6750t以上。近年来,梨果套袋已在当地普及,但套袋后黄粉蚜危害也日趋严重,有的年份虫果率高达30%~40%,经济损失惨重。为有效控制黄粉蚜的危害,自2004年起,笔者对该虫的发生及危害习性进行了观察,并严格按照绿色  相似文献   

14.
套不同果袋对水晶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岩 《北方果树》2002,(3):16-16
梨果套袋是提高果实品质,增加经济效益的一项有效措施.目前生产中应用的果袋种类比较多,但使用效果、经济效益反映不一.为了解不同纸袋对水晶梨果实品质的影响,我们于2000年对水晶梨进行了套袋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湖南省炎陵县地处湖南省东南部、罗霄山脉中段、井冈山西麓,是一个以中山地貌为主的山区县.1987年炎陵县从浙江农业大学引进新世纪梨品种试种,表现为结果早、产量高、品质好、香气浓,但在本县南方平原区栽培有果实小、裂果率高、锈斑多等缺点.为此,1996年在高山建园,采用棚架栽培,2000~2004年大面积推广套袋栽培技术,生产的新世纪梨可与进口水晶梨媲美,1998、1999年炎陵新世纪梨连续2年荣获湖南省优质水果评比金质奖,2000年出口到新加坡.至2004年,全县新世纪梨种植面积近1 000 hm2,套袋面积850 hm2,年产新世纪梨2 650 t.  相似文献   

16.
梨是烟台市的第二大水果树种,全市栽培面积21.6万亩,年产量29.5万吨。除西洋梨外,中国梨的主要栽培品种是龙口长把梨(山东梨),面积13.1万亩,年产量16万吨;栖霞香水梨(又名大香水),面积3.1万亩,年产量6.7万吨;莱阳茌梨,面积2.7万亩,年产量4.7万吨。此外,还有约20余个秋杂梨品种。近年来,除莱阳茌梨外,其他梨品种,由于内外质量欠佳,销路不畅,售价下跌,效益降低。龙口长把梨,出口数量锐减,售价下降1~2倍。烟台大梨生产形势严峻,出路何在?我们认为首先要改变品种结  相似文献   

17.
<正>套袋栽培是改善梨果外观品质、减少食心虫等病虫危害和降低农药残留的主要技术措施,但由于套袋前药剂防治不到位和套袋操作不当,以及套袋改变了果面微环境条件,易诱发梨黄粉蚜等害虫的大发生。受纸袋保护,入袋的黄粉蚜很难再通过药剂进行防治,因而极易给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为选出适宜‘翠冠’梨绿皮栽培的果袋,于2016—2017年在庄行蜜梨不同基地进行果袋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翠冠’梨果实套袋后果皮均较对照光滑,果面锈斑也明显减少,果实外观品质明显改善;各套袋处理单果重没有明显变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基本显著低于对照,果实硬度基本显著高于对照。综合来看,为减轻‘翠冠’梨果锈、保持固有绿皮色泽,提升庄行蜜梨品牌效应,建议生产中使用外黄内白双层纸袋一次套袋栽培。  相似文献   

19.
<正>梨果实套袋能改善果实外观品质,使果面光洁细嫩,果点和锈斑面积变小,有效防治梨果病虫害,减少农药残留,增强果实耐贮性,是提高梨果生产效益的重要技术之一。但生产中发现,梨果实套袋容易引发一种新的病害——黑点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果实外观品质及梨果销售。1黑点病症状黑点病多是套袋果才发生,不套袋果一般不发生。发病初期,果实萼洼周围出现一颗颗针尖大的小黑点,逐渐扩展,至7~8月份,长成直径1~3mm的近圆形黑色小斑点,少则1~2个,多则3~5个,黑点上常附着白色胶质。只发生在果皮表面,不深入果肉,口尝无苦  相似文献   

20.
我国梨树栽培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梨是我国栽培历史久、面积大、产量多的主要水果之一。由于梨果脆甜汁多,适合我国人民的口味,因此,梨果一向深受人们的欢迎。梨也是我国出口量最多的一种水果,在香港市场上售价一般较苹果高三分之一左右,而7—8月份出口的梨果价格则常高于苹果的一倍。我国长期的生产实践证明,因地制宜地发展梨果生产,对国家出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