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同一花各花药减数分裂基本同步,但同一花药则常不同步.2.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常见异常现象.3.胞质分裂为同时型.4.四分孢子在四分体中排列的方式多样.5.成熟花粉粒为二胞型,营养核解体较早.6.花粉母细胞在减数分裂全部过程中,均有胼胝质壁包围,四分体各个小孢子间也具有胼胝质壁.7.绒毡层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期,多数绒毡层细胞的核分裂为二核,其少数一直停留在单核状态.8.单核小孢子有的皱缩空瘪,有的彼此粘连在一起.  相似文献   

2.
1.抢墒播种法.在小雨过后.趁土壤潮湿催芽播种. 2.起湿抗旱播种法.小雨后,未接通底墒.先将地上的湿土刮在一边,按抗种法的规格挖坑.把湿土和底肥拌匀,倒入坑内填平.再把坑内挖出的干土盖在上面,封严拍实.播种时.扒去干土即可播种.  相似文献   

3.
一、及时去势.用于育肥的羔羊应在1~3周龄去势.此时去势可使肉质细嫩,减少膻味.并使羊性情温顺.便于管理.容易育肥.去势方法:①去势钳法.用特制的去势钳在阴囊上部用力紧夹,将精索夹断,以后睾丸自行萎缩.此法不切伤口,无失血、无感染.②结扎法.公羔1周龄时将睾丸挤在阴囊里,用橡皮筋或细绳在阴囊上部即精索部位紧紧缠结,使血液循环受阻.20~30天后阴囊和睾丸萎缩自然脱落.  相似文献   

4.
棉属野生种,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已报导的共31个,其中有的抗病虫,有的抗旱、抗寒,有的无蜜腺,有的无棉毒素,有的具有高品质的潜力,有的可提供胞质雄性不育基因,是很宝贵的种质资源.在国外,利用野生种和栽培种杂交,曾育成了一些品种.1978年,我们在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的大力帮助下,从国外引进的十多个野生棉种,在南京试种成功,并有部分获得了种子.这些野生种是:1.澳洲棉G.australe F.Muel-ler,分布在澳洲北部,染色体组符号C_3;2.比克氏棉G.bickii Prokh,分布在澳洲北部和中部,染色体组符号C_4~3;3.异常棉G.ano-mulam Wawra&Peyr,分布在非洲北部和南部,染色体组符号B_1;4.索马里棉G.Soma-lense(Gurke)Hutch.分布在非洲东北部,染色体符号E_2,5.瑟伯氏棉G.thurberi Tod,  相似文献   

5.
对小麦、大麦、水稻、玉米、高粱和珍珠粟6种粮食作物种质资源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共检测到29属47种真菌,其中 Alternaria spp.、Aspergillus spp.、Curvularia spp.、Drechslera sorokiniana、Fusari-um spp.、F.moniliforme 和 Penicillium spp.侵染所有检测样品。检测到的重要病原菌在小麦上有 Tilletiatritici、D.sorokiniana 和 F.moniliforme,在大麦上有 D.sorokiniana、Drechslera spp.、F.moniliforme 和Fusarium spp.,在水稻上有 Aphelenchoides bessyi、D.oryzae、Microdochium oryzae 和 Sarocladium o-ryzae,在玉米和高粱上有 F.moniliforme。在国内首次对珍珠粟的种传病原菌进行了检测,共检测到6属10种真菌,其中 Alternaria spp.、Drechslera spp.和 F.moniliforme 在巨丰上的侵染水平分别为32%、28...  相似文献   

6.
一、采收时间 1.全草类药材.多数在植株充分生长,茎叶茂盛时,或在开花时采割,少,数在早春时采其嫩苗,如茵陈.全草有的割取地上部分,如益母草、薄荷,有的挖起全株,如蒲公英、半枝莲.2.根茎类药材.多在早春发芽前或刚萌新苗时采挖,如当归、党参、玉竹.  相似文献   

7.
高粱霜霉病是由高粱霜霉菌[Peronosclerospora sorghi(Weston and Uppal)Shaw]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能为害高粱、玉米、珍珠粟等农作物.它最早发生在亚洲、非洲的一些国家.在1949年汇总的植物病害分布图上(C. M. I. Distribution Map of Plant Diseases),还有中国和意大利.但后来没有证实.1956年,在美洲巴拿马饲料高梁上发现高粱霜霉病.不久,此病在美洲的一些国家相继传播开来.1961年,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最先发现高梁霜霉病.1967年以后,高粱霜霉病成为美国第一个主要的作物流行病.70年代初期,高  相似文献   

8.
在自然条件下,鸡腿菇只能在春、秋两季生产.但只要掌握它的生物学特性,满足其生长所需条件,夏季照样可以生产. 1.建造菌畦.该技术适于在丰产林中进行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9.
蘑菇滑刃线虫(Aphelenchoides composticola)不直接危害平菇,能危害蘑菇、香菇、黑木耳,与蘑菇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pp.)混合接种后危害加重.杆形线虫Rhabditida spp.不危害蘑菇、香菇、黑木耳、平菇,与蘑菇假单胞杆菌混合接种后,蘑菇、香菇、黑木耳表现严重受害症状,平菇则不受其危害.蘑菇假单胞杆菌不危害平菇,只危害蘑菇、香菇和黑木耳.A.composticola,R.spp.P.spp.均对镰刀菌Fusarium osysporum 有破坏作用.A.composticola 在pH 6~7内经48h 死亡率为25%~35%,pH9~12死亡率达80%~100%.R.spp.在pH5以下的范围内均不能生存,在pH8~12死亡率均较低.P.spp.在pH3~12范围均能生长.  相似文献   

10.
蘑菇褐斑病又名干泡病.分布较为普遍,在菇床上常有发生,危害很大. 1 症状 发病时多在菌柄、菌伞、菌褶上形成褐色斑点,并凹陷,病菇往往失去坚韧性,呈畸形.严重时蘑菇腐烂.幼菇发病多产生变形现象.菌伞边缘呈锯齿状缺刻,或菌柄弯曲.有的形如葱头,菌柄粗于菌盖.在大菇上发病时多产生局部的褐色班点.病菇后期变干,革质化.在病部产生灰色霉层.与白腐病不同之处是病菇腐烂较慢,且不流出褐色粘液,也没有恶臭.褐斑病发生早期与白腐病的症状常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