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对不同大麦和小麦品种在早播条件下鲜叶产量以及刈青后籽粒产量的试验研究,选择适宜本地区早播种植、刈青后收获籽粒的叶粒兼用大麦、小麦品种。结果表明:二棱大麦扬农啤5号、花30和苏啤3号及小麦品种矮早王冬前鲜叶产量较高。春后第2次刈青,裸大麦六棱子鲜叶产量最高。随刈青次数的增加,各品种成熟期籽粒产量,大麦品种中除大中88-91和花30变化不大外,其它均比正常播种生长的低。因此,大中88-91宜作为早播叶粒兼用多棱大麦品种,花30宜作为早播叶粒兼用二棱大麦品种,扬麦11和5E122可作为早播叶粒兼用型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2.
华大麦4号耐迟播特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大麦4号是湖北省2004年8月审定命名的超高产优质饲用大麦新品种,在多年的种植过程中表现出较好的耐迟播特性.考察了华大麦4号3个播期(11月7日,正常播期;11月22日,迟播;12月7日,迟播)条件下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和产量组成性状以及品质性状的表现.结果表明,迟播对华大麦4号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组成性状、品质性状的表现均有影响,对出苗至抽穗天数的影响大于对出苗至成熟天数的影响,对生育期天数的影响大于对生育期有效积温的影响,对穗数的影响大于对千粒重、穗粒数的影响.对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大于对淀粉含量的影响,据此对华大麦4号迟播条件下的高产栽培技术及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1999~2000年黑龙江省赵光农场进行了莫尼斯大麦播期试验,分析了播期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以便掌握大麦的适宜播期,使大麦各生育期尽可能处在本地区最适宜的气象环境中,为大麦生产提供可靠的有价值的气象依据,从而使大麦取得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4.
"苏B0901"是江苏省扬州大学大麦研究所通过杂交选育而成的啤用大麦新品种。在适宜的基本苗条件下,在10月20日~11月14日播期范围内,随播期的推迟,产量呈现出"低-高-低"的变化趋势,以10月25日~11月4日播种的产量较高,早播、迟播均不利于产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大麦(油菜、蒜、葱)后棉花是江苏省实现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大麦(油菜、蒜、葱)后棉花实行地膜精播满足了棉花生产轻简化、规模化的需求.为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应用,从棉田沟系、茬口要求、品种选择和种子质量要求、大田管理等方面对大麦(油菜、蒜、葱)后棉花地膜精播棉花生产的栽培管理技术进行要求和规范,尤其对大田管理中肥料类型和用量、播种质量要求以及棉花各生育阶段的管理要点和核心做了明确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大麦是我县冬季农业的重要作物之一,而通过稻茬免耕栽培大麦技术的应用,有效地实现大麦适时早播、雨季来临前及早收获,对提高稻田复种指数、开发冬闲田和增加大麦产量、促进全县大麦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密度和播期对大麦(Hordeum vulgare L.)品种鄂大麦263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密度对鄂大麦263产量均有显著影响,且主要通过调控有效穗数对产量产生影响。鄂大麦263生产上实现高产的栽培技术方案为前期促分蘖、中期保成穗、后期充分灌浆,基本苗以240万苗/hm~2为宜,播期以10月下旬为宜。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播期对大麦籽粒性状的影响,为大麦籽粒性状的改良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06-2008年,选用19个大麦材料,分3个播期,研究不同播期对大麦籽粒长度、宽度、厚度、长宽比和千粒质量的影响。【结果】播期对大麦籽粒长度和宽度有显著影响,对籽粒厚度、长宽比和千粒质量有极显著影响。随着播期的推迟,大麦籽粒长度和长宽比增加,籽粒宽度、厚度和千粒质量减小。参试材料中,籽粒长度有9个同质群,籽粒宽度有6个同质群,籽粒厚度有5个同质群,长宽比和千粒质量各有10个同质群。籽粒的长宽比与粒长,千粒质量与粒厚、粒宽之间的相关性均极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740,0.493和0.361。千粒质量与粒长、长宽比与粒厚之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311和-0.291,达显著水平。【结论】随着播期的推迟,大麦籽粒容积变小,早播有利于大粒的产生;由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大麦材料籽粒性状之间的差异呈现出千粒质量>长宽比>粒长>粒厚>粒宽;大麦千粒质量的高低与粒长、粒宽和粒厚关系密切,表现为粒厚>粒宽>粒长。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崇明县大麦高产栽培水平,进行了不同播期、种植密度与磷肥用量对大麦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因素不同水平对大麦"花22"产量均有极显著影响,但以磷肥用量对其影响为最大,且在迟播条件下影响最为显著。崇明县"花22"适宜播期在11月5日左右,基本苗以240万苗/hm~2较为适宜。在适期播种、适宜基本苗条件下,磷肥用量为90kg/hm~2可节本增效;在迟播、稀播条件下,磷肥用量为135kg/hm~2可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10.
一、小麦、大麦及复播作物免耕技术规范1.小麦、大麦免耕播种技术墒度适宜,适时播种,一次性完成破茬开沟、播种、施肥、覆土和镇压等作业工序。春小麦及大麦播种时间为3月下旬,播期20天左右;冬小麦播种时间为9月中旬,播期20天左右。  相似文献   

11.
针对饲用大麦"西大麦3号"的特征特性,从大麦的播前准备、适时播种、田间管理、及时收获等方面阐述了其标准化生产技术,以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正> 大麦是我省主要的夏收杂粮,在我省轮作制度中占有重要地位.大麦适播期长,又能晚播早收,一般比小麦早熟10天.大麦茬的秋作也能早种、早收,由于腾茬早,土地得以休闲,地力可以恢复,不但秋作增产,下茬小麦也能多收,有利于全年产量的提高.大麦抗逆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3.
<正>哈密地区光热资源丰富,农民习惯于大麦收后复播玉米。过去农民复播的玉米品种金为六十黄,产量较低。近年我单位从外地引进一些复播玉米品种如墨单8621、海地101等,经多年种植,筛选出高产品种6B1。这个品种1989年在陶家宫乡种植200多亩,一般亩产400—450kg,高者达660kg以上。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简述于下。 一、适时整地,合理密植 哈密地区的正播大麦一般于6月18—27日收割。为不误农时,宜于大麦收割前4—5天浇好犁前水,然后边收割边腾地,立即精耕细耙,随后播种。6B1最佳播期为6月18—22日,最晚不得迟于6月25日。  相似文献   

14.
进行了小麦与大麦、小麦与蚕豆间栽和不同小麦品种混播,研究不同栽培技术在控制病害中的作用。选用不同的抗小麦锈病品种,与生产上常用的大麦品种和蚕豆品种进行间栽和混播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间栽和混播技术都能持续有效地控制和降低小麦条锈病的危害。在小麦全生育期,间栽对小麦条锈病的控制有效率在28.02%~65.5%之间,并推迟条锈病的发生3~25d;小麦混播对条锈病的控制有效率在40.94%~62.57%之间,推迟14 d发病。小麦与蚕豆间栽,蚕豆叶斑病的病情指数下降,控制有效率在29.3%~57.9%之间。间作和混播对作物产量也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刘子龙 《湖南农业》2006,(11):11-11
随着种粮效益的明显提高,作为饲料专用粮的大麦,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这是因为大麦生育期短,耐迟播,成熟早,一般于4月底至5月初成熟,不影响早稻、西瓜等作物的适时移栽,一般667平方米大麦产量200公斤~250公斤。用大麦喂猪,其转化效益高。  相似文献   

16.
<正>1选择好茬口大麦晚播早熟,后茬应尽量选择玉米、烤烟、大豆等作物,有利于后茬增产增效,特别是大麦与烟叶间作、轮作,大麦需肥与烟叶可以形成良好互补,同时倒茬可以有效控制烟草病虫害的发生。2及时整地前茬作物收获后,应及时深耕晒垡(耕深25~30cm),整地要求做到田平土细,两犁两耙,为保证全苗、齐苗和壮苗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3合理施肥根据大麦生育期前期需肥多的特点,应重施基肥,合理施用化肥。施足底肥,每亩撒施腐熟农家肥  相似文献   

17.
谢磊  龚德平  刘文超  张建中  屈亚夫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4895-4896,4898
就不同播期和密度对鄂大麦10号出苗、群体动态、生育进程、穗粒结构及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播期和密度下,鄂大麦10号的产量结果差异不大,播期、密度互作效果不显著。出苗时间随着播种期的推迟而延长,在各个播期中,播种越迟,冬前分蘖越少;尽管早晚播种的时间相差20 d,但成熟期仅相差5 d,可见播种期对成熟期的影响是有限度的;穗粒结构在试验中受气候因素的影响,呈现不规则的变化,千粒重与灌浆期长短和温度有关,早播种的明显偏高;在试验的播种期内,播期对产量的影响不明显。单株分蘖数随密度的增加而递减,单位面积的成穗数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分蘖成穗率随密度的增大而降低,千粒重和穗粒数随密度的增大而递减,密度对产量的影响也不明显。表明鄂大麦10号的自身调节能力比较强。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大麦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地区极为广泛。西起西藏高原,东至沿海平地,北起黑龙江,南迄广东,全国各地都有栽培。大麦多作为饲料及酿造啤酒原料,在青藏地区则为主要的粮食作物。大麦适应性强,产量稳定,生长期较短,有晚播早收的特点,在南方水稻地区适于作连作早稻的前作。我国大麦的地理分布及其生态类型,尚无系统的研究。因此,将全国大麦品种,按其生态类型与地理分布的从属关系,划分我国大麦的栽培区域,这对于今后社会主义农业生产中农作物区域的合理规划以及在大麦引种工作上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生态核不育大麦的育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生态核不育大麦是武汉市东西湖农科所选育的由核基因与环境条件与作而致的雄性不育材料。我们对该材料在不同播期下的育性表现及其雄性不育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态核不育大麦选系9211在琥汉市正常期播种(10月20日)和早播(10月10日0条件下,表现为高度雄笥不育,不育度分别为98.97%和99.96%;晚播(11月19日)条件下,则表现为部分可育,结实率为48.52%。不育花粉可分为典败,圆败和染  相似文献   

20.
董双全 《农学学报》2015,5(10):18-21
通过探讨‘晋大麦(啤)2 号’在当地生态环境下的最佳综合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为推广种植本品种获得高产高效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对该品种进行了不同播期、密度与产量关系的研究,以明确产量与播期、播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播量从60.00~120.00 kg/hm2范围内,随播量增加产量随之提高,变幅在6186.98~6573.66 kg/hm2,反之,播量再高时,产量降低。播期以9 月30 日至10 月5 日产量较高,变幅为6600.33~6693.67 kg/hm2,随之播期推迟产量变低。选择适宜的播期和播量,对‘晋大麦(啤)2 号’品种获得高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