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农村区域经济开发规划中以计算机为工具,其依据的原则,以及计算机具备的信息支撑与计划规划中的矩阵式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2.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乡、村一级的合作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其中最为普遍和典型的是村级合作经济。社区合作经济以集体占有的土地为依托.通过联产承包等多种形式联系千家万户,并依托集体力量兴办各种集体企业,增加积累,不断扩大公共财产和不断改善社区范围内生产和生活条件。由于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已成为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的主体形式。  相似文献   

3.
山区家民的庭园周围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开展以“四改三建”、池园经济、地埂经济、精品农田和文明路为主的庭园水土保持,其实质是综合治理,把庭园建成良性生态经济系统,形成具有庭园水保经济特色的文明新村,产生了五大巨变,开创了山区水土保持新路子,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经济问题研究在水土保持研究体系中具有重点的意义。为此,笔分析了水土保持经济问题研究的理论构想。  相似文献   

5.
8年来,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农村合作组织实行的分散经营和统一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制,是适应当前我国农民觉悟程度和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形式。今后在相当长时期内,应进一步巩固、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农村稳定是整个国家稳定的基础,农村生产要素组合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在讨论农村合作经济问题时,对作为家庭经济经营者的农民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中国农民,由于经营体制的限制,泯灭了对经济利益的追求,  相似文献   

7.
贫困山区大力发展水土保持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山区脱贫致富,发展水土保持事业的客观需要。在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合理利用山区土地资源,坚定不移地走发展水土保持经济的道路,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新格局,是振兴贫困山区经济的有效途径。沁县在多年的水保实践中,从自身实际出发,按照这条思路不断发展壮大水保产业,走出了一条治理水土流失与发展流域经济相结合的路子。  相似文献   

8.
不同N水平的富营养化水体中经济植物净化能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为建立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生态工程,本试验选择水芹、水蕹菜、韭菜、葱、黄花菜、芹菜等6种经济植物,研究了各种植物的净化能力及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每种经济植物对水体总氮、总磷均有一定的去除作用,特别是水芹和水蕹菜,其在试验的20d内,对总氮、总磷的去除百分率分别为89.5%,98.2%;同时还对6种经济植物引起水体总氮浓度下降与时间关系作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水体中总氮浓度呈负指数形式衰减。本文还对在植物处理过程中,水中Chla、BODs和COD的变化进行了观测。研究表明,在高N水平的富营养化水中除水芹和水蕹菜外,Chla、BOD。和COD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但在韭菜和葱处理过程中,水中腥味加重。各项指标综合分析表明,在不同N水平的富营养化水体中,水蕹菜处理效果最好,水芹次之,黄花菜和芹菜居中,韭菜最差。  相似文献   

9.
水土流失是制约黄河经济开发的主要因素,是黄土高原低产贫困的根源。水土保持是振兴黄河经济的重要基础,对黄河经济发展具有保障和促进作用。黄河流域是我国能源、重化工等原材料基地。当前我国能源等基础工业发展滞后,对国民经济的“瓶颈”制约进一步加剧。开发和保护黄河流域经济资源刻不容缓,迫切要求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  相似文献   

10.
ADS系统的建立是基于建国以来山东省农村经济统计数据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它以农村经济主要指标的历史数据库为依托,在程序设计上侧重于数据定量分析与检索,系统具有良好的数据独立性,数据指标及行政区划采用动态管理,允许用户自定义,使得系统的可扩展,可维护程度大大提高,ADS主要功能在历史数据库建立、数据维护、检索、分析等功能;数据库根据农村经济指标分类建立了“农村基层组织及生产条件”、“主要农作物生产情报  相似文献   

11.
围护结构对微型冷库造价及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有限生命周期内微型冷库经济性能的分析,推导了微型冷库在使用年限不同时的经济保温层厚度计算公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围护结构的变化对微型冷库降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降温性能与围护结构的参数具有紧密的联系,而与库体容积的关系最小。  相似文献   

12.
论煤矿塌陷区综合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针对煤矿塌陷区特定的农业生态和社会经济条件,从经济分析和技术分析两个方面探讨再造煤矿塌陷区农业生态环境,充分开发利用塌陷区农业资源的途径及对策。  相似文献   

13.
淤地坝在陕北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李世武,常战怀寇俊峰,王英顺(陕西省水土保持勘测规划研究所,西安710004)(黄委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打坝淤地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具有拦泥、淤地、增产多重效益。特别是在农业生产方面,打坝增加了耕地面积...  相似文献   

14.
结合北京市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实际情况,探索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发展小流域经济,并将其推向市场的途径,指出水土保持工作由防护型转向开发型的真正出路在于促进小流域经济与区域经济接轨。  相似文献   

15.
该文通过对使用Vetiver草(Vetiveria zizaniodes)进行水土保持的植物技术与使用地埂的规范做法相比较,探讨了这些技术措施的经济效果.此外,揭示了以Vetiver草为基础的水土保持技术系统的相对经济优点.本文由以下四部分组成:有关土壤保持投资的经济性和用于完成该分析的模型等概念问题的讨论;对使用资料给予的描述;对基本分析的结果按其特定的性质加以讨论,以及建立可能综合各种因素的模型,并进一步研究和发展的结论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该文着重对我国水土保持小流域经济的产生背景,特点和发途径进行探索和研究,旨在总结我国水土保持小流域经济活动的成功经验和理论,使水土保持小流域经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的发展和本世纪末实现小康目标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生态农业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倡导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传统资源掠夺和环境耗竭型的产品经济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转型,实现经济发展从传统的发展模式转向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途径。它是基于生态学“良性循环”原理。将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综合利用融为一体运行并按系统工程方法组织的建设的具有整体、协同、循环、再生功能的复合生态经济系统。农业是经济系统的基础。其系统的功能强弱、都会对社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影响,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业良性循环体系的构建.生态农业正是发展全社会循环经济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我国当前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形式,通过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人居环境,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初步探讨了广元市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效及其对于项目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并对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更好地发挥小流域综合治理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序文     
为了振兴农村经济,促进生态农业在我省的发展,成立吉林省农业生态经济学会是非常必要的。首先,让我对学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典型示范-王家沟流域农村家庭经济多年跟踪调查情况,分析了1991-1994年农户经济水平和经济特征。认为农户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农户的经济行为有着内在联系。同时探讨了目前农户的经济地为类型,分析了引起不同经济行为的内外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