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四大造园要素之一的植物是现代园林景观中最具生命活力的元素。在现代园林中应用的植物造景手法包括分景、借景、框景、对景等,其体现的应用理念为结合地域文化创造园林景观、在特定环境中塑造植物景观、根据立地条件营造特色景观等。结合某CBD庭院植物造景设计案例,借助园林空间艺术造景手法与其他造园要素巧妙融合,合理配置相宜的植物种类,营造出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而又富于变化的植物景观。  相似文献   

2.
徐畅  谢纯 《广东园林》2020,42(1):15-20
天岳书院是湖南平江县在清代建立的地方教育机构,是湖湘地区现存县级书院的代表之一。与省会书院岳麓书院相比,天岳书院规模更小,空间精巧实用,着重在主要庭院营造园林景观。其空间布局严整,形成入口、祭祀、讲学、藏书、生活5大功能区,反映了清代书院重视科举、官学化的特征。书院庭院空间多样,小空间的组织颇有园林意味。天岳书院园林营造要素质朴大方,且具本地特色,多用有文化寓意的乡土植物,硬质景观和建筑细部与书院朴素清雅的风格契合。  相似文献   

3.
呼和浩特市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从园林景观的发展、地域文化的特性、园林景观与地域文化结合手法等几方面探讨了园林设计在实践创作时应该关注地域文化的表达。论述了景观设计中表现地域文化的设计原则,并在实践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中国园林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与北方园林和江南园林相比,岭南园林以其"疏朗通透,兼蓄秀茂"的特色独树一帜。而作为地域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岭南园林在务实、包容、创新等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这也让岭南园林在探索现代地域园林景观的道路上领先于其他的传统园林。广州岭南印象居住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是探索具有当代岭南特色的居住小区园林景观的一次成功尝试,它不仅传承了岭南园林的自然之美和传统意境,还在现代功能上进行了务实性创新,让人们在高密度居住环境中找回人与自然的联系,在户外环境里享受邻里般放松舒适的社区生活。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地域不同,设计方法也会千差万别,但归根结底都需要将人文科学融入自然景观中,这就要求设计人员结合地域文化的多元性和差异性,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进行园林景观设计,以创造出充满活力与内涵丰富的园林景观。基于此,对园林景观设计中如何体现地域文化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应用原则和体现方法,以期为相关设计人员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热带园林研究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李敏  吴刘萍 《广东园林》2004,11(1):8-14
热带园林,是一种基于气候带资源特征的地带适宜性园林形式,也是现代园林景观营造中生态与关学和谐共存的典型文化载体之一。对热带园林基本概念、发展特点及其景观特色的学术研究,有利于构建地域景观适应型的“地带园林学”理论体系,开拓中国岭南园林与世界同气候带相关园林形式交流借鉴的学术研究新领域。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现阶段"城市家具"设计存在的问题基础上,结合榆林市防御建筑体系下的多样建筑文化、璀璨的民间工艺美术与曲艺文化、根植于黄土的民俗文化等地域文化特征,以提炼地域文化符号、适地应用材质与色彩、体系化综合设计、转译历史与民俗等为策略,以提炼浓缩地域文化、厚重而大气的尺度、粗犷而不失细节的造型、强烈对比色彩等途径,并结合公园形态,进行了榆林市榆溪滨河公园"城市家具"设计,将文化要素转换成为不同的"城市家具"形态,达到了景观各要素的高度统一与协调,公园的文化内涵与城市气质深度融合,有效地延续了文脉并符合现代审美情趣,塑造了具有个性特征的城市景观。这些策略和方法可供地域特征背景下的景观小品设计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竹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渗透于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随之发展与升华,竹文化造景也应运而生并盛行至今.竹景观是植物造景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对我国园林绿化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中以竹文化及竹景的营造与配置为切入点,从竹文化的内涵、传统竹文化的内容、竹景的营造与配置、竹文化在园林景观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园林景观作为城市园林环境的组成部分,反映了所在城市地域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韶关作为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文章从地域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资源的应用两大方面展开分析研究,认为园林景观应依托地域自然和文化因素,并结合现代美学原理进行建设。  相似文献   

10.
梅是中国原生态的最富于中国文化特色的植物,梅文化奠定了梅景营造的理论基础,是重要的造园植物之一,也是最能体现中国特色的园林造景要素。文中以大量的诗词歌赋阐述梅的自然生命美、神韵美、意境美等美学特征。梅与园林水体的结合应用,通过梅与静态水体、动态溪流、叠流瀑布的艺术营构,把梅文化内涵通过水体巧妙地应用于园林艺术中,创造出诗情画意的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11.
熊琳  贾玲利 《绿色科技》2022,(19):1-7+14
官署园林是我国古典园林中的重要类型,新都桂湖是其典型代表,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和文化性特征。分析了官署园林概念与新都桂湖的历史沿革,从整体布局、园林要素、园林空间3个方面进行了桂湖园林艺术解析,归纳了四川官署园林桂湖具有在园林布局方面气脉贯通、在景观营造方面取法自然、在园林要素方面置景天成,在氛围营造方面闹中取静的艺术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现代地域景观应遵循顺应自然地势、追求道法自然,善用空间技法、体现人文关怀,挖掘乡土精神、继承文化神韵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2.
《福建林业科技》2015,(1):204-209
从现代佛寺园林景观研究意义入手,结合三亚市南山佛教文化苑现状,对佛寺园林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进行探讨。分别从景观脉络整体性、清幽环境的营造、文化内涵的提升、地域特色的突出以及生态的可持续发展5个方面对佛寺园林建设提出建议和对策,可为现代佛寺园林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王岚  王倩  范凡 《林产工业》2024,(2):99-100
<正>乡村文化和园林景观设计是相互关联的,园林景观设计可以通过体现乡村文化的元素、保护乡村文化的传统和特色,来提升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乡村文化也为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灵感,使其更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其中,以乡村文化和园林景观设计为例,其两者是相互关联的,园林景观设计可以通过体现乡村文化的元素、保护乡村文化的传统和特色,来提升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乡村文化也为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灵感,  相似文献   

14.
城市住宅小区景观设计应遵循因地制宜、突出地方和地域特色的原则.要强调设计中的人性化理念,注重园林景观与生活、文化的紧密联接.在设计手法上,要注意对空间的处理技巧.  相似文献   

15.
唐义金 《绿色科技》2014,(7):158-160
指出了当前园林建设中大量充斥着异域风情的奇花异木,乡土植物地位缺失,地域特征在逐步消失,并产生了一系列的园林生态安全问题。从园林生态和地域文化的角度探讨了川西平原园林植物的选择,强调乡土植物对于川西平原园林景观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城市敏感区域——城乡交接部如何营造舒适的滨水休闲环境在新时代需要得到拓展研究,本文以昆明市马料河滨水公园景观设计为例,在诠释地域文化特征的基础上,提出"肌理"构思理念,探究城乡交接区滨水景观设计的水源保护、功能结构优化和地域文化传承等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园林景观设计工作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重点,园林景观设计理念的出现为园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将文化传承要素融入其中。围绕园林景观设计理论中融入文化传承要素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详细地分析了文化传承的园林设计理论发展现状,重点研究了基于文化传承的园林景观设计理论,旨在促进园林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地域特色元素在景观设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应用好地域特色元素,设计出适地的景观效果是每位景观设计师应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哈牡游客专线,海林北站广场园林景观设计的研究,详细分析了在景观设计的全过程中如何依据该地区的地域特色元素,来进行功能选择和元素融合,设计出适合当地景观特色景观工程,这将对展示地方文化特色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也起到了弘扬作用。  相似文献   

19.
《绿化与生活》2014,(11):24-27
正"文化建园"是社会发展对于城市公园建设的必然要求。今年,西城区以"书香文化"为主题,整合多元化业态,充分发挥园林景观优势,搭建文化展示平台,将自然园林景观与文化内涵有机融合,营造"书香满西城"的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公共服务中的作用。万寿公园前身系明代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修建的关帝庙,1955年命名为万寿西宫公园,1995年改造后更名为万寿公园,是北京市第一座以开展老年文化活动为中心的主题公园。近年来,由于游  相似文献   

20.
冯恺 《绿色科技》2021,(5):69-70
介绍了乡土元素的分类,提出了乡土元素的应用方向,主要包括:历史文化类乡土元素在园林景观营造中的应用,自然资源类乡土元素在园林景观营造中的应用,意象类乡土元素在园林景观营造中的应用,结合人类行为活动等特点进行人性化运用,关注多元化利用乡土元素造景等5个方面。透过这些乡土元素可以了解到当地人的祖先们在这片土地上的劳作休闲生活、节庆风俗习惯、自然风光,甚至是可以了解到在园林景观中乡土元素的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