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降香黄檀引种造林,其育苗方法分为播种育苗和侧枝扦插育苗。播种培育的苗木造林采用截干切根造林,侧枝扦插繁殖的苗木造林采用截干造林。在黄红壤地造林,成活率达98%以上,且林木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2.
采用12种栽前处理方式,测定枫杨1年生实生苗造林成活率。结果表明:枫杨冬栽成活率达91.5%±3.2%,是否进行截干处理并不影响其造林成活率;将苗木置于阴凉处晾去水分,即使晾到10 d,造林成活率仍高达74.4%±7.4%,显示枫杨苗木抵抗自然失水的能力较强,适于长途运输进行异地造林;将苗木贮放在水中30 d以上,其造林成活率仍高达87.8%±3.9%,与假植相比高效易行。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黧蒴栲苗木质量和造林成活率,利用随机区组设计开展了黧蒴栲芽苗截根移栽、截根苗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黧蒴栲芽苗截根处理对苗高、主根长、一级侧根数、叶干重、茎枝干重、根器官干重有极显著影响,对苗木地径、一级侧根长度有显著影响.芽苗截根处理后苗木高度增加17.51%、地径增加13.72%.不同剪叶处理方式对黧蒴栲苗木造林成活率有极显著影响,芽苗截根苗造林以剪叶75%效果最好,造林成活率达95.86%,而未剪叶苗造林成活率为57.69%;应用芽苗截根苗造林可提高造林成活率17.0%~24.0%,增加当年树高、地径生长量分别为18.22%、15.44%.  相似文献   

4.
杨树截干苗造林都是选择在苗木落叶后的秋季或萌芽前的早春进行栽植 ,而选择在落叶前即生长活动期(又称早秋造林 )通过截干处理后进行栽植 ,其效果甚佳 ,此项研究为杨树截干苗选择最佳造林时间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栽植杨树大苗,由于苗木干粗,侧枝多,需水量大,易造成苗木缺乏水份而影响造林成活率。因此,栽植杨树大苗需对苗木进行修枝处理,以减少苗木造林后水份损失,保证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6.
郭俊杰 《河南林业科技》2006,26(3):15-15,17
用选出的阔叶树种,选用不同年龄的苗木,在雨季对苗木进行截干处理后,作植苗造林试验。结果表明用1.5a生苗木和2.5a生苗木,截干后植苗造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渭北地区抗旱造林技术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渭北黄土高原区,选择刺槐、花椒、侧柏等造林苗木,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采用不同的栽植方法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夏季带叶栽植或秋季截干栽植,能显著地提高苗木成活率。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除叉干和修枝对木荷生长的影响,选择5年生木荷幼林为研究对象,以T_1(不除干+不修枝)为对照,采取T_2(修枝+除干)、T_3(不修枝+除干)的2种树体管理措施,对各项生长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3组处理间所有指标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中,对木荷材积最直接影响的为平均分叉干数(1.826 1)和冠幅(1.079 6)。修枝、除干处理可以显著减少木荷的平均分叉干数、分叉率,T_1(CK)的平均分叉干数、分叉率分别是T_2和T_3的14.55倍、17.00倍和2.06倍、2.34倍;T_2和T_3的胸径、树高和材积分别比T_1(CK)高50.06%、29.46%、170.28%和24.68%、19.17%、77.28%。通过对木荷修枝+除干处理,可有效改善木荷分叉情况;在木荷造林1~2年时,加强除干和修枝有助于优质干材的培育。  相似文献   

9.
为了论证杨树1年生整株苗造林树体控制技术中最适宜的截干高度以及后期采用何种主干控制技术能使苗木获得较好的生长,本研究采取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设置不同截干高度和不同主干控制方式两个因素进行试验.结果表明:1年生整株苗造林树体控制技术的苗木造林平均成活率达97.4%以上,显著高于常规整株苗造林的平均成活率;合理截干高度...  相似文献   

10.
突脉青冈人工造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突脉青冈经带宿土、切根、截干以及对照四种处理人工造林试验获得成功。带宿土处理造林成活率达100%;对照处理达88.3%;切根和截干处理分别为80%和76.6%。树高生长到11月底,带土处理平均为39.17厘米,平均抽高22.52厘米;切根处理平均为25.27厘米,平均抽高11.78厘米;截干和对照处理平均分别为21.41厘米和25.53厘米,抽高分别为12.33厘米和13.26厘米。同期,带土处理平均地径为0.61厘米,其他三种处理都为0.48厘米。该新种可以作为闽东甚至福建省中山地区重要造林树种。突脉青冈(Cyclobalanopsis elevaticostata Q.F.Zheng)是福建林学院郑清芳教授发现的壳斗科新种。该种属常绿阔叶乔木,树干端直,高约20米,胸径达100厘米。是否可为福建海拔1000米左右山地造林树种?一九八九年二月二十五日,本课题组在育苗成功的基础上又进行人工造林试验,试图为该树种的造林技术提供科学依据。现将一年来试验的阶段成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1.
通过15年的试验、推广应用,确定了旱柳头木作业的各部位名称、苗木选择、苗木处理、造林密度和立地条件类型选择等一系列技术措施,总结出修枝、抚育、截椽等科学管理方法,并使旱柳头木作业技术迅速在林业生产中推广应用,截止1995年,在伊金霍洛旗和乌审旗推广造林面积90030hm^2,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以本地树种红榕3年生苗木为试材,在造林地附近建立临时圃地,对苗木进行修枝摘叶,配合生根剂使用,在圃地对苗木进行30d的无纺布袋容器养护,提高了红榕苗木的活力,试验结果表明:用养护后的红榕容器大苗造林,高规格整地措施,壮苗上山,精细栽植,配合抚育管理,造林成活率达到93%以上,造林当年苗木生长良好,绿化效果明显,能缩短景观林培育成林时间周期,对改造城镇周边森林生态景观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详细介绍了栾树采种、低温高温种子催芽等育苗方法以及截干修枝技术,对指导苗木生产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短日照与灌溉处理对华北落叶松苗木生物量和碳分配以及夏季造林成活率的影响,为完善苗木质量调控理论和技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设置自然光照(ND)和10 h短日照(SD)2种光照处理,在7月初将苗木从温室移至户外大棚下进行为期3周的处理,即3种灌溉处理(育苗基质含水量分别降至饱和含水量的40%、60%、80%后再次灌溉至饱和),然后于7月23日进行夏季造林,调查苗木出圃时的形态与生理特征,以及造林2年后苗木田间成活率。【结果】自然光照下苗木的顶芽形成率为26%,短日照处理下可达66%,短日照处理显著促进了华北落叶松苗木的顶芽形成率;短日照处理略促进根系淀粉的贮藏(P=0.068); 40%灌溉处理显著促进苗木生物量向根系分配(P<0.001)。自然光照下,夏季造林当年生长季末成活率达82%,短日照处理下为92%。这表明10 h短日照处理提高了苗木顶芽形成率与根系淀粉浓度,提高了其抗机械破坏能力。综合来看,短日照处理结合40%或60%灌溉处理在造林第2年底保存率最高(达60%以上)。【结论】夏季7月初,采用3周10 h短日照处理结合饱和含水量40%~60%,...  相似文献   

15.
用95杨常规带根栽植和插干造林作为对照,对95杨不同插干深度和不同截干高度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截根插干造林技术,以80 cm的插干深度的95杨成活率最高,平均达88.5%,而不同截干高度的处理对95杨成活率影响较小。在栽植成本上,95杨截根插干造林成本明显低于常规带根栽植。  相似文献   

16.
提高四倍体刺槐荒山造林成活率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四倍体刺槐荒山造林成活率的试验,提出应用抗旱造林粉、壮苗深植、截干修枝等措施可明显提高四倍体刺槐荒山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7.
泡桐修枝促接干技术及其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2~5年生未接干泡桐修枝的研究结果表明,修除顶部分杈枝和部分下层枝是促进接干形成和生长的有效方法,最适宜修枝促接干的时期为造林后第3年的春季,适宜的修枝强度为50%~70%,保留下层2~3轮侧枝;按此法修枝,接干成功率达97.5%,接干高,径,接干形率在修枝当年可分别达5.7m,10.4cm,0.59,且具有不显著影响下部径生长和材积生长,而较显著促进上部径生长和显著促进主干总材积生长,降低原主干削度的效应;在对照采用高苗干,修枝处理采用矮苗干的情况下,修枝接干后的主干高仍要高于对照71.1%;5~6年生时接干与原主干已形成通直主干,接干材积已占总材积的27.1%~32.3%,与对照相比,原主干下部径生长及其材积无显著变化,而其上部径生长和主干总材积分别高7.2%~8.5%,42.2%~45.6%,且原主干的削度显著降低,形数极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修枝促接干对泡桐光合特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Li-6400光合分析系统,对修枝接干和对照泡桐不同冠层、不同方位叶片在不同光量子密度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Pn)进行测定,并采用经验方程对其光反应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1)修枝接干可明显提高泡桐植株总体的光合潜力和适应强光环境的能力,其最大光合速率(Pmax)、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和光合幅度(PR)在修枝后分别达23.93 μmol·m-2·s-1、1 966.58 μmol·m-2·s-1,53.88 μmol·m-2·s-1、1 911.71 μmol·m-2·s-1,较对照分别高11.85%、15.61%、29.06%、15.21%.(2)修枝接干对泡桐诸光合指标的影响在树冠下层明显大于上层,并且使其上下冠层之间的差异性显著减小.修枝后泡桐下层树冠的Pmax、LSP、LCP、PR较对照分别高27.70%、36.74%、34.22%、36.80%,而上层差异不显著.(3)修枝接干对处于不同方位泡桐叶片的光合特性的影响在不同冠层具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在树冠上层的阳位与阴位间,修枝接干后的Pmax、LSP、LCP和PR分别较对照有所提高,但均不显著;而在树冠下层,修枝接干后其阳位叶的Pmax、LSP、LCP和PR分别较对照高21.80%、39.02%、28.72%和39.26%,阴位叶分别较对照高42.18%、39.35%、48.70%和39.13%,除了LCP在二处理间阳位的差异不显著外,其余的差异性均显著.  相似文献   

19.
柿树是一种很好的多用途树种。在我省豫东地区,土地干旱,植苗造林容易失败,而截干造林成功率较高。 柿树截干造林的具体方法是: 一、起苗: 将苗圃中的大苗起出,尽量不损伤须根。并将苗木及时运到已挖好的树坑旁。 二、随截,随埋苗,随套袋  相似文献   

20.
2019年3月,在浙江省温岭市采用1年生和2年生红豆树Ormosia hosiei实生苗造林,幼苗分别为地径2 cm带土球及营养钵苗、地径4 cm带土球截顶苗和全冠苗,于2019年10月测定苗木的高度、地径,分析不同试验处理(苗木规格、苗木类型、截干方式、施肥处理)对红豆树当年生幼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