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指出了矿山废弃地是人为干扰而形成的的一种特殊景观类型。在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和植物景观重塑原则的基础上,分析了邵阳市隆回县农业产业园区中的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及植物景观建设的情况。通过生态恢复和景观设计手段,主要从植被恢复、生态系统恢复、植物景观恢复三个层面提出了建议,为当前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与植物景观重塑提供具有可实践性的参考,使得废弃地生态经济价值提升,促进区域生态系统稳定、地方经济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程海流域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天然植被稀少,生态环境脆弱,开展植被恢复工作难度较大。为了提高程海流域干热河谷区森林覆盖率,以及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水平,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该区域自然环境特点,并从营造防护林、特殊用途林、用材林、薪炭林、经济林的角度系统论述了植物种类选择情况,最后总结了干热河谷区植被恢复及植物种类选择的要点,以期为金沙江流域干热河谷区的生态修复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生物群落多样性是判断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指标,为了解人工建植对稀土矿废弃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以福建省长汀县离子型稀土矿堆浸废弃地为研究对象,利用植被恢复固定监测点,选取植被恢复5、8、11 a废弃地为样点,调查不同恢复年限样地物种种类和数量,分析稀土矿废弃地物种多样性随恢复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植被恢复年限的增加,前期人工种植的植物逐渐被本土野生植物取代,增加物种以禾本科和菊科植物为主。乔木层、草本层植物种类和数量随恢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植被恢复年限的增加,稀土矿废弃地乔木层物种丰富度(Gleason指数、Margalef指数)、Shannon指数逐渐增加,而乔木层、草本层Pielou均匀度指数则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植被恢复8与11 a植被相似度最高,其次是植被恢复5与8 a,其中植被恢复11 a与对照样地植被相似度最低;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与Shannon指数呈显著相关。因此,随着植被恢复年限的增加,稀土矿生态退化区植被恢复前期人工干涉效应在逐渐降低,后期演变为自然演替,物种群落结构和种类发生变化,但与当地本土植物群落仍存在一定差异,表明生态退化区植被演替仍处于动态变化阶段。  相似文献   

4.
印度紫檀等5树种在矿山迹地的生长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矿山迹地上用印度紫檀、海南蒲桃、桃花心木、铁冬青、云南石梓等5种当地常用园林树种营造植被恢复试验林,研究各树种树高、地径、冠幅的生长情况及矿山迹地自然环境的变化.结果表明,海南蒲桃、桃花心木生长速度最快,而海南蒲桃、铁冬青景观效果最好,造林后林下植被种类丰富,生态状况改良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废弃石灰岩矿山植被恢复方法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废弃采石场的植被重建是废弃矿山植被恢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创造植物生长所需环境、改善土壤条件、选择适合的植物、重建植物群落等方面对废弃采石场的植被恢复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建群树种补植法以促进矿山植被恢复演替的进程,从而构建生态功能稳定的森林群落。  相似文献   

6.
菊科Compositae是中国有花植物资源中唯一物种数超过2 000种的特大科,植物种类丰富,生长形态、花序形态、花色和果序形态多样,许多菊科种类是园林景观和园艺花卉的重要成分,是丰富园林色彩和提升园林品质的重要植物类群。在实地调查广州21个公园的基础上,分析了广州园林绿地中菊科观赏植物类群的特点及应用形式,提出了加强华南乡土菊科植物研究与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有机肥作为一种新型肥料已经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其同时具备良好的肥力和微生物活性,对土壤、植物和水体均有较强修复作用。矿山开采后地表土壤、植被和水体会发生严重退化,微生物有机肥可以有效改善矿山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优化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从而促进植物生长,加速矿区植被修复。微生物有机肥在矿山生态修复中的优势逐渐提升。本文介绍了微生物有机肥的组成及功能,论述了微生物有机肥在矿山土壤修复、植被修复和水体修复中的实际应用技术,并提出了微生物有机肥在矿山生态修复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为矿山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重建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我国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限制因素及恢复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山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包括土壤恢复和植被恢复2个层面。文中分析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存在着土壤因素、重金属含量、土壤生物肥力、土壤种子库等限制因素,提出矿山废弃地的土壤改良、植被恢复的物种配置、工程技术在矿山废弃地的应用等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主要策略,进一步分析了采矿扰动下受损生态系统功能恢复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菱镁矿矿山生态植被恢复为例,简要介绍了矿山生态治理的技术与方法,如土地平整、土壤改良、树种选择的原则、苗木栽植及后期养护等,以期为辽宁省矿山废弃地的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针对矿山废弃地表土层破坏、重金属污染严重、植物生长环境极度恶劣,如不进行人工植被恢复难以在短时间内生长植物和形成植被生态系统的现状。采取人工技术措施干涉,加快植物定居生长和植被恢复,使其尽快形成植物群落,恢复森林景观和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11.
刘强  毕华  杨再鸿  余龙师 《热带林业》2003,31(3):45-46,44
本研究调查了三道农场的天然植被和人工植被,植物种类以热带性为主,共有植物319种,隶属于81科。自然植被有10个类型,其中阔叶林有6个类型,人工植被7个类型,以橡胶林占绝对优势。本文简介其生态退化状况,为三道农场的生态恢复和生态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是生态恢复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目的是利用生态修复相关理论和技术体系,将因采矿活动破坏的生态系统恢复到接近于矿山开采前的自然状态,或重建成符合人类某种有益用途的状态,抑或恢复成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的状态。所有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都是以植被恢复为前提,因此植被恢复研究是矿区生态修复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以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内阿拉善盟丰源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三矿、五矿环境治理区为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3.
对云南省星云湖区的森林生态环境、径流区的生态状况、生态恢复措施现状进行分析,阐述径流区生态恢复的必要性和急迫性.提出保护好现有森林植被、石漠化土地治理、恢复水土侵蚀严重地段及废弃矿山地段的植被、护岸林建设以及适度控制养殖业等星云湖径流区生态恢复措施.  相似文献   

14.
生态毯植被恢复技术研究及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毯植被恢复技术指用马利瓦特(Maliwatt)缝编工艺,将可降解的植物纤维为原料编制成卷,同时将一定配比的植物种子和基质混合后植入成卷材料而成的快速植被恢复技术。本文比较分析了国内外生态垫、生态植被垫等技术的应用范围、技术优势等;分析了在地震滑坡、沙化治理、矿山废弃地和公路边坡治理的植被恢复效果,进而提出生态毯植被恢复技术的未来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5.
喀斯特石漠化区植被恢复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林草植被恢复是治理石漠化的根本和有效途径,需要建立针对喀斯特石漠化区独特生态系统的研究方法。针对小区域尺度或不同流域生态系统类型,研究了其植物群落配置、生物多样性恢复与保护技术,以及需要针对不同等级石漠化造林的参考技术。在极度耐旱抗凝冻植物选育,增汇、生物能源适生植物选育与种植,以及初步恢复生态系统维护技术等方面需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把产业链与生态链进行有机整合,建立可持续的地方生态产业,是喀斯特石漠化区植被恢复重建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李晟锐  杨萍 《绿色科技》2020,(6):184-186
指出了随着矿山开采技术的不断升级进步,锦州地区煤、石油、黄金、萤石等矿产资源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与利用,有效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全方位发展。与此同时,矿产资源开采活动也带来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环境、地质问题。锦州地区自2012年开始,持续性地大力开展闭坑矿山植被修复工作,并在土壤改良、植被选择和栽植、景观修复等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实践成果。为此,以锦州地区闭坑矿山植被修复进展情况为例,结合当地闭坑矿山开采的技术特点、自然环境因素及治理实际需求,提出了果园规划、植物源有机肥设计、矿山林地间作植物等一系列具有可行性的闭坑矿山植被恢复新途径,旨在为闭坑矿山生态治理工作体系的完善和健全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7.
矿产资源开发中的重利用轻环境的现象较为严重,矿山开采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本文针对铜陵市矿山开采造成的尾矿库、露天采坑、排土场、塌陷区等生态问题,就各类废弃地整地、植物筛选、植物定植、后期管理进行了研究,总结出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杨桦 《河北林果研究》2011,26(2):207-210
对滹沱河(石家庄市区段)进行的生态开发整治工程是石家庄市政府提出的重点工程,而植被的恢复与重建是对退化生态系统进行修复的有效手段。通过资料收集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认为该区域内共有植物75科211种,并从植物的生态功能角度对植物种类进行了推荐,希望能为研究区域植被群落的恢复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洪雅县国有林场大河坪关停玄武岩矿山植被恢复技术进行了分析整理,探讨了清理坡体浮石、客土、栽植乡土植物、撒播草种和油菜籽、加强后期管理等切实可行的玄武岩矿山植被恢复技术措施,以供其它关停矿山开展植被恢复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引入6种爬山虎属(Parthenocissus Planch.)植物进行栽植试验,通过形态指标、光合生理生态指标测定进行观测研究,测定试验栽植爬山虎属植物在鲁南裸岩山区生长的抗旱性能。确定叶面积比反映抗旱性重要指标,测定引入试验品种中爬山虎、五叶地锦抗旱能力较为突出,提出爬山虎属植物可以作为鲁南裸岩山区荒山绿化先锋树种,对丰富山东南部生态脆弱区恢复与重建工程使用植物种类、快速提升裸岩山区植被覆盖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