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述迄今所提出的内源氨基酸排泄量测定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优缺点。并将这些方法划分为3类,第1类是非正常生理条件下的测定方法,包括绝食法(FAS)、无氮日粮(NFD)法、NFD+合成氨基酸(AAs)、NFD+静脉注射AAs以及回归法(REG);第2类是接近生理条件下的测定方法,包括同位素标记内源氮法、同位素标记外源氮法、静脉1次注射小剂量[3H]Leu法、胍基化蛋白法、酶解酪蛋白/超滤法;第3类是体外/体内消化率差值法。 相似文献
2.
3.
单胃动物消化道内源氨基酸排泄量测定方法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迄今所提出的内源氨基酸排泄量测定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优缺点。并将这些方法划分为3类,第1类是非正常生理条件下的测定方法,包括绝食法(FAS)、无氮日粮(NFD)法、NFD+合成氨基酸(AAS)、NFD+静脉注射AAS以及回归法(REG);第2类是接近生理条件下的测定方法,包括同位素标主内源氮法、同位素标记外源法、静脉1次注射小剂量「^3H」Leu法、胍基化蛋白法、酶解格蛋白/超滤法、第3类是体外 相似文献
5.
内源氨基酸排泄量(LEAA)是测定饲料氨基酸真消化率的重要指标,而同位素标记内源氮法是直接测定内源氨基酸排泄量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综述了同位素标记内源氮法测定回肠内源氨基酸排泄量的基本原理、假设条件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蛋白质是生命过程的重要物质,是组成机体结构物质(细胞的组成)、体内代谢活性物质(激素、酶、免疫抗体)的主要成分,是组织更新、修补的原料。蛋白质占动物机体固形物总量的50%左右,肌肉、肝、脾、肾等实质器官的蛋白质含量可高达80%以上。由此可见,饲料中蛋白质的供应对畜禽生活和生产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对蛋白质消化吸收及代谢规律研究的深入,蛋白质消化吸收理论不断得到完善。早在1865年,Kollinker和Muller就提出,蛋白质在肠道的消化最终成为游离氨基酸。现在营养学氨基酸平衡理论,便是以这个假设为基础的。而关于小肽可能被直接吸收的假设,早在100多年前就被提及,但一直因缺乏直接证据而受到忽视。直到Newey和smvth首先提出了令人信服的小肽可被完整吸收的论据,小肽的营养和吸收才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在近几十年的研究中,人们发现,蛋白质在动物消化道中消化酶作用下的水解产物大部分为2或3个氨基酸残基的小肽,它们是以完整形式被吸收并进人循环系统而被组织利用的。动物营养学家也发现,动物对饲料中各种氨基酸的利用程度并不完全受单一限制性氨基酸的影响,当动物采食按理想氨基酸模式配制的纯合日粮或低蛋白氨基酸平衡的日粮时,动物并不能获得最佳生产性能,因此,一些学者提出,动物要获得最佳的生产性能,日粮中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完整蛋白质和小肽的观点。基于以上2个发现,人们提出了小肽的营养学说。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对蛋白质消化吸收及其代谢规律研究的深入,蛋白质消化吸收理论不断得到完善。早在1865年,Kollinker和Muller就提出蛋白质在肠道的消化最终成为游离氨基酸。现在营养学氨基酸平衡理论,便是以这个假设为基础的。而关于小肽可能被直接吸收的假设,早在100多年前就被提及,但一直因缺乏直接证据而受到忽视。直到Newey和Smyth首先提出了令人信服的小肽可以被完整吸收的论据,小肽的营养和吸收才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在近几十年的研究中,人们发现蛋白质在动物消化道中消化酶作用下的水解产物大部分为2或3个氨基酸残基的小肽,它们是以完整形式被吸收并进入循环系统而被组织利用的。动物营养学家也发现,动物对饲料中各种氨基酸的利用程度并不完全受单一限制性氨基酸的影响,当动物采食按理想氨基酸模式配制的纯合日粮或低蛋白氨基酸平衡的日粮时,动物并不能获得最佳生产性能,因此,一些学者提出动物要获得最佳生产性能,日粮中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完整蛋白质和小肽的观点。基于以上2个发现,人们提出了小肽的营养学说。 相似文献
9.
三分域模型在研究单胃动物内源氨基酸排泄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三分域链状系统模型及单胃动物内源氨基酸排泄特点的基础上 ,讨论了如何将三分域链状模型用于单胃动物内源氨基酸排泄模式的确定。研究分三步进行 :1.测定动物血液体积 ;2.静脉连续灌注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并使之于体内达到平衡 ;3.检测消化道中同位素标记氨基酸的排泄率。文章指出 ,若能对所有必需氨基酸的内源排泄率均进行测定 ,则可得出内源氨基酸排泄模式 ,因而在实际测定饲料或日粮真可消化氨基酸含量时 ,只需测定某种氨基酸的内源排泄量即可知其它氨基酸的内源排泄状况 相似文献
10.
(接上期)
二、影响单胃动物氨基酸需要的主要因素
1.氨基酸能量比
从科学饲养的角度分析,为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和减少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浪费,日粮能量与蛋白质、能量与氨基酸水平应当保持一个合适的比例关系.一般用"氨基酸能量比"和"蛋白质能量比"来表示,即用每兆焦消化能或代谢能所含的蛋白质或氨基酸的克数来表示. 相似文献
11.
12.
13.
差量法测定鸭饲料氨基酸真消化率和内源氨基酸排泄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察差量法测定氨基酸真消化率及内源氨基酸排泄量的可行性,用平均体重(3.0±0.1)kg、7周龄的天府肉公鸭(樱桃谷×建昌鸭)96只进行试验,设计6个试验日粮,蛋白质水平分别为0、5%、10%、15%、20%和25%。采用Sibbald的强饲法测定氨基酸的消化率,并同时用无氮日粮法、梯度回归法及饥饿法测定内源氨基酸的排泄量,计算各蛋白质水平日粮氨基酸的真消化率。试验结果表明,差量法测得各蛋白质水平段日粮氨基酸真消化率为(90.54±2.70)%、(90.62±1.88)%、(92.52±1.73)%、(92.73±1.77)%、(93.44±1.59)%和(92.37±1.09)%,在10%~20%的日粮蛋白质水平范围基本稳定。差量法、无氮日粮法、回归法和饥饿法测得日粮氨基酸真消化率平均值分别为(92.37±1.09)%、(92.65±0.56)%、(92.53±0.48)%和(89.15±2.02)%,其内源氨基酸排泄总量分别为0.233±0.015(6个蛋白质水平日粮平均值)、0.228、0.230和0.184g/(4只.h)。由此得知,差量法可用于测定饲料氨基酸的真消化率及内源氨基酸排泄量。 相似文献
14.
15.
试验选取28周龄健康的罗曼公母鸡各16只,分别分为2个处理,每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鸡,分别饲喂2种试验日粮,即无氮日粮(NFD)和NFD+5%酪蛋白,比较分析2种方法测得的公母鸡内源氨基酸排泄量(EAAL)的差异。结果表明:采用NFD法和NFD+5%酪蛋白所得的公母鸡内源氨基酸和总蛋白质的排泄量有所不同。酪蛋白组能够增加内源氮和内源氨基酸的排泄量,NFD+5%酪蛋白法所测得的内源氮和内源氨基酸排泄量更接近试鸡的真实情况。2种测定方法公鸡内源氮和内源氨基酸的排泄量均高于母鸡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三、理想蛋白及氨基酸平衡模式 理想蛋白质(Ideal protein IP)的概念是Howard在1958年提出来的。即当日粮中各种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与动物的需要相吻合时,动物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饲料蛋白质。上述情况,随着日粮蛋白质的提高,畜禽对各种氨基酸的需要量都在增加,即氨基酸的比例模式不变。ARC(1981)首先在标准中列出了理想蛋白质模式。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研究了差量法和酶解酪蛋白法测定动物在采食正常含氮日粮条件下的内源氨基酸排泄量及饲料氨基酸真消化率的差异,并同时与无氮日粮法作比较。差量法以豆粕为唯一蛋白源,配制成15%和20%2种粗蛋白质水平的试粮;酶解酪蛋白法以酶解酪蛋白作为蛋白质来源,配制成17.5%粗蛋白质水平的试粮;无氮日粮用淀粉和纸纤维进行配制。每种方法选用7周龄、平均体重(2.77±0.16)kg天府肉公鸭64只,分为4组,分别饲喂4种不同日粮,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4只鸭,采用Sibbald的强饲法进行代谢试验,测定各试粮氨基酸表观消化率、内源氨基酸排泄量及真消化率。结果显示:差量法、酶解酪蛋白法和无氮日粮法测定的内源氨基酸排泄量分别为0.9946、1.2243和0.9297mg/gDMI;差量法测定的氨基酸真消化率(%)为88.93±4.43,用酶解酪蛋白法和无氮日粮法测定的内源氨基酸排泄量计算的15%和20%2个粗蛋白质水平日粮氨基酸真消化率(%)分别为91.15±4.33和91.97±4.16、88.55±4.29和88.82±4.61。以上结果表明,在15%~20%的日粮蛋白质水平范围,差量法测定的氨基酸真消化率和内源氨基酸排泄量较酶解酪蛋白法准确,酶解酪蛋白法可能高估了内源氨基酸排泄量和氨基酸真消化率。 相似文献
18.
猪饲料氨基酸消化率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氨基酸的消化率作为评定猪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的重要参数,已日益引起学者们的重视。文章就目前氨基酸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9.
测定鸡饲料氨基酸代谢率是进行可利用氨基酸营养研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研究证明 ,依据饲料中可消化氨基酸量配制的日粮 ,可维持家禽的生产性能 ,依据总氨基酸量配制的日粮却无此效果 ,以可消化氨基酸为基础配制的日粮 ,可更有效地利用氨基酸利用率较低的蛋白质饲料。由于鸡氨基酸代谢率测定方法的非标准化以及存在的某些缺陷 ,在营养研究和饲养实践中广泛应用可利用氨基酸概念仍存在不少困难。本研究基于加拿大 I.R.Sibbald提出的快速法以及当前争议最大的去盲肠法 ,在高原地区不同季节采用不同类型鸡以及不同方法测定了氨基酸代谢率 ,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