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品种和种植环境对软质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18个软质小麦品种于2000--2001年分别种植在合肥和宿州,分析碱性水保持力(AWRC)、SDS沉降值、膨胀势、直链淀粉相对含量、PPO活性等5个品质性状的变异。结果表明:品种间AWRC、SDS沉降值和直链淀粉相对含量差异极显著,膨胀势间差异显著,PPO活性差异不显著;地点间AWRC、PPO活性、直链淀粉相对含量差异极显著,SDS沉降值、膨胀势差异不显著。两试点间AWRC、SDS沉降值的品种差异较一致,其次是直链淀粉相对含量。AWRC和直链淀粉相对含量既受品种差别的影响又受环境的影响;SDS沉降值和麦粉膨胀势主要受品种的影响,而PPO活性主要受环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比例的糯小麦粉添加到一定量非糯小麦粉后对淀粉粘度仪参数和面条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糯小麦粉后,以直链淀粉含量与直/支比变化为主,而蛋白质、湿面筋、支链淀粉等成分含量与沉降值等变化较小。高峰粘度、低谷粘度、最后粘度、反弹值、糊化温度、峰值时间等粘度仪参数与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直链淀粉含量、直/支比等品质性状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支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但这些品质性状都与稀懈值、搅拌值无显著相关。此外,还建立了面条品质预测的线性回归方程:y=443.13-6.61x1(支链淀粉含量)-251.51x2(直/支比)。  相似文献   

3.
晋南小麦Glu-1位点不同等位变异与面包品质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DS-PAGE技术,分析了晋南麦区近10年来主要推广的38份小麦骨干品种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及其与GMP含量、膨胀势、降落值及直链淀粉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Glu-1位点亚基对晋南小麦骨干品种面包品质性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GMP含量及GMP/pro上,对淀粉品质性状有显著作用的只有14+15(正相关)和5+10(正相关)两个亚基。5+10亚基不仅与GMP含量及GMP/pro呈极显著正相关,且与膨胀势呈极显著正相关;2*、20、4+12亚基与所列品质性状指标相关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小麦面粉淀粉特性与烘烤品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对245份小麦种质材料的直链淀粉含量、膨胀热、降落值、沉淀值和农艺性状进行了测定,分析了淀粉性状与Zeleny沉淀值及农艺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Zeleny沉淀值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膨胀势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降落值相关不显著,淀粉性状与农艺性状相关不显著。在小麦品种选育中,淀粉性状可以作为品质指标,加强对其改良,不影响优质与高产的结合。  相似文献   

5.
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淀粉特性与角质率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籽粒角质率的高低是判断小麦品质好坏的一个重要外观指标。本文作者选用了95个冬小麦品种(系),研究蛋白质特性和淀粉特性对角质率的影响,为籽粒的品质改良提供依据。结果:小麦籽粒角质率与蛋白质含量、谷蛋白大聚体(GMP)含量和沉淀值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0.41、0.51和0.65。表明胚乳中高的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中的大分子聚合体含量以及面筋含量均有利于角质胚乳形成。角质率与淀粉总量、直链淀粉含量之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3和-0.49;与支链淀粉含量、膨胀势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8和0.40。表明,增加淀粉总量在胚乳中所占的比重,以及提高淀粉中直链淀粉的相对含量,对形成角质胚乳不利;而提高支链淀粉相对含量,增强胚乳的吸水能力,提高膨胀势,对形成角质胚乳有利。  相似文献   

6.
小麦品种(系)籽粒LOX活性与部分品质性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10个小麦品种(系)随机区组试验的LOX活性、蛋白质、湿面筋、沉降值、籽粒硬度、直链淀粉和RVA参数等13个品质性状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除糊化温度之外,其余12个品质性状的品种间均达到极显著;全麦粉LOX活性与面粉LOX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最后粘度、反弹值、峰值时间和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低谷粘度呈显著负相关;面粉LOX活性与低谷粘度、最后粘度、反弹值和峰值时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与高峰粘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认为小麦品种(系)籽粒的LOX活性高对全麦粉和面粉的若干主要品质性状存负面的影响;就针对籽粒LOX活性的品质改良而言,认为在育种中应尽量筛选那些LOX活性较低的材料。讨论了脂肪氧化酶在小麦品质改良中的利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以3个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热处理对不同发芽时间芽麦的主要加工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经热处理的发芽小麦相比,90℃处理芽麦的湿筋质量严重受损,表面为面筋无粘性、无结构、易散不成团。Pelshenke值降低,蛋白质含量变化较小,SDS沉降值略有回升,面粉和面曲线的和面时间延长,峰高降低。  相似文献   

8.
普通小麦SDS沉淀值、蛋白质含量及GMP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168个普通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分析了 SDS沉降值、蛋白质含量及GMP含量的品种间变异及3项品质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SDS沉降值与蛋白质含量、GMP含量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蛋白质含量和GMP含量间也呈极显著正相关。被测普通小麦SDS沉降值的变幅为23.0~60.0ml,变异系数为17.14,蛋白质含量的变幅为11.85%~17.92%,变异系数为9.20,GMP含量的变幅为2 .79%~10.89%,变异系数为26.55。  相似文献   

9.
研究10个小麦品种(系)随机区组试验的LOX活性、蛋白质、湿面筋、沉降值、籽粒硬度、直链淀粉和RVA参数等13个品质性状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除糊化温度之外,其余12个品质性状的品种间均达到极显著;全麦粉LOX活性与面粉LOX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最后粘度、反弹值、峰值时间和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低谷粘度呈显著负相关;面粉LOX活性与低谷粘度、最后粘度、反弹值和峰值时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与高峰粘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认为小麦品种(系)籽粒的LOX活性高对全麦粉和面粉的若干主要品质性状存负面的影响;就针对籽粒LOX活性的品质改良而言,认为在育种中应尽量筛选那些LOX活性较低的材料。讨论了脂肪氧化酶在小麦品质改良中的利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以3个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孕穗期弱光对水稻籽粒灌浆及稻米品质的影响,并用Richards方程拟合籽粒的灌浆过程。结果表明,孕穗期弱光处理后,籽粒终极生长量(A)有所降低,起始灌浆势(R0)、最大灌浆速率(Gmax)、平均灌浆速率(G)的变化则因品种而异;糙米率、精米率显著下降,整精米率、垩白率、直链淀粉及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因品种而异;精米率、糙米率与籽粒A值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直链淀粉含量、整精米率与籽粒的R0、Gmax、G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垩白率与籽粒的G、R0、Gmax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在弱光区,可以采用育种、栽培技术、化学控制等手段来改变与稻米品质密切相关的籽粒灌浆参数值,以减轻弱光胁迫对稻米品质的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小麦谷蛋白膨胀指数(SIG)与小麦品质性状的关系。[方法]利用小麦京771和Pm97034杂交产生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对SIG与8个品质性状的关系进行数量遗传分析。[结果]相关分析表明:除膨胀势和蛋白质含量外,SIG值与Zeleny沉淀值、面筋指数、湿面筋含量、谷蛋白大聚合体(GMP)含量等性状值都达到极显著的正相关,其中与Zeleny沉淀值的相关系数最大(r=0.783,P<0.01),而与碱性水保持力(AWRC)和籽粒硬度呈极显著和显著的负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湿面筋含量、Zeleny沉淀值、膨胀势、AWRC、籽粒硬度、蛋白质含量等6个性状值与SIG值有较强的线性关系,建立了回归方程;通径分析表明:Zeleny沉淀值对SIG值的直接影响最大,湿面筋含量和膨胀势对SIG值的间接影响较大。[结论]该研究为小麦品质育种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利用小麦京771×Pm97034产生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群体,对Zeleny沉淀值、谷蛋白膨胀指数(swelling index of glutenin,SIG)、湿面筋含量、面筋指数、面粉膨胀势、碱性水保持力(alkline water retention capacity,AWRC)、籽粒硬度、蛋白质含量等8个品质性状在RIL群体中的分离和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品质性状在重组自交系群体中呈连续变异,分布频率大致接近正态分布,同时存在双向超亲分离现象.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SIG值、面筋指数、蛋白质含量和籽粒硬度可以解释Zeleny沉淀值的77.7;的表型变异,其中SIG值与Zeleny沉淀值的关系最密切.  相似文献   

13.
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性状相关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传喜  阮龙 《安徽农业科学》1997,25(2):99-100,117
选用25个小麦品种,分析了其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变异和相关,结果表明:籽粒产量与生物量和收获指数极显著正相关;生物量与收获指数无明显相关;SDS沉降值、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及硬度间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各品质性状与籽粒产量、生物量呈明显负相关,与收获指数等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4.
 选择冬播麦区108份代表性品种(系)于2001~2002年度分别在南北两组区试15个试点种植,对其部分品质性状进行分析表明,北片各品质指标在不同品种和不同地点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品种间的变异大于品种×地点互作及地点间。试点之间相比,北片各点籽粒硬度和千粒重显著高于南片(里下和试点除外),籽粒蛋白含量和SDS沉淀值各试点相差不大。品种间相比,北片参试品种的籽粒硬度、籽粒蛋白质含量、千粒重和SDS沉淀值普遍高于南片品种,其中北片依次分别为61,12.0%,44.8 g和11.0 mL,南片分别为44,11.5%,37.8 g和10.3 mL;北片品质性状变异幅度较小的品种频率高于南片,北片依次分别为66.2%,76.9%,78.5%和7.7%,南片分别为23.3%,39.5%,32.6%和7.0%。相关分析表明,品质性状间的关系与SKCS籽粒硬度大小有关,硬质麦籽粒硬度与SDS沉淀值和千粒重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和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8和-0.53,籽粒蛋白和SDS沉淀值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5;软质麦籽粒硬度与SDS沉淀值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58,与千粒重无显著相关性,籽粒蛋白和SDS沉淀值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5。  相似文献   

15.
小麦品种品质性状变异及优质基因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50个小麦品种的蛋白质含量、SDS沉降值、碱性水保持力和膨胀势等品质性状的变异,分别用PCR特异扩增和SDS-PAGE对1Dx5、1Dy10亚基基因和糯质基因进行了检测.筛选出一批高蛋白、强面筋的小麦品种,如MW18、安农9043、安农91168和安农9267,都含有1D5 10亚基基因.筛选出碱性水保持力和蛋白质含量都较低的小麦品种Tincurrin、皖麦48和Caldwell,推荐作为软质小麦育种的亲本使用.鉴定出小麦品种扬97-65和川96003缺Wx-B1,#445缺Wx-A1.试验表明,高分子量麦谷蛋白5 10亚基基因在现有小麦品种中已有较高的比例,而糯质蛋白基因缺失型品种尚少见.  相似文献   

16.
不同小麦品种主要品质性状及相关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王小燕  于振文 《中国农业科学》2005,38(10):1980-1988
 根据小麦成熟期籽粒的蛋白质、谷蛋白大聚合体(GMP)、湿面筋含量及沉降值、面团稳定时间等蛋白质品质指标的差异,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将供试的9个小麦品种分为3组:高GMP含量、高面团稳定时间组;低GMP含量、低面团稳定时间组;中GMP含量、中面团稳定时间组。研究在籽粒灌浆过程中,可溶性蛋白含量、蛋白质合成与分解过程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动态,及与蛋白质品质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与GMP含量、沉降值、面团稳定时间之间无显著相关性,GMP含量与诸品质指标呈显著正相关,表明GMP含量更能代表加工品质的优劣;灌浆前中期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对可溶性蛋白(SB)含量有显著影响,灌浆中后期内肽酶(EP)、羧肽酶(CP)、氨肽酶(AP)活性对可溶性蛋白含量有显著影响;高GMP组旗叶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中GMP组和低GMP组。以上结果表明,在灌浆过程中,较高的可溶性蛋白质代谢水平,即灌浆前中期具有较高的NR、GS活性和灌浆中后期具有较高的EP、CP、AP活性,是具有较高的GMP含量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以面包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与小麦品质性状(包括籽粒蛋白质含量、SDS沉降值及比沉降值)的关系。相关分析及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Glu-B1和GLu-D1位点控制的亚基等位变异与品质性状密切相关。Glu-B1的品质效应来源于7+8亚基、17+18亚基与7+9亚基之间的差异;G1u-D1的品质效应则来源于5+10亚基与2+12亚基之间的差异。还对现有的几种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评分方法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8.
50年代至今新疆春小麦品种经历了多次更替。实验对新疆50年代至今具有时期代表性的46个春小麦品种的品质性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和比较。发现春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性状更替中干、湿面筋含量增幅最大;其次是Zeleny沉降值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籽粒硬度则有下降趋势。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和干、湿面筋含量随品种更替表现出协同增长的变化趋势。随着品种更替,各时期推广品种淀粉性状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直链淀粉的含量50年来降低显著,下降了14%。面粉膨胀势的变化趋势与直链淀粉含量的变化正好相反,表现为随品种更替呈逐渐上升趋势。高峰黏度和最终黏度也呈现增加的趋势。但小麦总淀粉含量、崩解值和面粉糊化温度在不同时期推广品种间没有明显差异。进一步对影响品质性状的HMW-GS和Wx蛋白亚基的变化趋势研究发现,1、17+18和5+10亚基所占比例随品种更替呈明显上升的趋势。而与优质面条品质密切相关的Wx-B1亚基缺失的突变类型的比率在60年代后至70年代中和90年代后两个时期为最高。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5个品质性状差异较大的小麦品种(系)作为材料,研究了蛋白质含量、SDS沉淀值和Pelshenke值在籽粒灌浆成熟期和贮藏期的动态变化。还研究了低温(0—4℃)贮藏对SDS沉淀值和Pelshenke值这两项品质指标变化的影响。通过差异显著性测验和相关分析,提出了各性状的“最佳鉴定期”和在收获前进行品质鉴定、选择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