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棉花杂交制种人工去雄、人工授粉技术,及实践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2.
浅谈棉花人工杂交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 引言 近年来,新疆棉区利用棉花杂种优势,改善棉花品质,增强棉花抗逆性,提高棉花单位面积产量,效果显著.2007-2008年,我们根据巴州独特的气候条件,在巴州普惠农场、兵团农二师开展棉花人工杂交制种工作,总结出一套适用于该地区的棉花人工杂交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3.
利用棉花杂交优势提高棉花产量、改善棉花品质,是近几年棉花发展的趋势,但棉花杂交种优势的主要限制因素却是制种产量。为了深入了解杂交棉制种过程,现将兆丰品种父母本在农l师3团制种技术和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5.
杂交玉米制种高产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杂优品种由于具有高产、抗性强等特点,近年来,在玉米种植区已成为生产上的主打品种。采用科学的栽培技术,结合人工辅助授粉措施能提高玉米杂交制种的产量。  相似文献   

6.
<正> 棉花杂交制种产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种田的栽培管理水平。采取相应的栽培技术促进制种田棉花集中成铃,能显著提高杂交制种的产量和工效,降低杂交种的生产成本。具体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利用棉花杂交优势来提高棉花产量,改善棉花品质,增强棉株抗逆性,促进耕作制度的效用日趋显著。现阶段,棉花杂交种优势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是棉花制种产量。为了深入了解杂交棉的制种过程,现将天杂1号父母本在南疆的制种技术和效益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1制种田的管理1.1制种田应选择地势较高,不积水,旱能灌、涝能徘,离村较近,距树林20m以上,土地肥沃,无黄、枯萎病。1.2亲本种植比例:以行距0.83m,株距0.27-0.33m为宜。父、母本比例为1:3-5,父母本相间种植,父本行做标志。1.3播种期如采用直播,4月20-25日  相似文献   

9.
王丁勤 《农村科技》2008,(10):19-19
一、制种田选择与管理 1.制种田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通风向阳、水肥条件好、排灌方便、无枯黄萎病、盐碱含量少的中等以上地力的棉田。为了防止天然杂交,对制种田要采取一定的隔离措施,一般在制种田周围100米之内不再种植棉花。如果周围有蜜源植物或传粉媒介较大,还应适当加大隔离距离。  相似文献   

10.
一、制种田情况 1.制种田设在1团13连菜地,土壤肥沃,无枯、黄萎病,无盐碱,四周隔离条件好的滴灌棉田。  相似文献   

11.
12.
近年来,随着杂交棉种的不断推陈出新,在我国许多农村抗虫棉杂交制种已发展成为一项重要产业。但由于种种原因,制种的产量和质量一直困扰着该产业的快速发展,经过多年来的制种实践,我们总结出一套技术操作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惠鹏  惠琳 《农家致富》2007,(6):33-33
一、制种田的选择 制种田块要选择地势平坦,集中连片,无枯、黄萎病,肥力较好,排灌方便的地块,制种区要设隔离带,要求距其他棉花品种至少200米,杜绝制种区内出现其他品种棉花,以保证纯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杂交棉制种技术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引言 杂交棉产量优势明显,随着种植面积扩大,农户对杂交棉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为此,对杂交棉制种技术进行了探索,为今后的大面积人工制种提供技术指导。现将杂交棉人工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杂交棉人工制种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杂交棉人工制种的关键技术是去杂、去雄、授粉和收种。去杂要干净、去雄要彻底 ,授粉时粉要干、量要足 ,授粉后及时整枝抹芽 ,要收正常吐絮的花 ,不收露水花、笑口花和僵瓣花 ,收花后及时摊晒、专轧、专藏以保证种子质量  相似文献   

16.
番茄人工杂交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设施蔬菜生产的发展,番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对种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番茄的杂交制种技术也愈加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7.
针对辣椒的特征特性,阐述了人工杂交制种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抗虫杂交棉的高产制种是抗虫杂交棉推广,实现其抗虫增效的重要保证。目前生产上采用的人工去雄授粉制种,良好的亲本纯度、过硬的制种技术、辅以得当的栽培措施和严格的生产管理是实现高产制种技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经多年制种实践,提出了杂交棉制种中应注意制种田的选择、关膜覆盖、去下部果枝以及把好人工去雄关等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