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为保证河套灌区田决平整的顺利进行与可操作性,针对灌区小麦畦田改造技术进行了研究.得出畦长45 m,畦宽分别为5.0 m和7.5 m的畦田在获得较高产量的条件下,水分利用效率由现状的1.10 kg/m<'3>分别提高到1.31 kg/m<'3>和1.27 kg/m<'3>,从田间试验角度论证了对灌区较大规格畦田进行缩块改...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雨水利用中大量推广应用的拱盖平底水窖结构型式,利用理论力学削球壳体无弯矩薄膜内力计算结果,在分析确定水窖拱盖结构经济合理矢跨比的基础上,利用水窖深径比概念,建立了拱盖平底水窖结构优化数学模型,提出了拱盖平底水窖经济断面深径比求解方法;同时,提出了土方工程容积置换系数和衬砌工程容积置换系数概念并据此分别建立了水窖结构优化评定方法。评定结果显示,优化之后的拱盖平底水窖结构,完成单位蓄水设施容积建设可减少土方开挖量18%以上,完成单位衬砌工程量可增加约11%的蓄水容积,从而显著提高了容积置换系数,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不同秸秆覆盖模式抑制土壤水分蒸发的效果,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对双层秸秆不同层位覆盖下土壤水分蒸发过程进行了研究。试验设置秸秆单层覆盖埋深80 mm (CK)、上层埋深0 mm下层埋深300 mm秸秆双层覆盖(C1)、上层埋深80 mm下层埋深220 mm秸秆双层覆盖(C2)、上层埋深80 mm下层埋深300 mm秸秆双层覆盖(C3)、上层埋深80 mm下层埋深380 mm秸秆双层覆盖(C4) 5种模式,结果表明:不同覆盖模式下,蒸发量显著不同,实验数据显示蒸发过程可分为3段,1~10、11~18、19~24 d的规律分别为CKC4C2C1C3、CKC1C4C3C2、C2C1CKC4C3。CK的累积蒸发量为3.154 2 kg,与CK相比C1、C2、C3、C4处理的抑蒸率分别为2%、3.97%、8.6%、2.3%。综合分析来看,双层秸秆覆盖较单层秸秆可有效减小土壤水分蒸发。可得不同层位秸秆埋深对土壤累计蒸发的抑制作用由大到小排列为:C3C2C4C1CK。在整个蒸发过程中,不同秸秆覆盖下土壤水分累积蒸发量与时间的关系符合Y=a x~b。  相似文献   

4.
1 水 窖1.1 水窖的结构水窖有地下式和半地下式 ,圆筒形 ,内径 D 一般为 2 .5~3 .0m ,深度H为 3 .0~ 3 .5m ,储水量 2 0~ 3 0m3 。浆砌石水窖采用M7.5砂浆浆砌 ,窖壁、底板厚度 0 .3 0m ,内壁用M10砂浆抹面 ,厚度 0 .15m。钢筋混凝土水窖采用C15混凝土建造 ,窖壁、底板厚度 0 .10m。对地基渗透性大的钢筋混凝土水窖 ,为避免雨季不蓄水或水很浅时 ,底板出现环向裂缝 ,将平底板建成圆弧旋转体底板 ,成为一种反拱结构 ,矢跨比 1/5 ,底板厚0 .15m ,充分利用了混凝土抗压性能。窖顶部有结构层和保护层封顶 ,既保证使用安全又隔热防止水变…  相似文献   

5.
土壤含磷量的丰缺,决定施磷量的多少和施磷效果.通过试验,扬中市水稻磷肥用量应根据土壤含磷量的高低,确定施磷量.当土壤含磷量在5~10 mg/kg时,施五氧化二磷8~10 kg/667 m<'2>增产效果明显;当土壤含磷量在10~15mg/kg时,施五氧化二磷6 kg/667 m<'2>,有一定增产效果;当土壤含磷量超过...  相似文献   

6.
试验通过将传统垄作秸秆覆盖(M_1)、传统垄作不覆盖(M_2)、深松垄作不覆盖处理(M_3)各生育期土壤含水率,以及灌溉后连续三日土壤含水率进行对比,旨在得出不同处理对于土壤贮水量、耗水量以及土壤水分变化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全生育期的平均土壤含水率,M_1>M_2>M_3;当土壤水分较大时,土壤水分吸收情况M_3>M_2>M_1;对于保水效果,M_1>M_2>M_3;秸秆覆盖和深松处理都会对试验结果造成显著性差异,且M_1更显著。建议采用垄作、秸秆覆盖与深松处理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玉米种植。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秸秆深埋下土壤水盐分布与夏玉米产量对灌水量的响应,于2017年和2018年在河套灌区进行了秸秆深埋下单次灌水定额60 mm(W1)、90mm(W2)、120mm(W3)3个处理及常规135 mm为对照(CK)处理的大田试验.结果表明:秸秆深埋下耕作层含水率随灌水量的增加先增后减,成熟期W1处理的两年平均含水率较C...  相似文献   

8.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痕量灌溉不同埋深和水量对棉花生长、品质和产量的影响。共设置CK(膜下滴灌)、T_1、T_2、T_3、T_4、T_5(埋深30 cm,水量分别为3 600、3 300、3 000、2 700、2 400 m~3/hm~2)、T_6、T_7、T_8、T_9、T_(10)(埋深40 cm,水量同上)、T_(11)、T_(12)、T_(13)、T_(14)、T_(15)(埋深50 cm,水量同上)等16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主成分和隶属函数结合分析不同处理棉花15个农艺性状显示,皮棉产量、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伸长率和马克隆值可综合评价其性状,不同处理下主要性状隶属函数平均值排序为CKT_(11)T_4T_1T_2T_6T_(12)T_8T_3T_(13)T_9T_(15)T_7T_5T_(14)T_(10)。表明灌水量为3 600 m~3/hm~2,膜下滴灌综合效果大于痕量灌溉,痕量灌溉管道埋深效果50 cm30 cm40 cm。从节水层面来看,痕量灌溉管道埋深30 cm,灌水量2 700 m~3/hm~2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阶梯溢流坝面的掺气特性是联合消能工发展的桎梏,而掺气坎与过渡阶梯对阶梯面掺气特性有积极的影响,通过水工模型的方法,结合阿海水电站进行12组试验。研究掺气坎高度11.67、16.67 mm和角度8°、10°以及4种组合过渡阶梯联合作用下,对阶梯面掺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气坎角度10°、高度16.67 mm这种体型比其他7组掺气坎体型更优,故掺气坎角度与高度适当增加可使水流下缘接触阶梯面的位置后移,掺气空腔长度、掺气面积以及掺气浓度亦随之增大;并且在此掺气坎体型的基础上,过渡阶梯设置为25 mm×33.33 mm(宽×高)的大阶梯,阶梯面掺气特性相对其他3种体型更优,故过渡阶梯体型适度增加,更有利于过渡阶梯进行掺气。通过12组试验的结果分析得出,前置掺气坎角度为10°、高度为16.67 mm、过渡阶梯设置为25 mm×33.33 mm(宽×高)的大阶梯时,阶梯溢流坝面的掺气特性为12种方案中相对最优。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明微润灌溉青椒最适宜的技术参数,采用熵值—TOPSIS—灰色关联度模型对青椒生长发育的各项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进行了管带埋深为10 cm (D10)、15 cm (D15)、20 cm (D20)和压力水头为100 cm(H100)、150 cm (H150)、200 cm (H200)条件下的微润灌青椒生长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管带埋深处理后的青椒各项单指标均表现为D20>D15>D10。不同压力水头处理后的株高、茎粗及产量表现为H150>H200>H100,株高生长速率和茎粗生长速率表现为H200>H150>H100,灌溉水生产率表现为H100>H150>H200。选择的指标不同,得出的最佳微润灌溉技术参数也不相同。采用熵值—TOPSIS—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微润灌对青椒生长影响得出:当压力水头一定时,综合贴近度随着管带埋深的增大而升高;当管带埋深一定时,综合贴近度会随着压力水头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青椒微润灌最适宜的技术参数为:压力水头为150 cm,管带埋深为20 cm。  相似文献   

11.
1MSF-3型残膜回收机机架的设计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MSF-3型残膜回收机的主要承载部件是宽幅可折叠式机架,其强度和刚度直接影响了残膜回收机的正常作业。为此,首先利用Solid Works软件建立宽幅可折叠式机架三维参数化模型,并将模型导入ANSYS Workbench中进行静态特性分析,获得其在作业情况下的等效应力及等效位移云图;其次,基于AWE环境下的Design Explorer模块,采用DOE方法 ,以宽幅可折叠式机架中的各个梁横截面尺寸作为设计变量,以应力和位移为限制条件,质量作为优化指标对机架进行多目标设计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机架质量减少了10%,满足力学性能要求;机具结构的设计合理,为残膜回收机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2CGF-2型甘薯移栽机在京郊地区作业中浇水带苗的技术问题,以农机农艺融合为切入点,将原有水箱装置改为滴灌带,并对移栽机进行了移栽试验。结果表明,改装后移栽机移栽合格率为100.0%,株距变异系数为10.3%,移栽深度平均值为8.7 cm,滴灌带上方平均覆土厚度为3.3 cm,滴灌带铺设位置在薯苗侧下方,侧方平均距离为3.3 cm,下方平均距离为4.3 cm,达到农艺种植指标要求。该机劳动生产率较人工移栽有大幅度提高,且生产作业成本较低,适宜在京郊进行薯苗移栽作业,可以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微机在田间水层深度测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单片微机,步进电机,齿形传动带,金属探针与主要部分设计成智能型探针式水层深度测试仪,其制造工艺,造价,耐久性等方面的性能显著优于基他任何方法,以试验测定,容易做到误差小于0.1mm,最程大于100mm符合水利部颁发的《灌溉试验规范》中所规定的要求,与远端的主机通讯以DTMF信号为媒体,方法独特,具有多种优点,在速度要求较低的场合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对水稻种绳直播机的限深轮与倒绳机构进行了改进设计,并对整机的结构做了调整。其整机长度为5 8 1.8 mm,质量为2 1.1 kg,实现单体可拆卸,携带、安装方便。同时,对水稻种绳直播机的主要工作受力部件开沟器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强度分析结果表明:开沟器在线性压力下的最大等效应力为330MPa,小于45钢的屈服强度355MPa,满足强度要求。刚度分析结果表明:开沟器沿Y方向会产生受力变形,最大变形为2.0742mm,位于开沟器尾部,满足刚度要求。  相似文献   

15.
韩双  任文涛  刘翠红 《农机化研究》2019,(3):144-148,164
为了解决水稻种绳直播机质量大、耗能高、装卸不方便等问题,采用虚拟设计方法研制了一种手扶式水稻种绳直播机。该机主要由防堵器、限深轮、播绳装置、覆土器及镇压轮等组成,可使播种水稻种绳的旋耕、压沟、开沟、播放种绳、覆土、镇压等动作一次性完成。田间试验表明:水稻种绳直播机开沟器结构能够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圆弧型限深轮压沟深度变异系数为5.05%,种绳的覆土厚度变异系数均值为3.72%,轮1的滑移率为7.36%,轮2的滑移率为7.10%,机具的通过性满足农艺要求,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农业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该研究以软体沼气工程聚乙烯土工膜为研究对象,对其技术性能和产品成本进行比对分析,以期为软体沼气工程膜材料提供理论参考与建议。研究材料为工程上常用的1.0~2.0 mm厚度的普通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GH-1)、环保用光面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GH-2S)、环保用单/双糙面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GH-2T)和低密度聚乙烯土工膜(GL-1)。研究结果表明,2.0 mm厚度的不同型号土工膜材料成本是1.0 mm厚度土工膜的1.6~2.0倍;膜拉伸屈服强度以GH-2T为最高,而膜拉伸断裂强度和平均抗穿刺强度则以GH-2S为最高;膜的厚度与膜的抗老化、抗紫外线及使用年限无显著相关性。综合分析认为,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GH-2S材料成本适中,在抗拉伸性能、抗穿刺强度、抗紫外线和抗老化能力及使用年限方面具有不同程度的优势,可为软体沼气工程首选膜材料。  相似文献   

17.
稻麦联合收获开沟埋草多功能一体机设计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设计了一种集稻麦收获开沟埋草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式作业机械,该机采用联合作业方式,一次作业可完成联合收获、开沟、埋草等作业.田闻试验表明,该机传动合理、工作可靠、开沟作业质量稳定,梯形沟上、下口宽分别约为220 mm和160 mm,平均深度为193 mm,满足农艺埋草、排水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沟灌条件下灌水沟入渗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沟灌时灌水沟的水分入渗规律,从沟灌二维入渗过程、入渗湿润锋运移特性、累计入渗水量变化过程、土壤含水量分布等方面研究了沟灌的入渗特征及其影响,研究表明:灌水沟中水深、沟底宽、湿周对沟灌入渗过程均有明显影响。沟中水深增大,有利于加大侧向入渗,垂向入渗减少,而水深减小,会加大垂向入渗,增加深层渗漏。灌水沟底宽不影响灌水沟的侧向入渗,仅影响垂向入渗,底宽减小,垂向入渗深度相应减小,且土壤表面以下40 cm深以内水平向入渗深度平均值与最大垂向入渗深度的比值在沟底宽小时均大于沟底宽大时。合理的断面形式和大小有利于减小垂向入渗,加大水平侧向入渗,灌水沟断面形式为梯形断面时,宽深比近似为2效果最优。研究结果可为改进沟灌灌水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北疆地区干旱荒漠草地牧草需水量与需水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北部阿勒泰草原的草地生产主要是在荒漠瘠薄的土地上开发和发展起来的,通过对联合国“2817项目”1990-1994年牧草灌溉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初步得到该区域苜蓿土壤水分与生长发育及产量关系。结果表明,苜蓿在全年中收获3茬,每一茬中各生育阶段的需水强度不同,苜蓿的整个生长期中有3个需水高峰,分别为7.4、9.5、9...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解决地下滴灌玉米出苗难的问题,通过土箱试验,对内蒙古自治区具有典型代表性的3种土壤,开展了毛管铺设参数(滴头流量、埋深)和灌水定额对地下滴灌湿润半径的影响规律试验,结合玉米播种深度、水分向上及向下运移的距离及种子周围土壤含水量,研究了玉米适宜出苗灌水定额,以提高出苗率,指导实际生产.结果表明:按显著性水平0.05检验,土壤类型和灌水定额均对土壤湿润半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滴头流量和埋深对湿润半径影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黏壤土中,玉米出苗灌水定额37.5~52.5 mm基本可满足毛管埋深25~35 cm的出苗要求;在壤土中,玉米出苗灌水定额37.5 mm左右基本可满足毛管埋深25~30 cm的出苗要求,灌水定额52.5 mm左右基本可满足埋深30~35 cm的出苗要求;在砂壤土中,灌水定额22.5~37.5 mm基本可满足毛管埋深约25 cm的玉米出苗要求,灌水定额52.5 mm基本可满足毛管埋深25~35 cm的玉米出苗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