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是柳的故乡,不仅广植柳树,而且在联苑中有不少对联与柳有关,在这春天赏柳时节,倘能品味一下与柳有关的对联,则更添赏柳的情趣。  相似文献   

2.
妫河的柳     
三面环山半城柳.柳丝牵我堤岸走。夏都延庆对柳树情有独钟。人们赏柳、抚柳、写柳、咏柳、柳丝、柳情、柳荫、柳絮,给延庆人以文化与启迪.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清新的柳韵。  相似文献   

3.
漠上柳     
纳林河是我的家乡,这里,素有"塞外江南"的美誉。无定河、纳林河两条河流穿境而过,像两条玉带缠绕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小时候,因父亲工作调动,我和母亲也随着去那里住过几年。但在儿时的记忆里,对那里的柳树似乎没有留下太多的印象,想来是少不更事的缘故吧。纳林河的河畔、垅上,多是柳树。这些形态怪异的古柳,有的双木空接,有的"袒胸露乳",有的环生幼树,有的旁逸斜  相似文献   

4.
老舅     
钰著 《内蒙古林业》2010,(11):44-44
老舅,如果天堂仍有劳累,请您歇一会儿吧;如果天堂依旧有亲情,请您别背负太多的沉重。  相似文献   

5.
踏雪寻梅     
周礼 《中国林业》2010,(2):51-51
从古至今,咏梅、赞梅的诗篇不计其数,风姿各别,且不乏精美的佳作。在文人墨客的笔下,梅总是被寄予了不同的意愿。“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在林和靖的笔下。梅是清丽淡雅的,传递着友情。抒写着闺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在陆游的笔下,梅是孤高寂寞的,有着不凡的气质。“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在王冕的笔下,梅是超凡脱俗的,有着人一样的高风亮节。  相似文献   

6.
风筝     
春天蔚蓝的天空下,飘着风筝,悠悠荡荡,潇潇洒洒,一只,两只,数只……小时,乡野问常有“忙趁东风放纸鸢”的恬淡怡人风景。  相似文献   

7.
春泥     
静静的春泥,松开了被冻僵的身子,把精心保护的种子置于温暖的阳光之下,于是树绿了,花开了,泥土散发着青草香。春泥萌动,万物复苏。  相似文献   

8.
遂昌     
夜色入侵,顺着盘山公路而上,七拐八拐总算是到达下榻地,1626米的高度啦!刚下车,就感到嗖嗖的冷意,这是山上固有的气息,盖了两层被子还是觉得寒意阵阵。  相似文献   

9.
腊梅     
腊梅给人一种宁静、怀旧、温馨的感受。它在冬天的阳光里弥漫着一种情调。洁尘在《酒红冰蓝》里说:“腊梅的香气是一种让人忧伤的气味,过分的香让人绝望”。  相似文献   

10.
串门儿     
老东北林区的习俗中,有一种人与人的交流沟通方式,叫“串门儿”。对此,我们的影视文学、说唱艺术都有大同小异的描述。也因此,在大家的口头禅里,“串门儿”这个乡间俚语,从古至今,从农村包围城市,一直延续到现在。当然了,串门儿这种生活习惯几乎哪个地方都有,但就东北林区来说,味道却好像比其他地方更浓一些。  相似文献   

11.
山情     
王老爹在山林里走了一天。天快要黑了,也实在没力气走下去了,才磕磕碰碰出了山林,向着林子边的茅屋走来。  相似文献   

12.
秋意     
<正>树岸是树木成行的地方,河的背影,站在崇高的伟岸。树回归自然,镀亮湛蓝的晴空,启迪生命的放大。树叶缤纷飘落,重复记忆咀嚼的表象,秋意收走潮湿的萎靡。持久清晰漫长的等待,树迎风凛冽的风景,已成为精神的独特。  相似文献   

13.
腊梅     
腊梅给人一种宁静、怀旧、温馨的感受。它在冬天的阳光里弥漫着一种情调。洁尘在《酒红冰蓝》里说:“腊梅的香气是一种让人忧伤的气味,过分的香让人绝望”。  相似文献   

14.
老树     
<正>老家的老树很有几棵,而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村头那两棵银豆树。说银豆却结的是红籽。那鲜红似唇坚硬如铁的颗粒就像一枚枚红钮扣,将童年的事儿一个个串起来。红豆生  相似文献   

15.
迎春花     
二月中旬,学校南面便溢满了绿色。迎春花藤抽出嫩叶,给校园增添了春的气息。  相似文献   

16.
念梅     
王静 《中国林业》2014,(5):36-39
生在北方长白山林区的我,从未见过真正的梅花绽放,但却与“梅”有过两次亲密邂逅。  相似文献   

17.
玉龙雪山     
是一朵千年的神秘雪莲?亦或是我前世遗下的一个残梦?高居在岁月之上,高居在我的记忆之上。诱惑我一次又一次的回眸。哦,玉龙雪山!  相似文献   

18.
春天素描     
新的,一切都是新的.雨,泥土,风,蒲公英,再没有陈旧的气味,都是一例例的崭新。  相似文献   

19.
相念森林     
近些日子,有一个词汇频频出现:城市森林。城市和森林?两个多么不搭界的词汇!不知不觉中开启了尘封的记忆。我想起了森林,并开始想念森林,想念真正的森林。  相似文献   

20.
稽山修竹     
徐航 《中国林业》2013,(22):58-58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3月3日,“书圣”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余人,在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会稽山麓兰亭“修禊”,写下了著名的《兰亭序》,其中的“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描写了会稽山的秀美以及作者对漫山竹林的喜爱之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