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鸭瘟和鸭病毒性肝炎发病急、传染性高,一旦发病将造成大量的鸭、鹅等雁形目禽类得病,导致大量的鸭、鹅等动物死亡,使鸭、鹅等养殖业损失惨重. 1 流行病学 1.1 易感动物 鸭瘟易感动物为鸭、鹅、天鹅等水禽,不同品种、日龄均可感染该病,但发病率及病死率有一定差异,其中以家鸭、番鸭、野鸭、鹅、天鹅等易感性较高.感染病例中以1月...  相似文献   

2.
鸭瘟是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鹅在同病鸭密切接触的情况下可感染鸭瘟病毒,导致发病。 (一)流行特点 该病多发于青草茂盛的季节。发病日龄最早者为8日龄,青年鹅也可发病,但以40日龄左右者居多。雏鹅发病多为急性死亡,迅速波及全群,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鸭瘟是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鹅在同病鸭密切接触的情况下可感染鸭瘟病毒,导致发病. (一)流行特点 该病多发于青草茂盛的季节.发病日龄最早者为8日龄,青年鹅也可发病,但以40日龄左右者居多.雏鹅发病多为急性死亡,迅速波及全群,死亡率较高.成年鹅发病率低,一般极少死亡.  相似文献   

4.
<正>1小鹅瘟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以侵害25日龄以内雏鹅,且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死率的传染病。该病只感染鹅和鸭,对其他畜禽无致病性。发病时以4~20日龄的雏禽为主,发病的日龄越小则死亡率越高。7日龄内的雏鹅发病多呈急性,患病雏鹅见不到症状而突然死亡,死亡率高达95%~100%。7~14日龄的雏鹅易发病,病程一般为2天左右,表现为不采食,多饮水,行动迟缓无力,站立不稳而卧睡,腹泻,张口呼吸,鼻孔有棕褐色或绿褐色分泌物,死前两腿麻痹或抽搐,有些还有神经症状。2周龄以上雏鹅病程3~7天,部分病鹅可自愈。  相似文献   

5.
鸭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传播迅速并对雏鸭具有高度致死性病毒病,以肝炎为其主要特征。本文报道重庆地区雏鹅暴发鸭病毒性肝炎病例。疾病发生于3~14日龄雏鹅,发病率20%~30%,死亡率20%~25%,临死前出现角弓反张及病死鹅肝脏出血。利用RT-PCR能从肝组织中检测到鸭肝炎病毒A型(DHV-A)和C型(DHV-C)的VP1基因。利用鸭胚从肝组织中分离出A型病毒CQ1株和C型病毒CQ2株,二者人工接种能引起6~7日龄雏鹅出现典型临床症状与病变。这是首次报道A型和C型鸭肝炎病毒混合感染导致雏鹅发病死亡。  相似文献   

6.
为了测定鸡、鸭、鹅新城疫病毒的毒力强弱。测定其血凝价、血凝素热稳定性试验、血凝解脱试验、氯仿敏感性试验、耐酸性试验,并对3株病毒进行理化特性测定;测定其1日龄雏鸭脑内接种致病指数、6周龄鸭静脉接种致病指数和对13日龄非免疫鸭胚的半数感染量(EID_(50))。结果鸡、鸭、鹅新城疫病毒的血凝价依次为2~9、2~8、2~8;血凝素热稳定性指数分别为5、15、15 min;血凝均为快速解脱型;对氯仿敏感;对p H值3.0、p H值5.0均敏感;1日龄雏鸭脑内致病指数分别为0.59、0.84、1.04;6周龄静脉接种致病指数均为0;对13日龄鸭胚的半数感染量(EID_(50))分别为:10~(-5.31)/0.1 m L、10~(-6.5)/0.1 m L,10~(-7.79)/0.1 m L。表明鸡新城疫为中等偏弱毒力毒株,而鸭、鹅新城疫病毒均为中等毒力毒株。  相似文献   

7.
<正>鸭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是鸭、鹅和其他雁形目禽类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1流行病学在自然条件下,本病主要发生于鸭,对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鸭都有易感性。以番鸭、麻鸭易感性较高,北京鸭次之,自然感染潜伏期通常为2~4天,30日龄以内雏鸭较少发病。在人工感染时小鸭较大鸭易感,自然感染则多见于大鸭,尤其是  相似文献   

8.
1鹅副粘病毒病的危害。鹅副粘病毒病的发生、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四川白鹅、皖西白鹅、太湖鹅、狮头鹅、扬州鹅、朗德鹅以及其它品种的鹅均易感染本病。各种日龄的鹅对本病均有易感性,但发病率和死亡率与鹅群日龄有一定关系,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据对300余群不同日龄的鹅群的调查统计。其发病率为40%~100%,平均为60%左右;死亡率为30%~100%,平均40%左右。发病日龄最小为3日龄,最大为300日龄以上,两周龄以内雏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100%,其危害程度已超过小鹅瘟,因为小鹅瘟仅发生于1月龄内的雏鹅。患病鹅群内饲养的鸡在鹅群发病后2~3d也会感染发病,鸡的死亡率达80%以上,其症状及病变与鹅基本一致,而同群鸭未见发病。  相似文献   

9.
<正>1小鹅瘟1.1流行特点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鹅、雏番鸭急性或亚急性的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出壳后4~20日龄的雏鹅、雏番鸭,传播快,发病率和致死率高,可达90%~100%。雏鹅、鸭日龄增长其发病率和致死率而下降;当年留种的母鹅群和母番鸭群的免疫状态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1流行病学 雏鸡、雏鸭以及哺乳类动物对本病毒均无易感性,白鹅、灰鹅、狮头鹅以及其他品系的雏鹅对本病都同样易感,能自然感染并流行本病。据报道,雏番鸭对本病有易感性。自然流行时,本病常发生于3周玲以内的雏鹅群中,能引起巨大损失。发病的日龄越小,损失越大,10日龄以内的雏鹅发病率与死亡率可达到95%~100%。15~20日龄的雏鹅,可能有部分不发病,发病后病程延长,死亡率在60%以内。  相似文献   

11.
鸭疫里默氏菌病,俗称鸭“包心病”,是由鸭疫里默氏菌感染引起的细菌性传染病,可发生于各种鸭,很少见鹅的感染报道。笔者在临床诊疗中却碰到几例由鸭疫里默氏菌感染导致鹅只发病的病例,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1.1病例12001年5月,我县某养鹅户饲养700羽鹅,15日龄前生长发育正常,之后由于天气骤变,持续几天下雨,导致鹅舍潮湿,垫料污秽,于18日龄突然发病。表现精神沉郁、缩颈、昏睡、厌食、软脚、行动迟缓。经用土霉素和病毒灵等治疗3天,病情无明显好转,并很快波及全群,3天共死亡160多羽。1.2病例22001年9月,我县某专业养鹅户饲养的1500羽鹅,于20…  相似文献   

12.
<正>一、鸭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或大头瘟,是由鸭疱疹病毒工型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因发病鸭常见头颈部肿大,故俗称"大头瘟"。任何品种、年龄的鸭都能感染。自然发病多见于育成鸭和成鸭,但近来10~15日龄的雏鸭亦时有发生,流行期比较长,可达15~30d,死亡率在90%以上。在自然情况下,只有鸭能够感染鸭瘟。鹅在同病鸭接触的情况下,有时也可能感染发病。该病一年四  相似文献   

13.
鸭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是鸭、鹅和其他雁形目禽类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 1流行病学 在自然条件下,本病主要发生于鸭,对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鸭都有易感性。以番鸭、麻鸭易感性较高,北京鸭次之,自然感染潜伏期通常为2~4天,30日龄以内雏鸭较少发病。在人工感染时小鸭较大鸭易感,自然感染则多见于大鸭,  相似文献   

14.
1 病原 该病原为副粘病毒,能够引起10日龄SPF鸡胚死亡,鸡胚尿囊液具有较高血凝效价(达210左右),并能被康复鹅血清特异抑制.传代毒株接种鹅胚,可在48小时致死鹅胚,尿囊液血凝效价达210,病毒不能致死鸭胚,但能从病料中回收到病毒. 2流行特点 各种年龄的鹅均有易感性,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对10日龄以内的雏鹅具有高度的致死性,感染后其病死率可高达100%;11 ~15日龄雏鹅感染后病死率也高达90%以上.随着鹅群日龄的增长,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产蛋鹅群感染本病后,除了发病死亡外,产蛋率大大下降.  相似文献   

15.
在我省,鸭疫里默氏菌病(RA)主要侵害2~5周龄雏鸭。最近,自福州市闽侯县的某鹅场病死鹅脑内和肝脏中分离到Ⅱ型鹅瘟里默氏菌。2002年11月底,闽侯县某鹅场饲养长乐灰鹅200只,于12日龄时发病,病鹅精神萎顿、食欲不振、拉白色稀粪、后躯下坐和张口呼吸,病重鹅表现摇头、颤抖、转圈,至15日龄时已发病32只,发病率为16%,病死率37.5%。心包积液,心包膜增厚,粘附有一层灰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与胸骨相连;肝脏表面覆盖一层灰白色渗出膜,易剥离;气囊增厚,有淡黄色干酪样物附着;脑外膜充血、淤血。无菌取病死鹅脑组织和肝脏,分别接种于自制血清马丁琼脂…  相似文献   

16.
小鹅瘟病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雏鹅的急性、败血性的传染病。本病仅发生于鹅和番鸭 ,其他禽类和哺乳动物尚未见有发生的报道。本病易发生于 3~ 2 0日龄的雏鹅 ,发病后传染快、死亡率高 ,是危害养鹅业的重大疫病之一。1 流行特点在自然感染情况下 ,最早发现本病的雏鹅为 3~ 5日龄 ,2~ 3天内迅速波及全群 ,7~ 1 0日龄雏鹅发病率和死亡率达到高峰 ,一般死亡率为 70 %~ 95% ,最高达 1 0 0 %。随着日龄的增加 ,雏鹅的易感性逐渐下降 ,1 0日龄以上雏鹅感染后死亡率一般不超过 6 0 % ,2 0日龄以上发病率较低 ,30日龄以上极少发病。但近年来亦偶…  相似文献   

17.
不同品种的家禽感染禽流感的几率不同,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也可通过鸡蛋传播。 许多家禽如鸡、火鸡、珍珠鸡、鹌鹑、鸭、鹅等都可感染发病,但以鸡、火鸡、鸭和鹅多见,以火鸡和鸡最为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鸭和鹅等水禽的易感性较低,但可带毒或隐性感染,有时也会有大量死亡。各种日龄的鸡和火鸡都可感染发病死亡,而对于水禽如雏鸭、雏鹅的死亡率较高。 高致病性禽流感在禽群之间的传播主要依靠水平传播,如空气、粪便、饲料和饮水等;而垂直传播的证据很少。但通过实验表明,实验感染鸡的蛋中含有流感病毒,因此不能完全排除垂直传播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1小鹅瘟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以侵害25日龄以内雏鹅,且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死率的传染病。该病只感染鹅和鸭,对其他畜禽无致病性。发病时以4~20日龄的雏禽为主,发病的日龄越小则死亡率越高。7日龄内的雏鹅发病多呈急性,患病雏鹅见不到症状而突然死亡,死亡率高达95%-100%。7-14日龄的雏鹅易发病,病程一般为2天左右,表现为不采食,多饮水,行动迟缓无力,站立不稳而卧睡,腹泻,张口呼吸,  相似文献   

19.
为确诊贵州省三穗县某规模化养鸭场40日龄花边鸭出现发病死亡的原因,剖检4只病死鸭并采集心脏、肝脏、脾脏病料,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细菌分离培养和相关病毒核酸检测进行诊断。结果:(1)病鸭主要以神经症状为主,鸭群发病4 d死亡率为17.24%;典型病理变化为腹膜呈灰白色、心脏有坏死灶、肝脏不同程度受损。(2)病料在不同营养琼脂培养基上培养24 h后均未见菌落生长。(3)病料中检测出鸭圆环病毒、鹅细小病毒特异性核酸片段,未检出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鸭瘟病毒特异性核酸片段。结论:综合诊断养鸭场病例为鸭圆环病毒与鹅细小病毒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20.
鸭曲霉菌病又称曲霉菌性肺炎,是由真菌中的曲霉菌引起的,主要侵害呼吸器官。在临床上以雏鸭多发,呈急性、群发性暴发,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成年鸭多为散发。鸭曲霉菌在自然界广泛分布,致病力最强的是烟曲霉菌。在自然条件下,鸡、鸭、鹅、鹌鹑均可感染曲霉菌。20日龄内的雏鸭多见发病,但以4~15日龄雏鸭易感性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