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逐步扩大我国普氏野马的野生种群数量,提高其野外生存能力,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于2010年9月25日首次在甘肃敦煌西湖国家自然保护区放归普氏野马,并对其放归与实时监测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报道.结果表明,普氏野马生活习性(采食、活动地、饮水、精神、体色及代谢情况)呈现出基本稳定的规律,且屡次出现交配行为顺利产下小马驹,表现出了良好的适应性和繁殖能力,具备了普氏野马放归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
吴克明 《甘肃林业》2012,(5):F0003-F0003
9月6日上午, 甘肃省在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功放归21匹普氏野马和4峰野骆驼。这是甘肃省第二次放归普氏野马、全国首次试验性放归野骆驼活动。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张希武司长、严旬总工程师,省林业厅高清和厅长、樊辉副厅长和武  相似文献   

3.
生态直通车     
27匹野马在新疆卡拉麦里 自然保护区放归   2001年 8月 28日上午 11时, 27匹野马在新疆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放归大自然。据报道,放归地有丰富的水源,而且梭梭、针茅等植物较多。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成立于 1982年,位于新疆东北部地区。保护区内有 77种野生动物,以保护鹅喉羚和蒙古野驴为主。保护区的基本地形是低山丘陵,面积达 18000平方公里。 预计第二群野马的放归将在明年的 3月进行。   自 1876年野马被发现后的短短 100年间,野马遭受了大规模的狩猎、捕杀,数量急剧下降。目前,在全世界 112个繁育中心和动物…  相似文献   

4.
<正>为了更好地保护普氏野马这一被世人誉为"活化石"的珍稀物种,科学监测普氏野马野放后的适应情况,特别是体质状况,自治区野马繁殖研究中心对有蹄类动物的体质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找出最适合放归普氏野马的评价方法,并对普氏野马不同阶段的体质状况进行跟踪监测,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分析,为更好地做好普氏野马野化工作提供科学依据。1放归普氏野马体质状况评价方法1.1有蹄类动物营养状况的一般评价方法有蹄类动物营养状况的评价方法有很多种,常见  相似文献   

5.
敦煌西湖保护区放归的普氏野马、野骆驼已经历了第4个寒冷的冬天,并于2013年春、夏两季新繁殖了3匹幼马、2峰驼羔,为了确保今年普氏野马、野骆驼安全越冬,管理局为此特采取了三项措施,为放归的野马、野骆驼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正>普氏野马是世界上唯一保留着6 000万年基因的珍稀马种,被誉为"活化石"。上世纪70年代,新疆普氏野马灭绝。野马重引入及野放工程的实施,对野马种群的恢复和遗传多样性的丰富有着重要意义。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自1986年成立以来,经过30多年的野马饲养管理、繁殖、疾病防治、行为活动、生理生态、野化放归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野马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截至2018年底,新疆野马  相似文献   

7.
数字     
正甘肃敦煌普氏野马种群扩大到60匹普氏野马原产于中国新疆准噶尔盆地北塔山和甘肃、内蒙古交界的马鬃山一带,其野生种群于20世纪60年代灭绝。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国实施了"野马返乡计划",陆续从欧洲引回普氏野马,在新疆、甘肃进行繁育,并进行野外放归试验。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的敦煌西湖保护区是普氏野马适生区,2010年、2012年两年,28匹  相似文献   

8.
<正>十全十美的第一天盼这一天盼了十多年了,自从首批野马2001年野放以来,一直盼望着有机会能够陪野放野马一起去搏击旷野,亲自去见证野马回家的历程。2018年10月10日,这是个激动人心的日子,我终于有机会在卡拉麦里保护区乔木西拜野马野放站多住些时日,看望和守护野放野马,去了解9月27日15匹放归野马的适应情况及野放野马现状。之前每  相似文献   

9.
<正>1878年,俄国探险家普热瓦尔斯基在中国新疆发现了世界上最后一批野马,取名普氏野马。而在此前,全世界普遍认为野马已经绝迹。普氏野马演化史长达五六千万年,保留着马的原始基因,是地球上唯一存活的一种野生马,其科学研究价值不亚于大熊猫、鸭嘴兽等"活化石"。上世纪末,在欧洲流亡百年之后,野马终于回到它的家乡,并被成功放归中国西部原野。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扬子鳄保护现状的基础上,对江苏宜兴实施扬子鳄放归自然项目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建设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就宜兴扬子鳄放归自然项目应进行栖息地改造、加强保护监测站建设、开展扬子鳄驯养繁殖基地和补充食物基地建设、及时防治疾病进行了构想,以确保扬子鳄放归自然项目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1.
对新疆卡拉麦里山自然保护区野马放归区的植物群落进行调查,运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和主成分分析法(PCA)进行分类和排序。结果表明,野马放归区内有18科26属35种植物,主要是旱生、半旱生的乔、灌、草等荒漠化植物,优势类群主要有黎科(Chenopodiaceae)、豆科(Leguminosae)、禾本科(Poaceae)、菊科(Asteraceae)植物,可以划分为5种群落类型;群落的主成分为针茅、蒿子、驼绒藜、芦苇、大赖草、猪毛菜和麻黄。  相似文献   

12.
扬子鳄回家     
"回家了",随着研究人员一声口令,12条扬子鳄被逐一放入水塘中,经过短时间"发呆"后,开始缓慢游"回家"。5月29日,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精挑细选12条人工繁殖的扬子鳄,在郎溪县高井庙扬子鳄野外放归区放归自然。这是我国实施的第10次扬子鳄扩大野外种群放归自然活动,也是单次放归数量最多的一次。野外放归扬子鳄添丁兴旺享有动物界"活化石"之称的扬子鳄,被联合国濒危野生动植物贸易公约组织列入濒危动物保护名录。扬子鳄原广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因自然环境变迁和人类活动干扰,其分布范围渐缩,种群数量锐减。加上野外栖息地遭受人为破坏、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造成环境污染以及自然死亡和人为捕杀等原因,导致扬子鳄野生种群走向衰落。目前,  相似文献   

13.
正普氏野马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着6000万年的进化史,是比大熊猫还珍稀的濒危物种。作为世界上唯一现存的野生马,其保护工作在我国历来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特别是2015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普氏野马放归地——新  相似文献   

14.
正2019年5月31日,广西瑶山鳄蜥野外放归活动在大桂山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举行,15条纯本地种源的瑶山鳄蜥被成功放归野外。本次放归活动由自治区林业局主办,贺州市人民政府、大桂山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广西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承办,中国科学院动物所负责指导实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副司长贾建生、自治区林业局副局长黄政康、贺州市党委副书记钟得志、中国科学院院士魏辅文等领导专家出席放归活动。广西大桂山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2005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以保护瑶山鳄蜥为主的自然  相似文献   

15.
野马探谜     
众人皆知大熊猫是珍贵的国宝,但不知野马比大熊猫还珍贵。世界上野马的原生地在哪里?新疆是世界野马故乡,但能够找到真正意义上的野马吗?真正的野生野马是怎样灭绝的?今日野马如果放归大自残,能够适应环境吗……马是人类的朋友。自古以来.人类生产、生活离不开马,用马拉车、驮运、打仗……当你跨上大马攀山旅游,纵横奔驰,不禁会想到这马是怎样演化而来的?生活中的马是家马,它是由野马经过世代驯化而成的.与大自然真正的野马有很大区别。今日马有着许多不解之谜.如果您能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野马饲养繁殖中心参观考察,就会得到…  相似文献   

16.
正7月3日,救护中心举行北京雨燕科学放归活动。联合正阳门管理处、光明日报全媒体在正阳门城楼举行北京雨燕科学放归活动。活动选取由中心救护照料且恢复健康的北京雨燕进行放归,采用网络直播形式,向全球展示北京雨燕巢穴的高清实时画面及放归画面。在"雨燕日记--全球首个北京雨燕5G高清慢直播"中,对北京雨燕救护保护的相关内容进行讲解宣传。本次放归活动的顺利开展,既科学放归了北京雨燕,保障其能及时适应野外环境,并跟随大部队迁徙,又为公众提供一个了解北京雨燕生活的公开持续平台,全面宣传北京雨燕与城市生态的保护理念。  相似文献   

17.
正4月18日,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在柳荫公园举办鸳鸯放归活动。此次放归的10只鸳鸯是森林公安局在执法行动中罚没,经过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康复饲养,恢复了健康。放归鸳鸯前,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工作人员为其中的6只鸳鸯佩戴了卫星发射器,以便后期对它们在野外的活动进行定位跟踪,掌握放归后的生存状况。实地调查显示,柳荫公园生态环境良好,符合鸳鸯的生存条件,且分布的鸳鸯数量较  相似文献   

18.
正3月18日上午九点,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与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合作开展了救护鸟类科学放归和野外观鸟自然体验活动。其中,共放归了9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包括2只大天鹅,5只小天鹅,1只白腹鹞和1只苍鹰。据悉,这是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12年来第一次大规模放飞救护的天鹅。记者采访了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史洋科长及其他工作人员、野鸭湖湿地公园管理处刘雪梅副主任、全国鸟类环志中心钱法文常务副主任,为读者科普科学放归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依麦 《湖南林业》2011,(11):26-26
10月23日上午,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和省林业厅在炎陵县桃源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举行黄腹角雉放归自然活动仪式。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司长张希武、湖南省林业厅副巡视员吴剑波出席。厅保护处、宣传中心和株洲市林业局及炎陵  相似文献   

20.
正8月17日上午,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与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联合举办科学放归宣传活动,本次活动是全市"爱鸟周"系列宣传活动之一,主题是"倡导科学放归,杜绝盲目放生"。此次放归活动也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颁布后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组织的首次野生动物放归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