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厦门城市生态风景林树种选择与景观构建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探讨了城市生态风景林的概念与内涵,分析厦门生态风景林植被现状,提出南亚热带城市厦门生态风景林的树种选择,总结了城市生态风景林景观构建技术。  相似文献   

2.
浅议白云山生态风景林建设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云山作为台州市城市的历史记忆,生态风景林是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白云山生态风景林建设的思路,以人为本、结合自然环境、体现地方特色、生态优先原则,提高城市森林林分质量,推进生态风景林在城市中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蒋有绪 《林业科学》2001,37(1):138-140
作为现代城市的城市林业新方向,生态风景林应具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美化城市两种功能以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本文为深圳市的生态风景林建设,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现代化的发展,愈加重视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城市风景林不仅能够满足当下优化城市环境和提高城市生态美学的要求,而且还能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使城市的美学效果和生态效果完美的相结合。本文就风景林在城市园林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生态风景林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生态风景林是我国城市森林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新林种.该文在对生态风景林营建技术及其效益评价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概括的基础上,对当前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近两年来,我们根据深圳自然经济发展现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在我国首次提出在整个城市建设生态风景林的新思路。深圳生态风景林是城市森林的一种主导类型,是结合深圳实际提出的一种特色生态景观林,这是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加强城市生态建设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遵义市中心城区生态风景林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遵义市中心城区生态风景林建设实际,提出生态风景林改造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以及生态风景林景观功能布局和景观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8.
分析桂东县环城风景林景观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桂东县环城生态风景林建设实际,提出生态风景林改造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以及生态风景林景观功能布局和景观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9.
王炳真 《中国林业》2001,(12):13-14
深圳市去年被评为国际花园城市,令这个城市的整体形象大大提升,而这一切,与深圳市大力发展生态风景林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0.
深圳市目前总面积为20200公顷,其中有林地7946.3公顷,覆盖率47.4%。建市时50多万亩的荒山、秃岭、今日披上绿装,不仅使全市绿化达标,2000年深圳市荣获国际“花园城市”称号,1997年开始的生态风景林建设,也已取得成效:2002年全市生态风景林建设任务为2190公顷,2003年全市生态风景林工程建设计划任务为3140.6公顷,计划总投资6015.3万元,目前,这些工作正在进行。笔者想就城市绿化和生态风景林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1.林地中林种结构单一林相差,桉林和马占相思林占比重大。生态效益低的林分占62.6%,林业生态体系十分脆弱。水土流…  相似文献   

11.
森林美剖析—主论森林植物的形式美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陈鑫峰  王雁 《林业科学》2001,37(2):122-130
本文强调了森林美的多重性,系统地阐述了森林美的各种层次,分析了森林植物自然美的特征,并提出了森林植物自然美的构景原理,将路离和审美对象尺度两者相结合把森林植物景观区分为7个层次,即(1)细部景观;(2)个体景观;(3)林内景观;(4)林道景观;(5)近景观;(6)中景观,(7)远景观。对各个层次的界定主要构景因子进行了系统的说明,提出了在对森森景观进行评判研究时必须明确其对象的层次归属,最后,对15个构景因子的近景,中景,远景中的重要性差异作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广州市森林公园规划建设的基本情况,归纳森林公园规划建设的相关理论,并探讨广州市森林公园规划建设目前应着重解决的问题,包括:规划与建设,森林公园的保护,体系建设,活动内容的设置,森林植被的景观质量,行业管理,经营管理的科学性、系统性,人才队伍的建设等。  相似文献   

13.
深圳市龙岗区生态公益林改造设计及效果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深圳市龙岗区生态公益林的现状及自然地理状况,设计了生态公益林林分改造的类型,提出了各改造类型的树种选择及配置方式;初步分析了林分改造各树种生长情况及生态公益林的效能;展望了改造后生态公益林的生态、景观前景。  相似文献   

14.
试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理念和发展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是我国重大林业生态工程之一。经过50多年的建设历程,保障了以农业经济为主导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出现了严重的防护林生态系统退化问题,要提高防护林体系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不单纯是建设技术问题,更重要是建设理念问题。本文从景观生态、系统经营、多样性保护、生态演替、生态经济等原理,探讨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理念和发展趋势,为防护林体系建设和经营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关于发展人工林与建立人工林业问题探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王豁然 《林业科学》2000,36(3):111-117
全世界森林面积为 34 5 4× 1 0 8hm2 ,其中 3%是人工林。人工林是重要的森林生态系统 ,在木材生产、环境保护和景观建设中具有重要功能和作用。人工林在生产功能方面的补偿作用 ,使天然林可以更好地发挥生态环境价值、森林娱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的前提是遗传材料的正确选择与营林实践艺术的结合以及保证这种结合的林业政策。愈来愈多地使用外来树种营建人工林是全球趋势。人工林对于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可以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经营措施得到解决。林木育种与遗传改良和经营制度的技术创新是不断提高人工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动力。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中国人工林实现可持续经营面临技术和体制两方面的挑战 ,但是 ,根本出路在于林业经济体制的改革 ,象农业那样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实行人工林产业化经营 ,建立人工林业 (Forestplantationindustry)。  相似文献   

16.
基于太极城城市森林旅游风景资源的调查,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标准,太极城城市森林旅游主要资源有5类44处,森林风景资源质量评分值为25.53分,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分值为8.0分,开发利用条件评价分值为7.0分,综合得分为40.53分,达到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分值Ⅰ级标准,其资源价值和旅游价值较高,最后,对太极城城市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08年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档案更新数据,对深圳市宝安区树种结构、龄组结构、公顷蓄积、公顷植物生物量、生态功能等级、森林自然度、森林健康状况、森林景观等级等森林生态质量指标进行分析.分析评价结果:森林生态功能一般,林分质量不高,树种结构有待优化改善,森林健康状况良好,森林景观度不高,森林生态系统主要为受人为活动严重制约和影响的人工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8.
以湖南省森林植物园为研究对象,借鉴SBE法对视觉景观质量进行评价,借鉴SD法对景观特征进行评价。通过相关分析建立有关城市森林公园景观质量的评价模型。景观质量评价结果得出植被、水体及路面或广场对视觉景观质量影响较大;景观特征分析了形态丰富度、美感等8个因子对景观质量的影响,建立模型为SBE=-0.58+0.101X1+0.139X2+0.257X3+0.162X4+0.113X5+0.181X6-0.092X7-0.108X8,其中,对景观质量影响较大的因子有形态丰富度、美感和生命力,而空间感和变化性与景观质量呈负相关。综合分析结果得出多样化、植被覆盖度高的景观评价较高,人们更为向往自然、幽静的森林景观,森林公园中杂乱无章的植物对景观质量产生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回顾森林游憩发展的历史,探讨现代森林游憩建设中存在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开发利用不合理、景观管理薄弱等问题,认为应该通过景观生态规划使之不断完善,并从森林景观生态学基础研究、森林风景区景观生态评价、森林风景区景观生态规划模型和森林风景区景观管理4个方面综述国内外景观生态规划研究的成果,指出森林风景区景观生态规划研究发展的趋势,认为单纯的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已经不能适应景观生态规划研究多学科的需要,森林风景区景观生态规划的研究应该大力加强与其他学科,诸如经济学、社会学和公共管理学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未来森林风景区景观生态规划研究中,需要在理论研究、方法探讨和技术支撑方面进行全面的革新.  相似文献   

20.
浅析湖南西瑶森林公园森林风景资源和环境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胜 《湖南林业科技》2010,37(2):52-55,67
省级湖南西瑶森林公园是临武的母亲河—武水的发源地,也是临武县重要的饮用水源地,境内山高谷深,溪流纵横,良好的自然环境孕育了数量众多的森林风景资源。公园境内人烟稀少,无工矿企业等污染,经专业技术人员检测公园环境质量各项指标优良。根据《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18005—1999)对公园的森林风景资源质量、环境质量和开发利用条件进行逐项评价、打分,综合得分为43.4分,达到Ⅰ级森林公园风景资源标准,适合开展森林生态旅游活动,是一处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