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2 沙地衬膜葡萄栽培模式12 .1 模式概述  通过地下衬膜措施 ,达到节水、节肥生产价值较高的经济果树葡萄 ,不失为沙区群众一条致富门路。12 .2 模式适宜条件  有一定灌溉条件的贫瘠沙地。12 .3 技术思路  贫瘠沙地水肥俱缺 ,虽有一定灌溉条件 ,但因沙地漏水漏肥极为严重 ,要大量栽植需要大水大肥、经济价值较高的葡萄是很不现实的。地下衬膜 ,可以防止沙地漏水漏肥 ,使沙地发展葡萄成为可能。虽然一次性投入较多 ,但因可以多年受益 ,不失为贫瘠沙地发展高效经济的一个好办法 ,节水栽培的有效措施。12 .4 主要技术措施   ( 1)…  相似文献   

2.
陕西省治沙研究所衬膜水稻试验示范区,是1996年新修沙池.未垫土,面积2.3hm2。沙地衬膜水稻种植技术简单可行。主要技术是在沙地铺放一层塑料膜(O.8mm)覆沙厚25~30cm·阻止灌溉水的无效渗漏,保持田间的一定水位,达到水稻种植的要求。这种技术保水节水,解决了沙土渗漏问题,为沙荒地大面积种植水稻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沙地衬膜一次可使用IO~15年,肥、水、电年投入3375元/hm2,膜折价每年75O元/hm’。衬膜水稻新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3.
荒漠化是人类的一大公害,当今世界各国,特别是荒漠化比较严重的国家,都在致力于荒漠化的治理与开发利用的研究。沙地衬膜水稻,为荒漠的开发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沙地衬膜水稻属于无土栽培中的沙培技术,是在漏雨、漏肥不能生长其他植物的沙漠或沙地上,通过铺设塑料薄...  相似文献   

4.
荒漠化是人类的一大公害,荒漠化常常和贫困联系在一起。当今世界各国,特别是荒漠化比较严重的国家,都在致力于荒漠化的治理与开发利用的研究。沙地衬膜水稻,为荒漠的开发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沙地衬膜水稻属于无土栽培中的沙培技术,是在漏雨漏肥不能生长其他植物的沙漠或沙地上,通过铺设塑料薄膜防渗,种植水稻,获得高产的栽培技术。这项技术在内蒙古奈曼旗大柳树林场试验成功后,正在全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3 .4 川西南台地桉树高效利用开发治理模式3 .4.1 模式适宜条件 川西南台地主要是指川西南山地、滇中高原北部海拔 13 0 0~ 2 0 0 0m的半阳、半阴的低山缓坡 ,以及盆地海拔 40 0~ 10 0 0m的阶梯式平台地带。台地土壤为中厚层以上 ,微酸性 ,多为黄壤、山地黄壤、红壤、冲积水稻土、紫色土。这种地理环境非常适宜桉树生长。3 .4.2 技术思路 本模式采用的是“山上建基地 ,山下办工厂 ,山外找市场”的开发治理思路 ,即先建立桉树原料基地 ,然后建立加工厂 ,以加工利用带动荒山造林。同时 ,积极在山外寻找销售市场 ,形成林工贸一体化、…  相似文献   

6.
5 .6 水果经济林建设模式5 .6.1 模式适宜条件 苹果是水果经济林的主栽树种和品种 ,比较国内外苹果适宜的气候要素 ,认为最适栽植区的分布纬度为 3 2°~ 42° ,年平均气温为 8~ 12℃ ,大于或等于 10℃年有效积温在 2 5 0 0~2 70 0℃以上 ,海拔为 80 0~ 14 0 0m ,年均降  相似文献   

7.
沙地衬膜水稻种植是水稻专家和治沙专家技术合作的结晶,虽然这种种植技术起步较晚,但在沙区发展很快,是沙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它集作物栽培学、生理学、土壤学、肥料及棚膜技术无土栽培技术等多学科于一体的沙地开发技术模式,并且产量高、节水、免耕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9 仁用杏沙地丰产栽培技术模式9.1 模式概述采取配套措施在沙地栽培丰产杏的模式。9.2 模式适宜条件如有灌溉条件,适宜北方大部分沙区。9.3 技术思路杏树是一个耐寒、耐旱、耐瘠薄,抗逆性、适应性极强、可粗放经营的优良树种。杏,不仅是北方传统的经济、食用、药用干果,而且,作为出口创汇佳品的甜、苦杏仁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在贫瘠沙荒地发展仁用杏,既是治理沙荒、绿化沙地的一项措施,又是发展区域经济的一条有效途径。9.4 主要技术措施(1)造林地选择背风向阳或半向阳的川地、梯田和陡坡中下部以及平沙地。地下水位在1.5m以下,地下…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沙地治理模式和技术,将科尔沁沙地按坡度大小分成2个类型,即平缓型和起伏较大型.平缓型主要采用农林结合方式进行治理,选择适宜沙地快速生长的树种与矮秆经济作物间作,形成林农复合生态系统,提高平缓型沙地的经济效益;起伏较大型沙地治理采用乔、灌、草结合模式,少量使用适宜沙地生长的乔木,减少树木蒸腾量,大量使用适宜沙地生长...  相似文献   

10.
沙地衬膜水稻是我国沙地开发利用中的重要适用技术成果,它是利用营养液培养技术与沙土生长基质和薄膜技术相结合,使水稻生长在半开放式的沙质基质中,并人为地按照水稻生长规律和吸收养分等特性来补充各种必需的养分,创造出沙地水稻亩产超过当地水稻亩产的纪录,为沙区...  相似文献   

11.
根据景电二期灌区沙地自然特征及对衬膜后小麦、玉米等农作物栽培和樟子松苗木培育技术的研究,提出了该试验区沙地衬膜的工程规划和技术规程,包括选地、渠系与农田的布局、衬膜与整地、效益核算和注意事项等内容,为沙地衬膜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提出了一套简单易行的技术。  相似文献   

12.
河西走廊地区非常干旱,并且年蒸发量是降水量的20多倍,土壤含沙量高,灌水后渗漏严重,保水性差,致使草坪种植用水量增大,成本高,且种植的草坪质量不佳。在该区的干旱荒漠区沙地使用沙地底层衬膜、喷灌等节水技术,进行草坪种植试验,并与传统的大水漫灌进行田间试验比较。结果表明:沙地底层衬膜节水种植草坪的技术,可以明显节约用水(只需传统漫灌的1/3),在此基础上加上喷灌系统,需水量只需传统漫灌的1/4。对3种方法种植的草坪质量进行了观测,观察项目包括成坪性、叶绿素含量、分蘖数、均一性、抗病性、质地等。最后采用灰色关联度评定法进行评定,结果表明:在沙地底层衬膜技术的基础上加上喷灌系统,种植的草坪质量最佳。沙地底层衬膜节水种植草坪技术虽然在第1年需要较大的人力投资,但如果地膜使用寿命按15年计算,由于种植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种植方法,所以经济效益极其显著。从长远看,沙地底层衬膜节水种植草坪技术不仅经济效益好,而且每年可节约灌水约5000m~3·hm~(-2),为沙地实行节水栽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4 生物沙障治沙模式4.1 模式概述在降水较好的半干旱地区的低缓流动沙丘 ,以及平缓起伏的流动沙地上 ,选用萌蘖性强的灌木树种进行高密度扦插造林 ,先期形成活体沙障固沙 ,后期再行造林、种草的一种治沙模式。4.2 模式适宜条件在年均降水量 30 0~ 40 0mm的半干旱区内 ,均匀分布的流动沙丘或沙垅、沙带的沙地治理中 ,适宜采用本模式。4.3 技术思路半干旱地区流动沙地的治理有多种植物固沙方法 ,但选用萌蘖力强、经济价值高的灌木枝条 ,扦插造林形成活沙障的形式 ,不仅可将流沙一次固定 ,而且障间还可进一步发展乔、灌、草植被 ,确是一…  相似文献   

14.
7 .2 陇秦山地水源涵养林建设模式7.2 .1 模式适宜条件 陇秦山地主要指甘肃天水、秦安以东和陕西的宝鸡 ,陇县以西的石质山区 ,属温带、暖温带 ,半干旱、半湿润气候 ,年平均气温 7~ 10℃ ,大于或等于 10℃年有效积温为 2 10 0~ 3 60 0℃ ,无霜期 14 0~ 180d ,年均降水量  相似文献   

15.
绿讯     
《内蒙古林业》2013,(9):47-48
钱学森沙草产业理论与科尔沁绿色发展研讨会在奈曼旗召开2013年8月24日,钱学森沙草产业理论与科尔沁绿色发展研讨会在奈曼旗召开。此次会议是由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通辽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通辽市林业局、中共奈曼旗委员会、奈曼旗人民政府承办,来自国内和自治区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与会者在参观考察仁创、三岩、华鑫等沙产业企业和沙地衬膜水稻、沙地经济林、沙地食用菌、沙地养殖业等沙地经济和沙地新农村建设典型的同时,还观看了奈曼旗  相似文献   

16.
1 .4 沙区农田防护林建设模式1.4 .1 模式概述 在荒漠、半荒漠绿洲以及半干旱区沙地农田通过营造防护林网 ,防沙治沙 ,保障农业生产的模式。1.4 .2 模式适宜条件 绿洲及沙地农田。这里因干旱多风 ,易风蚀沙化 ,即使有灌溉条件也难以高产 ,须营造农田林网 ,制止风蚀 ,改善环境 ,保障作物正常生长。1.4 .3 技术思路 绿洲及沙区的农田林网有特殊要求 ,为取得良好的防护效果 ,要注意不同沙区农田林网的结构、宽度、有效防护距离、树种选择及合理配置。1.4 .4 主要技术措施   ( 1)林网形式 为有效防治风沙 ,一般采用窄林带小网格的林…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大庆地区气候及沙地土壤等条件,选择适生的治沙树种,进行带状整地及穴状整地,结合成功的造林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创建了沙地治理不同的典型和样板,为大庆地区沙地综合治理开发提供了防、治、用相结合的沙区综合治理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8.
退化土地利用对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就退化土地的开发利用方式与土壤肥力的变化关系进行了研究,重点探讨了不同作物根际土壤的肥力特征及其对土壤肥力变化的影响,以及洪淤造田对风沙土肥力的作用和沙地衬膜水稻种植进土壤肥力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9.
6 .5 丘陵、低山区庭院生态经济型治理模式6.5 .1 模式适宜条件 丘陵区、低山区的庭院和住宅周围 ,气候条件相对较好 ,水土流失轻微 ,土壤深厚肥沃 ,适宜多种经济林木生长 ,而且距农户较近 ,便于经营管理。6.5 .2 技术思路 在庭院和住宅周围 ,因地制宜地发展生态型经济林和速生丰产用材林、竹林等 ,合理配置树种和林种 ,营建生态经济型庭院林 ,同时 ,修建蓄水池 ,完善灌溉配套设施 ,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逐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6.5 .3 主要技术措施( 1)庭院生态经济型治理模式类型包括以庭院、住宅为中心培植的林盘、林分和各种树木。主…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行水利改良与利用沙地,在辽宁省彰武县阿尔乡建立了试验示范区。试验表明,推平沙丘,可以改善沙地水分状况,提高土壤含水率0.9%~1.3%,沙地利用面积扩大25%~30%;利用地下水,打机井,每3.3hm2分布一眼,出水量每小时7t,灌溉农田、药圃、苗圃和速生林;实施微润灌溉,铺设地下管网,保障在旱季土壤湿润,比管道灌水节水2~3倍;实行膜袋植树与覆膜植树法,可节水1倍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