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反坡穴状整地抗旱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因受水分条件限制,往往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都难保证。特别是这些地区的阳坡、半阳坡、沙丘、沙地等立地条件较差的地方,造林就更困难。近些年来容器大苗造林,鱼鳞坑整地造林、集水造林、覆盖等抗旱造林技术在这些地区不同立地条件的应用都取得了  相似文献   

2.
1 整地保墒技术 在平坦缓坡地带可在造林前的1~2年秋季进行整地,深度20~25 cm.干旱沙地则在春季进行带状整地,带宽2~3 m,整地深度20~25 cm.水土流失严重的丘陵低山区,采取穴状和鱼鳞坑整地.据测算在造林前1年秋季整地可提高土壤含水率1.6%以上,该项措施已在该区普遍推广,并且作为造林绿化最基本的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3.
流动沙地或半固定沙地,经过治理措施达到固定后,紧接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造林时选择什么样的树种了.因地制宜地选择好树种,是沙地造林成功的关键。沙地造林树种的选择,应根据造林地区的环境条件(如沙地类型、水分状况、气温和风力等气候因素)和树种的生物学特性来确定,而不应当是  相似文献   

4.
雨季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雨季是一个主要造林季节 ,特别是太行山区冬季降雪稀少 ,春季干旱少雨多风 ,每年的 7~ 8月份是降水集中的多雨季节 ,温度高、湿度大、墒情好。为了充分利用雨季的有利时机 ,搞好造林 ,提高造林成活率 ,笔者就雨季造林技术及管理要点谈一点粗浅的想法。1 合理整地整地是造林前的一项重要环节 ,一般是上年雨季整地 ,次年造林 ,也可春季整地雨季造林或者雨季随整地随造林。整地方法、规格的确定 ,按照水土保持的要求 ,尽量减少破土面 ,因地制宜 ,采取不同的整地方式。一般对山坡上部及 2 5°坡以上的地段 ,采用穴状、鱼鳞坑整地 ,穴径 30~ 4…  相似文献   

5.
踏郎 (Hedysarumfruticosum)为常见的沙生灌木 ,广泛分布于内蒙古、宁夏等干旱、半干旱地区 ,该树种适应性强 ,根系发达 ,固沙能力强 ,耐寒、耐干旱是防风固沙的重要树种。1 造林方法1.1 植苗造林1.1.1 整地 踏郎造林地块一般为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荒地都可做为造林地。沙地采用边整地边造林的方法。1.1.2 栽植时间 春季 4月份和秋10月份地冻之前都可栽植。1.1.3 栽植密度 株距 1~ 1.5m ,行距 2m× 3m。1.1.4 栽植 栽植中要求苗木从假植处随运随栽 ,将苗木放入带有泥浆的植苗桶内 ,以保持苗木湿度。栽…  相似文献   

6.
机械开深沟抗早造林,是由开沟造林整地机开沟,再在沟底挖坑植树。也可以在简单植树机的基础上,增加开沟深度,将苗木的栽植深度增加。为满足林业技术的要求,内蒙东部地区的一些林机生产厂家,先后研制成功一批沙地植树机和沙地开沟造林整地  相似文献   

7.
西部地区主要以干旱大陆性气候为主,该地区面积大,有林地少,荒山荒地多,干旱少雨,风沙和水土流失危害十分严重。因此西部地区造林更为重要,但又存在相当大的因难,造林成活率往往较低。怎样才能提高北方干旱地区的造林成活率、是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我们总结了托县地区多年的造林经验,认为提高造林成活率应把好以下五关。 一、整地保墒关 整地时间必须是造林前一年的雨季到来之前的伏天,整地方法要因地制宜。小坡地采用鱼鳞坑、水平沟等方法整地,但不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做到保土、保水。 二、种苗关 1.选好造林树种。北方干旱地…  相似文献   

8.
高冬景 《河北林业科技》2005,(5):F0003-F0003
干旱沙地土壤贫瘠,保水保肥性能差,温度变化剧烈,造林难度大。近几年,通过永年县河滩沙地造林实践,总结出了一套提高干旱沙地造林成活率的方法,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9.
樟子松容器苗造林是一项实用高效的林业造林生产技术,对半干旱固定沙地较为适宜。文章介绍了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及容器苗造林技术,旨在提高樟子松育苗成活率,并在当地推广此项技术。  相似文献   

10.
海岸带风口沙地提高木麻黄造林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自1998年5月以来,在福建省惠安县赤湖林场和东山县赤山林场木麻黄基干林带前沿风口干旱沙地,进行提高木麻黄造林效果配套技术研究。经2年试验研究,在分析风口困难立地造林失败主要原因基础上,从木麻黄抗逆品系选择应用,因地制宜确定造林方式,采用深挖整地、放客土、拌泥浆、提早造林季节、选择大雨天冒雨造林、大苗深栽等抗旱造林配套技术以及旱季培土抚育保墒、浇水保苗和筑沙堤设风障防潮防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造林方法,在造林屡次失败的风口沙地木麻黄造林保存率提高到80%~90%。在造林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海岸带风口困难立地国家特殊保护林带工程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沙化土地的治理是世界性难题,然而,只要科学治理和合理利用,沙化土地也可以变废为宝。沙地可分为流动沙地、固定沙地和有沙化倾向的土地,因而针对不同沙地要采取不同的方法。一、治理流动沙地办法流动沙地地表沙粒在风力的作用下向特定方向缓慢推动,并形成流动沙丘,其危害最大,如果不及时治理,会吞掉河流、民居、草地、森林。治理流动沙地的费用较高,治理时,首先将流沙固定住,用网覆盖在地面上,然后在网点中间种植较抗旱的树种,如柠条、沙棘等,造林模式及措施如下:(一)流动沙地用荆条编成的网将流沙盖住,用木桩将网固定住,网的大小为1米×5米,呈现带状,中间留1米宽的空地,用于造林。整地规格为长、宽、深各20厘米,也可以整成带状,带宽、深各20厘米,这样可以尽最大可能减少地表被破坏。  相似文献   

12.
<正>石灰岩山区的阳坡和半阳坡土层薄、砾石多,干旱贫瘠,是造林绿化的难点和重点。经过近年来的摸索与实践,遵化市林业局的技术人员利用侧柏营养钵大苗在石灰岩山区阳坡和半阳坡进行人工雨季荒山造林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在该地区的荒山披绿工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1整地整地是造林过程中的一个基础环节。由于石灰岩山区干旱缺水、土薄地贫,立地条件差,因此高标准整地对苗木成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土壤分布不均、坡面破碎的山地造林,大鱼鳞坑整地  相似文献   

13.
整地是造林前的一项重要工序。整地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造林的成效。因此,应重视造林前的整地工作。整地的时间,在一般情况下,应做到提前整地。即在造林前的3~6个月或提前一年进行整地。流动沙地不整地,半固定沙地秋季可随整地随造林。在干旱地区,最好在雨季前整地,这样可以积蓄较多的水分。  相似文献   

14.
试验结果表明,干旱阳坡、半阳坡、半阴坡3个坡向和坡上、中、下部3个坡位对杜松造林成活率和幼苗生长虽有差异,但均无大的影响。整地方式对杜松干旱阳坡造林影响不大。杜松在干旱阳坡造林只要提前整地,苗木不修枝、趁雨季栽植即可获得80%以上的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5.
在干旱荒漠区选取白刺人工造林1~3年的幼树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立地条件下白刺人工造林幼树生长特性的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随栽植年限的增长,白刺人工造林1~3年幼树各项生长指标均呈增长趋势;白刺人工造林当年幼树生长较为缓慢,且容易出现干枝现象;2~3年后幼树随着年限的增长,其各项生长指标逐年增大。2)不同立地条件下,白刺3年幼树各项生长指标排序为:半固定沙丘草沙障地流动沙丘固定沙丘丘间地。3)半固定沙地和草沙障地适宜白刺人工造林,丘间地和固定沙地不适宜白刺人工造林。  相似文献   

16.
海岸带风口沙地提高木麻黄造林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自1998年5月以来,在福建省惠安县赤湖林场和东山县赤山林场木麻黄基干林带前沿风口干旱沙地,进行提高木麻黄造要效果配套技术研究。经2年试验研究,在分析风口困难立地造林失败主要原因基础上,从木麻黄抗逆品系选择应用,因地制宜确定造林方式,采用深挖整地、放客土、拌泥浆、提早造林季节、选择大雨天冒雨造林、大苗深栽等抗旱造林配套技术以及旱季培土抚育保墒、浇水保苗和筑沙堤设风障防潮防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造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叶啸 《国土绿化》2012,(8):41-41
樟子松,别名蒙古赤松、海拉尔松,高大常绿乔木,是欧洲赤松分布于远东的一个地理变种。根系发达,适应性强。喜光、抗寒(能耐零下40℃~50℃低温),耐干旱瘠薄,在瘠薄沙地造林均能成功。1955年,辽宁省在彰武县章古台沙地引种樟子松治沙造林获得成功,从此,樟子松治沙造林技术在辽宁省西北部风沙危害地区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康平县大规  相似文献   

18.
造林整地是人工造林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技术措施。文章讲述了在干旱半干旱的乌兰察布地区五陵山区造林前适时细致的整地,对提高本地区造林质量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 一、前言茅草(Imperata cylindrica(L.)Beauv.)是多年生杂草,根茎蔓延力强,铲除不易,是干旱瘠薄沙地上的主要杂草。它消耗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多,影响林木生长。但是它对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林反应极为敏感,特别是在郁闭以后的刺槐林内很少发现有茅草生长。笔者曾在毛白杨、刺槐带状混交林内作过调查(见表1),从调查材料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刺槐林带内平均每平方米上的茅草密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杨树旱地造林丰产技术进行了研究。试验树种为毛白杨、加拿大杨和山海关杨,全部采用2年根1年干无病虫害的壮苗进行造林。采取适当深栽、集水型整地、覆盖地膜、叶面喷肥、覆盖麦糠、间作农作物、适当修枝等抗旱措施。试验结果表明,采取的抗旱措施是可行的,提高了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量;山海关杨、加拿大杨、毛白杨在干旱瘠薄的碱地和沙地上生长正常,可以进行旱地造林,尤其山海关杨是旱地造林的最优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